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学语文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小学语文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我爱读书,因为shū jí( )中有不惧jìmò( )、积极向上的鲁滨逊,有家家期盼的yuán xiāo ( )节、缅怀逝者的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 míng mèi( )的春光、无边的胜景,有极具地方特色的là bā zhōu ( ),有qīng cuì( )悦耳的音韵……
2.根据语境,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hè)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liǎn)在盒子里。
B.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mí)散在含着豆麦蕴藻.(zǎo)之香的夜气里。
C.忽而张目嗔.(chēn)视,表现出叱咤.(chà)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
D.我们狩.(shǒu)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jiá)洛山的伤心崖上。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惆怅心平气和荒无人烟迫不及待
B.责任见微知著绕有趣味司空见惯
C.盲人声临其境一拥而入截然不同
D.领域不可思义翻箱到柜五湖四海
4.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
①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②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④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都笑盈盈地开着。
A.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B.排比比喻对偶拟人
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D.排比拟人对偶比喻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句()
A.学校反复强调要预防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我们要共同维护集体的利益,珍惜班级的荣誉。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三月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十分艳丽。
6.下列句中的省略号有不同的作用,请找出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呀?……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A.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B.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说话吞吐
7.下面的诗文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冬天来了,春来还会远吗?
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③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
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曹植、王安石、雪莱、肖洛霍夫
B.泰戈尔、曹植、王安石、肖洛霍夫
C.雪莱、曹植、肖洛霍夫、王安石
D.雪莱、曹操、海明威、皮日休
8.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是()
①他笑着说:“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啊!”
②他每写完一篇文章,便把它贴在卧室的墙上,随时看,随时改。
③他的妻子关切地问:“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
④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写作态度十分严肃。
⑤直到自己认为毫无缺点,才肯拿出来。
A.④②⑤③①B.②⑤③①④C.②③①④⑤
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竟然下雨了。
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果然下雨了。
(把句子补充完整)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联系课文,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晚上要开会,你把门锁好去奶奶那儿吃饭。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如一座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仿写句子)
人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积累与运用。
(1)诗歌是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了过去_______节不能生火做饭;从“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借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了红军__________的精神。
(2)小学六年我们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与学识丰富的人聊天我不禁感慨:
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的批评我内心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从“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中知道了只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对人民有好处的事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3)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老舍创作的
《___________》中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匆匆》作者_______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都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去品味。
(4)读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我发现:古代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___________代诗人杜甫的
《____________》及唐代诗人韩愈的《________________》三首诗中都写到了春雨。
11.主题交流。
每天下课后,总有几个同学你争我抢地往教室外挤,老师总是告诫那几个不遵守规则的同学。
可他们满不在乎,觉得反正都要出去,谁往前挤,谁就可以早出去。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请说说你的看法,最好用上你积累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言文阅读。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②三百人。
南郭③处士④请为⑤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以数百人⑦。
宣王死,湣王立⑧。
好⑨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释】
①宣王:齐国国君。
使:派、让、请。
竽(yú):古代乐器名,有点像现在的笙
(shēng)。
②必:一定、必须。
③南郭:复姓。
④处(chǔ)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
这里带有嘲讽意味。
⑤请:请求。
为(wèi):给、替。
⑥说(yuè):同“悦”,高兴。
⑦廩食:官府供食。
廪:粮仓。
食,供养、给……吃。
以,同“与”,与……相同。
⑧立:继承了王位。
⑨好:喜欢、喜好。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使:________ 必:________
(2)南郭处士请为.王吹字,宣王说.之。
为:________ 说:________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_________逃:________
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句的意思。
(1)南郭处.士( )__________(2)好.一一听之( )_________
14、联系全文想想“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以下几个角度说说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1)从南郭处士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
(2)从齐宣王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
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材料二: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
换句话说,这
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孩子肚了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
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
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
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
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
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
(2)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
( )
(3)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 )
17、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的现象。
A.反应迟钝B.血糖水平低C.记忆力下降D.影响到学习质量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
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
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庄重)。
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
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
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20、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打“√”。
2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炙热:______
2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2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
(1)题目:无法抹去的记忆
在成长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
这些事情可能让你兴奋,可能让你伤心,可能让你激动……如今这些经历成了你记忆中的珍宝!请从记忆的宝库中寻找一份真情,写一件让你无法忘记的事。
要求:1.把过程写完整、具体。
2.表达出真情实感。
(2)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机器人有可能进入课堂为学生上课。
假如你就坐在未来的教室里,听机器人老师讲课,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
2.想象要合理。
16.习作。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有很多事情令我们难忘。
我们把这一件件事都放进了心中的音乐盒。
高兴时会奏起活跃欢快的旋律;悲伤时会响起惆怅低沉的乐曲……音乐盒承载了成千上万的歌曲,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收进了心扉里,珍惜它,收藏它。
你的音乐盒里有以下感受吗?又是什么事情或什么人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请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习作,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悔之晚矣思念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期待自豪痛苦激动怒气冲冲
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不少于45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书籍寂寞元宵明媚腊八粥清脆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书写时要注意“籍、寞、媚、粥、脆”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识汉字写拼音。
A.豁(huō)
C.叱咤(zhà)风云
D. 狩(shòu)猎
3.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
B“绕有趣味”改为“饶有趣味”
C“声临其境”改为“身临其境”
D“翻箱到柜”改为“翻箱倒柜”“不可思义”改为“不可思议”
心平气和: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
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情急切。
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饶有趣味:一般是指很有兴趣地看着一样物体或事物。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身临其境: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截然不同: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翻脸。
五湖四海: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4.B
解析:B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连用三个“使……”句式相同,结构相似,是排比修辞。
②把“白云”比作“绒毛”,是比喻修辞。
③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是对偶修辞。
④“笑盈盈”是形容人的,用来形容“桃花”、“梨花”、“海棠花”是拟人修辞。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选项,“预防”与“不再发生”矛盾,故应改为:学校反复强调要预防安全事故再发生。
B选项,正确。
C选项,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D选项,前后矛盾,“金黄色的油菜花”与“五颜六色”前后矛盾,可去掉“五颜六色”。
故答案为:B。
6.B
解析:B
【详解】略
7.C
解析:C
【详解】略
8.A
解析:A
【详解】略
9.上午还是艳阳高照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另一个孩子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中午的时候要近一些。
妈妈说她晚上要开会,叫我把门锁好去奶奶那儿吃饭。
一枝梅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详解】(1)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句子的后半句来补充前半句的内容。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如:上午还是太阳高照,中午竟然下雨了。
爸爸说今天中午要下雨,中午果然下雨了。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初升时离我们远,待到中午时离我们近。
(3)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
其方法:把冒号改为逗号,去年引号,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把第二人称改为具体的人物。
答案为:妈妈说,她晚上要开会,叫我把门锁好去奶奶那儿吃饭。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例句“人生如一座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知,仿写比喻句,后面写有关喻体的诗句,只要合理即可。
如:人生如一根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千磨万击还坚劲竹石自己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志向万水千山只等闲无畏艰难险阻听君一席话良药苦口利于病苟利于民不必法古骑鹅旅行记北京的春节朱自清送元二使安西唐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意思是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意思是竹石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从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借竹石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志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无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2)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摘自《增广贤文·上集》。
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摘自《元史·列传·卷五十五》。
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3)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4)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诗句积累。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送别诗。
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写了对春雨的喜爱。
全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也写到了春雨。
全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认为在学校大家应该遵守规则,走出教室时应该有秩序,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既安全又顺利地走出教室。
挤来挤去,容易发生事故。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发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要求最好用上名言警句,那么平时就要加强积累,选择合适的名言警句,会使你发表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在发表观点后,就要说出理由,来支撑你的观点,有理有据。
最后,再总结观点,注意语句要通顺。
12.12、派、让、请。
一定。
替、给。
同“悦”,高兴。
喜欢、喜好。
逃跑。
13、chǔ南郭先生 hào 喜欢一个一个单独听
14、讽刺了无才无德的人,靠招摇撞骗,最终会得到难堪的下场。
15、人要有真才实学。
做事用人要严谨。
【分析】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12、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加点词的意思,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和本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说出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分析单个字的意思。
13、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和句子的分析。
“处”有两个读音,可以读“chǔ”,也可以读“chù”,念“chǔ”的时候,表示居住、办理等含义,基本与人的行为有关;念“chù”主要表示地方和单位。
综合可知在这里念“chǔ”。
“好”在句子中翻译为“喜好”、“热爱”,所以应该念“hào”。
14、这道题考查成语的含义。
“滥竽充数”这个故事讲述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
用来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
讽刺了无才无德的人,靠招摇撞骗,最终会得到难堪的下场。
15、这道题主要考查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需要从南郭处士和齐宣王两个角度回答。
(1)从南郭处士的角度:南郭处士没有真才实学,利用了齐宣王不会检查的缺口,成功混入“皇家乐队”,并得到了很多赏赐。
但是这种行为属于欺诈,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不能够骗人的道理。
(2)从齐宣王的角度:在这件事上,齐宣王在用人前没有注意考查,给了南郭处士这一类人可趁之机,这也告诉我们在用人前需要好好筛查。
13.B
解析:16、 × × √
17、B
18、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
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
19、同学,你知道吗?作为主食的饭不够,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而且,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就会缺少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结合文中“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可知,说法错误。
(2)结合文中“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可知,说法错误。
(3)结合文中“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可知,说法正确。
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本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可知,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血糖水平低这一现象。
故选B。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画线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可知,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把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摄入量介绍得非常清楚,明了,从而突出要树立平膳食结构的迫切性。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要求,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来规劝,言之有理即可。
如:同学们,请不要再在午餐和晚餐时吃零食了,在主食的摄入量不够时,会引发血糖低的现象,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
14.20、阳光下的守望
21、庄重凌乱漠然
22、意思是看守瞭望。
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形)像火烤一样的热。
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23、
解析:20、阳光下的守望
21、庄重凌乱漠然
22、意思是看守瞭望。
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形)像火烤一样的热。
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23、神态外貌动作语言
24、“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感动原因:母亲此时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
因此,她强忍着干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