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扩展语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 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 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阅读题目可知:
要围绕中心来写这一段话,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 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 语言要连贯、 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题型四 再现情境型 这类扩展题往往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或是预设的某种情境 ,或是古诗文名句所营造的意境等,然后让考生根据预设的情 境,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 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近年,多数扩展语句试题都是这种 形式。
再现情境解题注意点
1.合理安排顺序,做到条理清晰。描写好一个场景,要充分 考虑所要描写内容的先后顺序、层次变化。例如,展开描写是由 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安排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 体现层次变化是由整体到局部,还是由局部到整体等。
【答案】 示例:春日里,溱水、洧水温柔地流淌着。一群青年男 女去郊外踏青,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束嫩绿的兰草。有 个姑娘含羞带笑地对一个小伙子说:“一起去逛逛吧?”小 伙子涨红了脸,憨憨地回答:“我已经去过一次了,不过, 还是可以再去一次的!”两人一起走到洧水边。宽广的河岸 上,男男女女,往来不绝,互相嬉笑打闹。小伙子突然对姑 娘说:“送你一朵芍药,约你下次见面,怎么样?”
题型五 话题扩展型 话题扩展型是指给出“主题”或“中心句”,规定某种情 景,要求对其进行扩展阐发的一类试题。
话题扩展型解题“三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典题示范]
以“城市平安”为表达重点进行扩写,辅以“春风”“阳光”等 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第一步:把握主题,确定扩展方向。要求“表现‘城市’的平安 ”,话题的中心应该是强调“城市平安”的重要性。
2.用好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时,首先,要 明确“点”是指对具体的人或事物的细致刻画,“面”是指对整 个场景或画面的概括性描绘;“点面结合”则指二者的有机组合 。其次,要注意详略分明。
3.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4.运用修辞手法。根据需要,用好修辞手法以增强所描写内 容的表现力、感染力,使描写的场景或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答案】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中落,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 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 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 ,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 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 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 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扩展语句”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常见的考题形式主 要有:(1)联词设境型;(2)丰富句意型;(3)续写补充型 ;(4)再现情境型;(5)话题扩展型。
题型一 联词设境型 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发挥合理想 象,揣摩词语之间的联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 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 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题型三 续写补充型 该类题目,常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 具体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 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语言和谐,语言风格一致。
续写补充型解题“四步骤”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把握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或语句的文脉,以此为扩写源 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语句上下文之间的内在 联系。
联词设境“四步”走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尤其是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包括陈 述对象、感情倾向、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及字数限制等。
第二步:分析每一个词语的内涵、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
第三步:立足中心,合理组合。无论哪种类型的词语连缀题都 必须立足中心,按事理逻辑关系合理组合。如果题干给了词语任 选权,那么考生要先选择合适的词语。
第四步:检查分析,完善答案。考生组织出答案后,还要检查 一下题目中显性与隐性的要求是否都一一落实,有无遗漏的地方。
[典题示范] (2012·浙江)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
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
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
第二步:理清思路,确定语段层次。先想象城市平安给哪些人带 来了好处,如“车辆在人人遵守交规的马路上找到了平安”“行人在 秩序井然的街道上找到了平安”“市民在商品安全中找到了平安”等, 可用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第三步:选用手法,组织语言作答。想象“平安”像什么,给 人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 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法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如“平安就像绿 地一样,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温馨”。
第二步:注意词语自身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初冬”时节,“银杏树”经受了“疾风骤雨”的洗礼(情景) 后“凋零”(事件的行为结果)。“银杏树”是设置情境中的描述主体, 也是扩写的重点。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组织出答案后,要检查一下答案是否落实了题干中运用描写性的 文字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要求,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答案】 示例:春风吹拂,把平安吹到了城市里每个人的心中。 工人在科学规划的车间里找到了平安,行人在秩序井然的街 道上找到了平安,市民在商品安全中找到了平安。平安像阳 光一样,紧紧包围着我们,让我们体味着生活的美好。
第二步:展开丰富想象,形象描写扩展:
扩展时,既要通过对物的正面描写来表现“寒冷”,又要通过对 人的侧面描写来表现“寒冷”。
第三步:审读扩写语句,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平均气 温低于常年好几度,路边的大树都被冻得缩手缩脚,似乎 比平时矮了一截。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早上 去学校的时候,向大街上望去,一个个打扮得就像大笨熊 似的,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的女孩,也一个个“全副武装 ”,全然不见了往日那翩翩的裙裾。
丰富句意“三步骤”
[典题示范]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 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方向: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 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 不 少于80字;核心是“寒冷”一词,因此要抓住“寒冷”进行扩展。
第一步:学生首先要读懂《诗经·郑风·溱洧》这首诗的意思。
第二步: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结合诗歌”交代依 据,“描写……场景”确定目标,“发挥想象”“点面结合”指明方 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则指出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要求。
第三步:注意点面结合。“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侧重于“点”, 而“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洧之外,洵且乐”侧 重于“面”。同时,要注意“点”的描写偏具体,“面”的描写偏 概括。因此“点”的描写要突出细节,使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 “面”的描写要精练,不拖沓。“发挥想象”即增加情节或使用多 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使描写的场景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 满、画面更生动。所以,学生在审题时必须细心,以避免走入将描 写场景变成诗歌翻译的误区。
[典题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又称女儿节。除“修禊事”之外,这一天 也是青年男女去郊外踏青的愉快日子,《诗经·郑风·溱洧》描述过 此场景: 溱与洧①,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②兮。女曰:“观乎?”士 曰:“既且③。且往观乎!”洧之外,洵④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 谑,赠之以勺药。 【注】 ①溱(zhēn)、洧(wěi):古水名。②(jiān):兰草。 ③且(cú):通“徂”,往。④洵(xún)(xū):确实宽广。 请结合诗歌,发挥想象,描写古代上巳节郊游的场景。要求:点 面结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生动、得体,不少于100个字。
第二步:确定扩写的突破口:
第一句话有两个关键短语,一是“最恶劣的境遇”,二是“不可 剥夺的精神力量”,这两个短语是题目的扩展点。
第三步: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合理扩展:
从所给的三个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有内容可写的 形象,紧扣句子中的两个关键短语做文章。比如贝多芬“最恶劣的 境遇”包括童年不幸、恋人远离、耳疾侵扰等,而“不可剥夺的精 神力量”包括他人生的梦想、心中的激情、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等。
第三步:重视整体阅读和语境,以使续写内容与前文浑然一体 ,水乳交融;注意把握整个语段的语体风格、语言色彩,从而确 保续写内容在形式上与整个语段协调统一。
第四步:检查扩展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 ,有无语病等。
[典题示范] (2013·四川)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
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
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可通 过联想、想象等方式,丰富句子的内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 果。往往要求以所给出的材料(词语、句子)为基础,扩展为 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或者要求以古诗词的意象为 中心,根据其意境进行扩写。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 句通顺,还要符合情境,有逻辑性,恰当运用修辞等。
【答案】 示例:深秋,一场疾风骤雨后,银杏树在 萧瑟的秋风中发抖,那凋零的黄叶像蝴蝶一样飞舞,不情 愿地落在地上,无缘初冬的风景。
题型二 丰富句意型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等 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 体生动、内容充实。一般或在句子的各个成分上扩展,或 在句子的后面扩展。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 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阅读题目可知:
要围绕中心来写这一段话,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 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 语言要连贯、 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题型四 再现情境型 这类扩展题往往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或是预设的某种情境 ,或是古诗文名句所营造的意境等,然后让考生根据预设的情 境,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 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近年,多数扩展语句试题都是这种 形式。
再现情境解题注意点
1.合理安排顺序,做到条理清晰。描写好一个场景,要充分 考虑所要描写内容的先后顺序、层次变化。例如,展开描写是由 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安排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 体现层次变化是由整体到局部,还是由局部到整体等。
【答案】 示例:春日里,溱水、洧水温柔地流淌着。一群青年男 女去郊外踏青,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束嫩绿的兰草。有 个姑娘含羞带笑地对一个小伙子说:“一起去逛逛吧?”小 伙子涨红了脸,憨憨地回答:“我已经去过一次了,不过, 还是可以再去一次的!”两人一起走到洧水边。宽广的河岸 上,男男女女,往来不绝,互相嬉笑打闹。小伙子突然对姑 娘说:“送你一朵芍药,约你下次见面,怎么样?”
题型五 话题扩展型 话题扩展型是指给出“主题”或“中心句”,规定某种情 景,要求对其进行扩展阐发的一类试题。
话题扩展型解题“三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典题示范]
以“城市平安”为表达重点进行扩写,辅以“春风”“阳光”等 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第一步:把握主题,确定扩展方向。要求“表现‘城市’的平安 ”,话题的中心应该是强调“城市平安”的重要性。
2.用好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时,首先,要 明确“点”是指对具体的人或事物的细致刻画,“面”是指对整 个场景或画面的概括性描绘;“点面结合”则指二者的有机组合 。其次,要注意详略分明。
3.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4.运用修辞手法。根据需要,用好修辞手法以增强所描写内 容的表现力、感染力,使描写的场景或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答案】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中落,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 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 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 ,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 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 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 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扩展语句”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常见的考题形式主 要有:(1)联词设境型;(2)丰富句意型;(3)续写补充型 ;(4)再现情境型;(5)话题扩展型。
题型一 联词设境型 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发挥合理想 象,揣摩词语之间的联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 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 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题型三 续写补充型 该类题目,常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 具体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 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语言和谐,语言风格一致。
续写补充型解题“四步骤”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把握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或语句的文脉,以此为扩写源 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语句上下文之间的内在 联系。
联词设境“四步”走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尤其是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包括陈 述对象、感情倾向、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及字数限制等。
第二步:分析每一个词语的内涵、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
第三步:立足中心,合理组合。无论哪种类型的词语连缀题都 必须立足中心,按事理逻辑关系合理组合。如果题干给了词语任 选权,那么考生要先选择合适的词语。
第四步:检查分析,完善答案。考生组织出答案后,还要检查 一下题目中显性与隐性的要求是否都一一落实,有无遗漏的地方。
[典题示范] (2012·浙江)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
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
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
第二步:理清思路,确定语段层次。先想象城市平安给哪些人带 来了好处,如“车辆在人人遵守交规的马路上找到了平安”“行人在 秩序井然的街道上找到了平安”“市民在商品安全中找到了平安”等, 可用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第三步:选用手法,组织语言作答。想象“平安”像什么,给 人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 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法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如“平安就像绿 地一样,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温馨”。
第二步:注意词语自身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初冬”时节,“银杏树”经受了“疾风骤雨”的洗礼(情景) 后“凋零”(事件的行为结果)。“银杏树”是设置情境中的描述主体, 也是扩写的重点。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组织出答案后,要检查一下答案是否落实了题干中运用描写性的 文字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要求,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答案】 示例:春风吹拂,把平安吹到了城市里每个人的心中。 工人在科学规划的车间里找到了平安,行人在秩序井然的街 道上找到了平安,市民在商品安全中找到了平安。平安像阳 光一样,紧紧包围着我们,让我们体味着生活的美好。
第二步:展开丰富想象,形象描写扩展:
扩展时,既要通过对物的正面描写来表现“寒冷”,又要通过对 人的侧面描写来表现“寒冷”。
第三步:审读扩写语句,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平均气 温低于常年好几度,路边的大树都被冻得缩手缩脚,似乎 比平时矮了一截。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早上 去学校的时候,向大街上望去,一个个打扮得就像大笨熊 似的,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的女孩,也一个个“全副武装 ”,全然不见了往日那翩翩的裙裾。
丰富句意“三步骤”
[典题示范]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 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方向: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 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 不 少于80字;核心是“寒冷”一词,因此要抓住“寒冷”进行扩展。
第一步:学生首先要读懂《诗经·郑风·溱洧》这首诗的意思。
第二步: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结合诗歌”交代依 据,“描写……场景”确定目标,“发挥想象”“点面结合”指明方 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则指出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要求。
第三步:注意点面结合。“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侧重于“点”, 而“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洧之外,洵且乐”侧 重于“面”。同时,要注意“点”的描写偏具体,“面”的描写偏 概括。因此“点”的描写要突出细节,使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 “面”的描写要精练,不拖沓。“发挥想象”即增加情节或使用多 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使描写的场景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 满、画面更生动。所以,学生在审题时必须细心,以避免走入将描 写场景变成诗歌翻译的误区。
[典题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又称女儿节。除“修禊事”之外,这一天 也是青年男女去郊外踏青的愉快日子,《诗经·郑风·溱洧》描述过 此场景: 溱与洧①,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②兮。女曰:“观乎?”士 曰:“既且③。且往观乎!”洧之外,洵④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 谑,赠之以勺药。 【注】 ①溱(zhēn)、洧(wěi):古水名。②(jiān):兰草。 ③且(cú):通“徂”,往。④洵(xún)(xū):确实宽广。 请结合诗歌,发挥想象,描写古代上巳节郊游的场景。要求:点 面结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生动、得体,不少于100个字。
第二步:确定扩写的突破口:
第一句话有两个关键短语,一是“最恶劣的境遇”,二是“不可 剥夺的精神力量”,这两个短语是题目的扩展点。
第三步: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合理扩展:
从所给的三个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有内容可写的 形象,紧扣句子中的两个关键短语做文章。比如贝多芬“最恶劣的 境遇”包括童年不幸、恋人远离、耳疾侵扰等,而“不可剥夺的精 神力量”包括他人生的梦想、心中的激情、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等。
第三步:重视整体阅读和语境,以使续写内容与前文浑然一体 ,水乳交融;注意把握整个语段的语体风格、语言色彩,从而确 保续写内容在形式上与整个语段协调统一。
第四步:检查扩展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 ,有无语病等。
[典题示范] (2013·四川)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
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
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可通 过联想、想象等方式,丰富句子的内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 果。往往要求以所给出的材料(词语、句子)为基础,扩展为 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或者要求以古诗词的意象为 中心,根据其意境进行扩写。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 句通顺,还要符合情境,有逻辑性,恰当运用修辞等。
【答案】 示例:深秋,一场疾风骤雨后,银杏树在 萧瑟的秋风中发抖,那凋零的黄叶像蝴蝶一样飞舞,不情 愿地落在地上,无缘初冬的风景。
题型二 丰富句意型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等 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 体生动、内容充实。一般或在句子的各个成分上扩展,或 在句子的后面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