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的治疗及抗血小板药物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研究·
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2016年11月第1卷第11期
该次实验主要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抵克力德得以及血小板糖肽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结合肝素治疗后观察发现
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有效降
低减少出血症状,总有效率为98.53%,达到有效止血的患者有335例。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由于血管自身完整性遭到破坏,术后出血很容易形成出血性血栓,因此在止血的同时,适量选择恰当的抗血小板药和抗凝类药物就显得十分重要[1-2]。

该次实验证实对
DOI :10.19368/ki.2096-1782.2016.11.055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的治疗及抗血小板
药物的运用
叶林1,李坚1,邓虹
2
1.云南昆钢医院心内科,云南安宁650302;
2.昆明市中医院科教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的治疗及抗血小板药物的运用。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分为A 、B 、C 3组,A 组21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B
组63例患者给予抵克力德得、C 组67例患者给予血小板糖肽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该次实验340例患者均采用肝素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的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给与抗血小板类药和适量给与抗凝药物治疗后,有效降低减少出血症状,总有效率为98.53%,达到有效止血的患者有335例。

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给与抗血小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出血症状的出现,适量给与抗凝类药物达到有效抗凝有效防止出血性血栓的发生,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抗血小板药物[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16)11-0055-03
Treatment of Hemorrhage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he Use of Anti Platelet Drugs
YE lin 1,LI Jian 1,DENG Hong 2
1.Yunnan Kunming Hospital of Cardiology Department,Anning ,Yunnan Province ,650302China;
2.Kun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xtbooks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ronary stenting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use of antiplatelet drugs.Methods January 2014to January 2016,our hospital 340cases of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bleed -ing,divided into A,B,C three groups,A group 210patients were given aspirin,group B 63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iclopidine group C 67patients were given platelet glycoprotein peptide Ⅱb /Ⅲa receptor antagonist,this experiment 340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eparin,two week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relatively well patients bleeding com -plications rate.Results 340cases with bleeding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given anti-platelet drugs and the amount given anticoagulant therapy to effectively reduce reduce bleeding,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53%,to a patient an effective hemostasis have 335cases.Conclusion The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bleed -ing after giving antiplatelet therapy,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ymptoms of bleeding,the amount given anticoagulant drugs to achieve effective anticoagulation effectively prevent bleeding thrombosis,with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value.[Key words]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Bleeding ;Antiplatelet drugs
[作者简介]叶林(1978.1-),男,湖北随州人,本科,副主任医
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诊治。

[通讯作者]邓虹(1978.2-),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急诊ICU 及科教工作,E-mail:344079425@ 。

55
·内科研究·
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2016年11月第1卷第11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出血症状的出现,适量给与抗凝类药物达到有效抗凝有效防止出血性血栓的发生,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A组210例患者,男性102例。

女性108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年龄在(57.2±3.2)岁。

B组63例患者,男性30例。

女性33例,年龄在36~76岁,平均年龄在(56.9±3.2)岁。

C组67例患者,男性35例。

女性32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年龄在(57.1±3.2)岁。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病例选择标准
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符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在32~77岁,平均年龄在(53.2±3.2)岁。

排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

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均为自愿参与该次实验,能配合复查随访工作。

1.3方法
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病情严重者需给与吸氧和必要的抢救措施。

观察340例患者的出血情况,给与抗血小板药和适量抗凝类药物,主要的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抵克力德得、血小板糖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65020177,生产批号第020230号)是抗血小板的基础药,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不宜使用,1次/d,100mg/次。

抵克力德(卫药准字J-78号,生产批号020786)临床疗效比阿司匹林好,出血严重者使用,肠胃功能弱者不宜使用,1次/d,60mg/次。

自身耐受力较强者可使用血小板糖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该次实验采用特罗非班(国药准字H20041165,生产批号第020419号)。

抗凝类药物及其用药有肝素、低分子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该次实验340例患者均采用肝素(国药准字H32020612,生产批号第020613号)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的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诊断标准[3]
①临床出现:头晕、牙龈出血、呕血、意识模糊。

②实验室检查:醛固酮、垂体后叶素、红细胞和网织细胞的含量升高,明显高出正常值。

③影像学检查:MIR显示血栓形成[3]。

1.5观察指标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出血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出血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出血症状未减轻[4]。

1.6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止血情况比较
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A 组21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B组63例患者给予抵克力德得、C组67例患者给予血小板糖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2周后止血情况(见表1),止血总有效率为98.53%,达到有效止血的患者有335例。

表1止血情况
2.23组并发生发制情况
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给与不同抗血小板类药和抗凝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情况,见表2。

表2并发症发生情况(n)
3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主要是由于长期酗酒、吸烟、过食肥甘厚腻导致动脉血管狭窄,影响脑供血以及供氧能力减退,临床出现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等[5]。

目前为止,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抗凝类药物,主要作用为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动脉血管进一步狭窄,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无法起到根治作用。

除药物治疗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主要是针对冠状动脉狭窄所采取的外力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目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临床解决冠状动脉A组
B组
C组
组别
210
63
67
例数
187
43
46
显效
20
19
20
有效
3
1
1
207(98.6)
62(98.4)
66(98.5)
无效
总有效率
[n(%)]
A组
B组
C组
组别
210
63
67
例数
60
19
4
胃痛
8
4
2
恶心
2
27
43
皮疹低血压
56
·内科研究·
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2016年11月第1卷第11期
狭窄重症最主要的方法,但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内皮下基质被完全暴露于血液中,再加上手术破坏了原有血管恶自身完整性,发生出血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在皮下基质处,促使血小板的血栓形成,凝血系统的激活促使血栓增大,加重血管狭窄[6-8]。

该次实验对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给与不同的抗血小板类药,联合肝素抗凝药物治疗后发现,达到有效止血的患者有335例,总有效率为98.53%。

孙立谦[9]对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结果发现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的患者6个月后血小板聚集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

为与该实验结果的结论相同。

即不同的抗血小板药在起到一定止血作用的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表现,这就要求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适量选择用药类型,把握用药剂量。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机制不同,抗血小板临床主要有阿司匹林、抵克力德得、血小板糖肽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等3大类,3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辨证使用。

其中阿斯匹林主要是通过乙酰化灭活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G2的作用起到抗血小板作用,但是消化道溃疡者不宜使用,阿司匹林过量服用可导致胃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出现。

因为环氧化酶是血栓素A2形成的重要催化剂,环氧化酶的减少有效抑制了血栓素A2的形成。

王志永[2]
关于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PCI 术1年后长期随诊观察论著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可以有效减少出血,该次实验是使用阿司匹林与肝素抗凝类药物,研究发现,不仅有效控制出血,同时还可以达到有效抗凝有效防止出血性血栓的发生的作用[10]。

综上所述,抵克力德得是通过抑制ADP 和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等血小板激动剂的聚集反应,达到干扰血小板膜和改变血小板膜的作用,以达到抗血小板作用的。

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抗凝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3大类。

凝血酶对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素、低分子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可以抑制凝血酶作用的发挥。

抗血小板药与抗凝药合用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凝血酶的生成以及纤维蛋白的形成的作用。

该次试验中将34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分为A 、B 、C 3组,A 组21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B 组63例患者给予抵克力德得、C 组67例患者
给予血小板糖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均给予肝素治疗,抗血小板的药物种类繁多,3组患者人数不均且数量较少,为证明该次实验结论,还需做更多大量的实验论证。

如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证使用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但是通过该次试验中,可以看出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出血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出血症状的出现,适量给与抗凝类药物达到有效抗凝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出血性血栓的发生,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游向东,邸龙辉,张惠英,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并发
出血的治疗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合理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2,2(12):144-146.
[2]王志永.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
疗在PCI 术1年后长期随诊观察[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
2014.
[3]张娟.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血
小板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5,2(12下旬刊):146-
147.
[4]SUN Tao,CHENG Yu-tong,ZHANG Hong-ju ,et al.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bdomi -nal aortic aneurysm:prevalence and impact on operative mortality[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6):1030-1034.
[5]郑永强,秦碧勇,刘南暖,等.脑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
出血观察及原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4(13):347-349.
[6]周亚,徐长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23-124.
[7]张晓星.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剂量、基因
多态性、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
[8]ZHANG Kai -yi,GAI Lu -yue,GAI Jing -jing ,et al.Four -year clinical outcome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J].中华医学
杂志:英文版,2013,126(9):1630-1635.
[9]孙立谦.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可行
性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0):58-
60.
[10]QIU Xing-biao,LIU Lan,HOU Xu-min ,et al.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iatrogenic coronary artery to right ventricu -lar fistula secondary to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 -tion[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3,126(11):2195-2196.
(收稿日期:2016-08-15)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