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8_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六碳和碳的氧化物增分课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初三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还原性
高温下,碳单质能与某些氧化 物反应,夺取氧化物中的氧元 素,使氧化物失去氧而变成单 质。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 成铜和二氧化碳。
稳定性
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但在高温条件下,碳单质 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0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0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02
01
03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活性炭的应用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 力。它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脱色除臭等领域。
碳单质对环境的影响
80%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 致温室效应加剧,引发全球气候 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100%
空气污染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 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造成空 气污染。
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通过燃烧实验观察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发 出蓝色火焰并生成二氧化碳;另外还可以进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如用一 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二氧化碳的制法和实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碳酸盐与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04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碳单质的用途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知识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知识复习

类型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3.(2017重庆)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zhèngquè)的是(
)B
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2021/12/10
No 而具有氧化性。CaCl2+H2O+CO2↑。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CO2与H2O生成的H2CO3。B.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易错易混点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使人和动物致死的原因。 常见错解:①③ ①③。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ránshāo)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ránshāo)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谢谢观赏
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mù ti放 áo)在集气瓶口
3.检验(jiǎnyàn)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变水浑浊

2021/12/10
第五页,共十四页。
易错易混点一: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与水反应是化学变化;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CO2与H2O生 成的H2CO3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不可选。
2021/12/10
第七页,共十四页。
易错易混点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使人和动物致死的原因
2.现有(xiàn yǒu)A、B两个塑料软瓶,A瓶内装有一氧化碳气体,B瓶内装有二氧化碳气体,某同学
从野外捉来了两只蝗虫,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软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蝗虫很快都死了。请根
据下面所给选项回答,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2)

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解析:D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B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目没有变化,反应前后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已知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是单质B.反应后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D解析:DA、由图可知,其中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其中一种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3.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25X3A.表中的X=6B.在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4∶5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甲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C解析:C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11+15+8-1-25-3=6,选项A正确;B、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5g-11g)∶(8g-3g)=14∶5,选项B正确;C、反应中,甲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丁物质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丙物质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错误;D、甲物质的质量不变,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选项D正确。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真题训练(原卷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C1-35.5K-39Ca-40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1秋•丰宁县期末)2021首届中国碳中和图谱及零碳城市峰会于7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为实现碳中和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冬季取暖空温控制在18℃B.垃圾自觉分类投放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D.每天点“外卖”订餐2.(2021春•龙凤区期末)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3.(2021春•宁阳县期末)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像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4.(2021春•河口区期末)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5.(2021春•南岗区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点燃氢气: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滴,放热B.向石蕊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C.高温加热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黑色粉末逐渐变为成紫红色D.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水中产生浮渣6.(2021秋•邵阳期末)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制作钻头B.制作电极C.冶炼金属D.作冰箱除味剂7.(2021秋•雷州市校级期末)冬天用燃气热水器洗浴时,应充分保证室内通风,防止引起中毒。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二、单元目标
(一)课标要求
1.使学生掌握碳的基本性质,知道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以及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二)核心素养要求
1.建立化学观念:物质具有多样性。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2.培养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提高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的思维能力。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反应类型(1)四个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A+B+……=C 如:CO2+H2O=H2CO3②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C=A+B+……如:H2CO3=CO2↑+H2O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化变单化)A+BC=B+AC或A+BC=C+BA 如:C+2CuO高温2Cu+CO2↑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①氧化反应:得氧的反应。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作还原剂,显还原性。

②还原反应:失氧的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作氧化剂,显氧化性。

如:C+2CuO 高温2Cu+CO2↑C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显还原性;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显氧化性。

2.碳的单质(1)*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如O元素组成的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P元素组成的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硬度大(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软,有油腻感,有优良的导电性。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刚石、石墨与C60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它们都属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结构与石墨类似。

木炭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吸附性更强,可以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4)碳的化学性质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②可燃性:C+O2(足)点燃CO22C+O2(不足)点燃2CO③还原性(与某些氧化物反应):3C+2Fe2O3高温4Fe+3CO2↑C+CO2高温2COC+2CuO高温2Cu+CO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基础知识回顾: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但由于它们的 _____ 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存在差异。

在碳的几种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软而滑腻的是___ ;导电性能好的是。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常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中就是运用来吸附毒气的。

2、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泼性。

(2)碳的可燃性:①完全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

(3)碳的还原性:①与金属氧化物(CuO)的反应:。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

②与非金属氧化物(CO2)的反应:。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与(或__________)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2)收集方法: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 ____ 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可以用收集。

(3)检验方法:①是不是:通入,若,则是二氧化碳。

②满不满:用放在,当看到,说明已满。

3、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两部分,而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和反应。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和气体的。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密度比空气,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变为固体,即“”。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CO2既不能,也不能,也不能;②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色,碳酸不稳定,易,化学方程式为;③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1)用途: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工原料、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梳理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梳理第一节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__________变化。

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化学式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润滑性熔点用途金刚石C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无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最软之一良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_________的物质。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色、状态制法用途木炭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燃料、黑火药、制活性炭、冶炼金属活性炭灰黑色多孔颗粒状固体木炭在高温下用水蒸气处理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面具焦炭浅灰色多孔性固体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冶炼金属炭黑极细的黑色粉末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墨、油墨、油漆、鞋油、燃料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_________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四、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五、金刚石、石墨、C60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碳具有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剧烈,发出_________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3)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情感及价值观(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CO2与水、石灰水反应。

(4)CO还原CuO的分析学生准备记忆碳单质及氧化物的相关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准备第六单元知识体系和相关练习题课时安排总计三课时(具体安排见附件一)学法指导归纳练习指导第()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课前预习(复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网络归纳】1、请学生互相交流本单元有那些知识。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见附件一)交流本单元知识积极参与,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课堂活动与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小结: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无定形碳: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3)新的碳的单质:C60等。

说出碳的几种单质回答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交流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是使用;炭:指具体物质,如炭黑,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掌握碳的几种单质教学流程课堂活动与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2、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师生共同回忆,归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具体见附件二)适时拓展:1、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2、CO2灭火运用了CO2的什么性质?(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引导回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528336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528336

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依据及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复习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的方法。

(2)能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复习重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

【复习难点】探究实验室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碳的单质及化合物都有了哪些认识?仔细回顾并梳理一下。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比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找出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知识模块二 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点燃 完全反应:C +O 2=====2CO 2 可燃性{2CO )化学性质{2Cu +CO 2↑ )点燃不完全反应:2C +O 2 =====高温还原性:C +2CuO =====知识模块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药品:石 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实验装置:教材 P115图 6-12。

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操作步骤:参考过氧化氢制氧气。

检验方法:把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验满方法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高温2.工业制法 :CaCO 3 ===== CaO +CO 2↑知识模块四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常 温下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 常温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 物理性质 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化学式,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可用于,石墨化学式,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作铅笔芯是因为,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可作电车的电刷是因为、、。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活性炭、木炭具有性,是因为它们具有的结构。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60中60是指。

2、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1)性(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性(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及决定:制备气体的收集方法由及决定: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背景资料:HCl 是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氯化氢溶液叫盐酸(混合物),分为浓盐酸和稀盐酸。

因为水里溶解的氯化氢是气态的,所以浓硫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1)原料:方程式(2)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

若用浓盐酸,怎样除去CO2(HCl)。

(3)收集方法:原因是。

(4)验证方法:。

(5)验满方法:。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叫。

2、向放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现象:。

结论: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同时还说明它的一个物理性质是。

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

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3、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

观察到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4、CO2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也不,不能(2)与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变)(3)与反应(检验二氧化碳)(4)与反应5(Ⅰ)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Ⅱ)喷水(Ⅲ)喷稀醋酸(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6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

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⑴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________色。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C、改变能源(néngyuán)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代替
化石燃料;
D、冬天采取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练一练
5、按题意从O2、N2、H2、CO2、CO中选择适宜的化学式,填
入下列(xiàliè)横线上
(1)有剧毒的气体: CO 。
(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O2
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 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 可做气体燃料, 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wēn shì xiào yīnɡ);CO易与血液中 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2/10/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2、碳单质(dānzhì)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化学性质: 稳定(wěndìng)
(2)可燃性:
点燃
①木炭在氧气(yǎngqì)充足情况下燃烧 2C+O2 = 2CO
②木炭在氧气不足情况下燃烧
点燃
(3)还原性
C+O2 = CO2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焦炭还原氧化铁
高温
C+2CuO = 2Cu+CO2↑
物的呼吸作用;你认为正确的B 是(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白磷
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
A.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石墨
B.金刚石和
C.冰和干冰
D. 氧气和液氧
12/10/2021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 烧,密度比空气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单元复习(六) 碳和碳的氧化物
01 知识框架 1.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

⎪⎪⎪⎪⎨⎪
⎪⎪⎪⎧单质⎩⎪⎨⎪⎧种类:金刚石、石墨、C 60
等性质⎩⎪⎨⎪⎧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
⎪⎨⎪⎧常温下:性质稳定
高温: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物⎩
⎪⎪⎨⎪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毒性
用途: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
⎧反应的原理反应的装置
气体的验证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
装置:固体+液体―→气体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操作步骤
02 考情分析
本单元知识点在近3年河南化学中招试卷中,单独考查得不多,主要是结合其他单元在填空题及简答题中考查,分值2~4分。

高频考点有:(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结合氧气、氢气考查二氧化碳的制取,制取药品、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选择;(3)结合碱的性质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03 单元精炼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 .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 .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2.(苏州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有毒
B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3.(广州中考)如图,将充满CO 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4.(湘西中考)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6.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不选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因为二者反应速率太快
B.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能选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做原料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8.(陕西中考)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9.几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推断: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检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德州中考)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下图是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试管A中,除C、CuO外,还可能有物质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

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________也可以还原氧化铜。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

要想使进入试管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
11.(淮安中考)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3)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已知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最好选择________(填字母)。

(4)F是某同学刚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实验进行检验,要求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和现象。

12.(贺州中考)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 g,现将75 mL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求:
(1)m的值是________g。

(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河南单元复习(六) 碳和碳的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