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吆喝》(课时1)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吆喝
课题:吆喝课型:教读课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

2.懂得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3. 感受作者对北京的感情,培养热爱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

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自主预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喧嚣()遐思()招徕()铁铉()囿于()隔阂()
夜宵()荸荠()吆喝()秫秸()小贩()小钹()2.找出错别字。

走街窜巷随计应变
合撤押韵油嘴花舌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招徕:
隔阂:
油嘴滑舌: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4.文学常识填空。

《吆喝》作者我国现代著名、、。

代表作:长篇小说、译著。

晚年曾将翻译出来,成为对中国读者的一大贡献。

5.散文的特点:
活动展示:
活动一:说吆喝。

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

老北京人可谓是油嘴滑舌了。

曾经听过一段相声,说的是北京小商贩的吆喝,“哎,我们大家都来看一看啦,走来瞧一瞧,那个辣椒芹菜西红柿呀还有大蒜苗,我的青菜就是好呀,请你随便挑!来,瞧一瞧啦!看一看啦!比一比啦!算一算啦!”你说贫不贫啊!但还真有味儿!同学们,你知道或听过的吆喝有哪些?来,告诉我们,记在下面吧!
活动二:合作探究
⒈放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吆喝声?找出并做好标记。

⒉这么多的吆喝声,萧乾先生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组织起来,并做到条理清晰的呢?
3.让学生归纳: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秩序井然?
4.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吆喝不断,这些吆喝有什么用呢?
5.吆喝与电视广告有什么区别?为了吸引顾客,叫卖者在吆喝时都采用了什么法儿?哪些方式?
达标练习: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在课文中画出表示从早到晚顺序的词语,写在下面。

清早卖早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和文中的哪一句是相互照应的?
(2)这一段表现出作者对吆喝声怎样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