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
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正确答案:A
解析: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意志力不够
正确答案:B
解析: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境后再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或不具有某些行为技能。

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动机,而后指出思考不周、行为不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做出必要的结论。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4.某人一直很喜欢一项活动,这里主要体现的是态度的( )成分。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B
解析:一直喜欢一项活动,是对这项活动有积极的主观体验,所以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5.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D.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正确答案:D
解析: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其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6.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正确答案:C
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7.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8.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
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
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正确答案:C
解析:后习俗水平主要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9.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

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正确答案:C
解析:习俗水平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多项选择题
10.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 )的特征。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计较个人得失
C.能够正确归因
D.具有坚定信念E.回避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正确答案:A,D
解析: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者喜欢从事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具有坚定的信念。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1.根据归因理论的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使学生看到( )
A.努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B.运气的作用
C.能力的作用
D.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E.外部环境的作用
正确答案:A,D
解析:努力是归因方式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2.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
A.对学习行为经常予以奖励
B.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C.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
D.借助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E.经常夸奖
正确答案:B,C,D
解析: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有: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③运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

④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的学习目标。

⑤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缺失需要。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3.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喜欢的工作是( )
A.非常容易的
B.极难的
C.成败机会参半的
D.有风险的E.平衡的
正确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掌握。

该理论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力求成功者即在动机成分中,力求成功的成分比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一些;避免失败者即在其动机成分中,避免失败的成分比力求成功的成分多一些。

力求成功者最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而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就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的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概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而选择极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时,也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谅解,从而减少失败感。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4.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途径有( )
A.直接发生途径
B.间接发生途径
C.课堂环境途径
D.问题情境途径E.求教问题的途径
正确答案:A,B
解析: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发生途径来形成。

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

而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则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就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5.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 )的影响。

A.期待
B.诱因
C.结果因素
D.先行因素E.需要
正确答案:C,D
解析: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6.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哪些行为影响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 )
A.正确进行口头要求
B.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C.合理进行教育强化
D.注意运用言语反馈E.直接给予学生正确归因的暗示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教师可采取以下行为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①正确进行口头要求。

②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③合理进行教育强化。

④注意运用言语反馈。

⑤直接给予学生正确归因的暗示。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7.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 )
A.影响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情感体验
B.影响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望
C.影响学生学习努力程度
D.影响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E.影响学生对职业角色的判断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①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情感体验的影响。

②对学生后续学习的期望的影响。

③对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的影响。

④对学生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的影响。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18.成败归因理论中的稳定因素包括( )
A.个人的能力
B.工作任务的难度
C.个人的努力程度
D.运气E.个人的心境
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学习心理
19.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
A.低级动机
B.高级动机
C.外在的动机
D.内部的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正确答案:A,C
解析:为了父母的奖励而学习是一种低级的、外在的动机。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0.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可以将动机分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内部学习动机E.外部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A,B,C
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1.学习动机是由( )构成的。

A.意志
B.学习需要
C.学习期待
D.爱好E.能力
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学习心理
22.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正确答案:A,B,C,E
解析:D属于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瓦干扰。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3.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E.智力
正确答案:A,B,C
解析: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4.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迁移现象的有( )
A.学会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弹手风琴
B.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C.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摩托车技术
D.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的影响E.长得漂亮的人总是被人认为很聪明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学会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弹手风琴和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摩托车技术都是正迁移和顺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是逆向迁移;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拼音产生积极的影响是逆向迁移与正迁移。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5.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 )
A.促进
B.转化
C.阻碍
D.深化E.加强
正确答案:A,C
解析: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两种。

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定势是不能进行转换的,定势就是指思维延续了以前解决问题的模式。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6.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 )
A.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B.相同要素越多,越易迁移
C.训练内容无关紧要
D.迁移取决于官能训练的程度E.迁移是熟练的结果
正确答案:A,C,D
解析:形式训练说注重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认为训练心理官能、提高心理官能的能量是教学的重点。

因此,学习内容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训练心理官能,心理的各种官能经过训练就能够提高其能量,从而自动地、不需要任何条件地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7.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E.一般迁移
正确答案:B,C,E
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运算原则的迁移属于一般迁移,也即普遍迁移。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8.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E.重复迁移
正确答案:A,C
解析:温故知新指旧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是促进的,所以是正迁移;同时从迁移的时间上说,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所以也是顺向迁移。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29.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
B.学习态度
C.学习材料的特性
D.学习的心向E.学习的目的
正确答案:A,B,D,E
解析:学习材料的特性属于影响迁移的外在客观因素。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30.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

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E.学习过程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