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阀-第3章液压阀的使用维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阀使用维修技术
伺服阀的使用与维修
1 伺服阀结构类型图示
图1所示为力反馈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

图2所示为带电反馈的电液伺服阀。

1 力矩马达
2 喷嘴
3 滑阀
4 线圈
5 衔铁
6 扭矩管
7 挡板
8 可变节流孔
9 反馈弹簧
图1 力反馈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
图2 带电反馈的电液伺服阀
1一级阀 2 力矩马达 3 液压放大器 4 阀体 5 扭矩管 6 挡板 7 衔铁8 线圈9 节流口 10 主阀心11反馈件 12 电子组件13 位移传感器
电液伺服阀的选用
电液伺服阀由电气—机械转换器和液压放大器构成,如图3所示。

电气—机械转换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液压放大器是将电气.机械转换器输出的机械位移放大后推动阀芯运动,液压放大器由前置放大级和功率放大级组成,
前置放大级采用滑阀、喷嘴挡板阀或射流管阀,功率级采用滑阀形式。

图3 电液伺服阀控制方框图
电液伺服阀分为单级、二级和三级。

单级电液伺服阀直接由力马达或力矩马达驱动滑阀阀芯,用于压力低于6.3MPa、流量小于4 L/min和负载变化小的系统;二级电液伺服阀有两级液压放大器,用于流量小于200L/min 的系统:三级电液伺服阀可输出更大的流量和功率。

选用伺服阀要依据伺服阀的特点和系统性能要求。

伺服阀最大的弱点是抗污染能力差,过滤器的颗粒粒度必须小于3μm。

伺服阀侧重应用在动态精度和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闭环系统中,对动态精度要求一般的系统可用比例阀。

从响应速度优先的原则考虑,伺服阀的前置级优先选择喷嘴挡板阀,其次是射流管阀,最后是滑阀;从功率考虑,射流管阀压力效率和容积效率在70%以上,应首先选择,然后是选择滑阀和喷嘴挡板阀;
从抗污染和可靠性方面考虑,射流管阀的通径大,抗污染能力强,可延长系统无故障工作时间;从性能稳定方面考虑,射流管阀的磨蚀是对称的,不会引起零漂,性能稳定,寿命长;
滑阀的开口形式一般选择零开口结构;伺服阀规格由系统的功率和流量决定,并留有15%~30%的流量裕度;
伺服阀的频宽按照伺服系统频宽的5倍选择,以减少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但不要过宽,否则系统抗干扰能力减小;
伺服阀在安装时,阀芯应处于水平位置,管路采用钢管连接,安装位置尽
可能靠近执行器;
伺服阀有2个线圈,接法有单线圈、双线圈,串联、并联和差动等方式,使用时要注意;
伺服阀正式安装前,管路要接入精密过滤器,用60℃的工作油运行清洗1h;
伺服阀若在使用中出现振荡现象,可通过改变管路的长度、连接板或液压执行器的安装形式消除;
为了减小和消除伺服阀阀芯与阀套的间隙,防止滑阀卡死或堵塞,在伺服阀输入信号上叠加一个高频低幅值的颤振信号。

伺服阀使用注意事项
1)特别注意油路的过滤和清洗问题,进入伺服阀前必须安装有过滤精度在5微米以下的精密过滤器。

2)在整个液压伺服系统安装完毕后,伺服阀装入系统前必须对油路进行彻底清洗,同时观察滤芯污染情况,系统冲洗24~36小时后卸下过滤器,清洗或换掉滤芯。

3)液压管路不允许采用焊接式连接件,建议采用卡套式24度锥结构形式的连接件。

4)在安装伺服阀前,不得随意拨动调零装置。

5)安装伺服阀的安装面应光滑平直、清洁。

6)安装伺服阀时,应检查下列各项:
▪安装面是否有污物?进出油口是否接好?“O”形圈是否完好?
定位销孔是否正确?
▪将伺服阀安装在连接板上时,连接螺钉用力均匀拧紧。

▪接通电路前,注意检查接线柱,一切正常后进入极性检查。

7)伺服系统的油箱须密封并加空气滤清器和磁性滤油器。

更换新油必须经过严格的精过滤(过滤精度在5微米以下)。

8)液压油定期更换,每半年换油一次,油液尽量保持40~50℃的范
围内工作。

9)伺服阀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使用。

10)当系统发生严重的故障时,应首先检查和排除电路和伺服阀以外的环节后,再检查伺服阀。

2 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故障分析
2 电液伺服阀的故障模式
喷嘴挡板式结构原理如图4所示,主要由电磁、液压两部分组成。

电磁部分是永磁式力矩马达,由永久磁铁、导磁体、衔铁、控制线圈和弹簧管组成。

液压部分是结构对称的二级液压放大器,前置级是双喷嘴挡板阀,功率级是四通滑阀;滑阀通过反馈杆与衔铁挡板组件相连。

电液伺服阀出现故障时,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甚至引起系统剧烈振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电液伺服阀的一些常见的、典型故障原因及现象归纳于表1。

图4 喷嘴挡板式伺服阀原理图
表1 电液伺服阀的一些常见的、典型的故障原因及现象
2 引起电液伺服阀故障的主要原因
现场调查显示伺服阀卡涩故障的占70%,内泄漏量大的占20%左右,由其它原因引起的零偏不稳的占5%左右,从统计数字看,这些故障发生得比较频繁,经过现场调研分析及多次试验,发现造成伺服阀故障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油质的劣化。

伺服阀是一种很精密的组件,对油质污染颗粒度的要求很严,抗燃油污染颗粒度增加,极易造成伺服阀堵塞、卡涩,同时,形成颗粒磨损,使阀芯的磨损加剧,内泄漏量增加;酸值升高,对伺服阀部件产生腐蚀作用,特别是对伺服阀阀芯及阀套锐边的腐蚀,这是使伺服阀内泄漏增加的主要原因。

2)使用环境恶劣。

伺服阀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对力矩马达的工作特性有严重影响,同时长期高温下工作加速了伺服阀的磨损及油质的劣化,形成恶性循环。

3)控制信号有较强的高频干扰,致使伺服阀经常处于低幅值高频抖动,这样伺服阀的弹簧管将加速疲劳,刚度迅速降低,导致伺服阀振动,现正对此问题进行处理。

电液伺服系统零偏、零漂分析
1 概述
用户一般希望伺服阀的零漂、零偏小,不灵敏区小,线性度好,但要减小伺服阀的零漂难度相当大,因为伺服阀零漂是伺服阀组件制造精度及使用环境的综合反映.在伺服阀生产调试过程中,经常发生调好的伺服阀零位在油压、油温都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零位又发生了变化。

因此,零位很难调。

2 电液伺服阀的零漂、零偏
零偏是电液伺服阀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电液伺服阀的零偏一般指实际零点相对坐标原点的偏移,它用使阀处于零点所需输入的电流值柑对于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表示。

电液伺服阀的零漂是指工作条件或环境变化所导致的零偏的变化,也用其对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表示。

生产制造中电液伺服阀组件参数的不对称,容易造成电液伺服阀的零偏和零漂.供油压力或油温变化时,也会引起伺服阀零点的变化,称为压力零漂或温度零漂,也用额定电流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般平时所说的零漂是指当供油压力和油温一定时,电液伺服阀零点(输出流量为零的位置)变化,实际上是电液伺服阀死区的变化,用所需控制的电流值相对于额定电流的百分数表示。

3 电液伺服阀滑阀开口形式
图5滑阀开口形式
电液伺服阀在零位时有三种开口形式(图5所示):负开口(正重叠)、零开口(零重叠)、正开口(负重叠)。

负开口是阀芯凸肩宽L1大于阀套上方孔宽度L2,有重叠量,即阀芯对阀套方孔的遮盖量为正值;零开口是阀芯凸肩宽L1与阀套上方孔宽度L2相等,其阀芯对阀套方孔的遮盖量为零;正开口是阀芯凸肩宽L1小于阀套上方孔宽度L2,有预开口量,阀芯对阀套方孔的遮盖量为负值,阀开口形式对其特性,特别是零位附近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认为零开口特性较好,流量增益是线性的,但要做到真正的零开口,加工相当困难,通常情况是:接近零开口,阀芯对阀套方孔稍有遮盖量。

4 阀芯与阀套方孔的遮盖量对伺服阀零偏、零漂的影响
阀芯与阀套方孔的遮盖量对伺服阀零偏、零漂影响的试验应用测量配磨,先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量阀套方孔及方孔间距,精确到0.001mm,再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量阀芯两工作凸肩的尺寸及间距,最后应用对称法计算阀芯的轴向磨削量,逐步磨削和测量,准确控制阀芯与阀套方孔的遮盖量。

图6为阀芯与阀套方孔遮盖量测量配磨示意图。

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间隙为0.005mm时,某舵机阀芯与阀套通流槽遮盖量对阀零位的影响见表2。

数据显示,在零开口附近,阀芯对阀套通流槽遮盖量稍为负值时,系统的零位电流值变化最小。

图6阀芯与阀套方孔遮盖量测量配磨示意图
表2伺服液压舵机阀芯与阀套通流槽遮盖量对其零位影响的测试数据
在电液伺服阀为负开口且处于零位,阀芯稍有移动,但伺服阀输出还是为零时,其性能表现为伺服阀的死区大、不灵敏、零位复原性差、不稳定;
伺服阀在零开口附近,稍微正开口时,伺服阀处于零位,此时,节流口有少量油液通过,在供油压力一定时,阀芯在节流口泄漏油的作用下,相对于阀套会产生一个动态平衡位置,只要油压保持不变,此动态平衡点就不会轻易改变,反映在电液伺服阀上就是零位基本保持稳定;
当伺服阀为正开口且较大时,损耗功率大,节流口有较多泄漏油,会引起振动.反复研究和实践发现,在阀芯与阀套配合间隙为0.004mm~0.006mm 情况下,阀芯与阀套方孔的最佳遮盖量为单边-0.006mm左右。

5 力矩马达对电液伺服阀零偏、零漂的影响
力矩马达稳定性直接影响电液伺服阀的零偏、零漂。

一般力矩马达滞环大,与其组成的电液伺服阀的零偏、零漂相对也大。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力矩马达装配时对称性差,与其组成的电液伺服阀零位不稳定,零偏、零漂相当大。

因此,力矩马达在与滑阀配合时,其装配的机械对称性相当重要。

6 油液对电液伺服阀零漂的影响
电液伺服系统对所使用的油液清洁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达到M00G2级。

如果在电液伺服系统中采用磷酸酯抗燃油,这是一种人工合成油,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劣化,主要表现为污染颗粒度的增加,污染颗粒度增加即油液变脏以后,电液伺服阀工作时,阀芯在阀套内产生的摩擦力就增大,需更大的电信号推动阀芯运动,电液伺服阀的零漂范围变大。

因此,对电液伺服系统所用的油液要定期检查,在系统中设置过滤设备,以保证油液的质量。

油液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也会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零漂产生影响。

当电液伺服系统中所使用的油液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相对于电液伺服阀原来零位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直到达到新的动态平衡,表现为电液伺服阀的零位产生了偏移,此种零位的偏移很难消除。

7 环境温度对电液伺服阀零偏、零漂的影响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组编在低温环境下,电液伺服系统所使用的油液会变得很粘稠,直接加大了电液伺服阀工作时阀芯在阀套内运动的摩擦力,导致电液伺服系统零偏、零漂变大。

另外,在低温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阀芯与阀套都会产生冷缩现象,但由于阀套方孔通流槽附近壁较簿,相对于阀芯凸肩更易收缩,此时,滑阀负开口电液伺服阀的阀芯对阀套方孔通流槽的遮盖量变得更大,工作时死区更大,直接表现为零位不稳定,零偏、零漂范围更大.因此,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电液伺服阀滑阀应采用正开口。

8 小结
电液伺服阀滑阀采用适当的正开口,改善力矩马达装配的机械对称性,保持电液伺服阀所用油液的清洁度,都可以改善电液伺服系统零位的稳定性,减少电液伺服系统的零偏和零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