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职业学校的高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尤其生的数学教学工作,对高职生学习数学的共性特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期望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好的指导。
1高职生的共性特点
(1)我校高职班招收初中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招收的学生生源复杂:一是初中阶段中考成绩一般,读普高后参加高考升大学的可能性不大,便选择读职业中学高职班直升大学;二是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中等及偏下的同学居多,并且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2.4课后作业不认真
教师布置的练习、习题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只能照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2.5考试时敷衍了事
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有的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3.1激励信心,消除恐惧
高职班同学要树立学习信心,必须从知识和心理双管齐下,把数学问题基础化、生活化、趣味化,主动参与进去,体会数学的解题本质,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把数学方法合理化、自然化、人文化,主动亲近数学,体验师生共同参与的快乐,主动抓住闪光点,找回自信,激发热情,积极投入。
3.2增强毅力,坚持不懈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传授正确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经常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作为老师无不为之动情。一方面这些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另一方面,大家又对上大学抱有美好的愿望,默默下决心,学好数学,争取一搏,体现个人价值。在这些矛盾与困惑中,学生会逐步形成焦虑心理,欲速则不达,甚至导致恶性循环,其实,高职生同样能够学好数学,甚至能够爱上数学,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高职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精心构建学习策略,科学安排作业计划,从知识、智力、技能、心理多方位着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课堂上部分学生有不良表现,如上课听“天书”,互相之间说小话、传纸条,更有甚者睡大觉、耍手机、看课外书籍等。
(3)多数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耐挫力不强,听不得老师同学的批评,极少数还有消极自卑行为。
(4)家庭教育有缺陷或缺位,多数家长的文化、习惯不足以对其子女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但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极少数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高职生智力发展,阻碍了他们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高职生的内因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高职生对学数学产生逆反心理,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障碍。这种逆反情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我认为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主要表现如下:
2.1自学能力差
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阅读后多数同学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3.3夯实基础,提高效率
对于基础问题要采用低起点、拉网式、递进的学习方法,确保理解与掌握;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对于课后练习、作业,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目、教材取得更大的收获!
2.2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上课前不看课本,课后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及概念之间联系。例如:分不清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记不清三角公式和特殊值等。
2.3缺乏解题的积极性
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缺少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高职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方法指导
摘要:当前职业学校的高职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到底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本文结合高职生共性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主要问题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09)1-0017-02
刚进入高职班,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但接下来的一次次测验、考试不理想,便会怀疑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是不是没希望了呢?这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基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脱胎换骨,也不能仅仅根据几次的考试成绩来论成败,因为学习好像挖一条水渠,总共1000米,虽然已挖通了999米,但还是不通的呀,不过离成功也就一步之遥,坚持就能够成功!天天耕耘,决不停笔,坚信三天不做数学题,就会感到上手困难,思路不顺。因此必须明确,毅力比热情更重要,努力未必成功,但成功必须努力!
3.4训练方法,学会学习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不太理想,同学们应该学会学习。
首先学会听课、记笔记。高职数学课堂容量大、内容多,有的同学听了没办法记,记了来不及听,无所适从,但是做好笔记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那就应该记关键思路和结论,不要面面俱到,课后整理笔记,这也是再学习的过程。
其次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平时教学中,好多同学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思维层次。由于学习有三个能力层次:一是“懂”,只要教师讲解清楚,问题选取适当,同学认真投入,一般没有问题,这是思维的较低层次;二是“会”,也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能够模仿,需要在适量的练习中得以体现,相对来说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三是“悟”,要悟出解决问题的道理,能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解决其他问题,从本质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是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高职生的共性特点
(1)我校高职班招收初中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招收的学生生源复杂:一是初中阶段中考成绩一般,读普高后参加高考升大学的可能性不大,便选择读职业中学高职班直升大学;二是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中等及偏下的同学居多,并且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2.4课后作业不认真
教师布置的练习、习题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只能照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2.5考试时敷衍了事
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有的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3.1激励信心,消除恐惧
高职班同学要树立学习信心,必须从知识和心理双管齐下,把数学问题基础化、生活化、趣味化,主动参与进去,体会数学的解题本质,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把数学方法合理化、自然化、人文化,主动亲近数学,体验师生共同参与的快乐,主动抓住闪光点,找回自信,激发热情,积极投入。
3.2增强毅力,坚持不懈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传授正确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经常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作为老师无不为之动情。一方面这些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另一方面,大家又对上大学抱有美好的愿望,默默下决心,学好数学,争取一搏,体现个人价值。在这些矛盾与困惑中,学生会逐步形成焦虑心理,欲速则不达,甚至导致恶性循环,其实,高职生同样能够学好数学,甚至能够爱上数学,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高职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精心构建学习策略,科学安排作业计划,从知识、智力、技能、心理多方位着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课堂上部分学生有不良表现,如上课听“天书”,互相之间说小话、传纸条,更有甚者睡大觉、耍手机、看课外书籍等。
(3)多数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耐挫力不强,听不得老师同学的批评,极少数还有消极自卑行为。
(4)家庭教育有缺陷或缺位,多数家长的文化、习惯不足以对其子女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但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极少数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高职生智力发展,阻碍了他们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高职生的内因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高职生对学数学产生逆反心理,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障碍。这种逆反情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我认为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主要表现如下:
2.1自学能力差
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阅读后多数同学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3.3夯实基础,提高效率
对于基础问题要采用低起点、拉网式、递进的学习方法,确保理解与掌握;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对于课后练习、作业,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目、教材取得更大的收获!
2.2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上课前不看课本,课后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及概念之间联系。例如:分不清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记不清三角公式和特殊值等。
2.3缺乏解题的积极性
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缺少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高职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方法指导
摘要:当前职业学校的高职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到底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本文结合高职生共性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主要问题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09)1-0017-02
刚进入高职班,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但接下来的一次次测验、考试不理想,便会怀疑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是不是没希望了呢?这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基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脱胎换骨,也不能仅仅根据几次的考试成绩来论成败,因为学习好像挖一条水渠,总共1000米,虽然已挖通了999米,但还是不通的呀,不过离成功也就一步之遥,坚持就能够成功!天天耕耘,决不停笔,坚信三天不做数学题,就会感到上手困难,思路不顺。因此必须明确,毅力比热情更重要,努力未必成功,但成功必须努力!
3.4训练方法,学会学习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不太理想,同学们应该学会学习。
首先学会听课、记笔记。高职数学课堂容量大、内容多,有的同学听了没办法记,记了来不及听,无所适从,但是做好笔记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那就应该记关键思路和结论,不要面面俱到,课后整理笔记,这也是再学习的过程。
其次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平时教学中,好多同学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思维层次。由于学习有三个能力层次:一是“懂”,只要教师讲解清楚,问题选取适当,同学认真投入,一般没有问题,这是思维的较低层次;二是“会”,也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能够模仿,需要在适量的练习中得以体现,相对来说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三是“悟”,要悟出解决问题的道理,能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解决其他问题,从本质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是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