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搭设方案
外架搭设方案:13#楼4层以下东北西采用落地架,南侧在2层底悬挑,之后在4层顶全部悬挑。

17#楼东,西,北在二层顶悬挑,南部落地,在东西单元在伸缩缝处外架全部断开,先拆西单元,后拆东单元。

22#楼东单元四层以下落地,以上悬挑,其他楼栋:11层的均在2层顶、9层顶悬挑;8层的在3层悬挑;6层的在2层悬挑。

外架步距1.8米,拦腰杆距步距中,立杆纵距1.5米,横距0.8米,连墙杆两步三跨,采用刚性连接。

2、搭设工艺
1.搭设顺序
工字钢悬挑梁布置按立杆纵距放置,悬挑梁上设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搭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水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水平使其符合要求,按40-65N m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脚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

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脚手架质量和基础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脚手架质量,设置连杆墙件(或加抛撑),按第一步程序和要求搭设指二步、第三小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在脚手架横向杆之间架设的、用于缩小铺板支撑跨度的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及密目网全封闭。

2.搭设作业方法
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1)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定立杆位置;
(2)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
(3)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1步的纵向和横向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4)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一”字形脚手架应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5)剪力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6)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4m。

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2步或4m以上、且其上沿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7)脚手架或其它作业层板铺板的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脚手板应铺平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

②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00~150mm之间;
③脚手板采用搭接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承横杆。

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1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④竹脚手板采用纵向铺设时,其下支承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0.75m;纵铺
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承横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其它或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支撑杆件的间距不得大于400mm。

⑤装设连墙件或其它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形。

⑥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

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3、搭设要求
1.立杆的间距、垂直度:立杆间距选用1.5m,允许搭设偏差±5cm,立杆垂直度允许搭设偏差±10cm。

2.扫地杆设置从工字钢往上20cm处,设置第一道水平杆,其中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接长。

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cm。

3.横杆间距、平整度:横杆步距采用平分一个楼层的高度,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cm,纵向水平杆全长平整度不小于±10cm。

4.根据脚手架设计方案,每根型钢挑梁外伸端部均采用钢丝绳斜拉,钢丝绳斜拉时要与拉环用螺母紧固牢固,并经常检查,防止有松动现象。

5.纵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3)使用竹芭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7.剪刀撑的构造要求
(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度~60度之间。

(2)由于搭设高度超过24m,因此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要求符合规范规定。

(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8.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1)原则按3.6×4.5米的间距设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连墙件可按竖向楼层高度横向三跨进行设置。

连墙件一般应设置在框架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较好抗
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

(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②应从底层第一步开始拉接的水平杆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③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④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⑤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9.脚手板的设置要求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10.横向斜撑的要求
(1)横向斜撑在同一节内,由底层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腹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2)横向斜撑除在拐角处设置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11.外架防雷接地
脚手架每段底部四周和间距约20m处,利用建筑物柱内引下线做为外架
接地引线。

4、注意事项
1.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直角扣件的开口不得朝下,以确保安全。

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5.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脚手架的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100mm。

6.严格按搭设方案施工;连墙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步;
5、脚手架计算
1.小横杆验算
(1)计算简图
小横杆放在大横杆上面,以大横杆为支座,计算时按简支梁考虑。

小横杆主要受脚手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包括恒荷载和活荷载,间距500mm。

(2)荷载值
恒载标准值:脚手板自重:
13500.5175/
q N m =⨯=
小横杆自重:2 3.859.837.7/q N m =⨯=
活载标准值:330000.51500/q N m =⨯=
荷载设计值: 1.2(17537.7) 1.415002355.2/q N m =⨯++⨯=
(3)最大弯矩值
两端按简支考虑。

28ql M ==22355.218
⨯=294.4N ·m (4)强度验算
[]22294.40.06/205/4947.7
M N mm N mm W σσ=
==≤= 满足要求。

2.大横杆验算
(1)计算简图
大横杆以立杆为支座,计算时按三跨连续梁考虑。

竖直方向大横杆主要受小横杆传来的集中荷载。

(2)荷载值
恒载标准值:小横杆传来1F =(350+37.7)×1÷2=193.9N
扣件自重 2F =0.75×9.8=7.4N
大横杆自重1q =3.85×9.8=37.7N/m
安全网自重2q =3×9.8÷6=4.9 N/m
活载标准值:小横杆传来3F =1500×1÷2=750N
荷载设计值:
q =1.2×(37.7+4.9)=51.1 N/m
F=1.2×(193.9+7.4)+1.4×750=1291.6N
(3)最大弯矩值
20.10.267M ql Fl =--
=-0.1×51.1×1.5²-0.267×1291.6×1.5
=-527.5N ·m
(4)强度验算
527.50.14947.7
M W σ=
==-Mp<[]205σ=Mp 满足要求。

(5)扣件抗滑移验算
大横杆与立杆交接处的一个扣件承受一个立杆间距内的大横杆传来的荷载,包括三个小横杆。

R=45.2×1.5+1291.6×3=3942.6N<[]C R =8000N
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故满足要求。

3.立杆验算
(1)荷载标准值
本工程最大悬挑高度为20m ,验算时按20m 考虑。

每个悬挑高度内有20÷1.8=11.1个大横杆。

①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
1N =124.8×25.2=3144.96N
②脚手板自重(竹笆脚手板,标准值为0.35KN/m ²,共6层) 2N =350×1.5×(1+0.3)÷2×6=2047.5N
③栏杆与挡脚板自重(竹串片挡脚板,钢管栏杆)
3N =140×1.5×6=1260N
④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自重(包括安全网)
4N =5×9.8÷6×1.5×14=171.5N
恒载标准值共计:N=3144.96+2047.5+1260+171.5=6623.96N
(2)活荷载:(按两层脚手架同时施工)
Q=(3000×1.5×1÷2)×2=4500N
(3)风荷载标准值
0.7k z s o w w μμ=
1.860.70.74(1.0 1.2)2501.86
⨯=⨯⨯⨯⨯
⨯⨯ =155.42/N m
2.稳定性验算
(1)立杆计算长度
1.155 1.5 1.8 3.119o l k h μ==⨯⨯=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为1.155;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为1.5。

(2)长细比
311.9197.41.58
o l i λ=== o l :立杆计算长度;i :立杆截面回转半径,根据附录表B ,i =1.58cm
(3)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ϕ=0.186
查表附录C 表C ,ϕ=0.186
(4)风荷载引起的弯矩
20.85 1.40.85 1.410
k a W WK w l h M M ⨯=⨯= =20.85 1.40.1554 1.5 1.810
⨯⨯⨯⨯ =0.09kN ·m
=90000N ·mm
k w :风荷载标准值;a l :立杆纵距m ; h :立杆步距m ;
(5)稳定性验算
14248.75900000.186514.74947.7
W M N A W σϕ=+=+⨯ =159.6N/mm ²
<[]205σ=N/mm ²
故立杆满足要求。

4.连墙件验算
(1)由风荷载引起的轴力设计值
1.4=lw k W N W A
=1.4×155.4×(4.8×4.5)
=4699.3N
W A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

(2)轴力设计值
=+
N N N=4699.3+5000=9699.3N
l lw o
N: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单排架取3kN,双排架取o
5kN。

(3)扣件抗滑移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
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R C]=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
滑承载力可取12.0kN。

故上述
N基本满足两个扣件的抗滑移要求。

所以11层
l
以上连墙件采用双扣件固定,同样计算得,11层以下每层层高为3.6m,连墙件
采用单扣件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