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战后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7.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战后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过三个中立法案。
而1939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这一《中立法》之“新”的含义是()
A.确立了“现款自运”原则B.美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
C.实施了“先欧后亚”战略D.废除了武器禁运条款
2.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
为此,英国所做的努力是()
A.签订《开罗宣言》B.签订《大西洋宪章》
C.发动阿拉曼战役D.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3.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应该指出:美国、英国及法国自己促成了这个新的平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巩固,当然这不是出于它们的本意。
它们对于苏联、中国和没有加入‘马歇尔计划'体系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窒杀它们。
事实上并没有窒杀得了,反而巩固了这个新的市场。
”此观点的意图是()
A.要与美国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B.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联系
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美国一位海军将领曾这样评价一场战役:“这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
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
这场战役指的是()
A.瓜岛战役B.中途岛战役C.冲绳岛战役D.硫磺岛战役5.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指出:“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波兰问题对于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这是基于()
A.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B.美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对立
C.战时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
D.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
6.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在几大战场分别取得了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胜利后,首先进入战略反攻的战役是()
A.“火炬”登陆B.诺曼底登陆
C.库尔斯克战役D.瓜岛战役
7.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部分):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海拉锯﹣﹣瓜岛争夺站;铁甲搏杀﹣﹣□□□□;摧枯拉朽﹣﹣柏林会战。
在□□□□填入的战役最合理的是()
A.莫斯科战役B.偷袭珍珠港
C.库尔斯克会战D.诺曼底登陆
8.如图中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A.德黑兰会议决议B.开罗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D.雅尔塔会议决议
9.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D.旧金山会议10.如图是画家张漾兮在《华西日报》上发表的漫画,漫画下面的文字是:“希特勒最后的领土要求。
”,以下选项关于此图表述正确的有()
①预示着希特勒将走向灭亡
②这是对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后的形势估计
③此时欧洲第二战场已经成功开辟
④此时德国的最后一次反攻已经宣告失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11.希特勒在二战初期间极力鼓吹“闪电战”这一新战术的丰功伟绩。
与这一新战术运用不符的是()
A.德国在进攻波兰中首次使用
B.实行“施里芬计划”攻占法国
C.实施“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
D.在莫斯科战役中宣告破产
12.1933年德国颁布的禁止组织新的政党的法律规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作为唯一的政党存在于德国。
”这一规定表明()
A.德国是工人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德国不容许资产阶级政党的存在
C.纳粹党要独掌国家大权
D.希特勒禁止成立新党,允许旧党存在
13.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
②自下而上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先发动侵略战争后上台
A.①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4.的胜利(填战役名称)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三.解答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斯大林的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
从战争双方的角度,结合具体史实,指出战略战役得以实现的政治、军事条件。
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7.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战后秩序的形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答】“1939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中立法》之“新”的含义是废除了武器禁运条款,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故选:D。
2.【考点】阿拉曼战役.
【解答】A.签订《开罗宣言》不是为了拖延开辟第二战场。
B.签订《大西洋宪章》是在1940年,当时还没有形成反法西斯联盟,不存在讨论第二战场的问题。
C.英国为了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所以提出在非洲和欧洲南部发动大规模作战的计划,为此英国人在北非发动了阿拉曼战役,加强了在非洲的军事力量。
D.发动无限制潜艇战是一战时期德国的战略。
故选:C。
3.【考点】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解答】从材料“美国、英国及法国........对于苏联、中国和没有加入‘马歇尔计划’体系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窒杀它们”可以看出斯大林指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民民主国家的封锁,意在强调社会主义阵营也应该加强内部联系,强调两大阵营的对峙,C项正确;
与美国争霸是在赫鲁晓夫上台后,排除A项;
当时处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B项排除;
材料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关,D项排除。
故选:C。
4.【考点】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途岛战役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
量的均势,B项正确;
瓜岛战役是继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排除A项;
冲绳岛战役、硫磺岛战役中,美军占据优势,排除C、D项。
故选:B。
5.【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解答】根据“波兰问题对于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可知,斯大林认为波兰问题关系到苏联的安全,波兰是苏联西边邻国,材料说明苏联西部边界安全面临严重挑战,这主要是站在维护苏联国家利益需要的基础上的,故选D;
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排除A;
B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6.【考点】瓜岛战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8月,太平洋战场的美军首先展开反攻,发动了瓜岛战役,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故D正确。
A是在1942年11月,B是在1944年6月,C是在1943年7月,均不符合。
故选:D。
7.【考点】库尔斯克战役.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故C正确。
A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C。
8.【考点】诺曼底登陆.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德黑兰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问题,并通过了德黑兰会议决议。
依据图示可知,反映的是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概况,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因此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实践了德黑兰会议决议,故A项正确。
B项主要涉及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
略及援华方案,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无关,排除。
C项主要涉及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无关,排除。
D项主要涉及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无关,排除。
故选:A。
9.【考点】雅尔塔会议.
【解答】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故选:B。
10.【考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答】根据题干图片的时间“1944年9月21日”,②项易北河会师是在1945年4月25日,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④德国的最后一次反攻是在1945年3月6日﹣15日的“冬季春醒”行动,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从图片的骷髅和坟墓可知,这预示着希特勒将走向灭亡,故①正确;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在1944年5﹣6月,题干时间是1944年9月21日,说明此时欧洲第二战场已经成功开辟,故③正确。
故C项正确。
故选:C。
11.【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答】闪电战是机械化德军的拿手戏,因此基本上德军主攻的战场上,都是闪电战。
1939年德国在进攻波兰中首次使用,故A项正确。
施里芬计划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担任总参谋长期间(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国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法,可以看成是日后的闪电战的雏形。
故B项错误。
实施“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德军也是用的闪电战的战法,故C项正确。
德国闪电战在莫斯科战役中宣告破产,故D项正确。
故选:B。
12.【考点】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解答】依据题干“1933年”、“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作为唯一的政党存在于德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规定说明纳粹党要独掌国家大权,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BD两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应排除。
故选:C。
13.【考点】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解答】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日本法西斯分子是通过政变取得权力,德国法西斯势力是通过民主选举获得权力的;
②日本法西斯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政党,自下而上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是德国法
西斯专政的特点;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是日本法西斯专政统治的特点;
④先发动侵略战争后上台也是日本法西斯专制的特点,德国是先建立法西斯专政,然后
再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故选:C。
二.填空题
14.【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开展闪击战,屡获成功,在1941年10月的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的“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
故答案为:
莫斯科保卫战。
三.解答题
15.【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上: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
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政治上: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故答案为:
军事上: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
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政治上: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