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S
影像表现
➢ 咽隐窝变浅、消失,鼻咽腔不对称;鼻咽侧壁增厚 ➢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CT上呈等密度;MRI上T1WI呈等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 ➢颅底骨质破坏:CT上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MRI上表现为低信号 的骨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 ➢ 颅内侵犯:常累及海绵窦、颞叶等处 ➢ 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 淋巴结转移:早期,咽后淋巴结是首站转移淋巴结
T 分 期
T1 期
M,65Y,反复鼻出血4月
T2 期
M,52Y,发现左颈肿物4月
T3 期
F,49Y,回缩性血涕6月
T4 期
M,52Y,左侧耳鸣、听力下降2年
TNM分期-N分期
• NX: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 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2: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且位于 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 N3:颈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和 (或)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区域
TNM分期-T分期
•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 T0: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 T1:肿瘤局限于鼻咽、或侵犯口咽和/或鼻腔,无咽旁间隙受累 • T2:肿瘤侵犯咽旁间隙,和/或邻近软组织受累(翼内肌、翼外肌、椎前肌) • 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颈椎、翼状结构,和/或鼻旁窦 •T4:肿瘤侵犯至颅内,有颅神经、下咽、眼眶、腮腺受累,和/或有超过翼 外肌的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M,16Y,反复鼻出血1月
腺样体肥大
➢ 多见于青少年 ➢鼻咽顶壁及后壁对称性增厚, 密 度或信号均匀 ➢不侵犯邻近组织:双侧咽隐窝可 被挤压狭窄,但轮廓清晰;咽后壁肌 间脂肪间隙完好 ➢ 颅底骨质无破坏 ➢ 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 增强:垂直明暗相间条索状结构
M,31Y,耳鸣1周
小结
➢鼻咽部重要结构的解剖: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腭帆张肌、腭帆提肌、椎前肌; 咽颅底筋膜;咽粘膜间隙、咽旁间隙、咽后间隙 ➢中老年人,咽隐窝变浅、消失, 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T1WI 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不均匀轻、中度强化,颅底骨质破 坏、颅内侵犯、淋巴结转移 ➢ TNM分期
注
★ N分期中颈部淋 巴结最大径定义: 影像学(MRI或CT) 上轴位、矢状位或 冠状位任一断面上 所测量最大径 ★ 融合淋巴结测 量:融合后的整个 淋巴结中心所在层 面上的最大径
TNM分期-N分期
MRI颈部转移淋巴结诊断标准:
• 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mm • 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同一高危区域≥3个淋巴结,其中一个最大横断面的最小径≥8mm(高危 区定义:N0者,II区;N+者,转移淋巴结所在区的下一区)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 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 • 咽后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的最小径≥5mm
鼻咽癌影像诊断
鼻咽解剖
鼻咽解剖
翼 腭 窝
鼻咽解剖
鼻咽癌概述
➢ 华南地区多见,尤其广东、福建高发
➢ 常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青、少年,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 病因:遗传因素;EB病毒;环境因素 ➢病理分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WHOⅠ型)、非角化分化型癌(WHOⅡ 型)、非角化未分化型癌(WHOⅢ型) ➢临床表现:(鼻部症状)回吸涕中带血、鼻塞;(耳部症状)耳鸣、耳 闷、听力下降;(颈淋巴结肿大)质中,进行性增大,无压痛,活动差; (脑神经症状)III、IV、V、VI、IX、X、XII;(远处转移)骨、肺、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NM分期
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
淋巴结中央坏死
淋巴结相互融合
临床分期
• 0 期:TisNOMO •Ⅰ期:T10NM0 期 •Ⅱ :T0-1N0M0,T2N0-1M0 •Ⅲ 期:T0-2N2M0,T3N0-2M0 •ⅣA期:T0-3N3M0或T4N0-3M0
B期:任何T、N和M1
鉴别诊断
鼻咽淋巴瘤
➢ 青壮年多见 ➢常合并咽淋巴环内其他部位病变,以扁 桃体最常见,两者之间病变可以不相连 ➢ 以顶后壁受累最常见 ➢病变侵犯范围广,但邻近的深部组织及 颅底骨质侵犯少见 ➢ 常伴颈部淋巴结双侧、多组同时受侵 ➢ 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M,80Y,左耳听力下降20Y
鼻咽纤维血管瘤
➢ 多见于10-25岁青年男性 ➢ 反复鼻腔、口腔出血 ➢ 多起源于蝶腭孔区 ➢ 骨质受压,吸收改变 ➢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 肿块,颅内侵犯 ➢MRI上T1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 T2WI呈明显高信号;椒盐征 ➢ 增强:明显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