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滑模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筒仓滑模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同土地之间的矛盾变得逐渐尖锐,液压滑升模板则是随着高层建筑增多而出现的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之一。

但是在运用之中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筒仓滑模施工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标签:筒仓滑模;质量问题;对策
引言:
上世纪初期,随着施工综合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及集中控制设备和液压滑模千斤顶的研制成功,滑模施工工艺于四十年代中期在国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在生产河、海护岸混凝土工程中大量采用滑模技术。

同时,在水利工程的渠道和运河混凝土衬砌工程中,该施工技术也得到广泛使用。

在铁路、公路、水工、建筑等的护坡工程中,用滑模生产混凝土连续挡土墙。

六十年代国外堆石坝面板施工开始采用滑模,该技术的应用全面实现了面板的快速施工,促进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澳大利亚塞沙纳坝,其面板滑模滑行速度平均为1.5-3.0m/h,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佛士度阿利亚坝,平均滑行速度为2.5m/h。

澳大利亚戈个墩坝拱围堰(高25m),瑞典瓦格富斯拱坝(高45m),美国特鲁布尔湖重力坝(高42m)等,均采用了滑模技术施工。

1、滑模施工的优势
模板工程通常分为模板设计计算、模板安装拆除、模板维修保管和模板运输四部分。

这四部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滑动模板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工程质量较高,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的刚度和抗震性,同时施工的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模板用量少,在底部组装成型后一直滑升到浇筑高度,并可收缩截面。

第三、施工方便安全,混凝土的浇筑和钢筋的绑扎都在操作平台上完成,作业效率高。

另外,它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可以周转使用。

2、滑模装置组装顺序
在砼基础上弹出轴线、模板及提升架安装线,在提升架下用砂浆找平→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外围,调整其位置,满足模板倾斜度和对称要求→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以下钢筋,安装预埋件及预留孔的胎膜→安装模板,先安装角膜后安装其他模板→安装操作平台桁架、支撑和平台铺板。

安装外操作平台三角挑架,铺板和安全栏杆→安装液压提升系统及水、电精度控制系统,并进行编号、检查和试验→液压提升系统试验合格后,插入支撑杆→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及挂安全网,当地面组装滑模装置时,待滑升适当高度时,再安装内外吊脚手架,挂安全网。

3、滑模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
3.1筒仓群分组滑模施工筒壁接槎的处理
在筒仓群采取分组分次滑模施工时,应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筒壁接槎处理,传统处理方式是采用预埋滑道的方法。

即在第一组筒仓施工的同时,在接槎处外侧通过焊接方式设置槽钢滑道,这样在第二组施工时设置在相邻外围圈端部的两个滑轮,便可以轮沿滑道上升。

上述处理方式除了能够较好的解决筒仓接槎的问题外,也有以下不足之处:滑升阶段使得平台受力变得极其复杂、上升轨迹多变,滑轮在上升的同时,产生水平方向位移和扭转。

在上述不利情况的影响下,筒壁接槎处经常会放生夹渣、流坠,甚至是围圈扭曲、模板变形等质量问题,给工程质量及施工的正常进行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传统做法的不足,可在施工中增设一套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活动围圈、活动模板、固定围圈、滑道及弹簧伸缩器等几部分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活动模板伸缩时,其始终能与固定模板相重叠,从而防止混凝土漏浆,需要在活动模板与固定模板相交侧外伸一块不设加强肋的平板,该平板宜与固定模板相交,其外伸长度也要满足要求,一般为平台允许水平位移的2倍。

同时所选用的弹簧长度应满足相应的要求,比如弹簧的压缩长度为圆仓可能产生水平位移的2倍,弹簧的弹力不能小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滑升的正常进行。

另外,在弹簧安装时提前给弹簧施加一作用力,将其压缩至其所能被压缩长度的一半。

同時,增设限位装置即限位孔和限位销,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活动围圈脱轨,并将其活动范围限定在规范范围之内。

3.2裂缝的控制
滑升施工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问题,包括竖向裂缝和水平裂缝。

竖向裂缝通常是因为支撑杆的过载产生弯曲而引起的,所以施工中一定要对支撑杆进行合理的布放,避免有的支撑杆负荷超标,同时要对滑升的速度做好控制,怎样才能较好的避免竖向裂缝的形成。

水平裂缝的形成原因有:新浇混凝土强度还不高,滑升力比新浇混凝土粘着力大;组装模板时倾斜度不符合要求,甚至形成倒锥形;模板设计存在问题,刚度差,受侧压力等外力作用产生模板变形,滑升阻力增大;混凝土出模强度偏高,导致混凝土与模板间的粘着力比混凝土凝结力要大,所以在滑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出模强度,把握好提升时机。

水平裂缝产生的细微裂缝会侵蚀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对整个建筑结构带来不良影响,较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产生结构断裂性的破坏,后果更不堪设想。

3.3筒仓滑模偏扭防治
桁架辐射梁结构操作平台与传统的悬索式辐射梁结构平台相比,具有刚度较大的特点,因此用桁架辐射梁结构操作平台代替悬索式辐射梁结构平台可以有效预防偏扭。

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各工种的协调配合工作,组织专人对滑模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维护和操作监护,确保各系统各部件都正常工作。

同时,塔式起重机放吊斗时,避免对平台造成集中荷载或冲击力。

确保支撑杆具有足够的刚度及安
全储备。

首先,支撑杆位置应布局合理。

其次,对滑升过程中出现弯曲的支撑杆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弯曲的支撑杆数要确保不超过总数的10%。

否则应立即停滑,并对平台进行检查。

加强对平台的观测,及时纠正偏扭,对纠偏产生的原因要做到正确判断,统一指挥,连续控制,措施适当。

选用质量高的滑模操作平台,所有千斤顶在平台组装之前进行同步试验,合理组装搭配安装;同时,要均匀对称布置门架且数量符合要求。

3.4垂直度控制
滑模施工作为连续成型的施工技术,施工速度快是其明显的优势,支撑杆是它的重要保障,因为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模具等大量载荷都是由支撑杆承载的,滑模装置也存在着非常大的空间变位的隐患。

所以,在滑模施工时必须对结构的垂直度做好严格的把控,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调整偏差。

3.4.1对结构垂直度的观测能够得出垂直偏差的方向和程度,观测图能够对垂直偏差进行真实的反映,要在第一层建立几个基准点,待每层滑空后用经纬仪按照基准点向上引测铅垂线,获取垂直偏差。

3.4.2滑模施工垂直纠偏的方法有千斤顶升高法和外力纠偏法。

千斤顶升高法是指若在结构的某侧有垂直偏差出现,那么平台同侧也会有偏差出现,就可以把产生偏差这一侧的千斤顶进行提升以抵消偏差量,纠正垂直偏差。

外力纠偏法的使用更为常见,它是将倒链及钢丝绳一端固定于围圈,另一端在楼板预留洞等地方进行固定,原理是通过反向外力来纠正偏差,外力纠偏必须缓慢的进行,进行中要随时检测偏差数值和纠偏的程度,切忌出现纠偏过快而产生硬弯。

4、结语
滑模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比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整体性好、速度快等特点,但与此用时,滑模技术(包括爬架技术)比常规施工的标准、要求高很多,这对于大量使用农民工的建筑企业来说,保证工程质量和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极其困难的,如何建立和完善成套的滑模施工管理办法是一个主要问题。

滑模施工,一次性投资多,对结构形式有一定的限制。

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大力解决。

滑模施工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仍有潜力可挖。

如大吨位千斤顶作用下支承杆在结构体内外承载力研究、高强度混凝土出模强度和滑升速度相关性研究、冬季滑模施工工艺、特种滑模施工工艺研究、滑模施工精度智能化研究等相关的工作还不多见。

参考文献:
[1]倪时华,胡庆刚,王振辉,康西伟.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02:54-57.
[2]王东生.筒仓滑模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建筑,2013,17:90-91.
[3]刘玉龙.大直径筒仓滑模及仓顶钢结构整体提升关键施工技术[D].天津大学,2012.
[4]寇晶,黄为阳.水泥筒仓滑模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0,03: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