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3-02-07T01:57:02.24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9月第17期作者:李玉萍[导读]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对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李玉萍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651100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对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玉米作为生产原料,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作用,加强玉米生产和管理能促进工业进步。
在农业发展领域,各种高产种植技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出现,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
在玉米高产种植阶段,需要确定符合要求的病虫害防治对策,通过优化各方面管理,增加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是中国重要农作物,随着人口增多及经济的发展,玉米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长期以来,玉米病虫害会对种植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还需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并结合病虫害类型做好针对性防治,保证玉米高产稳产,促进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1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1.1玉米品种的选择
玉米品种的选择,对于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气候的环境、土地土壤、病虫灾害等外界因素都是玉米在挑选品种过程有利参考条件。
对此,相关部门应当为当地农民选择科学、合理、恰当的高质量玉米品种。
同时,高质量的种子具有一定抗性强以及耐活性,还能够非常良好的适用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为该地区玉米的高产量、高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选种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果实是否饱满,是否圆润,以及及时处理出现有问题的种子。
同时,应当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目前,中国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杂交品种,这些品种不同于普通的种子,能够将各种种子上的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很好满足市场的大规模的供应需求。
不仅如此,当地农民还可以根据实际市场中对玉米的需求量,合理配置玉米的种植品种,比如,近几年的新型玉米品种包括水果玉米、有机玉米。
都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对此,农民可以抓住这一机遇,让土地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增加自己的利益,促进玉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云南玉溪易门这个地域,应选择品质好的品种,如云瑞系列、海禾系列、路单系列,以及中单808、振兴508、迪卡2号、农大3138、宣黄单4等。
1.2选地
虽然说玉米自身生存能力和抗旱能力比较强,也能够适应大部分的土壤环境,但是土壤的质量、是否肥沃、养分是否充足等因素都是会影响到玉米产量和质量的,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自身抵抗力,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仍然是需要对玉米种植进行合理选择的。
在选择玉米种植地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灌溉起来比较方便、垄层比较深的土地,以保证玉米所需营养,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尽量不要选择斜坡、干燥、具有污染性的种植地,如果必须要选择此类土地,需要在真正投入种植之前,对土地进行修正,增加土壤的肥沃性和养分,以此来满足玉米对土壤的需求,为保证玉米质量和产量打好基础。
此外,玉米种植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定期灌溉,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
最后,玉米种植人员还可以采用轮番种植的方式去改善土壤环境,在降低病虫害的同时,促进玉米的高质量、高产量。
1.3整理土地
有很多地区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经常会种植二茬玉米,但是在种植二茬玉米之前,需要及时清理土地,对土地中的枝干进行处理,并进行追肥,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土壤尽快恢复活性和营养,达到最佳的种植状态,为接下来玉米种植工作打好基础。
玉米种植人员在玉米种植进行翻整和追肥的时候,要注意翻整深度和宽度管理,一般深度控制在20~30cm,垄与垄之间的宽度也要控制在30cm,根据每公顷的土地施肥300kg的尿素、4.50万~5.25万kg的农家肥和15kg的硫酸钾标准展开追肥工作,以此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土壤肥力,促进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
1.4灵活合理化种植
灵活合理化种植玉米也十分关键,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播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要根据耕地土壤的湿度或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播种,确保种子及时发芽破土,汲取水分和养分,促使玉米正常发育;二是要把控种子播种的密度,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要适合该玉米品种后期的生长发育,如有必要在玉米幼苗期可以人为进行调整,间距过密的地方要拔掉,间距过大的地方可以移栽,确保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
一般来说,每667m2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
灵活合理化种植玉米,有利于后期的田间管理和玉米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汲取和正常发育,也能起到抵御恶劣天气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5进行科学的施肥工作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各种肥料的使用是否科学,对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并且玉米是属于一种根系非常发达的农作物,玉米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肥料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
所以,要想保证玉米的产量得到一定的提升,种植户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就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保证玉米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肥料供给。
同时,由于玉米在生长发育的不同环节,对于肥料也是有着不同的需求的,这就要求了玉米的种植户在进行肥料的施加时,应当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肥料供给模式。
种植户在正式开展玉米种植活动之前,首先就应当对种植区内部进行各种基肥的施加,在进行基肥施加时,应当尽量地选择高品质的肥料,从而确保种植区内部的养分水平。
然后就是在玉米种子成长发育的幼苗阶段时,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肥料,不仅可以避免玉米种子在发芽的阶段出现腐烂的情况,同时,还可以为玉米种子的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
最后就是应当做好科学合理的追肥。
追肥活动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主要在玉米分穗的阶段开展追肥活动。
1.6灌溉
玉米生长需进行合理灌溉,这会对玉米产量产生直接影响。
玉米整个生长过程对于水分需求量较大,但不同阶段水分需求量存在一定差异,具体需结合土壤墒情及气候情况等确定需水量。
一般玉米苗期对于水分需求量较低,可结合实际情况少量灌水。
玉米孕穗期对于水分需求量大,该阶段玉米叶面蒸腾作用较强,可适当增加灌溉量。
抽雄开花期是玉米需水量关键期,该时期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灌溉。
2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虫害影响,需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做好种子处理及各项田间管理工作,均能够有效防控病虫害。
同时还应及时做好除草等工作,避免杂草同玉米争夺养分,导致玉米产量受到影响,或传播病虫害。
还需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保证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可综合应用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物理防治优势明显,不会对种植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值得积极推广。
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时,要注意提高药物使用的针对性,首选高效低毒的药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要注意药物剂量使用合理。
常见玉米虫害有玉米螟、地下害虫、蚜虫等,病害有黑穗病、大小斑病等,需针对性用药。
当前各种生物制剂能够对病虫害产生有效抑制作用,且不宜出现药物残留,可以优先选择。
3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产量与质量与种植技术还有病虫害防治技术密切相关。
科学的技术应用能够为玉米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当前需落实好各项玉米种植要点,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降低外界不良因素对玉米种植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玉米种植工作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利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17):42-43.
[2]王成峰.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及高产种植技术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4):121-122,124.
[3]张霞.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6):162-163.
[4]刘仲辉.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