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生物知识点
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
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3. 细胞的运动:细胞骨架、纤毛、鞭毛、假足等4.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二、遗传与进化1.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规则2. DNA复制:半保留复制、DNA聚合酶的作用3. 遗传基因与表现型:基因的定义、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基因4.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5. 突变和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重组6. 进化的基本概念:演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三、生物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神经元结构、神经冲动传导、神经递质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体、激素的作用机制3. 植物的节律调节:植物光周期、植物激素4. 动物的节律调节:生物钟、动物行为节律四、物质与能量的转换1. 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光合反应、光合产物2. 呼吸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产物3. 发酵过程:乳酸发酵、乙醇发酵、发酵产物五、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细胞分裂、植物激素、种子发芽2. 动物的生长与发育:骨骼生长、性腺发育、胚胎发育六、物种形成与演化1. 物种的概念与分类:生物分类学、分类等级2. 物种形成:隔离机制、适应与分化3. 物种演化:自然选择、突变与变异、基因流七、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平衡、物种适应性、基因库2.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物种灭绝、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枯竭3. 生物保护的措施:保护区建设、物种保护、生态修复八、生物技术与社会1.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基因检测2. 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培养、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3. 生物工程技术: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环境治理以上是生物高考知识点的归纳,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物种形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以及生物技术与社会等重要内容。
高考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1讲 走近细胞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 病毒 分类:DNA 病毒、RNA 病毒遗传物质:或只是DNA ,或只是RNA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蓝藻细胞中无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原核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四、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2)基本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四、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重要结构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凹面——调亮视野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高中生物新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新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分子基础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功能及选择透过性-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特点和作用-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2. 细胞的代谢- 酶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意义及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细胞呼吸的过程、ATP的生成与利用3.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细胞周期的概念、阶段划分-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遗传意义- 细胞分化的原理、干细胞的概念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结构与复制- RNA的转录、翻译过程- 基因突变的类型与影响2. 遗传规律与人类遗传病-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传方式3. 生物进化- 物种的概念、生物多样性- 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与进化机制- 进化树的构建、物种起源与演化三、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 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的意义2. 环境与生态保护- 环境污染的类型、影响及其治理- 生态保护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 人体健康与营养-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营养素的分类、功能及摄取建议-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生活方式四、生物技术与应用1.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2. 细胞工程-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 干细胞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3.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 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五、生物实验技能1. 基础实验技能- 显微镜的使用、细胞观察- 离心机、电泳等实验设备的使用2. 生物分子实验技术- DNA提取、PCR扩增- 蛋白质的提取、定量与电泳分析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控制变量法- 数据收集、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以上是高中生物新高考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技术以及实验技能等多个方面。
高考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高考生物重点知识归纳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起到维持细胞形态、控制物质进出和识别信号等作用。
- 细胞质:由细胞器、胞质基质等组成,是细胞内物质代谢和运输的场所。
- 细胞核:含有DNA分子,负责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2. 细胞的生物代谢- 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 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3.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间期、后期和热点四个阶段,是有丝细胞的核分裂方式。
-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两个阶段,是生殖细胞的核分裂方式。
4. 遗传学-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自交和杂交两个定律,解释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 遗传密码:由氨基酸和mRNA密码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合成。
- DNA复制:以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和脱氧核苷酸合成新的DNA分子。
二、生物分类学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 生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生态生活方式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演化历史进行分类。
2. 主要分类单元- 种:由在自然条件下能互相交配并能繁殖后代的个体组成。
- 属:由具有相似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种组成。
- 目、纲、科、属、种:依次为生物分类的高至低级单位。
三、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群落:由相互依存的各种生物种类组成的生态系统。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系统。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和能量金字塔等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与循环。
2.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生物物种的成分和多样程度。
- 基因多样性:与物种适应能力密切相关,是生物多样性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包括多样性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 稳定性的破坏原因:包括人类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9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9篇)高考生物相关知识点整理篇一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内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承担不同的生物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2.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和无氧呼吸。
4. 生物体内的酶是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3. 人体健康与营养、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4.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五、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系统的工作。
2.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线。
3.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
4.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六、植物生长发育与繁殖1. 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2. 植物的光周期对开花有重要影响。
3. 植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繁殖。
4.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调节生长发育过程。
七、现代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2. 克隆技术可以实现生物体细胞或个体的无性繁殖。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最后一次考试,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一关。
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学科,内容涉及广泛且知识点繁多。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高考生物必背的知识点汇总。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结构: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3. 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的作用4. 基因与遗传:DNA、RNA、蛋白质、基因突变等5. 细胞分裂与生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生殖方式等二、生物分类学1. 生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2. 动物的体节越发育越完全: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3. 植物的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区别4.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等三、植物生理学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方程式2.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3. 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分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4. 植物的营养与传输:根系、养分吸收、水分的上升等四、动物生理学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口腔、食管、胃、小肠等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气管、支气管、肺等3.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血管、血液等4.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脊髓、神经细胞等5.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眼睛、耳朵、鼻子等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生物圈、生物群落、种群等2. 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关系:温度、光照、湿度等3.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4.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生态衡量等以上是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的汇总,涵盖了细胞生物学、生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以及生态学等内容。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夯实生物基础,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
顺便提醒一下,高考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加实验、观察生物现象、掌握数据分析等能力对于题目的解答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验与实践的联系。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编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编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N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N、P。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在于R基不同。
3.DNA和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4.DNA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熟记实验中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DNA +甲基绿染液→绿色;RNA +吡罗红(派洛宁)染液→红色; 还原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6.乳糖和糖原只分布于动物细胞;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只分布于植物细胞。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
7.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等。
8.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O 2多,释放能量也多。
9.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小。
10.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及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
11.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细胞膜还含有少量糖类。
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1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不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
14.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通过囊泡发生间接转化。
15.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
16.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光合作用。
17.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核仁较大。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出入,保护细胞内部结构;(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是细胞内各项生化反应的发生地;(3)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产生ATP;3.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同化有机物质;4. 液泡:储存物质,维持细胞的内部稳定;5.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过程;6. 酶体:参与细胞内的物质降解和再利用。
二、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 消化系统(1)消化管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腺器:唾液腺、胰腺、肝脏、胰腺。
2. 循环系统(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心脏:心房、心室、心瓣;(3)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4)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结、淋巴液。
3. 呼吸系统(1)气体交换:肺泡;(2)气体运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1)DNA结构:双螺旋结构;(2)RNA结构:mRNA、tRNA、rRNA。
2. 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自然选择,性选择;(2)重组:二倍体细胞发生;(3)非等位基因:互补基因,多基因遗传。
3. 进化论(1)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缺陷:种群遗传变异;(3)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四、植物组织与结构1.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2. 茎:传导水分和养分;3. 叶:进行光合作用;4. 花:生殖器官,进行生殖。
五、动物的组织与结构1. 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元;2. 内分泌系统:腺体、激素;3.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4. 呼吸系统:气管、肺泡;5. 消化系统:胃、肠道。
六、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生长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2. 发育调控: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3. 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发育;4. 生殖过程: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七、生态系统1. 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2. 社会结构:动物的群体、族群;3. 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生物高考必考知识点
生物高考必考知识点生物这个科目一直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的好的同学靠它来与其它同学拉开分数,学的差的同学则在生物上失分很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高考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生物高考必考知识1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3、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神经节(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下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易错警示与兴奋产生与传导有关的3点提示:(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
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填内环境成分)。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惑]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特化的细胞膜,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相同。
易错警示有关神经传递中的知识总结(1)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高考生物合格考必备知识点
高考生物合格考必备知识点介绍:生物是高中阶段必修科目之一,也是高考考试科目之一。
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准备充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合格考必备的知识点,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器官与功能: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细胞内能量的合成等。
二、遗传与进化1. 杂交与基因:介绍基本的杂交规律和遗传基因的概念,如显性与隐性基因等。
2. DNA与RNA:了解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DNA复制的过程等。
3. 进化论基本原理: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等的基本原理。
三、生物的营养1. 光合作用:介绍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生的产物等。
2. 呼吸作用:了解有关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
四、人体生物学1. 循环系统:了解人体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等。
2. 呼吸系统:介绍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等。
3. 消化系统: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作用和吸收作用等。
五、生物的多样性1. 真菌的分类与特点:介绍真菌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菌丝和孢子等。
2. 植物的分类与特点: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如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等。
3. 动物的分类与特点:介绍动物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
六、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
2. 生物圈威胁与保护:介绍生物圈的威胁因素,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
七、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基因工程: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医学和农业方面的应用等。
2. 克隆技术:介绍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和应用等。
结论:通过掌握以上生物合格考必备的知识点,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复习和练习。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必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必备(一)走近细胞。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系统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如大肠杆菌)、蓝藻(如颤藻、念珠藻、发菜等)等。
-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等。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有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
- 细胞学说。
- 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 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
-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 基本元素:C、H、O、N。
- 最基本元素:C(因为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 化合物。
- 无机化合物:水(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无机盐。
-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20种,结构通式为H_2N - CH(R)-COOH。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必考学问点总结1一、生殖的类型名词: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养分生殖:植物的养分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局部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育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相互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但凡种子植物用种子进展生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构造。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15、被子植物:但凡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
语句:1、但凡种子植物用种乎进展生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由于要产生种子,必需经过双受精作用,即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分享【5篇】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分享【5篇】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细胞核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器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2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2.生物膜的特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思考: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①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②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3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Ⅰ: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②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Ⅱ: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②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Ⅲ: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②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总之,人和动物几乎不能利用脂质来合成蛋白质.(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局限性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②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区别和联系: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都必须经过消化与吸收相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均可合成.分解.转变.都必需在酶的催化下点才能完成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CO2和H2O贮存方式不同:糖类和脂肪可以在体内贮存,蛋白质不能在体内贮存.不同代谢最终产物不同: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CO2和H2O,而蛋白质的代谢终点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只是一种能源物质(只在糖.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方由蛋白质供能)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4一.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二.细胞核的功能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三.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5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和铜,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⑤常见的具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分享【5篇】。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必修一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20、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统称为活化能;2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2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7、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28、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9、叶绿体中的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30、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面积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传递、转化少数叶绿素a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3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2、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33、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34、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大小还受细胞核的控制范围限制;通过模拟探究实验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35、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过程;36、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37、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3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39、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40、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41、细胞的衰老是指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4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速率减缓;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必修二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16、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7、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18、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1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20、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21、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2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3、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4、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25、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26、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27、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8、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29、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30、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1、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32、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3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3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36、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注意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基因突变重在产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组是兄弟姐妹有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染色体变异是唯一可以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到的变异;37、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38、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例:雄蜂;39、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40、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1、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常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42、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3、遗传病监测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遗传病产生和发展;44、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45、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盲目性;46、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47、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些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历史局限性;4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手段或动力、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49、进化理论的发展:从性状水平到基因水平;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到以种群为单位;50、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统称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5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52、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53、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5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5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5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57、注意遗传系谱图的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58、如果是隐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是显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遗传;59、可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变异,不一定能够遗传给下代注意和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相区别60、三代以内的近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亲属;其中直系亲属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的为旁系,注意亲兄弟姐妹也为旁系必修三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1、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其中B细胞主要靠生产抗体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2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区别23、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器官移植;2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5、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6、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7、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8、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型、随机型、聚集型;29、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30、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3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防治有害动物,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32、自然界中确实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33、种群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3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35、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36、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重要特征;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竞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7、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大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常呈镶嵌分布;3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3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40、演替的类型:①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裸岩;②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4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4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4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44、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4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6、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不可逆不循环,逐级递减;4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8、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遵循这一原理,可以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成为生。
60个高考生物核心考点
60个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生物核心考点一:1. 动物性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种类比植物性蛋白齐全。
玉米中缺少色氨酸、赖氨酸;稻谷中缺少赖氨酸;豆类中含赖氨酸较多。
2. 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和氧化分解,肝脏释放和非糖物质转化的葡萄糖增多,引起高血糖。
细胞缺能,总感饥饿而多食,使血糖浓度高于肾糖域(160—180mg/dl),最终尿糖。
(注意三多一少的解释)3. 血糖平衡调节有两种机制:直接受血糖浓度控制(体液调节);血糖浓度刺激下丘脑再调控胰岛细胞的分泌。
(体液—神经调节)4. 有氧呼吸的特征产物是水。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影响因素是O2浓度、温度、水。
5. 无氧呼吸的两种方式是由细胞内的酶种类决定的。
产酒精的生物有大多数植物、酵母菌;产乳酸的生物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缺氧时)。
6. 肌糖原产生的乳酸和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随血液运输到肝脏,转变成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也可形成肝糖原和葡萄糖,极少量经肾脏排出。
7.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出芽生殖也可有性生殖(同水螅);硝化细菌(生产者)的代谢类型是化能自养需氧(NH3是氮原和能源,CO2是碳原);根瘤菌(消费者)和圆褐固氮菌(分解者)是异养需氧型;反硝化细菌(分解者)是异养厌氧型;红螺菌是兼性营养厌氧型。
蛔虫、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是异养厌氧型。
8. 植物向性运动的外因是单一方向的刺激(重力、单侧光),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意义是提高适应性。
9. 植物激素是在一定部位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的作用是主要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发育、生根,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解除种子和块茎的休眠;脱落酸是生长抑制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器官脱落。
10. 植物生长发育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整理)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整理)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分子与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2:遗传与进化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②伴性遗传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3)生物的进化3:稳态与环境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3)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变化(4)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5)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态。
高中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2.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4.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进行有氧呼吸。
5.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特有。
6.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和脂质合成的场所。
7.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8. 溶酶体:含有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9. 微丝和微管: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的结构与复制: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
2. RNA的转录:DNA转录成mRNA的过程。
3. 蛋白质的翻译: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
4. 基因突变:DNA分子序列的变异,可遗传或不遗传。
5. 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6.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7. 自然选择: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
8. 进化论:物种不断变化发展,新种由旧种演化而来。
三、生物的分类与生态1.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4.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5. 群落生态:同一地区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6. 物种多样性指数:衡量生物多样性的指标。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2.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
3.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4. 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
5. 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结合,直接产生新个体。
五、动物的生长发育1. 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2. 动物激素:调节动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化学物质。
3. 神经系统:动物体内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备—生物
1.糖类的基本元素为C、H、O,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 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9.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1.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3.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4.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5. 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6.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8.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19.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0.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21. 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一类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22.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3.(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4.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5.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网络调节下完成的。
26.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27.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8.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9.在真核细胞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30.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DNA 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31.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32.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33.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35.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6.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7. 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信使RNA上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38.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上能够和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反密码子也有61种。
39.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40. 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41.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42.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43. 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4.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45. 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现为代代遗传。
46.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应该禁止。
47.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表现为自由组合。
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
48. 一般地说,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甥的(交叉遗传)。
49.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50.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产生新性状。
51. 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52.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人工形成的多倍体植物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有丝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纺锤体。
53.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54. 所谓的利用单倍体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这里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单倍体必须是针对二倍体而言,即是由二倍体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
55.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6. 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定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方向上)。
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5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8.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59.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60.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6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62.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63.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64.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65.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66.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7.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食物关系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
68.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69. 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0.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7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72. 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
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73. 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74. 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75. 细菌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首先排除)。
76.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77.抗体的产生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
78. 血钙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
79.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并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80.基因工程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