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联考中考物理模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联考中考物理模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炒菜时,满屋飘香
2.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
3.如图所示是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象,若电阻R和灯泡L串联接在某一电源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若将电阻R和灯泡L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此时灯L的电阻为_____Ω,干路电流为_____A。

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会在试管中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B.水在蒸发时放出热量
C.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D.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水能加热到100℃以上
5.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和爷爷进行爬楼比赛,爷爷最终用100 s的时间从一楼爬到六楼,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爷爷登楼时的平均功率大约为
A.10W B.100W C.1kW D.10kW
6.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温度降低后也会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D.盐水中含盐量越高其凝固点越低
7.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3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陆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透过树丛的光束
B.雨后的彩虹
C.水中的倒影
D.海市蜃楼
9.如图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D.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2.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20Ω,闭合开关S、S1,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____V,l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为____J;再闭合开关S2,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为0.6A,则此时变阻器R2的阻值为____Ω.
1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实验中,必须取____(填“体积”或
“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出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知____(选填“A”或“B”)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的比热容为2.4×103J/(kg•℃),则B的比热容为_____J/(kg•℃);若在甲、乙两瓶中,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甲乙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
14.水面下某处的压强为9.8×103帕,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_____为9.8×103牛;该处的深度为_____米;若深度增加,则水的压强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五一”节假期小明和妈妈坐车去天马山旅游,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小明选择的参照物是
__________.突然,小明妈妈的手机响了,小明爸爸打来了电话,手机铃声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小明爸爸的说话是通过__________波传播过来的.
16.1kW•h的电能可以使“220V 40W”的电灯正常工作_____h。

17.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压下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1.4×1010J/m3,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可放出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60%被水吸收,可以将_____kg的水从0℃加热到100℃.(c水=4.2×103J/(kg•℃))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请在图中画出正在水中下沉的物块(物块未接触容器底)所受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动力1F和阻力臂l2;
(_______)
20.一个正方体金属块,为了测量它的密度,采取如下的做法:
(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底面边长。

如图所示,边长是_____cm。

(2)先将天平测质量时,使天平平衡,砝码如图所示。

可计算金属块的密度_____kg/m3。

21.以下是课本两个光学实验
实验一: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 两半部分组成.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 沿AO 射到镜面上O 点,纸板F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路OB.接着将纸板F 沿ON 向后翻折,则纸板F 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路,此时反射光钱、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二:用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的方格纸上,A、B 为两个相同的棋子,A 位于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之与棋子A 的像完全重合.
(2)接着,小明正确操作后得出“平面镜成虚像”这一实验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_____.
(3)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选填“能” 或“不能”)看见棋子A 的像. 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时采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所示位置时,在距B点5厘米的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此时蜡烛位于光具座的_____厘米两条刻度线之间(选填“0~30”、“30~40”或“40~50”)。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现有某型号的家用电热水器,具有高、低温两档的自动调温功能,其额定电应为220V,内部电路由电阻丝R1、R2和开关S1、S2组成.其中R1=55Ω,当S1闭合时处于低温档,功率为220W,再闭合S2处于髙温档,功率为1100W.求:
(1)请你结合自己所学的电学知识推测出电热水器内部电路情况,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____)
(2)R2的电阻值是多少?_____
(3)用该电热水壶在高温挡时加热1kg水,水由20℃加热到100℃需要6min,求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
率._____[c=4.2×103J/(kg·℃)]
24.如图所示,体重为600 N的小林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他每只脚与跑步机的接触面积是125 cm2,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 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 min,跑步的总动力为40 N.求:
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在跑步过程中小林对跑步机的压强为多大?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他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题分析】
【题目详解】
AB .雨和粉笔灰都不是分子,它们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B 错;
C .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表明分的运动,故C 错;
D .能闻到菜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不停地夫规则运动引起的,故D 正确;
应选D .
2、C
【解题分析】
解若甲乙丙分别为固、液、气,则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吸热放热情况可知由甲到乙需要吸热,故A 错误;若甲乙丙分别为气、液、固,则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吸热放热情况可知由乙到丙需要放热,故B 错误;解若甲乙丙分别为气、固、液,则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吸热放热情况可知由甲到乙需要放热,由乙到丙需要吸热,由丙到甲需要吸热,故C 正确;若甲乙丙分别为液、固、气,则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吸热放热情况可知由丙到甲需要放热,故D 错误; 点睛: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然后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9 7.5 1.4
【解题分析】
[1]电阻R 和灯泡L 串联接在某一电源上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均为0.6A ,由图象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L =3V ,U R =6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3V 6V 9V L R U U U ++===
[2]若将电阻R 和灯泡L 并联接在电压为6V 的源上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6V ,由图象可知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 L ′=0.8A ,I R =0.6A ,由U I R
=可得,此时灯L 的电阻: 6V 7.5Ω0.8A
L L U R I '===' [3]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0.8A 0.6A 1.4A L R I I I '++===
4、D
【解题分析】
A 、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碘会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 错误;
B 、蒸发是汽化过程,汽化时吸收热量,故B 错误;
C、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故C错误;
D、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气压高,水的沸点高,水能加热到100℃以上,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当熔化完以前,温度是不会升高的,即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熔化时会慢慢变软,变烯,最后完全变为液态,要牢记这些特点.
5、B
【解题分析】
爷爷的体重估算为600N,则从一楼爬到六楼做功约为W=Gh=600N×15m=9000J,根据
W
P
t
=可得,爷爷登楼时的平
均功率大约为
9000J
90W?
100s
W
P
t
===,故B接近实际为答案。

6、C
【解题分析】
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原因是水和盐水的凝固点不同,所以最有价值的问题是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选C.
7、B
【解题分析】
A.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错误;
B. 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故正确;
C. 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错误;
D. 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说明物距太近,应使物品不动,把手机向后移动,故错误.
8、C
【解题分析】
A. 透过树丛的光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 海市蜃楼,是空气由于受热等因素变得不再是均匀介质,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题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
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你走向平面镜时,进入眼睛的反射光线夹角变大,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故B正确;
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故C错误;
D.当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也将靠近你,故D错误;
【题目点拨】
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10、C
【解题分析】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故A错;
B.地震波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故B错;
C.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固体)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故C 正确;
D.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而不是响度,故D错;
应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700减小。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是:F=G=7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S=0.01m2所以,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p=F/S=7N/0.01m2=700Pa;由图知道,若沿竖直方向切去后,压力减小,而受力面积减小的程度更大一些,由p=F/S 知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固体压强的计算及大小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公式p=F/S。

12、61821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闭合开关S、S1,电路为只有R1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电源电压U=U1=IR1=1.3A×21Ω=6V
(2)l1s 内电流通过R 1产生的热量为
(3)再闭合开关S 2,电阻R 1、R 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调节R 2,使电流表示数为1.6A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通过R 2的电流I 2=1.6A-1.3A=1.3A ,所以
考点:焦耳定律 欧姆定律
13、质量 A 1.2×
103 电阻 【解题分析】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需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必须取质量相等的A 、 B 两种液体;
根据如图乙,A 、B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A 升温:30℃−10℃=20℃,B 升温:50℃−10℃=40℃,即A 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 的比热容为2.4×103J/(kg ⋅℃),B 升温是A 升温的
40=220℃℃倍,根据Q c m t
=△,在吸收热量Q 与质量m 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则B 的比热容为:33()1 2.410J/kg =1.210J/kg 2()⨯⨯⋅⨯⋅℃℃; 若在甲、乙两瓶中,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时间相等,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14、压力 1 变大
【解题分析】
压强是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物理量,压强为9.8×103帕,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9.8×
103牛,根据P =ρgh 可得h 3339.8101.010/9.8/P N g kg m N kg
==ρ⨯⨯⨯=1m 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若深度增加,则水的压强将变大.
15、车 振动 电磁(或微波)
【解题分析】
小明坐在车内,把车看做静止的,才得出树木后退的结论,也就是以车尾参照物.声音是有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发生停止.手机是无线信号,是电磁波.
16、25
【解题分析】
电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P =40W =0.04kW ,
由P =W t 可得,1kW •h 电能可使电灯正常工作的时间: t =W p =1kW h 0.04kW
=25h 。

17、升华 2.8×
1010 4×104 【解题分析】
[1]可燃冰在常温压下会迅速变为气态,此过程为升华过程;
[2]2m 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 放=Vq =2m 3×1.4×1010J/m 3=2.8×1010J ,
[3]由100%Q Q η=⨯吸放
×100%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Q 吸=ηQ 放=60%×2.8×1010J=1.68×1010J ,
由Q 吸=cm (t ﹣t 0)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
10430 1.6810J ==4104.210J /kg C 100C 0C kg Q m c t t ︒︒︒⨯=⨯-⨯⋅⨯-吸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如下图所示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物体A 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作用点都在物体重心,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 ,浮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 ,注意物体下沉,重力大于浮力,重力的长度大,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19、
【解题分析】
由图和题意可知,O 为支点,水对浮标的向上作用力为动力,入水口对B 端的向上作用力为阻力;
过杠杆B 点作竖直向上的力即为阻力F 1;过浮标重心作竖直向上的力即为动力F 1,过支点O 作阻力F 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 1.如图所示:

20、2.00 8×103
【解题分析】
(1)[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 ,边长
L =5.00cm ﹣3.00cm=2.00cm
(2)[2]砝码的质量为
50g+10g=60g
游码的质量为4g ,所以该金属块的质量为64g 。

金属块的体积为
V =(2.00cm)3=8cm 3
金属块的密度
ρ=364g 8cm
m V ===8g/cm 3=8×103kg/m 3 21、不能 在 在棋子 B 的位置放置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像 能
【解题分析】
(1)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构成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在棋子 B 的位置放置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像
(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见棋子A 的像.
22、像的位置 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放大 30~40
【解题分析】
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

也能观察到另一个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

由图知,距B 点5cm 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点在距透镜2倍焦距之外,则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此时蜡烛应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即在30~40cm
之间。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 220Ω 84.8%
【解题分析】
(1)根据题意知道,电热水器具有高、低温两档,额定电应为220V ,电路由电阻丝R 1、R 2和开关S 1、S 2组成.,所以 R 1、R 2应是并联,且S 1在干路,S 2控制高温档,当两电阻都通电时,为高温档,只有一个电阻通电为低温档;又
因为其中R 1=55Ω,若只有R 1,则由2U P R
= 知道,功率是880W ,故低温档时是R 2通电,所以,电热水器内部电路如下:
(2)由于当S 1闭合时处于低温档,功率为220W ,由2
U P R
=知道, R 2的电阻值是:()2
22220V 220220W U R P ===Ω (3)用该电热水壶在高温挡时加热6min ,消耗的电能是:1100W 660s 396000J W Pt ==⨯⨯= =3.96×
105J 1kg 水吸收的热量是:()03
4.210J/kg 1kg 80Q cm t t ⨯•⨯⨯=-=(℃)℃ =3.36×105J 所以,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是:553.3610J 3.96100%110%0J
0Q W η⨯⨯=⨯=⨯ =84.8% 24、 (1) 9 km ;(2) 4.8×104 Pa ;(3) 3.6×105 J ;(4) 200 W
【解题分析】
(1)由v =s /t 得: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的路程为s =vt =5 m/s×30×60 s =9000m =9km ;(2) 在跑步过
程中小林对跑步机的压强p=F/S=G/S=600N/0.0125m2=4.8×104 Pa;(3) 他在这段时间内做功W=Fs =40 N×9 000 m=3.6×105J;(4) 他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P=W/t=3.6×105J/1800s=200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