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科普阅读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
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
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 2O 2)等化合物。
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 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地软) 隔绝水和氧气
222Na+2H O=2NaOH+H ↑ Na+KCl
NaCl+K 高温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故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钠的物理性质有:有金属光泽,银白色;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水和氧气;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a+2H O=2NaOH+H ↑。
(5)钠与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KCl NaCl+K 高温。
考点:元素化学性质,物质性质,灭火原理。
2.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出天然气转化利用的新技术: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
相关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下: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甲烷转化的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__不变。
(3)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转化成为A 和B 两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物质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5)该新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
【答案】75 % 化学性质 2CH 4
催化剂C 2H 4 + 2H 2 C 6H 6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12+14
⨯⨯=75%;故填:75%; (2)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化学性质;
(3)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和氢气;故填:42422CH C H +2H 催化剂;
(4)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C 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 6H 6;故填:C 6H 6;
(5)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该技术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3.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 )。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
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答案】无色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减
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2+ O22NO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 H2O = HNO3+ HNO2
(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4.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成为在世界上唯一成功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据资料记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
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
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可采用_____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已知1m3可燃冰可转化为164m3的甲烷气体,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J/m3,若
1m3可燃冰转化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_____千瓦时的电能。
【答案】CH4+2O2点燃
CO2+2H2O 升温分解、减压释放 1640
【解析】
【详解】
(1)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H4+2O2点燃
CO2+2H2O。
(2)由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故填可采用升温分解、减压释放。
(3)由热值的计算公式,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能够放出热量:Q放=q甲烷V=
3.6×107J/m3×164m3=5.904×109J=1640千瓦时,故填1640。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化学式C3N6H6[C3N3(NH2)3],无味,密度1.573 g/cm3(16 ℃)。
常压熔点354 ℃(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
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低毒。
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
(1)请总结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聚氰胺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品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
试解释相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等纯净物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有毒的氰化物
【解析】
【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详解】
(1)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等
(2)三聚氰胺是化合物,故属于纯净物。
(3)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品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原因: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有毒的氰化物。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氮的氧化物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主要含有碳和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不同地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较大差异,我国部分地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CH 4 C 2H 6 C 3H 8 CO 2 N 2 H 2S 西南油田
93.1098 3.8914 0.1447 1.3092 0.5341 — 华北油田
80.8430 9.7326 5.7538 0.9288 0.3200 — 陕甘宁油田 95.9500 0.9675 0.1367 1.5038 — 0.0002
注:1.表中数据均表示体积分数。
2.“—”表示含量过低,当前所用仪器未检出。
天然气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作为燃料直接使用。
天然气在不同设备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含量也不尽相同,几种常见设备中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kg/Mm 3)如图所示: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化石燃料日渐枯竭,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
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耗尽的污染。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________油田的天然气中丙烷(C 3H 8)含量最高,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可形成酸雨,酸雨是pH<_______的降雨。
(4)在电厂、工业锅炉和民用采暖设备中天然气燃烧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
A 电厂 B 工业锅炉 C 民用采暖设备
(5)甲烷除用作燃料外,在工业上也有这样的用途。
科学家探索出在一定条件下用甲烷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可再生 煤 石油 华北 38222C H +5O 3CO +4H O 点燃 5.6 C
42CH C+2H 一定条件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故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由表中数据可知,华北油田的天然气中丙烷(C 3H 8)含量最高;
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8222C H +5O 3CO +4H O 点燃;
(3)酸雨是pH<5.6的降雨;
(4)由图可知,民用采暖设备生成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最高,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的含量最少,说明民用采暖设备燃烧效率最低。
故选C 。
(5)在一定条件下用甲烷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 、H ,生成物中含C ,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故还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CH C+2H 一定条件。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
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 2O 、CO 2转化为H 2、CO 、CH 4、CH 3OH (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
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 2Te 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
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_____________。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答案】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CO化学;两(或2);ABD。
【解析】
【详解】
(1)据图判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
(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光催化可将
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其中CO属于氧化物;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
(3)Bi2Te3由Bi、Te两种元素组成;
(4)A、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随着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故正确;
C、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正确。
故选ABD。
8.阅读下面关于“水果打蜡”的科普短文。
农科院的专家给夏橙打上一种食用蜡﹣﹣蜂蜡。
目的是为了防腐保鲜,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蜂蜡的主要成分C46H92O2,是由十六烷酸(C16H32O2)与三十烷醇(C30H62O)形成的脂,人体接触少量食用蜡不会产生危害。
但是,用工业蜡(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 x H y)处理水果,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蜂蜡遇热会熔化,把打了蜂蜡的水果放到热水中,水中浮起一层蜡,因此打蜂蜡的水果可用热水清洗。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十六烷酸(C16H32O2)由_____种元素组成,夏橙中的维生素C_____(填“是”或“不是”)人类营养物质。
(2)依据短文内容归纳蜂蜡的物理性质_____。
(3)十六烷酸(C16H32O2)和三十烷醇(C30H62O)反应生成蜂蜡(C46H92O2)和另一种物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
(4)请配平工业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C x H y+_____O24x CO2+2y H2O
【答案】3 是熔点低 H2O (4x+y)
【解析】
【详解】
(1)由化学式可知,十六烷酸(C16H32O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维生素是人类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所以夏橙中的维生素 C是人类营养物质。
(2)由蜂蜡遇热会熔化可知,蜂蜡的熔点比较低。
(3)十六烷酸(C16H32O2)和三十烷醇(C30H62O)反应生成蜂蜡(C46H92O2)和另一种物质X,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有46 个碳原子、9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6 个碳原子、92 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所以一个 X 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即 X 的化学式为 H2O。
(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有(8x+2y)个氧原子,所以反应前也应有
(8x+2y)个氧原子,所以氧气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x+y。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有刪改)
火炸药的绿色制造技术发展
以硝基化合物为代表的含能材料是火炸药技术的基础,其传统的制造工艺过程会产生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酸和废水,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费用高,因此火炸药原材料组分传统制造工艺需要进行绿色化和低成本改进,以及积极开发含能材料的绿色合成工艺。
硝基含能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火炸药原材料制造技术中最新颖的前沿研究领域,是一种真正绿色合成路线。
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制备N2O5和怎样实现N2O5硝化工艺。
研究的N2O5制备方法主要有半渗透膜电解法和臭氧氧化法:1)半渗透膜电解法是在电解池内用特制的半渗透膜隔开两个电极,电解无水硝酸而生成N2O5;2)臭氧氧化法是将浓度5%~10%的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和N2O4进行气相反应生成N2O5。
试验的N2O5硝化工艺主要有2种:1)用N2O5-HNO3-N2O4作硝化剂进行硝化;2)用N2O5和无水HNO3于液态二氧化碳中进行硝化。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了用DADN原料在N2O5-HNO3体系中绿色硝解制备HMX。
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见下表:
硝化体系收率
/%优点缺点
火炸药的安全使用知识有:防止炸药受热、火焰引起的爆炸;按炸药使用温度使用,不要超过温度条件;禁止长时间阳光照射;禁止电焊、气焊、气割作业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HNO3、O3、NH4NO3、N2O4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2)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_____________作为绿色硝化剂。
(3)上表中,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3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已有方法不能重复,任答一点)
【答案】D N2O5 P2O3-HNO3远离烟火等
【解析】
(1)根据物质所属类别解答;(2)根据题中信息解答;(3)根据题中信息解答;(4)根据已有知识解答。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氧化物)、HNO3(酸)、O3(单
质)、NH4NO3(盐)、N2O4(氧化物)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碱,故选D;(2)由题中信息可知,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3)由表中可知,以DADN 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3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P2O3-HNO3;(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要注意事远离烟火等。
10.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有的农药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趋利避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药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和防范农药的使用风险。
农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申请农药登记。
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环境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并在规定的范围内销售、使用;已使用的农药,经风险监测和再评价,发现使用风险增大时,由农药登记部门作出禁用或限用规定。
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六六六、滴滴涕
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做出了停产和停用的决定,9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可以达到农药使用的利弊平衡,例如有科研人员测定了三唑酮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番茄中降解规律如右下曲线。
去皮和烹饪可以去除果蔬中部分农药残留,蒸煮炒均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但部分果蔬不适用去皮和烹饪,如橄榄、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方式。
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也有人研究了利用奶粉等6种方法去除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杜绝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
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_____。
(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______天,原因是
_______。
【答案】BC奶粉1大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或分解)农药残留量减少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 A、必须合理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故A错误;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故B正确;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这些农药对人体危害较大,已经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故C正确。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奶粉,由题中图表知,使用奶粉农药残留最小。
(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1天,原因是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或分解)农药残留量减少。
点睛∶合理使用农药,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鸡蛋营养价值很高,一个重约50 g的鸡蛋,约含7 g蛋白质。
蛋黄中富含卵磷脂,卵磷脂可以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一般人群每天吃1~2个鸡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但多吃会增加肝、肾负担。
鸡蛋不宜生食,也不建议吃溏心鸡蛋。
因为生鸡蛋中含有抗营养因素,会影响营养素的利用,还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
烹调鸡蛋达到70~80℃才能杀灭沙门氏菌,当蛋黄凝固时说明温度已接近。
所以最好是蛋黄刚凝固时起锅,烹调时间过长会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市售鸡蛋常采用三种涂膜保鲜技术,分别是:A-聚乙烯醇溶液涂膜、B-聚乙烯醇和双乙酸钠溶液涂膜、C-聚乙烯醇和氢氧化钙溶液涂膜。
三种涂膜剂涂抹于鸡蛋表面后,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0%的贮藏柜中贮藏30天,测得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其中CK是对照组,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的数值越小,鸡蛋越不新鲜。
鸡蛋买回家后,在-1℃、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储存,最长可以保鲜6个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每100 g鸡蛋,约含蛋白质______g。
(2) C-聚乙烯醇和氢氧化钙溶液涂膜保鲜鸡蛋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三种涂膜保鲜技术中,保鲜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中使用了_________方法。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鸡蛋营养价值高,每天可以多吃
②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杀灭细菌
③生吃鸡蛋、吃溏心蛋和不吃蛋黄,是不科学的做法
【答案】14 Ca(OH)2+CO2=CaCO3↓+H2O C—聚乙烯醇和氢氧化钙溶液涂膜对比实验③
【解析】
(1)每100 g鸡蛋,约含蛋白质=100
50
g
g
7=14g;(2)用C-聚乙烯醇和氢氧化钙溶液涂膜保鲜
鸡蛋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3)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的数值越小,鸡蛋越不新鲜,分析两幅图可知,三种涂膜保鲜技术中,保鲜效果最好的是:C—聚乙烯醇和氢氧化钙溶液涂膜;(4)在进行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中使用了三种方法,利用了对比实验法;(5)①鸡蛋营养价值高,一般人群每天吃1~2个鸡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但多吃会增加肝、肾负担,故错误,②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杀灭细菌,烹调时间过长会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故错误,③鸡蛋不宜生食,也不建议吃溏心鸡蛋;因为生鸡蛋中含有抗营养因素,会影响营养素的利用,还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故正确。
1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CH3COOH =" Ca" (CH3COO)2+ H2O + CO2↑。
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
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由于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家用铝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5)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有机物(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3)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4)复分解反应(5)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酸属于有机物。
乙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