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三特”生,实现师生共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关爱“三特”生,实现师生共赢
作者:张卫兵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第16期
当年韦唯的一首《爱的奉献》唱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人们的心间。

每每歌声响起,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总是感慨万千。

世间的爱有很多,有伟大的母爱,有忠贞不贰的爱情,有师生之间的关爱……今天我想与大家探讨的便是教师对“三特”生的关爱。

所谓“三特”生,即特殊体质学生、特殊心理学生、特殊家庭学生。

“三特”生的产生,其主要原因虽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但作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真正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不仅要关爱优秀学生,也要关爱中等生,更要关爱那些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爱的“三特”生。

这些“三特”生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不愿遵守纪律,可能缺乏健康的心理,可能没有良好的习惯……他们压抑、自卑、叛逆,情绪多变,性格冷淡、孤僻、自闭。

这时候,他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和理解。

经过多年观察,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信任学生,奠定爱的基石
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信任。

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才会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服。

只有学生信任了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才可能产生很好的“效益”。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三特”生要亲近、关爱,同他们打成一片,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大朋友,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切不可伤害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能力,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微小的进步,加强个别辅导,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协助他们办板报、做清洁、搞竞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关爱学生,落实爱的行动
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的关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发地去反思错误,从而积极改正错误。

这种方法比说教式、惩罚式教育更加有效,比严厉的批评和训斥更能让学生接受。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才能营造出乐观活泼、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我们班的孙同学是一名典型的特殊家庭学生。

父母离婚时,法院将他判给了父亲,父亲的不懂持家、好吃懒做使得孙同学渐渐失去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班级中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他上课不爱听讲,总打瞌睡,几乎不做作业,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学生。

在充分了解他的特殊情况后,我多次找他谈话,想办法亲近他、走近他,比如给他洗脸、洗手、削苹果,给他讲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