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第一节 质量及其测量》精选专题试卷1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精选专题试卷【1】含答案
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2013•陆川县一模)玉林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学建立学生电子档案.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
A.身高1.68m B.质量50kg C.体温36.5℃D.步行速度10m/s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
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m左右.此选项正确;
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在36.8℃左右,上下变化幅度不大.此选项正确;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此选项错误.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
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在实验和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明估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正
确的是( )
A.教室里的课桌高约90cm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教室内课桌约90cm,所以正确;
B、中学生重力G=mg=50kg×10N/kg=500N,所以正确;
C、正常人步行约1.2m/s,所以正确;
D、一个鸡蛋约50g,所以错误.
所以选D.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
点评:估测质量、长度、重力、速度、体积等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初中物理的一种基本
要求,平时应多观察、多思考、多训练,加强培养.
3.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提高声音的音调D.装饰、美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
的听觉效果.
故选A.
考点:回声.声音的反射。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4.一块金属的密度为r,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分,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r/3,m B.r/3,m/3C.r,m D.r,m/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
而变化。
一块金属的密度为r,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分,质量和条件都是原来的三分
之一,密度是不变的。
故选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
点评: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
的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
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答案】B
【解析】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
照样会产生噪声,所以排除了C选择项.
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应该在人的耳朵附近想办法:如戴耳罩等.故A错误;
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不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回声,是在噪声的传播
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选B.
6.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同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不到地球上,所以地
球上的人们看不到太阳.这样就形成了日食.
故选A.
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
释的
7.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
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会停止,故A错;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故B错;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如果二胡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会成为噪音,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8.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2.5min后继续
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A.60 m/min B.70m/min C.75m/min D.80 m/min
【答案】A
【解析】甲地到丙地的路程为s=400m+350m=750m,
从甲地到丙地用的总时间为t=5min+2.5min+5min=12.5min,那么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A。
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
9.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
B.小鸟的叫声属于噪声
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
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
【答案】A
【解析】振动发声,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为答案。
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所以小鸟的叫声属于乐音,不属于噪声,故B错误。
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音色,故C错误。
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响度变大了,故D错误。
10.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B.C.D.
故【答案】C
【解析】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水中弯折的筷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D不符合题意;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二、双选题
11.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1为对接示意图)。
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天宫一号” 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是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静止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
的速度相等,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2.(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A选项错误;墙是固体,隔墙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B选项正确;使烛焰跳舞需要能量,发声的喇叭能使烛
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选项正确;噪声监测仪是一种定量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不
能减弱噪声,D选项错误。
选填BC。
考点:声音特性辨析,固体可以传声,声音具有能量,噪声监测与噪声防治。
13.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
一听就知道是小刚.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
喊他的.
【答案】音调音色
【解析】
试题分析: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长而粗的弦产生低音,短而细的弦
产生高音,松的弦产生低音,紧绷的弦产生高音。
考点:弦发声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所示,从侧面看去,则:白纸比较,(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反射;
【答案】亮漫
【解析】
试题分析: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如图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向下照射,此时反射光
线竖直向上射出,不能进入侧面的人眼中,所以看到镜子是暗的;光照到白纸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有一部分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比较亮。
考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5.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C.蝙蝠的“回声”定位
D.医生对病人进行的“B超”检查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 A、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
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而相互交流.此选项不合题意.
B、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
C、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返回的声音来定向.这
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此选项符合题意.
D、、“B超”是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拾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所以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传递信息.此选项符合
题意.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声与能量
三、实验题
16.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答案】(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幅度/振幅控制变量
(2)还原/替代完全重合像等效远离
【解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用到控制变量法;
(2)取两只蜡烛,一只点燃在玻璃板前,一只不点燃,在玻璃板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
图示的物距为10厘米,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所以要使蜡烛远离透镜.
四、填空题
17.光在__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_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
【答案】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
【解析】
试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折射现象。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
18.人对着高墙大喊一声,过了2 s听到回声,那么人与高墙的距离约为_______m。
【答案】340
【解析】声音从从人传到高墙的时间:
t=×2s=1s,
∵,
∴此人与高墙之间的距离:
s=vt=340m/s×1s=340m.
答:人离高墙的距离是340m
19.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物理学中噪声的波形。
【答案】音色;乙;甲.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在音调
和响度相同时,不同的发声体发声时的音色是不同的.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
的振动,故是乐音;乙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故答案为:音色;乙;甲.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20.口哨是我国几千年民乐的精粹,吹口哨时要精心调整上下嘴唇之间的气口,使气息向外吹出,从而发出声音,此声音是由_____振动发出的。
【答案】气体柱
【解析】吹口哨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21.城市的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它可以使交通和生活_______被部分的吸收而减弱,使
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的一个冲击声波经
反射集中后,可以将结石粉碎,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答案】噪声传播过程中能量
【解析】街道两旁的树木够吸引交通和生活中的噪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声波
能传递能量和信息,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这一点。
五、计算题
22.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m/s?
⑵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车需要
多长时间?
【答案】(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40.37m/s;
(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做此列车需要12.2h.
【解析】
试题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京到上海的全程约为1463Km,运行时间为10h4min,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解列车的平均速度.
(1)由速度公式
(2)北京到上海座此列车需要的时间
答:(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40.37m/s;
(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做此列车需要12.2h.
考点:路程时间的计算
点评:对于这类结合表格考查速度的问题,要从表格中找到相应的信息,依据题意进行求解.23.小刚上午9点正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了外婆他到达的
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
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
求:(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答案】(1)15km/h (2)9点 4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小刚买书前走的路程为s=vt=15km/h× h=3km,
小刚买书后走的路程为s′= s
-s=12km-3km=9km,买书后至到达外婆家的时间为t′=
总
=0.5h=30min,
那么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在路上一共花费的时间为12min+6min+30min=48min,
由于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外婆家,所以他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应是9:48.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以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24.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
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
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
上显示出来(如图)。
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
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2)子弹飞行的时间?
(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答案】(1)2.1s (2)0.6s (3)850m/s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每一大格是1s,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2.1s;由于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然后又传回被探测器接收,所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用的时间是,所以子弹飞行的时间是2.1s-1.5s=0.6s;
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考点:速度的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需要考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5..夏季炎热的午后,小明看见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勤劳的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行驶在全长20km的公路上。
爱动脑筋的小明向环卫工人请教了有关车的一些问题,并做了记录,内容如右表所示,请你根据小明的记录内容帮他计算:
(1)洒水车驶过这段公路需要多少时间?
=1.0×103kg/m3)
(2)若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 m3,洒水车水箱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水?(ρ
水
【答案】解:(1)=2.5h……………(5分)
(2) =7×103kg………….(6分)
【解析】略
六、简答题
26.百米赛跑上。
甲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发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发枪的声音开
始计时。
请你分析以下那位计时员计时较准确?为什么?
【答案】甲运动员较准确,因为光速大于声速,时间误差小。
【解析】
试题分析:甲计时员计时较准确.
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则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要短的多,故以冒烟时开始计时要准
确一些.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速;光的传播速度.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差异进行分析.
七、综合题
27.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
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
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拍
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可用来矫
正_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
【答案】反射虚像折射凸会聚远
【解析】(1)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2)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
分发生折射进入水中;
(3)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根据远视眼成像原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因此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会聚
透镜,即凸透镜。
所以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八、作图题
28.(1)在图甲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分)
(2)如图乙所示,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分)
(3)如图丙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2分)
【答案】
【解析】(1)在斜面上取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垂直于斜面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
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取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竖直向下画带箭头的线段即重力示意图.(2)
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3)电灯的连接,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电灯的螺旋套必须接在零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