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密实法(砂石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加筋作用:桩体在荷载作用下主要起应力集中作用。 4、垫层作用:加固过的复合桩土层能起到垫层作用。
碎石桩的作用:挤密、置换、排水、加筋和垫层
第二节碎石桩的设计和计算
一、加固范围
1、碎石桩挤密地基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每边放宽不应 小于1~3排。
2、碎石桩用于防止砂层液化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处理深 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 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3m非液化土层,每边放宽不宜小 于液化层厚度的1/2,不应小于3m。
c
z(i-1)
c
加固区的计算方法——复合模量法 :
将桩和土视为一复合体,采用复合压缩模量法来评价复合 土体的压缩量:
p0i S s hi i 1 E psi
n
S 加固区土层沉降
p0i 第I层土体上附加应力的增量;
hi 第I层复合土体的厚度
E psi 第I层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
n 复合土体分层总数
抗液化能力
发生液化所需应力
Dr相同,受过预振所需应力=1.4未受过预振所需应力
振冲器施工时,频率为1450次/min,a=98m/s2,激振力为90kN 这样大的振动和冲击,使地基土在挤密的同时也获得强烈预振 砂土液化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和振动应变史有关
碎石桩加固砂土效果显著,但小于0.074mm的细颗粒含量超过10%, 效果就不显著;若超过20%,振动挤密不再适用。
l方 0.89d H h e0 e1 H h 1 e0
规范 d 给出 l三角 0.95
1 e0 e0 e1
l方 0.89d
1 e0 e0 e1
3、地基挤密后的孔隙比 e1
1)根据加固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由密实度推算加固后孔隙比
砂土密实度参考表
材料 状态
密实
不考虑作用于粘性土上的荷载产生固结 c c0 考虑作用于粘性土上的荷载产生固结 c c0 s p u tancu 粘聚力提高 c s p u tancu
七、沉降计算
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分为两部分 复合地基加固区变形和加固区下卧层的变形量。
D
加固区下卧层计算 一般采用分层总和法
复合地基 压缩模量 计算方法
E psi m E pi (1 m) Esi
E psi [1 m(n 1)] Esi
E pi , Esi 分别为
第I桩体、桩间 土的压缩模量
稳定性计算
tg bi hi cos i cL 计算抗滑 K 安全系数 bi hi sin i
小,摩擦角φ提高,地基承载力fk增
大,同时消除液化


2、排水作用
用碎石(砂)桩加固砂土时,桩孔内充填的碎石等 反滤性好的粗骨料,在地基中形成渗透性良好的竖 向排水减压通道,消散了孔隙水压力的增高,防止 砂土液化,同时也可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
3、砂基预振效应 Dr=54%, 且受过预振 ≥ Dr=80%, 且未受过预振
复合地基的复合 csp、sp 值
tansp tan p (1 ) tans csp (1 )cs
m p ——与桩土应力比n和置换率m有关的参数,
一般取0.4~0.6
第三节 施工
一、施工方法
振冲法 干振法 施工方法
振冲法
振动沉管法 沉管法 内击沉管法 心管密实法 强夯置换法 射水成孔袋装法
f sp ,k m f p,k (1 m) f s,k
m d / de
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由现场原位试验或室内试验确定。
②对小型工程的粘性土地基:
n为桩土应力比, 即:n p p / ps
f sp ,k [1 m(n 1)] f s,k
粘土为2~4,砂土、粉土为1.5~3。 ③对于采用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砂土的 密实状态确定。
规范 给出
m 0.25 ~ 0.4
l方 Ae de 1.13l方 l三角 1.08 Ae de 1.05l三角
六、承载力计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由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取的, 也可分别取得桩、桩间土承载力,按桩土应力比估算。
pp
ps
作用于桩顶的应力 桩周土的应力 碎石桩面积, 则桩周土面积为Ae-Ap
σ c线
p Z a Z a S E
n o s i 1 i i i 1 i 1 si
zi
zi-1
σ
Hi
c(i-1)
p 1i
σ z(i-1) Δ p1i σ
zi
σ z线 p1i=(σ ci+σ
c(i-1)
)/2 )/2
计算下限
σ σ
ci
Δ pi=(σ zi+σ σ z=0.2或0.1σ
二、桩位布置
碎石桩桩孔宜采 用等边三角形或 正方形布置。
d
l
l
d
三、桩径
取决于地基土性质、成桩设备和方法。
采用300~800mm,对饱和粘土地基宜采用较大桩径
四、桩长
取决于加固土层厚度、软弱土层性质、工程要求。
1、软弱土层厚度不大时,碎桩应穿过软 弱土层,以减少地基变形
3、软弱土层厚度较大时,对按稳定性 控制的工程,碎桩长度应不小于最危险 滑动面以下2m(一般为1.5~2.0m)深 度;对按变形控制的工程,碎桩长度应 满足碎桩复合地基沉降量不超过建筑物 地基容许沉降量的要求,并满足软弱下 卧层强度的要求。 4、桩长不宜短于4m,不宜超过12m。
二、施工步骤
振 冲 法
清孔,如果不清, 泥浆比重大,碎石 下降慢不易密实。
分 段 成 桩
就位:清理平整 施工场地,布置 桩位。振冲器对 准桩位。 成孔:启动水泵和振冲器,水 压400~600kpa, 水量可用200~400l/min, 成孔速度0.5 ~ 2.0m /min, 直至达到设计处理深度。
2、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 应穿透可液化地基
d
p f s, k
五、桩距计算
(一)砂性土地基中的桩距计算
1、砂性土的加固机理 主要是挤密,加固后土的 密实度增大,孔隙比变小。 2、计算参数及公式
假定碎石桩为100%的 挤密作用,即成桩过程中 地面没有隆起或下沉现象, 被加固的砂土没有流失。
A 单桩加固面积,正方形布桩 A p 桩体面积 Ap d 2 / 4
中密
稍密
松散
砾砂、粗砂、 e<0.60 中砂
细砂、粉砂
0.60<e<0.75 0.75<e<0.85 e>0.85
e<0.70 0.70<e<0.85 0.85<e<0.95 e>0.95
2)根据抗震规范要求,确定加固后地基的相对密度Dr
e1 emax Dr (emax emin )
二、软弱粘性土中的加固机理
1、置换作用:粘土多为蜂窝结构,成桩过程中受到扰动后,强 度降低,起不到挤密加固作用,砂桩加固主要是利用砂桩本身 强度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2、排水作用 砂桩
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小,在10-7~104cm/s的范围内。砂土的渗透系数达 10-3cm/s,所以设置砂土后,减少 了软弱地基土的排水距离,加快固 结速率,有助于地基强度的提高。
振 冲 法
清孔,如果不清, 泥浆比重大,碎石 下降慢不易密实。
分 段 成 桩
就位:清理平整 施工场地,布置 桩位。振冲器对 准桩位。
成孔:启动水泵和振 冲器,水压400~ 600kpa,水量可用 200~400l/min,直至 达到设计处理深度以 上0.3~0.5m。
提出加料,将振冲器沉入填 料中振密,振密判断标准: 电流超过规定密实电流,达 不到标准继续向孔内加填料。
2
V1 1 e1 V0 A p V0 1 e0 V0
桩体直径为d: 两式联立:
Ap d / 4
正方形布置
1 e0 l 0.89d e0 e1
正三角形布置
1 e0 l 0.95d e0 e1
若考虑挤密和振密两种作用
V1 V0 2 e0 e1 2 V l H l H d ( H h) l 2 h V0 1 e0 4
第三章
深层密实法
第 二节
碎 石 桩
1、定义:碎石桩指用振动或冲击荷载在软弱地基中 成孔后,再将碎石或砂挤压入孔中形成的大直径密实 柱体。
碎石桩是
碎石桩(Stone Column) 砂 桩 (Sand Pile)
的总称
碎石桩的施工工艺有:振冲法、沉管法、振动 气冲法、钻孔锤击法等。
振冲桩 (起源于德国,我国 于70年代引入) (1)设备,振冲器 d=270~420mm,l=2~3m , G=8~20KN (2)原理: 振:偏心轮旋转,振动加密, 使颗粒移动 冲:高压水从中间穿过,土 颗粒振浮液化固结
p
p max
( p0 u0 4cu ) K p
p
p max 6cu K pp p max
25.2cu
八、稳定性分析
碎石桩能改善天然地基整体 稳定性,是利用了复合地基的 抗剪特性 稳定性计算主要使用圆弧滑动法
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
sp
p
n 1 (n 1)m
Brauns单桩极限承载力法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法 综合单桩极限承载力法
均假设单桩的破坏是空间轴对称问题,桩周土体是被动破坏。 也都利用 cu 、 来 确定 f pk 。
因为碎石桩是散体材料,其桩体 的承载力取决于碎石的内摩擦角 和桩间土对它的侧向约束力
Brauns单桩极限承载力法 极限承载力公式
V0 原地基土单位深度平均体积
Ap Ap
Ae l 2
Vs
l 桩距
砂固相颗粒体积
Ae
一根碎石桩承 担的处理面积
Ae
Ae
处理前体积: V0 处理后体积: V1
l 1 Vs (1 e0 )
2
Vs (1 e1 ) V0 V p V0 Ap 1
e0 e1 2 Ap l 1 e0
式中, 可按下式用试算法求得
p 45 p 2
即:
p p p p max cu
综合单桩极限承载力法 极限承载力公式
rl
桩体侧向极限应力
故综合单桩极限承载力法也称侧向极限应力法, 是目前计算碎(砂)石桩单桩承载力最常用的方法
还有简单方法
干振法
振捣
振孔器就位
振动挤土成孔
上提振孔器填料 形成碎石桩
振冲器
2、分类:振冲碎石桩和干法碎石 桩。 3、适用范围: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 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 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砂石桩也可用于处理 液化地基。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粘性土、填土地基,对处 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 20kpa 的软土地基使用要慎重。不加 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 10%的中砂、粗砂地 基。
3、作用: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或消除地基抗液 化。 4、工程应用:中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散料堆场、码头、 路堤、油罐等工程的地基加固。
第一节 碎石桩的加固机理
一、松散砂土中的加固机理 松散砂土孔隙大,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较大沉降, 必须经过人工处理。 1、挤密作用 砂桩成桩采用 振动或冲击方法,桩管对周围 砂土产生很大横向挤压力,将 地基中等于桩管体积的砂挤向 周围砂层,这种强制挤密使砂 土相对密度Dr增加,孔隙比e减
Ap
当复合地基上作用荷载p时
则有
pA e p p Ap ps A e Ap
Ap p pp 1 p s mp p (1 m) p s Ae Ae Ap
复合地基承载力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振冲桩(砂桩) ①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初步设计时也可用单桩和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估 算. 2 2
emax , emin
砂土最大和最小孔隙比
Dr 相对密度,可取0.70~0.85。
(二)粘性土地基中的桩距计算
1、粘性土的加固机理是置换,故根据置换率确定桩间距。
m Ap / Ae d d
2
2 e
一根桩承担的处理地 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2、由面积换算率m计算一根桩的分担面积Ae
m Ap / Ae Ae Ap / 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 由桩、土承载力复合估算
f sp ,k m f p,k (1 m) f s,k
f sk
试验(载荷、原位测试)、当地经验 天然地基承载力代替 载荷试验、桩土应力比 理论公式、经验公式
f pk
n f sk
复合地基承载力通式
f sp ,k m f p,k (1 m) f s,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