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练习题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练习题和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 B
2.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政治学》
D.《大教学论》
【答案】 B
3. 在课堂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发对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通过扮演其
中角色,对有关道德价值观进行充分的体验,促进道德结构的转换。
最早使
用这一方法的是()。
A.罗杰斯
B.马斯洛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 C
4. 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
【答案】 C
5.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不科学,其共同错误是否认了教育的()。
A.社会性
B.阶级性
C.历史性
D.生产性
【答案】 D
6.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个人隐私权
【答案】 C
7. AFP升高时最有诊断意义的疾病是()。
A.肝转移癌
B.肝硬化
C.胆管细胞癌
D.原发性肝癌
E.慢性活动性肝癌
【答案】 D
8. 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A.双向作用
B.指导作用
C.重要作用
D.决定作用
【答案】 D
9.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包括
A.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B.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C.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D.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答案】 D
10. 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评价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相对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C.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A
11. 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答案】 A
12.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 世纪()。
A.50 年代
B.60 年代
C.70 年代
D.80 年代
【答案】 B
13. 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班级
B.年段
C.学习小组
D.个体
【答案】 A
14.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个性
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答案】 D
15. 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A.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能动性
D.教育
【答案】 D
1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育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 B
17.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 C
18. 1939 年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教育家为()。
A.凯洛夫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 A
19. 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答案】 B
20.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答案】 D
多选题(共10题)1. 判断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的指标是
A.血浆pH正常,HCO
B.血浆pH正常,HCO
C.血浆pH下降,HCO
D.血浆pH正常。
HCO
【答案】 B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交叉型学制E: 三轨制
【答案】 ABC
3. 急性胰腺炎时,关于淀粉酶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淀粉酶升高早于血淀粉酶
B.尿淀粉酶较正常人水平上升2倍肯定有意义
C.尿淀粉酶的下降较血淀粉酶晚
D.坏死性胰腺炎,尿淀粉酶不一定增高
E.淀粉酶水平于病情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答案】 B
4. 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其分布由上而下依次为
A.红细胞、粒细胞、单个核细胞、血浆
B.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
C.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
D.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血浆
E.血浆、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答案】
5. 患者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红细胞读数为2.8×1012/L,白细胞读数为200×109/L,则其实际红细胞数为()。
A.2.0×1012/L
B.2.8×1012/L
C.2.2×1012/L
D.2.4×1012/L
E.2.6×1012/L
【答案】
6. 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有()
A.教学目标
B.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C.学科知识结构
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E.师生关系的品质
【答案】 ABD
7.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上位学习
B.概念学习
C.下位学习
D.命题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 AC
8.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地方的教育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答案】 ACD
9.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C.班级制度的执行者
D.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答案】 ABD
10. 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包括()
A.系统分析模式
B.过程模式
C.手段模式
D.目标模式
E.内容模式
【答案】 ABD
大题题(共3题)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
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也是集
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论述两类分组的
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答案】
【答案要点】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以
此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一般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
组两类。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
习成绩编班。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
展变化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它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学习内
容和不同目标的分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
媒体的分组。
分组教学的优点:(1)它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班
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在分组教学时因为组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组内部学生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因而更容易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分组教学的不足:(1)很难科学地鉴
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
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
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
(4)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
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2. “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
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
地换眼镜。
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
他读课本的
时候,就戴老花镜。
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
轻易抬头。
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
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
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
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
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
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
魏老师也解释,
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
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
开发自己的教材。
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
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
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
教学太随意了。
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
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
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
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
结合案件分析,你
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
【答案】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
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
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是不符合教学改革理念的,都是不能采用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
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
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
(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
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人到学生的知识结
构中加以组织。
(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
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4)在选择课程机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
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
(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
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
3. 请阅读下列案例后,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一堂好课?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有的学生说,老师上课应该着重讲解概念、基本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这样才能避免满堂灌;有的学生则反对说,如果组织讨论,学时不够,完不成教学内容怎么办?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答案】(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