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施工方案(选型与布置)-.11.30之欧阳学创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编制依据1
2. 工程概况1
2.1.总体概况1
3. T1塔楼核心筒正式电梯分布1
4. 施工电梯选型及布置原则3
4.1.施工电梯选型原则3
4.2.施工电梯布置原则3
5. 施工电梯部署4
5.1.劳动力投入分析4
5.2.材料量投入分析5
5.3.施工电梯选型5
5.4.塔楼施工电梯使用计划6
5.5.施工电梯平面布置6
5.6.施工电梯定位图7
5.7.提前使用正式电梯选择及使用计划9 5.8.塔楼施工电梯分阶段平面布置10 5.9.施工电梯竖向分布图16
5.10.井道移交计划17
6. 施工电梯安装17
6.1.施工电梯安装流程17
6.2.施工电梯的安装及准备工作18
6.3.施工电梯安装安全措施23
7. 施工电梯操作24
7.1.坠落试验24
7.2.防坠安全器使用要求25
7.3.定期检查25
7.4.升降机的润滑27
7.5.整机调试27
7.6.验收28
8. 安全及维护措施29
9. 永久电梯提前运行方案29
9.1.日常维护管理29
9.2.使用完后整修方案31
10. 塔楼施工电梯运输需求及运输能力核算33 10.1.第一阶段运力分析(7-24F)33
10.2.第二阶段运力分析(25-31F)34
10.3.第三阶段运力分析(32-39F)36
10.4.第四阶段运力分析(40-89F)38
10.5.第五阶段运力分析(90-96F)40
10.6.第六阶段运力分析(96F-103F)43
10.7.第七阶段运力分析(103-106F)45
10.8.第八阶段运力分析(外框封顶及中高区装饰阶段)47 10.9.第九阶段运力分析(高区装饰阶段)49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现有施工图纸。

(2)《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26557-2011)
(3)《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
(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215-2010)
(5)《SC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以西、彩塔街以东、文艺路以北,地块编号036。

地块沿青年大街长274米,沿文艺路长227米, 沿彩塔街长216米,总用地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

本阶段内容包括T1塔楼和T2塔楼。

T1塔楼主体结构高度为565米,拟建东北地区第一高楼,其塔楼地下5层,地上为113层,总建筑面积约33.9万平方米,地上32万平方米,地下约2万平方米,结构类型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结构,基础类型采用桩筏基础,主要功能包括办公、金融、企业会所。

3.T1塔楼核心筒正式电梯分布
核心筒编号图
序号部

电梯编号




电梯种类
提升高
度/m
轿厢尺
寸/m
停靠区域
1 筒
1
H-SH1~H-
SH6
6
客梯
(双)
238.9
2.1×
1.6
B1~L51
2

2 L-L1~L-L5 5 客梯79.9
2.1×
1.6
B1~L16
3 M-H1~M-H6 6 客梯105 2.1×
1.6
L26~L49
4

4 M-SH1~M-
SH5
5
客梯
(双)
129.4
2.1×
1.6
B1~L27
5 H-H1~H-H
6 5 客梯109.5 2.1×
1.6
L50~L74
6 T-L1~T-L5 5 客梯55.5 2.1×
1.6
L78~L90
7 筒
5
VIP1~VIP2 2 客梯535.15
1.475
×1.5
B3~屋面

8 筒SE1 1 服务电梯555.9 2.1×B2~机电
T1塔楼正式电梯分布图
4.施工电梯选型及布置原则
4.1.施工电梯选型原则
(1)确保安全,满足使用功能及结构、砌筑、装修、机电及幕墙阶段施工需要。

(2)满足施工电梯的各种性能,确保施工电梯安装和拆除方便。

(3)满足施工人员上下的要求。

(4)设置位置尽量减少二次结构及幕墙施工预留工作量。

(5)降低费用,使施工电梯安装和拆除费用尽量降低。

4.2.施工电梯布置原则
(1)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电梯布置采用外附和正式电梯井
道内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使用较安全且不占用塔楼外场地,有利于现场平面布置,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

(2)便于安装和设置附墙装置。

(3)考虑现场配电箱及照明灯具的位置,保证夜间照明良好。

5.施工电梯部署
5.1.劳动力投入分析
(一)劳动力投入分析
本工程劳动力共分九个阶段投入:
5.2.材料量投入分析
1、幕墙材料
总单元板块18642块,宽度最大尺寸1750mm,高度最大尺寸6000mm,现场施工电梯只考虑5000mm及以下尺寸,轿厢最大尺寸选取为6400mm×2500mm,轿厢高度为3m。

幕墙每层单元板块约170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约5天施工一层,每天运输约34块,转接件及连接件考虑每天分别运10次。

2、砌体材料
T1塔楼砌体总量为48320m³,标准层砌体每层约500m³,计划6天
施工一层,每天运输量约84m³。

3、装饰阶段
在塔楼结构进行粗装及精装修阶段,考虑运次分别为每层400次。

5.3.施工电梯选型
根据现场情况,保证材料及人员运输,本工程选用11台施工电梯,1#、2#施工电梯为上顶模平台电梯,3#、4#施工电梯布置在塔楼外框南侧,其余电梯布置在塔楼核心筒内。

注1:本施工电梯最大吊笼尺寸根据幕墙单元板块尺寸确定,可满足97%板块的运输要求,剩余3%超大单元板块采取其他措施运输。

注2:本施工电梯数量及吊笼尺寸可满足现场施工运输要求。

通过
电梯运力计算,可满足所有专业高峰期施工要求,本运力计算已考虑砌筑、抹灰、幕墙、机电、精装修和辅助材料的运输。

5.5.施工电梯平面布置
施工电梯平面布置图5.6.施工电梯定位图
1#、2# 3#、4#
5# 6#
7# 8#
9# 10#
11#
5.7.提前使用正式电梯选择及使用计划
因核心筒内施工电梯占用正式电梯井道,因此需将部分正式电梯提前使用,分阶段启用服务电梯SE1、SE2和消防/服务电梯FT1-FT2,以配合装饰、材料运输、清理及扫尾使用,并拆除核心筒内所有施工电梯。

编号停靠区间主要用途开始安装时间
5.8.塔楼施工电梯分阶段平面布置
分阶段施工工况:
欧阳学创编
欧阳学创编
施工阶段施工电梯平面布置图
电梯配

工况
第一阶段1台施
工电
梯:1#
(顶模
安装时
开始安
装)
核心筒结
构施工至
F6层,
顶模安
装。

第二阶段5台施
工电
梯:
1#、
2#、
3#、
4#、5#
F7层以
上砌体及
幕墙插入
前安装。

核心筒结
构施工至
25层,
外框水平
结构施工
至18
层。

第三阶段7台施
工电
梯:
1#、
2#、
3#、
4#、
5#、
6#、7#
粗装修插
入施工前
安装。

核心筒结
构施工至
32层,
外框水平
结构施工
至22
层。

第四阶段8台施
工电
梯:
1#、
2#、
3#、
4#、
5#、
6#、
7#、8#
精装修施
工插入前
安装。


心筒结构
施工至
40层,
外框水平
结构施工
至32
层。

第五阶段10台施
工电
梯: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台永久
电梯:
FT1
核心筒结
构施工至
90层,
外框水平
结构施工
至82
层。

第六阶段
8台施
工电
梯:
1#、
2#、
5#、
6#、
7#、
8#、
9#、
10#
2
台永久
电梯:
FT1、
SE2
精装修施
工至61
层。

核心
筒结构施
工至96
层,外框
水平结构
施工至
88层。

第七阶段9台施
工电
梯:
1#、
2#、
5#、
6#、
7#、
8#、
9#、
10#、
11#
2
台永久
电梯:
FT1、
SE2
幕墙施工
至77层
时插入。

核心筒结
构施工至
96层,
外框水平
结构施工
至88
层。

第八阶段
7台施
工电
梯:
5#、
6#、
7#、
8#、
9#、
10#、
11#
4台正
式电
梯:
SE1、
SE2、
FT1、
FT2
顶模拆
除,
核心筒结
构施工完
成,110
层以下砌
体施工完
成,100
层以下粗
装修施工
完成,幕
墙板块
90层以
下板块完
成90%,
精装修
85层以
下完成
97%
第九阶段5台施
工电
梯:
5#、
6#、
8#、
10#、
11#
4台正
式电
梯:
SE1、
SE2、
FT1、
FT2
精装90
层施工完
成,砌体
施工完
成,粗装
修110层
以下施工
完成,幕
墙110层
以下幕墙
施工,精
装修继续
施工。

第十阶段4台正
式电
梯:
SE1、
SE2、
FT1、
FT2
精装修、
幕墙施工
完成,剩
余机电及
精装修施
工完成,
最终清
理、收尾
及验收准
备。

5.9.施工电梯竖向分布图
欧阳学创编
欧阳学创编
6.施工电梯安装
6.2.施工电梯的安装及准备工作
如下图所示,然后再安装3节标准节。

序号安装项目内容
(2)调整外笼各围栏的垂直度。

(3)调整外笼门,确保外笼门开启灵活顺畅,并安装门碰
铁、门限位开关。

注:上图部件图样仅作参考,以实物为准。

4
吊笼、顶
部围栏及
传动小车
安装
(1)利用塔式起重机将吊笼吊装到标准节上,先将升降机吊笼拆成3段,分别吊装到井道内就位,然后再用螺栓将3段结构
组合起来。

(2)安装吊笼顶上的安全围栏。

(3)安装传动机构
先在地面将电机的制动器松开,方法是:首先拆下两个开口销,拆掉前在螺母开口处做个记号,便于复位而后旋紧两个螺
母,务必使两个螺母平行下旋,直至制动器松开可随意拨动制动
盘为止。

从标准节上方吊装传动小车就位。

将传动小车与吊笼的连接耳板对好后,穿入传感器销,并将止动槽向上,装上固定板,将制动器复位(旋紧螺母至原有位
置,装上开口销)。

(4)把电缆的一端连接到电缆挑线架上的中间接线盒中。

(5)把电缆与导轨架卡紧在一起,吊笼下降,每1.5m安装一个卡子,使电缆线固定在导轨上,直至降低底层。

(6)吊笼升至导轨架顶部电缆挑线架处。

(7)切断电源同时从底层电源箱上拆下电缆随线后把固定电缆接到电源箱内。

(8)卷起电缆随线将线一端接到电缆挑线架上中间接线盒
6.3.施工电梯安装安全措施
(1)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2)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3)升降机运行时,坐电梯人的头、手和吊笼上顶上堆放的零部件绝对不能露出安全栏之外。

(4)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升降机降落时,严禁进入底笼围栏内。

(5)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严禁超载,吊杆只能用来安装或拆卸升降机零部件。

(6)吊杆上有悬挂物或吊钩未固定时,不得开动吊笼。

(7)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携带必要的安全用具,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和穿防滑鞋等。

(8)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做
好安全施工。

7.施工电梯操作
(1)接通配电箱和吊笼电控柜内开关,检查操作台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是否工作。

(2)关闭所有笼门(包括底笼门、吊笼门、天盖和底笼小门)。

(3)按操作台面板上启动按钮,如一切正常,工作指示灯亮,电压表指示电源电压值正常。

(4)依照操作台面板上指示的运行方向操作即可实现所要求的运行。

在运行中如发生异常,应立即按下“急停”按扭,在未排除故障前,不允许复位。

注意“急停”按扭不可随意按下,以免整机经常处于紧急制动状态。

(5)当升降机在运行中由于断电或其它原因而异常停车时,可进行手动下降,使吊笼滑至下一级停靠点。

手动下降时,将电机尾端制动电磁铁手动释放拉手缓缓向外拉出,使吊笼缓慢地向下滑行。

注意吊笼下滑时,不允许超过额定运行速度,否则限速器将动作。

下降20m后,休息一分钟,使制动器冷却下来后再继续下降到底层。

(6)如果升降机不起动,按以下内容检查。

a.底笼配电箱的总电源开关是否合上,升降机上电源是否按通。

b.急停按钮是否复位。

c.极限开关是否在“ON”位置。

d.天窗盖,吊笼内是否关闭。

e.底笼门,小门是否关闭。

f.超载保护器是否动作。

7.1.坠落试验
说明:每次进入安装或拆卸工况时的升降机,至少进行一次坠落试验,包括首次使用的升降机、移动工地后重新安装及大修后的升降机。

升降机正常运行时,每隔六个月定期进行一次坠落试验或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定期进行。

限速器出厂两年后,(按限速标牌或试验报告上的日期)必须送场检测(包括两年内未曾使用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限速
器的寿命为五年。

升降机装载额定载重量。

切断主电源,将坠落试验按钮盒按总接线图接入笼顶电控柜内的按线端子上。

将坠落试验按钮盒通过门放到地面,撤离吊笼内所有人员到安全区域,并关上所有笼门。

合上电源开关。

按“坠落试验按钮盒”上的“上升”按扭,使吊笼升到距离地面10米左右。

按下“坠落”按钮不要松开,吊笼将自由下落直至防坠落安全器动作,正常情况下,吊笼制动距离为0.55~2.0m(制动距离应从听见“哐啷”声响后算起),防坠安全器使吊笼制动的同地通过机电联锁切断电源。

注意:如吊笼自由下落距地面3m左右,防坠安全器仍未动作,应通知厂家到场排除故障。

7.2.防坠安全器使用要求
1.防坠安全器出厂时,均已调整好,并用铅封封住,因此不得随意拆开防坠安全器。

2.在防坠试验时,若防坠安全器不正常动作即不是在规定的距离内制动时,应查明原因或重新调整防坠安全器。

3.防坠安全器起作用后,必须按规定进行调整使其复原,否则不允许开动升降机。

4.防坠落安全器的调整
除坠落试验外,如防坠安全器发生动作,在防坠安全器复原前,应先查明防坠安全器动作原因,同时须确认以下项目:
(1) 电磁制动器工作正常。

(2) 减速机、电动机工作正常。

(3) 吊笼滚轮正常。

(4) 齿轮和齿条工作正常。

(5) 限位保护开关工作正常。

7.3.定期检查
注意:检查前必须切断主电源,10分钟后才能检查
1、每天检查
(1)检查外电源箱总开关总接触器是否吸合,外笼门上的安全开关:打开外笼门,吊笼应不能启动。

(2)检查上、下限位开关、减速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及碰铁可靠、有效。

(3)逐一进行下列开关的安全试验,每次试验吊笼均不能启动。

a、打开吊笼双开门
b、打开吊笼活板门
c、按下急停按钮
(4)检查吊笼通道应无障碍物。

(5)检查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保证间隙0.2~0.5mm。

2、每周检查
(1)检查传动底板螺栓紧固情况。

(2)检查各润滑部位应润滑良好;检查减速机润滑油,如有漏油或油液不足等情况,应补充润滑油。

(3)检查小齿轮、导轮及滚轮、所有附墙架联接,所有标准节的连接螺栓及齿条的紧固螺栓应牢固。

(4)检查电缆托架及电缆保护架应无螺栓松动或位置移动。

(5)检查电缆及减速机有无异常发热及噪音。

3、季检
(1)检查滚轮,各个滑轮及导向轮的轴承,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及更换。

(2)检查滚轮的磨损情况,调整滚轮与立管的间隙为0.5mm,先松开螺母,在转动偏心轴校准后紧固。

(3)检查电动机和电路的绝缘电阻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结构接地电阻。

(4)做坠落试验,检查限速器的可靠性。

(5)用赛尺检查制动盘或制动块的磨损。

4、年检
(1)检查电缆随线,如有破损或老化应立即进行检修和更换。

(2)检查减速机与电缆间联轴器的橡胶块是否老化、破损。

(3)全面检查各零部件进行保养及更换。

5、蜗轮齿牙的检测
打开减速机的检查蓋,检查蜗轮的磨损情况。

末端标有100%的测量尺的一端垂直放在蜗轮牙中。

假如测量尺的沟槽进入蜗轮牙,则此蜗轮磨损较为严重,如果没有的话,转另一侧查看是否超过或少于50%。

6.齿轮的检测
检查齿轮磨损,新齿37.1mm,允许磨损到35.1mm。

7、齿条的检测
检查齿条磨损,新齿齿后为12.56mm,允许磨损到10.6mm。

用尺条规测量齿条的磨损情况,如果齿条规可触到底部的话,则应更换齿条。

8、制动力矩的检测
检查电动机的制动力矩,用一杠杆和弹簧秤检查扭矩。

7.4.升降机的润滑
首次运行一周后,减速器必须更换润滑油,然后按下表进行:
周期润滑部位润滑剂说明
每周
减速器
N320蜗轮
润滑
检查观察孔油面,必要
时添加
齿轮齿条20#齿轮油涂刷油脂
对重滑道
2#钙基润滑

涂刷油脂
每月
限速器
2#钙基润滑

用油枪加注油脂滚轮
2#钙基润滑

用油枪加注油脂对重导向轮
2#钙基润滑

用油枪加注油脂
7.5.整机调试
升降机主机就位后,此时导轨架高度安装至6m,应进行通电调试运转检查,首先确认工地电源功率是否充足,工地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开关应为冲击波无动作型,然后检查电机旋转方向及启制动是否正常,错相保护、急停、极限、上下限位、减速限位、各门限位开关是否正常。

升降机的安装必须按本说明书“升降机安装”章节进行,每安装一道附墙必须检查导轨架的直线度是否符合要求。

升降机的导轨架加高完毕后,立即进行整机检测及调试,调试内容如下:
1、腰滚轮侧隙调试
调整传动小车(仅用于上传动)及吊笼的腰滚轮偏心轴,使两吊笼立柱及传动机构相对于标准节对称,各腰滚轮与标准节立管间隙为
0.5mm,然后紧固腰滚轮螺栓。

2、齿轮与齿条啮合间隙调试
用压铅法检查所有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要求间隙0.2~
0.5mm,否则应采用楔铁调整大小板的位置,以调整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然后紧固大小板连接螺栓。

3、导轮与齿条的间隙调试
用塞尺检查所有导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要求间隙为0.5mm,否则
应调试导轮偏心套,以调整导轮与齿条的间隙,然后紧固导轮螺栓。

4、电缆小车的调试
将电缆小车放置在地面,调整电缆小车腰滚轮偏心轴,要求各滚轮与对应轨道的间隙为0.5mm,用手试推电缆小车,确保运行灵活,无卡阻现象。

5、上、下限位碰铁及减速限位碰铁
(1)上限位碰铁:用笼顶操作,升降机运行到最上部腰滚轮离导轨架顶部约500mm,按下急停按钮,安装上限位碰铁,使碰铁与上限位接触,上限位转柄转到与水平面89°的位置,碰铁下端面与上限位滚轮约400mm,确定碰铁与标准节立管平行。

用勾头螺栓固定碰铁,旋开急停按钮,检查上限位是否正常。

(2)下限位碰铁及减速限位碰铁:用笼内操作,将升降机开到吊笼底与外笼门槛平齐(满载),按下急停按钮,安装下限位碰铁及减速限位碰铁。

(3)下限位碰铁安装时,要求下限位碰铁与下限位接触,下限位转柄转到与水平面89°位置,下限位碰铁上端面与下限位滚轮(滚轮向上)约为400mm,下限位碰铁与标准节立管平行。

用钩头螺栓固定下限位碰铁。

(4)减速限位碰铁安装时,要求减速限位碰铁与减速限位接触,减速限位转柄与水平面89°位置,减速限位碰铁下端面低于下限位碰铁上端面80mm,减速限位碰铁与标准节立管平行。

用钩头螺栓固定减速限位碰铁。

(5)旋开急停按钮,检查下限位及减速限位是否正常。

7.6.验收
1、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由专业机构对各机械部位及电气等各
方面进行全面的调试检查。

导架、附墙、限位挡板、挡块安装应正确,符合要求。

2、试验要求:整个架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静、动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3、电气接线应正确,各安全限位开关制动器灵敏可靠。

各方面检查调试正常后,应报请专业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颁发检验合格证,项目取得合格证后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4、避雷的设置
避雷针采用Ф20钢筋,长度L=1.5~2m,置于架体最顶端。

直接采用标准节作为引下线使用。

接地体可与重复接地合用,阻值不大于10欧姆。

5、联络信号的设置及调试
(1)电梯作业应设信号指挥,司机按照给定的偏差号操作,作业必须鸣铃示意,信号设置必须每层设一按钮直接与梯笼里司机联系。

(2)信号指挥人员与司机应密切配合,不允许各层作业人员任意敲击导轨架进行联系。

(3)联欢系信号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各方面检查、调试正常后应报项目安全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8.安全及维护措施
1、施工电梯应为人货两用电梯,其安装和拆卸工作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的专业队负责,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

2、地基应浇制混凝土基础,其承载力大于150KPa,地基上表面允许偏差值为10mm,并应有排水设施。

3、电梯笼周围2.5m范围内应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楼层平台通道应平整牢固,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门。

全行程四周不得有有危害安全运行的障碍物。

4、施工电梯安装在建筑物内部井道中间时,应在全程井道周围搭设封闭屏障。

装设在阴暗处或夜班作业的电梯,应在全程装设足够的照明及明亮的楼层编号标志灯。

5、施工电梯安装后,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部门对基础和
附臂支架以及电梯架设的安装质量、精度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技术试验(包括坠落实验),经试验合格签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6、电梯的防坠安全器,在使用中不得任意拆改调整,需要拆检调整时或每月满1年后,均应有生产厂家或指定的认可单位进行调整、建修或鉴定。

7、施工电梯在大雨、大雾、六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运行,并将梯笼降到底层,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闭锁梯笼门和维护门。

8、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结构无变形,连接螺栓无松动;
(2)齿条与齿轮、导向轮与导轨均接合正常;
(3)各部钢丝绳固定良好,无异常磨损;
(4)运行范围内无障碍。

9.永久电梯提前运行方案
9.1.日常维护管理
1、作为施工电梯使用的配套措施
(1)电梯井口防水
永久电梯在设计时未考虑井口防水,作为施工电梯使用时,需要在电梯井口用混凝土设置一条20mm高的隔水带,防止楼面积水流入电梯井对电梯造成影响。

(2)电梯井道的砌筑
考虑作为施工电梯的永久电梯使用频繁,且运行速度较高,故在电梯投入使用前将电梯井道按照设计要求线性砌筑,保证电梯井道封闭,具体措施详见下图:
(3)电梯机房的通风散热
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电梯使用频繁,使电梯卷扬机等过热,需要对电梯机房的通风系统进行改进,增加散热措施,必要的情况下考虑在电梯机房设置空调以对电梯机房进行降温,保证电梯的高效安全进行。

2、安全运行措施
(1)操作、保养人员安排
派专业操作人员正式电梯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该正式电梯的应用培训,掌握使用规则,严禁非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操作。

电梯使用过程中电梯生产厂家派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安全措施
电梯运行中应随时观察电梯各部位音响、温度、气味和外来障碍物等现象,发现反常时,应及时停机检查处理,故障未排除前严禁运行。

作业后电梯降至底层并切断电源,锁好闸箱和梯门,下班作业后按规定进行清扫、保养,并做好当班记录。

3、成品保护措施
在永久电梯投入临时施工使用过程中,总承包方拟对电梯的重点部位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以保护电梯设备。

电梯厅门:利用原有保护膜进行保护;
外呼按钮、外呼面板:在临时使用时暂不安装;
轿门:利用原有保护膜进行保护;
操作面板:利用原有保护膜进行保护,若有保护膜破坏,则重新贴保护;
吊顶:暂不安装或采用临时材料;
门槛:设置专门的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轿厢面板、地面、电梯厅门采用专门的材料及方法进行保护。

具体措施如下图:
电梯轿厢内壁的保护电梯轿厢地板的保护以及翻板的设

电梯门、门套、门楣处的保护电梯厅外按钮的保护
9.2.使用完后整修方案
永久电梯作为施工电梯使用完毕后,在正式使用投入之前,需会同电梯生产厂家等对电梯进行必要的检查,对相应的临时措施予以拆除,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并作为我司完全移交的依据。

1、电梯井道临时防护门的拆除
当永久电梯按照计划作为施工电梯使用完毕后,电梯井道的临时防护门需要进行拆除。

拆除过程遵循从上到下依次拆除,拆除过程中要注意配合,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特别注意对电梯井及电梯的保护。

2、电源切换
永久电梯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切换电源,将临时电源转换为永久电源。

切换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电源切换完成后将临时电源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