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总复习

合集下载

重庆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复习重点

重庆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复习重点
2、简要说明利用A律13折线特性进行PCM编码时,8位PCM码的码位是如何安排的。
3、请简述逐次比较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4、采用13折线A律编码器电路,设接收到的码组为“01010011”,最小量化间隔为△。
(1)试问编码器输出的该样值量化电平为多少;
(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5、若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间隔为△,已知抽样值为 – 95△。
2、简述题20分,每题4分。
3、综合计算题60分,A6~B7个题,每题分值不等(课堂例题及课后习题)。
第1章
1、通信系统的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通信系统的分类。
3、通信方式:(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2)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带宽和信噪比);
因为是单路信号每秒有8000个抽样值一个抽样值用3个码元所以码元传输速率fbpcm3800024kbaud3因为128级量化需用7位二进制码进行编码所以码元速率为fbpcm7800056kbaud思考与练习题1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考题类型:1、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3)段内码: (四次比较)
取IW4= 64 + 8 × 4 = 96 ,因为Is < IW4 所以, C5 = 0 ;
取IW5= 64 + 4 × 4 = 80 ,因为Is > IW5 所以, C6 = 1 ;
取IW6= 64 + 6 × 4 = 88 ,因为Is > IW6 所以, C7= 1 ;
IW=段落起始电平+8×(量化间隔)
=1024+8×64=1536Δ

现代通信网络复习资料

现代通信网络复习资料

1-1概述1.现代通信网的结构水平视图(根据用户接入网络的实际物理连接来划分)▪用户驻地网、接入网、核心网垂直视图(根据功能划分)▪应用层、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是用户自有网络,指用户终端至用户驻地业务集中点之间所包含的传输及线路等相关设施。

小至电话机,大至局域网。

▪实现用户和业务的集中,信息的变换与适配、复用与交换、寻址与选路等功能。

▪Core Network▪核心网是电信网的骨干,由现有的和未来的宽带、高速骨干传输网和大型中心交换节点构成。

▪发展:统一的IP核心网▪所有的业务,从传统电话、移动通信漫游、新一代综合业务VoIP,到电子商务、综合应用服务,乃至交互式电视业务全部都由统一的核心IP网来完成,差别仅仅在于接入网。

▪统一的IP核心网用统一的设备代替了原来各系统的独立设备,可以大大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

应用层:▪业务▪模拟与数字视音频业务:电话/IN/IP Phone etc.▪数据通信业务:电子商务/email▪多媒体通信业务:分配型/交互型▪终端技术▪音频通信终端:电话/数字电话/手机▪图形图像通信终端:传真机▪视频通信终端:显示器/视频监视器▪数据通信终端:MODEM/可视电话业务网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如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rnet等。

▪智能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传送网技术:▪传输媒介▪电缆、微波、通信卫星、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设备•光端机、微波收发信机、卫星地面站收发信机等▪传输复用设备•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支撑网技术:▪信令网▪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技术。

实现网络节点间信令的传输和转接▪同步网▪实现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和传输设备间信号的时钟同步▪电信管理网▪监视网络的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电路交换方式:▪需经历建立连接、通话、拆除连接三个阶段▪网络中两用户建立连接及通话过程中,两用户间的物理链路始终被占用。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 (1)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 (1)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填空题1、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

2、电信系统在三大硬件分别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3、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4、在数字通信技术中,复接方式有:按位复接、按字节复接、按路复接三种方式。

5、在PCM30/32系统中,有30个路时隙用来传送30路语音信号,一个路时隙用来传帧同步码,另一个路时隙用来传送信令码。

6、信令按使用的信道划分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7、信令网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以及连接它们的信令链路组成。

8、数字调制的三种方法,幅移键控法、频移键控法、相移键控法。

9、通信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10、分组交换采用两种路由方式,分别是数据报和虚电路。

11、在光纤通信中,短波波段是指波长为μm,长波波段是指波长为μm和μm。

12、光纤通信中用到的光源有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

13、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4、数字通信过程中发送端的模/数变换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

15、多路复用主要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和波分多路复用。

16、接入网技术可分为铜线接入网技术、光接入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等。

17、数字用户线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是在同一铜线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

18、数据传输按调制方式分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

19、电信系统的功能是把发信者的信息进行转换、处理、交换、传输,最后送给收信者。

20、数字传输中常用的位同步技术有两种: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21、数据交换基本过程包括呼叫建立、信息传递和电路拆除三个阶段。

22、SDH的帧有9行270列构成,整个帧分成段开销、STM-N净负荷区和管理单元指针3个区域。

23、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和带宽。

24、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采取的工作方式为准双工方式。

25、GSM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多址通信方式为时分多址。

通信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通信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通信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通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信息传输B. 信息处理C. 信息存储D. 信息显示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A. 信源B. 信道C. 信宿D. 信息编码器答案:D3. 数字通信相较于模拟通信的优势是什么?A. 抗干扰能力弱B. 传输距离远C. 传输速率高D. 易于实现加密答案:D4. 以下哪个是无线通信的特点?A. 传输速度快B. 传输距离远C. 抗干扰能力强D. 易于实现多址接入答案:D5. 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传输带宽大B. 传输距离短C. 抗干扰能力弱D. 成本低廉答案:A二、填空题6. 通信系统按照传输媒介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有线通信;无线通信7.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________。

答案:数字信道8. 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信源、信道和________。

答案:信宿9.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幅度键控;频率键控10. 光纤通信利用的是________在光纤中的传输。

答案:光波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案: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

信源产生要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将信息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信宿是信息的最终接收者。

12. 什么是多址接入技术,它在现代通信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在通信系统中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资源进行通信的技术。

它在现代通信中的作用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四、论述题13. 论述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的主要优点。

答案: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的主要优点包括: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更高的传输速率,数字通信可以采用高效的编码和调制技术来提高传输速率;更好的保密性,数字通信易于实现加密和安全通信;以及更好的适应性,数字通信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系统结合,实现数据、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的传输。

现代通信技术期末复习题

现代通信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1. 1876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928年奈奎斯特提出了数据理论,1966年高锟发表了《用于光频的光纤表明波导》被誉为光纤通信的里程碑,被誉为世界光纤之父。

2. 多路复用技术主要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码分多路复用和波分多路复用.3.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和带宽。

4. 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采取的工作方式为准双工方式。

5. GSM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多址通信方式为时分多址。

6. 目前光纤通信的3个实用工作窗口是0.85um,1.31um,1.55um,其中0.85um波长不能用于单模光纤。

7. 裸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面的包层够成的,包层的直径是125um。

8. 在微波通信系统中,采用分集接收技术是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措施之一,常用的分集接收技术有:频率分集,空间分集,混合分集。

9. 简单通信过程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

10.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

11.通信按调制方式分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12.电信系统的三种硬件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1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有多种,最基本的是脉冲编码调制(PCM),它是由英国人A.H.Reeves提出来的,发端模数变换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个过程。

14.数据传输有两种形式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15.按覆盖范围分,数据通信网可分为广域网(W 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16.GSM移动电话系统由网络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维护中心(OMC) 和移动台(MS) 四个部分组成。

17.GSM系统的信道分为两类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8. 3G的技术标准有WCDMA,CDMA2000,TD-CDMA三种。

19.光纤的结构包括纤心,包层和涂敷层。

20.微波频段的波长范围是1m~1mm,频率范围是300MHz~300GHz。

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

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

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20×2=40分,50题选20个1.数字通信具有数字信号便于存储加密等、数字信号便于交换和传输、数字信号便于组成数字多路通信系统、便于组成数字网的特点;2.数字通信的主要质量指标有: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保密性、标准性、维修性、工艺性,其中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指标;3.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和系统组成特点可分为:短波通信系统、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4.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光通信的基础——光子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的基础——空间技术、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数字化;5.现代通信的特点有: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网络全球化;6.数字通信按照是否采用调制分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和数字频带传输系统;7.数字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 TM 、IP交换;8.电路交换具有呼叫建立、传输信息和呼叫拆除严格的的3个阶段;9.接口电路的功能有B馈电、O过压保护、R振铃控制、S监视、C编译和滤波、H混合电路、T测试;10.IUT-T建议的数字用户接口电路有5种,从V1~V5,其中V1 、V3 、V5 是常用的标准; V1 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基本速率2B+D 的接口,其中B为64Kb/s ,D为16Kb/s ;V3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基群速率接口,以30B+D 或者23B+D其中B、D均为64Kb/s 的信道分配方式去连接数字用户群设备;V5接口是交换机与接入网AN之间的数字接入类型;11.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由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交换所需要的数据3部分组成;12.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它可以指导终端、交换系统及传输系统协同运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建立临时的通信信道,并维护网络本身正常运行,是通信网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3.信令按工作区域可分为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按传输通路与用户信息传送通路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14.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有端到端方式、逐段转发方式和混合方式;15.抽样定确定了每帧长度不能长于125µs ;传输路数越多,每路样值8bit 码占用的时间就越小,每个比特的时宽就越小,对应的频宽传输速率就越大;16.微波通信是指用微波频率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电波空间进行通信的方式,主要有散射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3种;17.微波波段的波长范围为1m~1mm ,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 ;18.微波中继通信的特点有通信频段的频带宽、适用传输宽频带信号、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小、通信灵活性大、天线增益高、方向性强;19.微波传输中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辐射损耗和电波衰落;20.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使用了抗衰落技术、分集接收、调制解调技术、信源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等关键技术来保证系统性能指标的提高;21.数字微波通信的新技术主要有:多级编码调制技术、微波帧复用技术、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自适应频域和时域均衡技术;22.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者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23.所谓卫星通信体制,是指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即采用的信号传输方式、信号处理方式和信号交换方式等;24.“信道”一词的含义在FDMA中是指各地球站占用的转发器频段;在TDMA中是指各站占用的时隙;在CDMA中是指各站实用的正交码组;25.卫星通信中应用的基本多址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和空分多址SDMA ;26.卫星按轨道倾角不同可分为:赤道轨道卫星、极轨道卫星、倾斜轨道卫星;27.静止通信卫星主要由:天线分系统、通信分系统、控制分系统、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5个分系统组成;28.大多数卫星选择如下频段:C波段6/4GHz、X波段8/7Ghz、Ku波段14/11GHz 14/12GHz 、Ka波段30/20GHz ;29.卫星通信的新技术包括:VSAT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宽带多媒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30.光纤通信是指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31.光纤按照其剖面折射率的分布可分为:阶跃型光纤SIF 、渐变型光纤GIF ;按照传导模的数量可分为:多模光纤MM-Multi mode fiber 、单模光纤SM-Single mode fiber ;32.光纤的损耗大致可分为: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辐射损耗;33.在石英光纤中有两个低损耗区域;分别在µm和µm附近,µm光纤的损耗值在km以下,而µm的损耗值为km以下;34.从机理上说,光纤的色散可分为:模式色散、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35.根据光缆芯结构的特点,光缆可分为层绞式、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和带状式;36.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用满足给定的误码率指标条件下可靠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平均光功率Pmin 来表示,工程上常用光功率的相对值分贝毫瓦来表示;37.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中工程上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最坏值设计法、统计设计法和联合设计法;38.在中继距离的设计中应考虑衰减和色散这两个限制因素,对应的也就有损耗受限系统和色散受限系统;39.光纤通信的新技术有:波分复用WDM系统的演进、干光纤通信、长距离中继光纤通信、光孤子通信、全光通信网络和量子光通信系统;40.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有:无线电寻呼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个人无线电话系统、公用无绳电话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41.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有:多址技术、功率控制、蜂窝组网技术、调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语音编码技术、交织技术;42.CMDA系统的主要优点有:大容量、软容量、软切换、高话音质量和低发射功率、语音激活;43.CDMA蜂窝系统在基站至移动台的传输方向正向传输上设置了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和正向业务信道;在移动台至基站的传输方向反向传输上设置了接入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4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是: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现有的三种主流标准是:WCDMA 、CDMA2000 、TD-SCDMA ;45.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有:新型调制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多用户信号检测技术、无线A TM 、软件无线电;46.通信网的物理拓扑结构有:网形网、星形网、环形网、线形网、总线形网、复合形网;47.业务网也就是用户信息网,是现代通信网的主体,它按功能分为用户接入网、交换网和传输网;48.目前,通信系统的仿真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链路级仿真,一个是系统级仿真;49.仿真工具有:程序设计语言、商业仿真软件、教学科研型软件;二、名词解释题3×5=15分,5题选3个1.频带利用率ƞf:指单位频带内所能实现的信息速率,单位是比特/秒·赫兹,或b/s·Hz;常用来衡量传输系统的有效性;2.信令:是人们实现信息传输所实用的操作指令,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它可以指导终端、交换系统及传输系统的协同运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建立临时的通信信道,并维护网络本身的正常运行,是通信网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帧结构:就是把多路话音数字码以及插入的各种标记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的数字码流组合;我国采用30/32路的PCM基群结构,每一路信号占用不同的时间位置,成为时隙;其中TS0用于传同步码、监视码和对端告警码组,TS16用于传信令码,TS1~TS15传前15话路的话音数字码,TS17~TS31传后15个话路的话音数字码,这32路只有30个时隙传话音,故成为30话路32时隙,记作PCM30/32;4.色散光纤色散为例:光纤色散是指不同频率成分或不同模式成分在光纤中以不同的群速度传播,这些频率和模式成分到达光纤终端有先有后,使得光脉冲发生展宽,这就是光纤的色散;5.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是一种把信息的频谱展宽之后再进行传输的技术;频谱的扩展是通使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序列也称为扩频序列调制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将宽带信号恢复成原来的窄带信号,从而获得原有数据信息;三、简答题3×10=30分,5题选31.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答:1话路子系统中:中央级交换网络主要完成交换的功能;用户级交换网络主要完成话务量集中和语音编译码的功能;接口电路主要完成外部信号与数字程控交换机内部信号的转换;信号收发设备主要完成这些数字音频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2控制子系统:是交换机的“指挥系统”,交换机的所有功能都是在控制系统下完成的;2.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图84页图答:中间站甲地乙地工作工程:从甲地终端站送来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数字多路复用或数字压缩处理后,形成数字中频调制信号70MHz 或140MHz,再送入发送设备,进行射频调制变成微波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向微波中间站微波中继站发送;微波中间站收到信号后经过再处理,是数字信号再生后又恢复为微波信号向下一站再发送,这样一直传送到乙地收端站,收端站把微波信号经过混频、中频调解恢复出数字基带信号,再分路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号;3.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图119页图答: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地面部分和空中部分组成吗,主要包括:通信地球站分系统、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及空间分系统4大工作过程:在一个卫星通信系统中,各地球站经过卫星转发可以组成多条卫星通信线路,整个系统的全部通信任务就是利用这些线路分别组成;在静止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通信线路大多数是单跳工作线路,但是也有双跳工作线路;4.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图150页图答:光纤通信系统由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监控设备、公务链路设备;供电电源等组成;基本光纤传输系统工作过程:在发射端,发射机把带有信息的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对光源的光载波进行调制,经过调制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内,完成光波的传输,接收端进行光电转换,恢复出原信号5. GSM 系统的结构及个部分功能;图197页图答:组成:移动台MS :GSM 数字移动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通过用户识别卡实现对用户的识别;无线基站子系统BS :它保障无线发送和管理无线资源;网络子系统NSS:它包括对呼叫的建立和必要的移动性管理等功能;;ISDNPLMNPSTNPSPDN四、论述题1×15=15分论述通信系统、通信网、支撑网之间的关系;答:通信系统是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组成要素为:信源、信宿收信者、发端设备、收端设备和传输媒介等;通信网是一种使用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用户终端设备互连起来实现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组成要素为:移动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及交换设备;支撑网是利用电信网的部分设施和资源组成的,相对独立于电信网中的业务网和传送网的网络,组成要素为:同步网、公共信道、传输监控和网路管理网;其三者关系为:用通信系统来构架,通信网即为通信系统的集,通信网是各种通信系统综合应用的产物,通信网来源于通信系统又高于通信系统,但其不论网的种类功能和技术如何复杂,从物理上的硬件设施分析,通信系统是各种网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通信网是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通信系统可以独立存在,然而一个通信网是通信系统的扩充,是多节点各通信系统的综合,通信网不能离开系统而独立存在;。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

(5)可靠性指标的具体表现
误信率(信息差错率):
出现错误的比特数
传输的总比特数
Peb =
误码率(码元差错率):
出现错误的码元(符号)数
传输的总码元(符号)数
Pe =
(4)可靠性 含义:在给定信道内接收到的信息的可靠程度。 衡量通信可靠性的指误信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
5
是位定时同步脉冲;
6
为恢复的信息
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是指消息代码的电波形,它是用不同的电平或脉冲来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 单极性不归零码 双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性归零码 差分码
1. AMI码 消息代码: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AMI码: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2.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SC) sDSB(t)=m(t)cosωct
m
(
t
)
cos
w
c
t
s
AM
(
t
)
2.1.3 单边带调制(SSB)
2.1.4 残留边带调制(VSB)
2.2 非线性调制(角调制角调制)的原理
角度调制分为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 。
已知二元信息序列为********************, 画出它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差分码、CMI码、数字双相码 、AMI码和HDB3码的波形。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01
第一章 绪论
02
2、 通信的发展历史
语音和文字通信阶段

大学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大学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 通信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电通信阶段;电子信息时代。

2. 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

3.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通信内容: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

按信号特征: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短波、微波、卫星)。

4. 信息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

5. 信号的分类: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6. 最简单的数字信号是二元码或二进制码。

从信号电压是否占满整个符号持续期分为归零码和不归零码。

7. 信息处理的主要目的有:提高有效性;提高抗干扰性;改善主观感觉效果;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分离和选择信息。

8. 信息处理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

9. 信道是指以介质传输为基础的信号通路。

10.噪声的分类:按照来源分: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

按性质来分:脉冲噪声、窄带噪声、起伏噪声。

11.信道的分类:传输介质: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同步方式:异步传输、同步传输;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

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两个: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3.构成通信网组成的基本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

14.通信网的拓扑结构:星形网、树形网、网状网、环形网、总线形网、复合形网。

15.传统通信网络由传输、交换、终端3大部分组成。

16.通信协议有以下三个要素: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协议以及作出何种应答,通俗地说是“讲什么”。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等,“怎么讲”。

同步: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17.协议分层的优点:①各层之间相互独立;②灵活性好,任何一层发生变化,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以隔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通信技术复习资料1,通信是通过某种介质进行信息传递,信号分为与。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2,是指幅值连续的信号,是指幅值离散的信号。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3,数字信号的使用频率要模拟信号的使用频率。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常见的模数信号转换方法是。

其中一共有3个步骤:、、。

大于,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抽样,量化,编码4,抽样频率不是越高越好,太高时,将会降低信道的利用率。

5,量化分为和。

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6,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和。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7,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称为。

波分复用8,WDM系统按照工作波长的波段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

粗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9,我国所使用的PCM30\32路系统,在每条信道中传输32路信号,其中为语音信号,为信令信号。

30,210,多址技术可以提高频率利用率,其中CDMA为〔〕。

A频率区分B空间方向区分C时间区分D编码区分D11,多址技术中相同频段的系统容量:( ) > ( ) > ( )A TDMAB FDMAC CDMAC A B12,频分多址技术的频率利用率低,系统容量有限,每个频道一对频率。

Y13,通信系统可以抽象为一个通信模型,通信模型由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

信宿,信道14画出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

15,通信模型中传输的信号会被噪声所干扰,从而产生误码。

噪声可以分为和。

自然噪声,人为噪声16,通信网络包括、、3个部分。

用户终端设备,传输线路,交换系统17,通信网络结构的拓扑结构图常见的有总线型、、、、复合状。

星型,环状,网状18,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等。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19,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为何要这样做?每根导线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扭线越密其抵抗外来电磁信号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20,同轴电缆有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

通信复习题

通信复习题

现代通信复习提要第一章绪论1. 通信的定义2. 通信的分类 ⑴按传输信息的媒质的不同,可将通信分为: 和 。

⑵根据通信系统传输信号形式不同,通信系统分为 、 。

⑶根据消息在送到信道之前是否采用调制,通信可分为 和 。

3通信系统的传输媒质包括( )( )( )( )A.电磁波B. 电缆C. 光缆D.无线电波4通信设备的工作方式有( )( )( )( )A.单工制B.半双工制C.全双工制D.混合制5. 消息中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 有关,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则消息中的 越大。

6. 符号集为A 、B 、C 、D 、E ,相互独立,相应概率为、、、、,其平均信息量为:( )7. 采用二进制编码,信息速率为400kbit/s ,则码元速率为 ;如采用十六进制编码,码元速率为 。

8. 采用二进制编码,信息速率为20Mbit/s,则码元速率为 ,如采用十六进制编码,码元速率为 。

9.通信系统的两个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 和 。

10.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和 。

11. 黑白电视图像每幅含有5103⨯个象素,每个象素有16个等概率出现的亮度等级。

要求每秒传输30帧图像。

若信道输出信噪比为30dB ,计算传输该黑白电视图像所要求的信道最小带宽?12. 某高斯信道带宽为4kHz ,输出信噪比为63倍,则信道容量为:( )第二章 数字通信系统 1.数字通信系统可进一步细分为 、 、 。

2.数字通信系统,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传输和 传输。

3.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有( )( )( )( )A . 传输离散的数字信号B . 占用带宽较大C . 抗干扰能力强,实现远距离高质量传输D . 实现综合业务数字化、安全性强4.将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处理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的过程叫( )A.编码B.量化C.抽样D.复用5模拟信号数字化经过 、 、 三个过程。

6. 我国PCM 语音编码采用的压缩标准是( )A . A 律 B . B 律 C .μ 律 D . β律7. 在PCM 系统中,设输入信号的抽样值为+635个量化单位(最小的量化间隔为1个量化单位),采用逐次比较编码将它按照13折线A 律特性编成8位码 ,试求:(1) 编码器的输出码组876554321C C C C C C C C C ;(2) 计算量化误差。

通信网技术总复习题12级

通信网技术总复习题12级

00通信网技术复习题1通信网由哪几部分组成? P2传统通信网络由3部分组成: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2、接入网处于什么位置?与核心网的主要差别是什么?接入网(Access Network, AN)位于通信网的末端,是指端局与用户之间的网络。

核心网的作用是交换和传送;相对于核心网,接入网介于交换设备和用户之间,主要完成使用户接入到核心网的任务。

(接入网介于交换设备和用户之间差别是接入网没有交换功能)3、实现网同步的方式有哪几种?P174网同步的方法主要分为准同步和同步两大类,同步又可分为主从同步、等级主从同步、准同步和互同步。

4、通信网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哪几种网?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5、支撑网的作用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的网络?支撑网用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网路服务质量。

支撑网包括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支撑电信网的正常运营信令网、数字同步网、电信管理网)6、光纤接入网有哪几种拓扑结构?光纤接入网由几部分组成?他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环形拓扑、星型拓扑。

P158光纤接入网(OA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配线网(ODN)、光网络单元(ONU)及适配功能(AF)组成。

P154OLT主要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

OLT可以分离交换和非交换业务,管理来自ONU的信令和监控信息,为ONU和本身提供维护和供给功能。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

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直接的或远端的用户侧接口,功能是终结来自ODN的光线处理光信号并为多个小企视野用户和居民住宅用户提供业务接口。

AF为ONU和用户设备提供适配功能。

7、OSI参考模型中定义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和他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P27①物理层(Physical Layer):信号的发送电平,码元的宽度等。

②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向网络层提供一个定义良好的服务接口,处理传输错误,调节数据流等。

复习-Ch1 通信网络概述

复习-Ch1 通信网络概述

1.2 通信基本概念
1.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幅值连续、时间上也是连续的信号。其 特点是幅度连续 (连续的含义是在某一取值范围内可以取 无限多个数值)。
2.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幅值和时间两个方面都离散的信号。其 特点是幅值离散(离散的含义是在某一取值范围内可以取 有限多个数值)。如常见的脉冲信号。
1.2 通信基本概念
在具体介绍PCM 30/32路系统前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1.时隙: 很小的时间片断,在PCM 30/32路系统中每个时隙 长度为3.9微秒,每个时隙中可以传输8个bit。 2. 帧: 由若干个时隙所组成的结构,在PCM 30/32路系统 中每个帧的时间长度是125微秒,每帧中有32个时隙。 3. 抽样频率: 在PCM中每秒抽样次数。在PCM 30/32路系统中抽 样频率为8000次/S,每次抽样间隔为125微秒。
1.2 通信基本概念
1.2 通信基本概念
七. 通信模型
具体通信系统中涉及大量具体设备,但所有通信系统可 以抽象为一个通信模型,其涵盖了所有通信系统的特征。
噪声源
信源
变换器
信道
反变换器
信宿
1.2 通信基本概念
八. 通信网络结构
1. 通信网的组成 通信网是由若干用户终端A,B,C,…,并通过传输 系统链接起来。用户终端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节点链接, 在节点处提供交换、处理网络管理等功能。
三.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是通信系统常用的技术,通常在有线通 信中使用。 1. 概念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 互不干扰,称多路复用。 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另外还有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和波分多路复用技术。
1.2 通信基本概念

现代通信网与交换技术课程复习

现代通信网与交换技术课程复习

第一章1. 通信网络三要素: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用户终端设备。

2. 电路交换的特点:(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

(3)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

(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

(5)信息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3. 分组交换方式:虚电路方式、数据报方式。

4. 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5. 数据报采用无连接工作方式。

6. 面向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1)不管是面向物理的连接还是面向逻辑的连接,其通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

(2)—旦建立连接,该通信的所有信息均沿着这个连接路径传送,且保证信息的有序性(发送信息顺序与接受信息顺序一致)。

(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无连接工作方式的时延小。

—(4)一旦建立的连接出现故障,信息传送就要中断,必须重新建立连接,因此对故障敏感。

7. 无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1)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一边选录、一边传送信息。

(2)属于同一个通信的信息沿不同路径到达目的地,该路径事先无法预知,无法保证信息的有序性。

(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面向连接工作方式的时延大。

—(4)对网络故障不敏感。

8. 分组交换具有以下6个特点:(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2)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3)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

(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

9. 帧中继,其协议进一步简化,不仅没有三层协议功能,还只保留了二层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交揍晏型練中堆ib *a tt1 蹲建051 甜议》(IS] IF\ .n勞离if离10. ATM交换的3个特点:(1)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

(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

(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11.IP交换一一IP与ATM融合的技术,主要有叠加模型和集成模型两大类。

12. (了解)软交换的特点:(1)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完全分开,以利于快速方便地引进新业务。

14级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2

14级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2

14级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二进制码元速率为62.04810⨯ Baud ,若在2秒内有3个码元产生错误,则误码率为77.3210-⨯。

2、设每秒传送n 个M 进制的码元,则信息传输速率为 2log M n b/s.3、出现概率越小的消息,其所含的信息量 越大 。

4、以等概率发送二进制数字“0”和“1",则每个数字的信息量为 1 bit 。

5、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是该消息出现的概率的函数,消息出现的概率为P (x ),则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I = (x)2log P - bit.6、从信源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电信号称为 基带 信号。

7、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的 可靠性 。

8、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称为 全双工(双工) 通信。

9、信道按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其中,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属于 无线 信道。

10、一个八进制波形需要用 3 个二进制脉冲表示。

11、单边功率谱密度为0n 的高斯白噪声通过带宽为B 的带通滤波器,输出的噪声平均功率为0n B 。

12、矩形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 B 秒,则该矩形脉冲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为1BT Hz 。

13、恒参信道的主要传输特性可用 幅频 特性和相频特性来表示。

14、噪声可分为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其中,热噪声属于 自然 噪声。

15、调制信道的定义范围为从调制器的输出端至 解调器的输入端 .16、无失真传输系统要求其幅频特性为 常数 。

17、标准调幅AM 中,调制信号m (t )与叠加的直流分量0A 0max A >(t ) 时出现“过调幅”现象。

18、SSB 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为 1 。

19、对AM 信号进行包络检波时,当输入信噪比较小时,输出信噪比随输入信噪比的下降而急剧恶化,这种现象称为 门限效应 。

20、FM 调制时,若调制信号的调制频率为m f ,最大频偏为f ∆,调制指数为f m = mf f ∆ 。

通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香农定理,信息传输速率R与信道带宽B和信噪比S/N的关系是()。

A. R = B * log2(S/N)B. R = B * log2(1 + S/N)C. R = B * log2(S/N + 1)D. R = B * log2(1 + 10log10(S/N))2. 在数字通信中,以下哪种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A. ASKB. FSKC. PSKD. QAM3. 以下哪个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步骤?A. 采样、量化、编码B. 调制、解调、编码C. 采样、调制、解码D. 量化、调制、编码二、填空题4.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经过调制后,其频率范围扩大,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

5.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的目的是________,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三、简答题6. 简述数字调制技术与模拟调制技术的区别。

7. 描述一下什么是信道编码,并解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通信系统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根据香农定理,计算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五、论述题9. 论述现代通信系统中多址接入技术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六、答案1. 答案:B解析:香农定理表明,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与信道带宽B和信噪比S/N的关系是R = B * log2(1 + S/N)。

2. 答案:D解析:QAM(正交幅度调制)结合了多种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因此具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

3. 答案:A解析: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步骤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4. 答案:调制5. 答案:纠错或差错控制6. 答案:数字调制技术与模拟调制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信号的表示方式。

数字调制技术使用的是离散的数字信号,而模拟调制技术使用的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7. 答案:信道编码是一种在发送端对信号进行编码,以增加冗余度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在接收端能够检测并纠正一定数量的错误,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重点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互联网协议组的主要协议之一,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TCP提供了完善的差错控制机制,能够实现端到端的可靠的通信。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封装的 IP 数据报的方法,是一种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对传输的数据流不进行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

LTE: (Long Term Evolution)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是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当前目标是借助新技术和调制方法提升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远期目标是简化和重新设计网络体系结构,使其成为IP化网络,这有助于减少3G转换中的潜在不良因素。

LTE是3G 的演进,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

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 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是指在光域内实现业务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选择、监控,并且保证其性能指标和生存性的传送网络。

它支持客户信号的透明传送、高带宽的复用交换和配置,具有强大的开销支持能力。

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自动交换光网络,以光传送网(OTN)为基础的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1.通信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网状型、星型、复合型、总线型、环型、树型2.通信网的传输媒质有哪些?信号复用方式有哪几种?有线传输媒介:电缆、光纤(1310nm、1550nm),无线传输媒介:自由空间(移动通信、微波通信300MHZ-1000GHZ、卫星通信)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3.为什么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设备的意义就就是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高性能、易维护、易扩展,最终达到网络的智能化管理。

(解决N²的问题)4.PCM30/32帧结构就是如何安排的?5.交换技术有哪些种类?窄带交换技术<2Mbit/s: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宽带交换技术:快速电路交换、快速分组交换、异步转移模式、光交换6.OSI参考模型有哪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7.信令有哪些类型?随路信令与共路信令的区别?NO、7信令属于哪一种?随路信令、共路信令(No、7信令)、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区别:随路信令中信令通过话路来传送,信令信道与用户信息通道合在一起成一一对应关系,不构成与话路相对独立的信令网络。

共路信令中信令设备直连通道,信令传送与话路分开、无关的,将若干条话路的信令集中起来,在一条公共的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从而实现了局间信令传送形式的高度统一8.本地电话网的汇接方式有哪几种?用户电话号码有几部分?去话汇接、来话汇接、来去话汇接; 本地:局号(4PQRS)与用户号(4),最长为8位,长途:国内长途字冠+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国际长途字冠+国家号码+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国际长途字冠00,国家号码1-3位9.交换机的软件有哪几部分?一次呼叫分为几个处理阶段?运行软件(操作系统、呼叫处理、维护管理)与支援软件输入处理、内部处理、输出处理10.信令网有几部分组成?如何提高信令网的可靠性?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信令链路组成;优化拓扑结构、加强信令网的阻塞控制、故障防卫、使用差错控制技术、提高节点/设备的可靠性、使用网络保护与恢复技术11.交换机的硬件有哪几部分?模拟用户话路接口电路的功能有哪些?话路子系统(交换网络、信令设备、接口电路)控制子系统传输信号,放大信号,选频信号B(馈电)O(过压保护)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电路)T(测试)12.T接线器与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T:时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交换的基本功能,简称T接线器S:空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不改变其时隙位置,可简称为S接线器13.ISDN的含义?基本接口速率就是多少?通道类型有哪些?以电话IDN为基础发展而演变成的通信网叫综合业务数字网2B+D:64kbit/s×2+16kbit/s=192kbit/s B通道、D通道、H通道14.SDH的优点有哪些?新型的复用映射方式、兼容性好、接口标准统一、网络管理能力强、先进的指针调整技术、独立的虚容器设计、组网与自愈能力强、系列标准规范15.SDH的帧结构就是如何安排的?各部分的内容就是什么?采用块状帧结构,并以字节为基础,它由纵向9行与横向270xN列字节组成,传输时由左及右,由上而下顺序排成串行码流依次传输。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及答案第l章⒈简述通信系统构成模型并说明各部分主要功能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6个部分(1) 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信息源,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出者。

(2) 变换器:变换器的功能是把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如电话通信系统的变换器就是送话器,它的功能就是把语声变换成电信号。

(3) 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

(4) 反变换器: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

反变换器的功能就是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5) 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 噪声源:在模型中,噪声源是以集中形式表示的,实际上这种干扰噪声可能在信源信息初始产生的周围环境中就混入了,也可能从构成变换器的电子设备中引入。

另外,传输信道中各种电磁感应以及接收端的各种设备中都可能引入干扰噪声。

在模型中,我们把发送、传输和接收端各部分的噪声集中地由一个噪声源来表示。

⒉简要介绍几种现代通信业务的概念电话通信:电话通信是通过语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的业务种类有本地电话通信、长途电话通信和移动电话通信等。

电报通信:电报通信是通过文字、图片和表格等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通信系统。

电报通信实施的过程是将发报人需要传递的文字或图片变成电信号,通过传输电路传送到对方,再恢复成文字或图片送给收报人。

根据电报信号类型的不同,电报通信可分为编码电报和传真电报。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以传送“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定的具有某种含义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

实际上“数据”就是用于进行计算机控制、处理和交换的信息。

多媒体通信:所谓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存取的基本技术和手段。

感觉媒体是一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感觉的媒体。

它包括声音、图像、图形和文字文本等。

多媒体技术是人类利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把以自然形式存在的各种媒体数字化,利用计算 机对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在这些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利用通信技术进行传 输和交换,使其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的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总结复习习题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总结复习习题

一、填空题1.在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信号也会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应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中继器的方法除去噪声,从而实现长距离高质量传输。

2. TCP/IP 协议是Internet的基础与核心。

3.智能网的基本思想交换与控制相分离。

4.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取决于地球表面的曲率。

5.ATM传递方式以信元为单位,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

6.微波是频率在 300MHZ-300GHZ 范围内的电磁波。

7.在30/32路的PCM中,一复帧有 16 帧,一帧有 32 路时隙,其中话路时隙有 30 路。

13.传15.17、24.一般通信系统包括五部分:信源、__发送设备、信道、接受设备和信宿 _。

25.国际电信联盟推荐了两类数字速率系列和数字复接等级,即北美和日本采用的1.544Mbit/s和中国、欧洲采用的_ 2.048 _Mbit/s作一次群的数字速率系列。

?26.在电话通信的A/D转化中,经过一次抽样、量化、编码得到的是一组__ 8___位的二进制码,此信号称为?__脉冲编码信号或PCM 信号。

27.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WCDMA _、_ CDMA2000__和___TD-SCDMA _28.PCM30/32系统中,每帧的时间为_ 1.25*10^-4 s,?每一路的数码率为_64_ kbit/s。

?29.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 FDMA ??、?_TDMA ???、?_ CDMA ??30.光纤结构中,为使进入光纤的光有可能全部限制在纤芯内部传输,故__纤芯的折射率应高于__ 包层 __的折射率。

?31.根据光纤传输模式的数量,光纤可分为??? 单模光纤????和???_多模光纤_32.以铜线接入为主的ADSL技术称为?__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它支持下行最高速率_ 8 _Mbit/s?,上行最高速率_ 1 _Mbit/s。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采用(??B??)PCM编码方式?A.A律15折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信号与通信技术总复习主讲人:熊桂林(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Part I:数字信号处理教材: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三版)程佩青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理解序列的概念及几种典型序列,掌握序列的运算,掌握线性卷积过程,会判断序列的周期性•什么样的系统是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系统?什么样的LTI系统是因果/稳定系统?理解概念且会判断•理解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理解对连续时间信号抽样后引起的频谱变化,掌握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解:()()()()34x n R n h n R n ==1),()()()()()34y n x n h n R n R n =*=*1-1 已知线性移不变系统的输入为,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为,试求系统的输出,并画图。

()x n ()h n ()y n ()()()()412n n n R n δδδ=+-+-*⎡⎤⎣⎦()()()44412R n R n R n =+-+-解:()()()()320.5nx n n h n R n δ=-=2),()()()()()()32320.50.52nn y n x n h n n R n R n δ-=*=-*=-解:()()()m y n x m h n m ∞=-∞=-∑()()()()3210.5nnx n u n h n u n =--=),1n ≤-当时()20.5nmn mm y n -=-∞=⋅∑24nnmm -=-∞=∑24nmm n ∞--=-=∑14422143nnn--==⋅-0n ≥当时()120.5mn mm y n --=-∞=⋅∑()()()4121233n ny n u n u n -∴=⋅--+⋅124nmm --=-∞=∑124nmm ∞--==∑114122143nn----==⋅-1-2 判断下列序列是否是周期性的,若是周期性的,试确定其周期()3cos 78x n A n ππ⎛⎫=- ⎪⎝⎭037πω=其中02143πω=是有理数()x n 解:为正弦序列()14x n ∴为周期序列,周期为14()()N x n N x n =+=是满足的最小正整数1-3 试判断是否是线性系统?并判断是否是时不变系统?()()2y n x n ⎡⎤=⎣⎦()()()()21212T x n x n x n x n +=+⎡⎤⎡⎤⎣⎦⎣⎦不满足可加性或()()2T ax n ax n =⎡⎤⎡⎤⎣⎦⎣⎦不满足比例性∴不是线性系统()()2T x n m x n m -=-⎡⎤⎡⎤⎣⎦⎣⎦∴是时不变系统()()()()2212122x n x n x n x n =++⎡⎤⎡⎤⎣⎦⎣⎦()()12T x n T x n ≠+⎡⎤⎡⎤⎣⎦⎣⎦解:设[][]211()()T x n x n =[][]222()()T x n x n =()()22a x n aT x n =≠⎡⎤⎡⎤⎣⎦⎣⎦()[]2()y n m x n m -=-=1-4 判断以下每一系统是否是(1)线性(2)移不变(3)因果(4)稳定的?()()()1T x n g n x n ⎡⎤=⎣⎦()()()()()()1212T ax n bx n g n ax n bx n +=+⎡⎤⎡⎤⎣⎦⎣⎦解:满足叠加原理是线性系统∴()()()T x n m g n x n m -=-⎡⎤⎣⎦ 不是时不变系统∴()()()()12ag n x n bg n x n =+()()12aT x n bT x n =+⎡⎤⎡⎤⎣⎦⎣⎦()()()y n m g n m x n m -=--()T x n m ≠-⎡⎤⎣⎦因为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当前输入,与未来输入无关。

所以是因果系统若有界()x n 当时,输出有界,系统为稳定系统()g n <∞当时,输出无界,系统为不稳定系统()g n =∞()x n M ≤<∞()()T x n g n M ≤⎡⎤⎣⎦则()()()T x n g n x n =⎡⎤⎣⎦()()()()1212ax n bx n T ax n bx n e+⎡⎤⎣⎦+=⎡⎤⎣⎦ 不满足叠加原理∴是非线性系统()()()x n m T x n m ey n m --==-⎡⎤⎣⎦ 是时不变系统∴输出只取决于当前输入,与未来输入无关∴是因果系统()x n M ≤<∞若()()x n x n Meee ≤≤<∞则是稳定系统∴()()x n T x n e⎡⎤=⎣⎦(2)()()()()1212x n x n aT x n bT x n ae be≠+=+⎡⎤⎡⎤⎣⎦⎣⎦()()12ax n bx n ee=⋅1-5 以下序列是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试说明系统是否是(1)因果的(2)稳定的()h n ()3nu n (1) 解:0n < 当时()0h n =∴是因果的()03nn n h n ∞∞=-∞===∞∑∑ 是不稳定的∴()3nu n -(2) 解:0n < 当时()0h n ≠∴是非因果的()03nn n h n ∞=-∞=-∞=∑∑ 是稳定的∴03nn ∞-==∑131213==-<∞()31nu n --(3) 0.解:∴是非因果的()10.3nn n h n ∞-=-∞=-∞=∑∑ 是不稳定的∴0n < 当时()0h n ≠10.3nn ∞-===∞∑()4n δ+(4)解:4n =- 当时()()410h n n δ=+=≠∴是非因果的()()41n n h n n δ∞∞=-∞=-∞=+=∑∑ 是稳定的∴二、z变换•会求z变换及其收敛域,因果序列的概念及判断•会求z反变换(任意方法)•理解z变换的主要性质•理解z变换与Laplace/Fourier变换的关系•理解序列的Fourier变换及对称性质•何为系统函数、频率响应?系统函数与差分方程的互求,因果/稳定系统的收敛域2-1求以下序列的z 变换并画出零极点图和收敛域:解:[]()()n n ZT x n x n z ∞-=-∞=∑1112z -<零点:0z =极点:12z =1()()2nx n u n ⎛⎫= ⎪⎝⎭(1)012n n n z ∞-=⎛⎫= ⎪⎝⎭∑12z z =-11112z -=-收敛域:12z >Re[]z Im[]j z 01/2解:[]11()()2n n n n n ZT x n x n z z ∞---=-∞=-∞⎛⎫==- ⎪⎝⎭∑∑1()(1)2nx n u n ⎛⎫=--- ⎪⎝⎭(2)零点:0z =极点:12z =收敛域:12z <12n nn z∞==-∑21122z z z z =-=--21z <Re[]z Im[]j z 01/2()221211415311448z X z z z z -----=⎛⎫⎛⎫+++ ⎪⎪⎝⎭⎝⎭()x n ()X z 2-2 假如的z 变换代数表示式是下式,问可能有多少不同的收敛域,它们分别对应什么序列?解:对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得()X z ()221211415311448z X z z z z -----=⎛⎫⎛⎫+++ ⎪⎪⎝⎭⎝⎭11211111122113111424z z z z z -----⎛⎫⎛⎫-+ ⎪⎪⎝⎭⎝⎭=⎛⎫⎛⎫⎛⎫+++ ⎪⎪⎪⎝⎭⎝⎭⎝⎭1111112113111224z jz jz z -----=⎛⎫⎛⎫⎛⎫+-+ ⎪⎪⎪⎝⎭⎝⎭⎝⎭1111112()113111224z X z jz jz z -----=⎛⎫⎛⎫⎛⎫+-+ ⎪⎪⎪⎝⎭⎝⎭⎝⎭1, 02z =零点:3224j j z =极点:,-,-112z <) ,为左边序列()X z 所以的收敛域为:Re[]z Im[]j z 03/4-/2j /2j -0.513224z <<) ,为双边序列334z >) ,为右边序列Re[]z Im[]j z 03/4-/2j /2j -0.5Re[]z Im[]j z 03/4-/2j /2j -0.512112()114zX z z ---=-(1)12z >解:①长除法11111112111111222zz z z -----==⎛⎫⎛⎫++- ⎪⎪⎝⎭⎝⎭2-3 用长除法,留数定理,部分分式法求以下的z 反变换()X z 12112()114z X z z ---=-1121211112111241 12 41 2z z z z zz ------++---1211124z z ---++ 由Roc 判定x (n )是右边序列,用长除法展成z 的负幂级数,分子分母按z 的降幂排列1211()124X z z z --=-++012n nn z∞-=⎛⎫=- ⎪⎝⎭∑1()()2nx n u n ⎛⎫∴=- ⎪⎝⎭1:lim ()1()2z ROC z X z X z →∞>=∞ 又 即处收敛②留数法()()0 0x n x n n ∴=<为因果序列 即,当时,0n ≥111()()11122n nn zzF z X z zz z ---===++在围线c 内只有一个单阶极点12z =-()F z Re[]z Im[]j z 0C0.5-[]12()Res ()z x n F z =-=1()()2nx n u n ⎛⎫∴=- ⎪⎝⎭12n⎛⎫=- ⎪⎝⎭121122nz z z z =-⎡⎤⎢⎥⎛⎫=+ ⎪⎢⎥⎝⎭+⎢⎥⎣⎦11()112X z z -=+ ③部分分式法1122z >=-1 ()()2nx n u n ⎛⎫=- ⎪⎝⎭得查表由11[()]1nZT a u n z aaz-=>-(2)14z <1112()114zX z z ---=-解:①长除法22()1144z zX z z z --==--由Roc 判定x (n )是左边序列,用长除法展成z 的正幂级数,分子分母按z 的升幂排列22()87474X z z z =+⨯+⨯+()8()74(1)nx n n u n δ-∴=+⨯--1874nnn z ∞==+∑1874nnn z---=-∞=+∑222232312428 7774 747474 74z z z zz z zz z z----⨯⨯⨯-⨯⨯ 2287474z z +⨯+⨯+②留数法11(2)()()1/4n n z z F z X z zz ---==-当时,只有极点,围线c 内无极点。

故1n ≥()F z 14z =()0x n =[]0()Re ()z x n s F z =∴=当时,在围线c 内有一单阶极点0n =0z =()F z Re[]z Im[]j z 0C1/4Re[]z Im[]j z 0C1/48=1(2)1/4n z z z z z -=⎡⎤-=⎢⎥-⎣⎦[]1/4()Re ()z x n s F z ==-()8()74(1)nx n n u n δ-∴=+⨯--Re[]z Im[]j z 0C1/4当时,在围线c 内有一阶极点在围线c 外有单阶极点,且分母阶次高于分子阶次二阶以上1n ≤-()F z 0z =1/4z =(1)n --()11/4(2)1/41/4n z z z z z -=⎡⎤-=--⎢⎥-⎣⎦1717444n n--⎛⎫==⨯ ⎪⎝⎭③部分分式法()21144X z z A Bz z z z z -==+⎛⎫-- ⎪⎝⎭0()Res 8z X z A z =⎡⎤==⎢⎥⎣⎦14()Res 7z X z B z =⎡⎤==-⎢⎥⎣⎦7()814zX z z -∴=+- ()8()74(1)nx n n u n δ-=+⨯--得查表由11[(1)]1nZT a u n z aaz----=<-4()()j j nj nn n X e x n eeωωω∞--=-∞===∑∑2-4 求的傅里叶变换5()()x n R n =解:511j j e eωω---=-555222222()()j j jjjje e e eeeωωωωωω-----=-25sin 2sin 25j e ωωω-⎧⎪⎪=⎨⎪⎪⎩2kωπ=2kωπ≠k 为整数2-5 设是如图所示的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不必求出,试完成下列计算:()j X e ω()x n ()j X e ω()1j X e() ()()00j j nn X ex n e∞-⋅=-∞=∑得 ()n x n ∞=-∞=∑6=()[()]()j j nn X e DTFT x n x n eωω∞-=-∞==∑解:由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公式()23 j X ed πωπω-⎰()解:由Parseval 公式()()2212j n x n X ed πωπωπ∞-=-∞=∑⎰()()222j n X ed x n πωπωπ∞-=-∞=∑⎰得28π=()j X ed πωπω-⎰(2) ()()0j j j X ed X eed ππωωωππωω⋅--=⎰⎰得 ()20x π=4π=11()[()]()2j j j nx n DTFT X e X e e d πωωωπωπ--==⎰解:由序列的傅里叶反变换公式2-6 设是一离散时间信号,其z 变换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