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城区防护绿地规划和建设情况报告(精简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城区防护绿地规划和建设情况报告
XX市城区防护绿地规划和建设情况报告
防护绿地是指为保护一切公益项目而营造的防护林带。

包括城市具有防护功用的其它绿地,诸如公共、生产、庭院绿地等和城郊野外、城乡结合部及国土绿化中,保持水土、治理沙漠、荒山植树、防护路基免受侵害、保护农田水利而在河岸、山谷、坡地栽植的防护林带,可以包括国家防护林体系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建设。

XX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防护绿地的建设,把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绿地面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2016年底,城区森林覆盖率58.2%。

现把XX城区防护绿地规划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XX市城区规划面积49.6万亩,包括XX
区的XX、高峰、河口、安塘4个街道办,其中都市区44.2万亩,中心城区5.4万亩。

按地类分:非林业用地16.4万亩,林业用地33.2万亩。

在林业用地中商品林21.2万亩,生态公益林万亩。

城区防护绿地总面积.3万亩,占城区土地总面积的24.8%。

按防护绿地类型分:环湖防护绿地46亩,占城区防护绿地面积的0.04%;南山河河岸防护绿地651亩,占城区防护绿地面积的0.53%;卫生防护绿地1082亩,占城区防护绿地面积的0.87%;铁路、公路防护林带592亩,占城区防护绿地面积的0.48%;城区道路防护林带706亩,占城区防护绿地面积的0.57%;城区防护林0032亩,占城区防护绿地面积的97.54%;二、主要措施(一)领导重视,大力推进城区防护绿地建设。

市和XX区领导高度重视绿化工作,特别是防护绿地的建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绿化达标后,为巩固绿化达标成果,在2006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绿色XX、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 2016年,市人民政府又印发了《森林采伐管理实施细则》; 2016年,印发《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6年,印发了《城市绿线管制实施细则》、《城市绿线管制实施细则》和《城市绿化管理实施细则》,有力地推进的城区防护绿地的建设。

(二)抓防护绿地规划,注重点线面结合 1、把防护绿地规划作为城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在城区防护绿地规划中,紧紧抓住防护绿地具有净化空气、土壤、涵养水源的作用,以及杀菌、
降低噪声、改善小气候的功能。

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普遍绿化,形成绿色生态防护屏障。

2、把防护绿地规划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在城区建设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区防护绿地系统的规划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途径,如人民广场、南山森林公园、蟠龙天湖规划等。

把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同提高森林覆盖率结合。

3、科学规划,营造合理防护绿地体系。

为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区防护绿地规划中,结合三规合一,注重向外延伸,把城市林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城乡一体化绿化规划融为一体;把天然林保护、南山河流域保护林、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纳入防护绿地规划,形成国土绿化的格局。

做到点线面结合,营造绿色屏障,增加绿化植物,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
盖率,确保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及防止水土流失。

先后编制了《城郊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总体规划设计(1998-2016年)》、《城区生物多
样性保护规划(2016-2020)》、《城区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
(2016-2020)》、《一城三江三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6-2016)》、开展《农林水土统筹规划》等。

(三)抓防护绿地建设,确保成效 1、抓好城区环湖防护绿地建设。

抓好了城区蟠龙天湖、烈士公园湖环湖绿地建设,根据其湖面周边规划建设环湖防护绿地。

构筑物有挡土墙、驳岸、几级台地,环湖种植花木、铺设草坪、点缀小品、营造绿化美化景观。

发挥其保护湖面、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作用。

2、抓好南山河河岸防护绿地建设。

结合城区南山河改选,在不破坏水利防洪和河防设施前提下,在河堤两岸种植大叶相思、竹叶榕、杨柳等树木,做绿化处理,营造休闲景观环境。

并在适宜的地段沿山边建设20-30m的景观带,起到美化和防护作用。

3、抓好卫生防护绿地建设。

把位于工厂、医院、水源地等与居住区之间建设的林带,主要用于吸收、稀释、过滤、减弱、屏蔽污染源散发的有害气体、有害物质对水源地的影响。

如XX硫铁矿采矿区和选矿区的防护林网、准备建设的环城生态景观林带、市新人民医院防护林带等。

4、抓好铁路、公路防护林带建设。

为保护路基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防水土流失,
铁路、公路两侧应建设营造防护林带,抓好了三茂支线、324国道、广梧高速、世纪大道的防护林建设。

并编制了《一城三江生态景观
林带建设规划(2016-2016)》,在市区周边山脚营造50米宽、在324国道和广梧高速两旁各营造25米宽的生态景观林带。

5、抓好城区内道路绿化带的改选。

在城区的主干道中间设置6米宽的绿化隔离带,提高防护效能,如世纪大道、城中路、河滨东路等。

6、抓好防护林建设。

结合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根据《城郊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总体规划设计(1998-2016年)》,从1999年起对城区的防护林进行改造,在城区河谷、坡地栽植根系深广的林木,用于改良土壤,固定谷坡,防止沙化和水土流失而设置的防护林带;对荒山,采用乡土阔叶树进行造林;对低效林,采用乡土阔叶树种进行补植套种。

三、加强城区防护绿地建设措施 1、增加公园防护绿地数量,增强其主题性与特色,促使其均衡合理分布。

公园绿地是城市防护绿地的核心和建设的重点,为改变XX城区公园绿地数量少、缺乏特色、分布不均的现状,要按均匀分布原则,结合小区建设、旧城区改造、道路扩建等新建和扩建一批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和小区绿地,在城区马排山建设马排山公园、在城郊建设大红山森林公园。

同时,把东方时代广场建设成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绿荫广场和小游园。

2、加强生产防护绿地建设,促进改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周围营造大面积生产防护林,对工业废气、固体悬浮物起到过滤作用;在XX 硫铁矿的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青洲水泥厂、XX电厂、市污水处理厂等周围,营造防护林;在南山河水源地大绀山营造大面积水源涵养林;在市郊开辟观光草地、观光果园、菜园、苗圃等生产绿地,既保证了城市绿化苗木的供给要求,同时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营造楔形绿地、沿江绿地和道路绿地,构造水网、路网与绿网协调配置的完善的防护绿地系统。

利用城郊放射性道路、铁路、河道及高压线走廊两侧建设大规模的带状、楔形绿地;成片保留郊区优质菜田、农田,规划形态由宽到窄,由郊区深入中心区,构成楔形绿地;在市区南山河两岸、世纪大道、324国道等主要道路两侧布置楔形绿地;把市区内部各类绿地和市区外围环状绿带联为一体,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整体。

利用水系、道路建设防护林带、林荫大道,形成绿网和水网与路网 ,三网交织从而使城区绿地和郊区绿地系统贯通一体,构成科学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4、重视城市外缘大规模环状绿地建
设,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满足市民闲暇需求.以大绀山、天马山等城市周围山林建设为基础,构筑城市外缘的绿地环带,加紧建成区周围的荒山绿化,筑起城市外环的绿色防线,从而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也为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提供理想去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