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忆江南|苏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授课日期4月14日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忆江南》,培养孩子对将自然、江南鱼米之乡的热爱之情。
2.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饱满圆润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学会用渐强或渐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节奏等方面欣赏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内容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忆江南》
4.江南的妙曼,江南音乐的细腻,让我们这颗赞美江南的心融入到这首歌曲当中吧。起立。
四、下课
师:江南的风,江南的雨,江南的小桥流水无不流淌着四四柔情,下面我们一起再次回忆江南小调,摇着小船再一次去烟雨朦胧的江南看一看。
教学后记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跟这音乐来朗读《忆江南》。
3. 诵·江南
师:忆江南是词牌名,也叫做望江南。古时候的文人雅士都是配上曲谱来吟诵的。今天我就来模仿一下古人吟诵《忆江南》。(师吟诵)
师:你们试着哼一下古诗吟诵的曲谱,体会下吟诵时的抑扬顿挫学一学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来吟诵忆江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唱《忆江南》。
教学难点:唱好《忆江南》,特别是歌曲高潮处的渐强、渐弱,结尾处的高八度的旋律,一字多音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
学生准备:
内容和过程
修改意见
一、忆江南
1. 欣赏视频,回答问题
师:现在已是初春时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到处春暖花开、
柳絮纷飞,好一派江南景象!
e.师:诗人白居易已经不满足这几句的歌唱啦,他在最后又加了一句,完全高了一个八度,来抒发作者对江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用一个渐弱记号来唱一唱最后一句。
f.师:完整的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g.师:加上伴奏,注意表情,情绪。
h.师:佳人才子各来一次。
三、赞江南
1.昆曲:我们江南在古时候又叫做吴越之地,吴侬细语,说的就是江南人的说话声。而我们苏州最有名的就是昆曲,屏幕上的这首忆江南就是苏州的昆曲周秦老师根据原版的工尺谱二度创作来的。老师有幸在几年前学过一二,我来给大家随意的唱唱。
c.师:学这首歌曲之前,我们要想语文课一样先给歌曲分分句。老师这里给它们分了四句,我想请四位四位同学分别来唱一唱这四句歌谱,其他同学来找一找,这四句有什么联系呢?
d.师:江南是鱼米之乡,理所当然,江南的鱼多,我们把这四句话比作是四条大鱼,后一条鱼头咬着前一头鱼的尾巴,江南人们非常聪明,他们将生活里面常见的现象运用到歌曲创作里去,并且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鱼咬尾“。
师:加上曲调吟唱和没有曲调朗读相比,你们觉得效果上有何不同?更有江南风韵。
小结:时光流逝,到现在,我们把吟诵旋律的起伏和朗诵的节奏感再创作,歌曲就是有节奏的吟诵。
二、唱江南
1. 新歌教学
a.师:今天,我们一起唱江南、忆江南、赞江南,老师先来为你们演唱一遍。(师范唱)
b.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摇着小船,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忆江南
师:亲爱的孩子,你心目中的江南时怎样的?~
师:老师用三个词语来总结出江南的特色。婉转、柔美、曼妙。
2. 读·江南
师: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也都为江南的美景所叹服、留恋,于是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诗佳篇。·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回忆江南时就写下了一首《忆江南》。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
师: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哪一句更能体现作者对江南的赞叹之情?“能 不忆江南”怎么来读?
2.白居易曾经下江南做了一段时间的刺史,他不止写下了这一首忆江南,还有另外两首忆江南,我们一起唱一唱,看一看这两首忆江南描写的是哪两个地方。
3.江南音乐如此婉转、柔美,是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学家在研究江南文化是这样说的: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而且江南地区多平原、多水,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人的情绪、心理、性格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感受着温山软水、莺飞草长,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因此其文化心理就渐渐被导向了精细和柔婉。
2. 忆江南·视谱
a.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的歌谱。跟着老师逐句唱一唱。
b.师: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附点、一字多音)我们再完整的唱一遍。
c.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谱中的什么记号非常多?(连线)江南不光水多鱼多,因为水多河多,那河上一座一座的小桥也非常多,这又是江南人聪明之所在,他们将一座一座的小桥加到歌曲里,使得歌曲更加婉转。不信你看,如果我不加连音线怎么唱,加了连音线怎么唱,你们来体会一下是不是加了连音线更有起伏感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完整唱谱)
d.师:再来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曲谱和我刚才吟诵的曲谱很类似?我们把吟诵的曲谱比作冬天的树,它只有树干,而这首歌曲好比春天的树。出了树干,张了绿叶,满树都是春天的颜色。
e.师:一起随着音乐用“啊“来哼一哼曲子。
3. 忆江南·代词
a.师:跟琴试唱。
b.师:哪些地方有困难?
c.师:跟琴完整。
d.师:江南很美,能不能忆江南?忆江南!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演唱?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忆江南》,培养孩子对将自然、江南鱼米之乡的热爱之情。
2.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饱满圆润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学会用渐强或渐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节奏等方面欣赏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内容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忆江南》
4.江南的妙曼,江南音乐的细腻,让我们这颗赞美江南的心融入到这首歌曲当中吧。起立。
四、下课
师:江南的风,江南的雨,江南的小桥流水无不流淌着四四柔情,下面我们一起再次回忆江南小调,摇着小船再一次去烟雨朦胧的江南看一看。
教学后记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跟这音乐来朗读《忆江南》。
3. 诵·江南
师:忆江南是词牌名,也叫做望江南。古时候的文人雅士都是配上曲谱来吟诵的。今天我就来模仿一下古人吟诵《忆江南》。(师吟诵)
师:你们试着哼一下古诗吟诵的曲谱,体会下吟诵时的抑扬顿挫学一学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来吟诵忆江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唱《忆江南》。
教学难点:唱好《忆江南》,特别是歌曲高潮处的渐强、渐弱,结尾处的高八度的旋律,一字多音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
学生准备:
内容和过程
修改意见
一、忆江南
1. 欣赏视频,回答问题
师:现在已是初春时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到处春暖花开、
柳絮纷飞,好一派江南景象!
e.师:诗人白居易已经不满足这几句的歌唱啦,他在最后又加了一句,完全高了一个八度,来抒发作者对江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用一个渐弱记号来唱一唱最后一句。
f.师:完整的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g.师:加上伴奏,注意表情,情绪。
h.师:佳人才子各来一次。
三、赞江南
1.昆曲:我们江南在古时候又叫做吴越之地,吴侬细语,说的就是江南人的说话声。而我们苏州最有名的就是昆曲,屏幕上的这首忆江南就是苏州的昆曲周秦老师根据原版的工尺谱二度创作来的。老师有幸在几年前学过一二,我来给大家随意的唱唱。
c.师:学这首歌曲之前,我们要想语文课一样先给歌曲分分句。老师这里给它们分了四句,我想请四位四位同学分别来唱一唱这四句歌谱,其他同学来找一找,这四句有什么联系呢?
d.师:江南是鱼米之乡,理所当然,江南的鱼多,我们把这四句话比作是四条大鱼,后一条鱼头咬着前一头鱼的尾巴,江南人们非常聪明,他们将生活里面常见的现象运用到歌曲创作里去,并且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鱼咬尾“。
师:加上曲调吟唱和没有曲调朗读相比,你们觉得效果上有何不同?更有江南风韵。
小结:时光流逝,到现在,我们把吟诵旋律的起伏和朗诵的节奏感再创作,歌曲就是有节奏的吟诵。
二、唱江南
1. 新歌教学
a.师:今天,我们一起唱江南、忆江南、赞江南,老师先来为你们演唱一遍。(师范唱)
b.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摇着小船,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忆江南
师:亲爱的孩子,你心目中的江南时怎样的?~
师:老师用三个词语来总结出江南的特色。婉转、柔美、曼妙。
2. 读·江南
师: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也都为江南的美景所叹服、留恋,于是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诗佳篇。·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回忆江南时就写下了一首《忆江南》。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
师: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哪一句更能体现作者对江南的赞叹之情?“能 不忆江南”怎么来读?
2.白居易曾经下江南做了一段时间的刺史,他不止写下了这一首忆江南,还有另外两首忆江南,我们一起唱一唱,看一看这两首忆江南描写的是哪两个地方。
3.江南音乐如此婉转、柔美,是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学家在研究江南文化是这样说的: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而且江南地区多平原、多水,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人的情绪、心理、性格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感受着温山软水、莺飞草长,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因此其文化心理就渐渐被导向了精细和柔婉。
2. 忆江南·视谱
a.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的歌谱。跟着老师逐句唱一唱。
b.师: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附点、一字多音)我们再完整的唱一遍。
c.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谱中的什么记号非常多?(连线)江南不光水多鱼多,因为水多河多,那河上一座一座的小桥也非常多,这又是江南人聪明之所在,他们将一座一座的小桥加到歌曲里,使得歌曲更加婉转。不信你看,如果我不加连音线怎么唱,加了连音线怎么唱,你们来体会一下是不是加了连音线更有起伏感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完整唱谱)
d.师:再来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曲谱和我刚才吟诵的曲谱很类似?我们把吟诵的曲谱比作冬天的树,它只有树干,而这首歌曲好比春天的树。出了树干,张了绿叶,满树都是春天的颜色。
e.师:一起随着音乐用“啊“来哼一哼曲子。
3. 忆江南·代词
a.师:跟琴试唱。
b.师:哪些地方有困难?
c.师:跟琴完整。
d.师:江南很美,能不能忆江南?忆江南!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