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肿瘤WHO新分类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中,如果腺体融合生长 (膨胀性浸润)>5mm,或出现明确浸润性病变 时则应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
卵巢生发上皮包涵囊肿和浆液性囊腺瘤的区别也 是由肿瘤的大小所决定,前者<1cm,后者>1cm。
交界性肿瘤的微小浸润灶的最大径<5mm
腹膜肿瘤
基于对于输卵管病变的新认识,新版分类 取消了旧版的原发性腹膜癌、腹膜原发性 交界性肿瘤
如果在刮宫活检中无论是发现AH还是EIN: 随后立即或是一年内切除的子宫标本中,
大约1/4~1/3的患者可以发现子宫内膜样 癌 即使没有发现癌,且长期发生癌变的风险 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AH为14倍,EIN为 45倍)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新版中没有将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 EIC)列入到子宫内膜 癌前病变中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 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
细长的 “微乳头”直接从囊壁或大的纤维性或水肿性乳头上 以无分支的形式产生,形成“水母头”样表现。纤细形乳 头的长至少是宽的5倍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 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
纤维血管轴心周围围绕筛状上皮或微乳头与筛状结构相混 合者也被归入微乳头型中。
输卵管肿瘤
STIC多位于输卵管远端,即伞端和漏斗部。 表现为核明显多型性,核仁明显,核浆比
增加。细胞黏附性差,常脱落入管腔,进 而播散到卵巢及盆腔 免疫组化染色呈现p53强阳性,Ki-67阳性 率为15%-50%。 不满足上述标准的病变可诊断为输卵管上 皮非典型性、低级别STIC
SEE-FIM取材
非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Atypical proliferative serous tumor, APST),更强 调其良性增生性的性质
新版WHO分类浆液性交界性肿瘤/非典型增 生浆液性肿瘤(SBT/APST)形式来命名这 一肿瘤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Serous borderline tumor, e ovarain serous carcinoma
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
High grade ovarain serous carcinoma
卵巢交界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病变的命名还存在争议 ,以浆 液性肿瘤为例: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 SBT),以提示有恶性潜能,
组织起源:可能来源于卵巢表面生发上皮
低级别浆液性肿瘤演变过程
生发上皮包含囊肿
普通型SBT
微乳头型SBT
/非浸润性低级别 浆液性癌
浸润性 低级别浆液性癌
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
Low grade ovarian serous carcinoma
高级别浆液性癌
(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 HGSC)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 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
新分类中将其单独列出,以提示其不良的预后。 与普通型SBT相比较: 进展病变比例增加
(27%VS13%),卵巢外病变(浸润性种植)的 发生率增高(50%VS8%) 诊断标准当肿瘤中出现直径>5mm融合区域的微 乳头结构,且细胞核的非典型较普通的SBT明显 对于局灶出现<5mm微乳头结构,且细胞无明显 异型时,可诊断为SBT/APST伴有局灶微乳头特 征,其预后意义有待观察。
有部分肿瘤仍可见低级别间质肉瘤样的组 织结构,但部分细胞的异型程度增加,核 分裂像活跃(>10个/10HPF),且有特异 的分子遗传学改变:CyclinD1阳性
其临床预后界于低级别间质肉瘤与未分化 子宫肉瘤间,因而有必要将其单独分开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CD10
CyclinD1
SEIC形态学表现
与子宫浆液性癌相类似的肿瘤细胞替代 子宫表面上皮或浅表的子宫内膜腺体,
没有子宫肌层及间质的侵犯。 病变可以是局灶,多灶或弥漫性。 背景是萎缩的子宫内膜。 免疫组化p53阳性。
SEIC组织学表现
SEIC的预后
SEIC不同于其他部位的上皮内癌/原位癌, 预后取决于手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期,即是 否出现子宫外病变。
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
新版WHO分类中,取消了单纯性及复杂性之 分,将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原来的四型简化 为两大类:
不伴有非典型性的增生(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
非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 同时将非典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
(Ende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并列命名为:AH/EIN
临床表现:平均发病年龄63岁,肿瘤快速进展, 就诊时即为高临床分期,预后极差。
组织病理学:肿瘤分化差,细胞呈现高度异型, 肿瘤组织中一般不出现交界性病变或低级别肿瘤 成分。
细胞遗传学:主要为TP53基因或家族性BRCA基 因突变。
组织起源:近年研究发现卵巢HGSC以及发生于盆 腹腔的“原发腹膜Müller肿瘤”大部分都起源于 输卵管上皮内癌(tub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TIC)
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
High grade ovarian serous carcinoma
目前提出的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病机制有两 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推测肿瘤是直接由卵巢表面 上皮或包涵囊肿发生的。
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
High grade ovarian serous carcinoma
第二种途径:近年来,提出了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起源 于输卵管粘膜的恶性转变这一最新的卵巢癌发病模式
EIN组织学表现
EIN中的PTEN表达的丢失
AH/EIN的分子遗传学改变
AH/EIN具有与子宫内膜样癌相类似的细胞 遗传学改变
, 例如微卫星的不稳定性、PAX2的不活跃、 PTEN、KRAS以及-catenin的突变等
进一步证实AH/EIN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前 期病变。
AH/EIN的预后
而是直接将其归入子宫内膜浆液性癌中,命名为 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serous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 SEIC),表明其具有 高度侵袭性,其与普通浆液性癌所不同之处,在 于病变表浅而微小,
新版推荐在活检中使用微小子宫浆液性癌 (minimal uterine serous carcinoma, MUSC) 来 命名这类病变。这样不会导致临床低估病变的性 质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第四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总结了10余年 以来妇科肿瘤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以及分子遗 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疾病的组织病理分类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 交流清楚、可重复性,反映进展 2. 反应生物学行为 3. 评估风险 4. 指导临床处理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采用Müller型上皮性肿瘤来命名发生在腹 膜的这类肿瘤,其中包括SBT/APST、浆液性 癌(LGSC、HGSC)、其他肿瘤。
输卵管肿瘤
新分类中列出了上皮前驱病变,将这一病变命名为输卵管 浆液性上皮内癌(serous tub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STIC),是输卵管中的非浸润性浆液性癌
第四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分类变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沈丹华
第四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第四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在2014年出版 2003年出版的第三版不同的是,新版将女性生殖
器官肿瘤与乳腺肿瘤分类不再合并在一起,而是分 别独立成册。 新版主编为Kurman RJ等四位著名的妇产科病理学 家,来自全世界的90余位专家参与了编写工作, 涉及病理学、妇产科、肿瘤科、流行病以及分子遗 传学领域 有3位专家来自中国大陆

低级别浆液性癌
(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 LGSC)
临床上,发病年龄较高级别浆液性癌年轻 10岁,属恶性度较低的浆液性肿瘤,5年及 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50%
组织病理学:肿瘤细胞分化较好,异型性 不明显,肿瘤中常可见交界性病变以及良 性病变
细胞遗传学:主要是KRAS、BRAF、ERBB 和PTEN基因突变
浆液-粘液性肿瘤
新分类中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新增加了这 一肿瘤分类。
以前这类肿瘤归为宫颈粘液型肿瘤 但肿瘤部分病理形态表现以及临床进程类
似于浆液性肿瘤 可出现微乳头以及腹膜种植等
浆液-粘液性交界性肿瘤(宫颈内膜样)
强调一些客观指标在诊断中的作用
交界性肿瘤中的交界性成分应超过肿瘤的>10%, 不足者仍归入良性囊腺瘤中,注明伴有灶状上皮 增生。
EIN分类
2000年由国际子宫内膜合作组提出。 结合了形态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
及预后形态测量。 采用D-score计算。
命名为: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
第四版WHO,将其命名为Ende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IN,强调其是I 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前期病变。
SBT常常伴有卵巢外病变,这类病变不同于 肿瘤转移,即使出现,整体预后仍较好
采用种植来命名,并且将其分为:
1非浸润性种植
2浸润性种植:更为进展性的病程 类似于低 级别浆液性癌
WHO分类中认为应该将浸润性种植更名为 转移性低级别浆液性癌,而非浸润性种植 简称为种植。
腹膜非浸润性种植 腹膜浸润性种植
33%-45%的SEIC在诊断时已经出现子宫 外病变。
伴有子宫外病变者在36-38个月中出现复 发,并有近一半的病例死亡。
——Pathology , 2007, 39:125-133
SEIC的治疗
如果在活检,刮宫以及息肉切除标本中含 有SEIC病变,应该实行全子宫切除,双侧 附件切除,同时送检盆腹腔冲洗液,以便 于进行外科分期。
STIC见于5%-15%的无症状BRCA突变携带者的输卵管切 除标本,与盆腔及卵巢浆液性癌关系密切。
对于发生在卵巢以及盆腔的浆液性癌,均应按广泛逐层切 取检查法(sectoining and extensively examining the fimbria, SEE-FIM)将输卵管全部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以寻找输卵管病变
卵巢上皮性肿瘤分类变化 子宫肿瘤分类变化 宫颈上皮性肿瘤分类变化 外阴上皮性肿瘤分类变化
卵巢
新分类在对卵巢浆液性癌采用二级分类: 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 LGSC) 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 HGSC) 取消了以前的高、中、低分化的三级分类
STIC
子宫体肿瘤
新版在子宫体肿瘤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子 宫上皮性肿瘤,包括癌前驱病变,此外, 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分类有所调整
WHO子宫内膜增生分类 (2003年版)
增生(典型性) 1. 不伴非典型性的单纯性增生 2. 不伴非典型性的复杂性增生 非典型增生 1. 单纯性增生伴非典型性 2. 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性
?绒毛可能不增大表现为独特的息肉样水泡状改变可能不明显容易被漏诊?绒毛间质细胞异常丰富粘液样核碎裂明显?绒毛周缘或不规则的轻中度滋养层细胞增生?p57阴性可协助诊断早期水泡状胎块的诊断异常非胎块绒毛病变?新版还新列出异常非胎块绒毛病变abnormalnonmolarvillouslesions?这一病变并非为水泡状态胎块病变?组织学特征类似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的各种非胎块的绒毛病变?但p57不能帮助鉴别只有dna基因型分型可以有助于诊断?非胎块病变临床上发生持续性滋养细胞病变的风险较低宫颈肿瘤?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子宫间叶性肿瘤
新版还对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进行了分类编码:
不伴有非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IN
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
使分类简单化,以便提高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在临床预后及处理上,单纯性增生与复杂性
增生间的差别不大,而是否具有细胞及结构 的非典型性是临床预后的关键。 而与AH所并列的EIN名称,是2000年Mutter 及其国际子宫内膜合作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分 类方法的名称
对于手术标本证实无子宫外病变者,无需 进行辅助治疗。
伴有子宫外病变者,手术后应考虑辅助性 的放化疗。
——Pathology , 2007, 39:125-133
子宫间叶性肿瘤
新分类中,主要变化是在子宫内膜间质肿 瘤中增加了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这一肿瘤分类曾在03版中被取消,而将其 直接归类到未分化子宫肉瘤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