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海洋无脊椎动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表面生有肋纹及棘突。壳口内面很光滑,呈橘红 色,所以便获得了红螺的名称。
分布广,以渤海湾产量较高。 其肉可食,贝壳是制作烟具或其他小工艺品材料。
疣荔枝螺: 贝壳呈卵圆形,一般高33mm,宽21mm。壳面布
有疣状突起,壳色灰白,突起为黑灰色。 生活在潮间带中潮区石缝内。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渤海数量多。 可鲜食,稍有辣味。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 用于地质学和油气勘探;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 为其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种环境。
有些种类刺细胞分泌的毒液对人的危害较大,可 造成严重创伤;
有些钵水母对渔业生产有害。
三、栉水母——辐射对称再探
为暖水近岸性海洋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 春夏之间,经常在贝虾类养殖池中大量发生,吞食贝 虾幼苗,为贝虾类养殖业的敌害之一。
辐射对称。 两层细胞,有简单的器官和组织,有消化腔,细胞 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进行,网状神经系统 。 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 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
水母: 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寿命很短,
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 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
处。食性杂,以褐藻类为主要食物。 鲜食,加工罐头或鲍鱼干,售价昂贵。
泥螺: 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在我
国沿海均有分布。体呈长方形,贝壳呈卵圆形。 泥螺在我国沿海都有出产,是典型的潮间带底
栖动物,多栖息在中底潮带的泥沙质滩涂上,以东 海和黄海产量最多。食用价值大。
宝螺: 又称宝贝。壳的螺旋部退化,色鲜艳,富光泽。 我国南海种类多。行动缓慢,白天蛰伏在珊瑚洞
我国常见的乌贼有枪乌贼(俗称鱿鱼),金乌贼与无针乌贼。 乌贼是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渔业 捕捞量很大,肉鲜美,营养丰富。
一、海绵
多孔动物的通称。 辐射对称或不对称,两层细胞 和中胶层构成。营固着生活。
人们通常所用的海绵与海里海绵不可相提并论。也许有人 惊奇地问道:“海里还有海绵吗?”其实,生活在海里的海绵 才是真正的海绵,人造“海绵”只是仿造了海绵的结构而已。
倘若把海绵从水中捞取上来,在海滨挖坑埋藏,待等烂掉 肉质,剩下纤维状交织的骨骼,再经过漂洗,才是我们日常所 见的海绵。
用价值。其闭壳肌干制品称干贝。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域种类最为丰
富。我国已发现约45种,其中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 的华贵栉孔扇贝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的经济品种。
栉孔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长肋日月贝
珍珠贝: 暖海产,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沿海较多。 种类很多,有珍珠贝、大珍珠贝、马氏珍珠贝、
企鹅珍珠贝等,其中马氏珍珠贝最普通。
沙蚕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经济鱼类和虾类的饵料。 中国南方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居民有食沙蚕的习惯。
沙蠋 又称海蚯蚓。是潮间带和河口区泥沙滩底的优
势种类,潜居于L形或U形穴道中。大量吞食泥沙, 消化其中的有机物和小型动物。由于不断吞食,虫 体头端上方的泥沙下陷,形成漏斗状的开口。
是水生动物的饵料。
寡毛纲: 本纲动物(包括陆生的、淡水的、寄生的和栖于
直立生活,将身体大部分埋入砂泥中。 在我国东南沿海产量较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
毛蚶: 生活在内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中,
尤喜栖于淡水流出的河口附近,以4-8米居多。 我国近海海域均有分布。肉味鲜美。 甲肝流行是由于人吃了不洁的毛蚶引发。
扇贝: 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壳、肉具有极高的利
瓣鳃纲(双壳纲):
约2万种,大多海产,少数淡水产,极少数寄生。 贝壳2个,瓣鳃,斧足。
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 的凿石或凿木而栖。
多数可食用,不少种类的壳可入药,有的可育珠, 有的为工业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烧石灰等。
牡蛎: 也叫“蚝”。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
生活在浅海泥沙。 肉味鲜美。壳烧成灰可入药。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山东、福建、广东沿海已人
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最大栖息深度达 10210m。
珊瑚: 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 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
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
热带地区,水深100-200m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 斜坡和崖面、凹缝中。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的主要类群:
贝壳
腹足纲
瓣鳃纲
1个,螺旋形 2个,包于左右侧。
头足纲
退化或消失
足 块状,头后1个。 斧形,1个。 8或10个,称腕 。
头部 明显触角1-2对

明显,分头和躯干
齿舌



分布 海、淡、陆
海、淡

举例
腹足纲:
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类,有10万种以上。生活在 海洋、淡水及陆地,以海生最多。
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黄昏时外出觅食,肉食性。 集食用、玩赏和装饰为一身,深得人类喜爱。
黑星宝螺
黄金宝螺
龟甲宝螺
黑星宝螺:其贝壳光泽夺目,令玩赏者爱不释手,虽然肉 可食用,但因其贝壳质优价高,采集者绝不肯将它砸碎食用,而 是采到后将它埋于沙内,待它肉体腐烂后洗净售壳。
石磺: 俗名土鸡、海蛤、海癞子、土海参。 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资
畜生有害。 海洋线虫是海洋小型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的类群。分布在从潮间带直到大洋深沟的沉积物中, 或附着在海藻和有机质碎屑的表面。
主要以底栖硅藻和沉积物颗粒表面的细菌、真 菌及其有机碎屑为食。某些肉食性(杂食性)种类捕食 其他小型后生动物包括线虫。
海洋线虫寿命短,高度多样性,且不同种和属 对环境的压力有不同的生态生理反应,因此作为一 种有效的手段来监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日益受到 生态学家和环境生物学家的重视。
生活在海水中的海绵,多数是灰黄色、褐色或黑色的块状 物。它的体表有许多凸起,凸起的旁边有许多小孔,凸起的顶 端有一个大孔。海水就从小孔流进去,又从大孔流出来,那些 微小的生物随着水流进入海绵体内,成为“自投罗网”的食物 。所以,海绵虽然被称为“海中的花和果实”,看上去似植物 一般,实际上是一种动物。
4、分节的蠕虫(环节动物)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索式 神经。
分3纲,寡毛纲,多毛纲,蛭纲。
多毛纲:多毛纲是环节动物中最多的及比较原 始的一类,有6000多种,除极少数为淡水生活外, 其他均为海洋生活。
沙蚕 长2.5-90cm,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色,头部明
显,体节数可超过200,除前2节外,各有一对疣足, 用于移动。用鳃呼吸。
于全球各地的海域里。
海蜇:
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 黄色,其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
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 我国资源量较大,为腔肠动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种类。
海葵: 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绿海葵、
黄海葵等。 一般为单体,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 海葵广布于海洋中,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
滨螺: 壳小,近球形,表面较粗糙,色泽不鲜艳, 全国沿海均有分布。生活在潮间带的高潮区、潮
水的浪花能击到的岩石上。 经济意义不大,但在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中,常
以它作为划分区或层的标志。
玉螺: 壳近球形,有紫褐色或黄褐色的斑点。 肉可食用,但因其自身是肉食性动物,为海涂
养殖贝类(牡蛎)的敌害之一。
马氏珍珠贝
船蛆: 常见于各海洋中。多数凿木居住,会破坏木船
和码头建筑。 头上有细细的壳,利用这种壳,能够钻进木材
里进食和长大。
头足纲:
全部海产,肉食性。体左右对称,分头、足、躯 干三部分。头部发达,贝壳退化。足着生于头部,特 化成腕和漏斗,故称头足纲。
乌贼:
遇到强敌时会以“喷 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 机离开,因而有“乌贼”、 “墨鱼”等名称。
用途:
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 认识和采集海绵动物,特别是浴用海绵,网孔细,弹 力强,吸水性好,可以用于洗澡擦身、洗碗等。
科学家还发现海绵体内的毒素可以用来制药,海 绵已经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
此外,由于海绵具有降解海水污染物的能力,也 展示了在海洋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
二、腔肠动物:辐射对称
五、软体动物——成功的软体
动物界第二大门。最大的软体动物大王乌贼腕展 开达12m,最小的是仅长1cm的螺类。
身体柔软,通常有壳,无体节,有肉足或腕。 分布于各种生境,如海水、淡水、陆地。 软体动物有重要经济价值:食用;药用(石决明— —鲍的贝壳;海螵蛸——乌贼贝壳);许多贝壳或珍珠 可用作装饰品,有些种类则危害码头和木船。有些种 类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许多种类已开展人工养殖。
贝壳极为发达,一般为螺旋形;头部明显,腹面 有肥厚而宽阔的足,其足部常能分泌一个角质的或石 灰质的厣掩盖壳口,起保护作用。
鲍: 俗称“鲍鱼”。为海味中的珍品。 贝壳螺旋退化;壳口大;无厣;足肥大。 全世界有 90余 种,分布于太平洋 、 印度洋和大西
洋。中国沿海发现7种,其中数量较大的皱纹盘鲍。 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并已进行人工养殖。 成鲍多生活在深水处,幼鲍栖息在低潮线下浅水
与躯干两部分。吻或长或短,可缩入躯干前端。吻 的顶端为口,口的周围围有具纤毛的触手或体褶, 触手或体褶内面有很深的纤毛沟。
6、螠虫动物 全部海产,底栖,分布在各海域,从潮间带到几
千米的深海均可发现。 已报导的种类约有100种左右。
螠虫为杂食动物,多以泥沙中腐烂的有机物、小 型底栖生物为食。
可用作钓饵,有些种类也可食用。中国北方沿海 居民冬春两季大量挖掘单环棘螠,俗名海肠子,在市 场出售,滋味鲜美。工养殖。文蛤: 埋栖源自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河口附近潮间带,
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靠斧足的钻掘作用 有潜沙习性。
文蛤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 食疗药用价值。
贻贝: 北方俗称海虹,其干制品称淡菜,是重要的经济
贝类之一。也是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竹蛏: 体延长,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名。 栖息在潮间带至浅海砂泥底,以强而有力的斧足
源量很大。 石磺出肉率很高,可食部分占体重的66%。其肉
味鲜美,营养丰富。
笠贝: 壳低圆锥形,如笠状,无
螺旋部,无厣。 主要分布于南方沿海,常
栖息在潮下带。
马蹄螺: 壳圆锥形,珍珠质层厚,
表面浅粉色,有深红色宽斜条 纹,为制扭扣的优项原料。
分布于南方沿海。
红螺: 红螺的贝壳呈球状,高达11cm,宽 9cm。壳质坚
1、扁形动物(扁形虫) 涡虫背腹扁平,是扁形动物中主要营自由生活的
一类,绝大多数的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多栖息在潮间 带石块下或海藻间,水质清洁的海域,很多种类能忍 耐温度及盐度很大范围的变化。
背平涡虫
2、纽虫
在世界上,大王乌贼长近17m;蓝鲸长达33m;霞水母 长达36m;但这些动物都算不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动物。
1864年,一次猛烈的风暴后,在英格兰沿岸,人们采到 一条海洋纽虫,体长竟超过了55m!
纽虫的身体不分节,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纽虫均有一个特别的吻,几乎超过体长的1/2。捕食时, 吻部可突然伸出,迅速缠住猎获物并将它卷人口中。
3、线虫
细线型,假体腔,三胚层,筒状神经系统,体表
有发达的角质膜。 完整的消化系统。 多为寄生,对人
特征为:有明确的中胚层;体型为两辐射对称。 多数栉水母无色,多数种类能发光,在夜间显示 浅蓝或浅绿色的光,这是动物所能发出的最鲜艳、最 美丽的光之一。
四、两侧对称的蠕虫类
两侧对称。 其体可明显地分为前、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 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 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渐渐出现了头部,使得动物由 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 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 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 陆地上爬行。 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海滨的)种类,通称蚯蚓。 体节明显,头部未完全分化,体节上多数有刚
毛,无疣足,背侧各环间常有背孔,成体有环带。
蛭纲: 本纲动物通称蛭,俗称蚂蟥。是一类高度特化的
环节动物。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为海水或咸淡水 种类,多数营暂时性的体外寄生生活。
5、星虫动物 海洋底栖动物,约300种左右。 身体一般呈圆柱形,体长在10cm左右,分为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