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历史沿革和中国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历史沿革和中国实践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是指根据高等教育机构的绩效考核情况,将其拨款和经费分配与绩
效挂钩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激励学校不断提升绩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当时,美国的高等教
育机构开始采用绩效拨款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绩效拨款不再仅仅按照学校的规模和需求来分配经费,而是将学校的实际绩效作为考量的
标准,进一步激发学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国际上,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

澳大利亚、
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都实施了类似的制度。

在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和绩效评估
被视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影响着机构的拨款和资源分配。

在中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是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高等教育绩效拨
款制度的引入旨在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整体
绩效评估,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机构的
拨款水平;二是对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个人绩效考核,即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
和学术影响力等因素,确定他们的绩效工资和奖励。

中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实践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评估指标的制定和权重的确
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避免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的评
估方法。

评估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评
估机制,防止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
理体制和制度机制,包括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加强学校内部的自我
评估和质量保证机制等。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是一种重要的财政分配方式,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绩效水平和
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制度尚处于探索和改进的阶段,需要积极研究和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