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语文金榜学案精练精析:4+﹡外国诗两首(人教版+九下)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茅舍.(shè)颤.抖(chàn)虔.信(qiǎn)
B.黝.黑(yōu)镶嵌.(qiàn)舞蹈.(dǎo)
C.深邃.(suì)河畔.(pàn)闪耀.(yào)
D.瞰.望(kàn)宿.地(sù)白桦.(huá)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幻梦浑浊高傲汹涌
B.晨曦慰籍沐浴神圣
C.乘车掂念覆盖浮雕
D.血液沧茫灵魂晃动
3.根据要求用课文的原句填空。
(1)《祖国》一诗中表明“我”对农村的生活图景深深地爱怜的诗句是:。
(2)《黑人谈河流》中用对比手法表现河流深邃特点的诗句是:,。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外国诗两首》后,班里决定开展以“让外国诗走进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所有的外国诗人中,你最敬佩的诗人是哪位?若让你把他(她)推荐给同学们,你将写怎样的感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外国诗集,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9题。
撒拉人的黄河
韩文德
从羊皮筏里溢出的传说中
从母亲凝望河面不安的神情中
我认识了黄河
那是先祖第一滴汗水的延伸
那是我们民族古老的血缘
那是一片流动的土地
每一峰浪尖
起舞一部血与泪的历史
每一声惊涛
回荡震惊乾坤的呐喊
黄河,像无数脱缰野马
扬起鬃尾狂奔
黄河的血液是我的血液
黄河的呼唤是我的呼唤
我的灵魂像黄河一样深沉
我曾倾听过纤夫吟唱的古歌
悠长悠长如黄昏的愁笛
我曾俯视过河岸伫立的青石
直挺直挺如回归的浪子
刀剑火光和硝烟蹄尘
曾撕裂黄河母性的柔肠
明星的陨落
曾槌过黄河雄性的胸肌
我认识黄河
认识那古老粗犷的黄河
那河是一脉血流
汹涌于我们粗壮的脉管
那河是一片土地
生长着很多关于我们的故事
5.诗歌的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诗为什么选取黄河作为抒发感情的对象?羊皮筏的传说和黄河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开始用“我”,后来用“我们”,这样的人称变化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与《黑人谈河流》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练笔
10.【写法借鉴】《祖国》一诗,语言平淡而感情炽热。
诗人没有选择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诗兴,而是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草原、森林、河水、小路、灯光,还有俄罗斯人民一组组快乐而简单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感情,于平淡中见本色,更显感情的深沉、厚重。
【片段仿写】请你也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
(8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A项,“虔”应读qián;B项,“黝”应读yǒu;D项,“桦”应读huà。
2.【解析】选A。
B项,“籍”应为“藉”;C项,“掂”应为“惦”;D项,“沧”应为“苍”。
3.答案:(1)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2)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4.(1)答案(示例):我最敬佩的人是裴多菲。
感言:他是诗人,他的诗作至今仍闪耀着光辉;他是战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他为革命献身的坚定誓言!他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他留下了,永远驻留在人们的心里。
(2)答案(示例):我推荐泰戈尔的《飞鸟集》。
推荐的理由:《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
《飞鸟集》中的作品形式短小,语言精练,意蕴深厚,富于哲理和情趣。
这些小诗通过独特的比喻、比拟和夸张等艺术手法,赋予大千世界的万物以思想和情感,使万物能直接和人进行交流,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5.答案:这一节诗人不断吟咏人与河的交融,说明黄河锻铸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悲喜。
6.答案:排比、反复。
如三个“那是……”构成排比句,增强了气势,深化了诗歌的内容;再如“黄河”“血液”“呼唤”等词语的反复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而且对诗人感情的抒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7.【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从黄河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作用以及羊皮筏的象征意义谈起。
答案:因为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羊皮筏是老一辈人征服黄河的工具,羊皮筏的传说代表着祖辈在河上奋斗的功业。
8.答案:不矛盾。
前文用“我”,是用个体的情感发起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后文改成“我们”,就把个体扩展为整体,这是诗歌主题表达的需要。
9.【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
从两首诗意象的选取、角度的选定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比分析。
答案:都是从对河的认识了解起笔,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回顾与审视。
同时,两者深沉的情感与浑厚的诗风也颇为相似。
10.答案(示例):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有金灿灿的稻谷,有沉甸甸的果实,不时可以看见农民伯伯在稻田里繁忙地收割稻谷的身影,不时可以听到果农伯伯在果园里采摘时喜悦的歌声。
家乡到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