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合集下载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一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一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一)第十一单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是A.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B.青霉素 D.脱落酸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草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是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的是4.下列实例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A.苹果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豆角茎的缠绕生长C.牵牛花早晨和中午呈现不同颜色D.秋天植物落叶5.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和果实的成熟,但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持续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A.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和脱落B.高温降解后对发芽的抑制作用被解除C.对果实的成熟与乙烯有拮抗作用D.对种子的发芽与赤霉素作用相似6.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C.生长素和乙烯相互协同,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D.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7.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幼苗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没有影响C.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增多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9.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10.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高的侧芽部位运输。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

全国1OO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 第1单元绪论~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00分钟100分)第工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目前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实施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属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A.分子生物学阶段 B.描述生物学阶段C.实验生物学阶段 D.纳米生物学阶段2.骆驼被人们称做“沙漠之舟”,是沙漠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骆驼体内储存有大量的某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3.组成纤维素、维生素D和生长激素的共同元素是 ( )A.C、H、0 B.C、H、O、NC.C、H、0、P D.C、H、O、N、P4。

一粒种子种下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包括 ( )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5.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

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来自于 ( )A.小麦 B.家兔 C.鱼 D.蝗虫6.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B和C7.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8.海洋生物夜光虫遇机械刺激会发光,产生这一现象、决定该行为的分别是 ( ) A.代谢与遗传 B.适应性和遗传性C.应激性和遗传性 D.应激性和适应性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酸10.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壁中含丙类化合物C.细胞质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D.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11.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 ( ) A.无颜色变化 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12.研究发现,水分进出细胞膜需要一种被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4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4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四)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A.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降低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D.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解析:癌变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外在因素是致癌因子,内在因素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B2.甘薯多年种植易积累病毒导致品种退化,可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品质和产量。

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增殖与分化B.减数分裂C.衰老与凋亡D.全能性解析: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答案:B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过程会出现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把细胞分隔成两个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继承了亲代细胞的遗传特性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会解体,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形成细胞板。

答案:D4.右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则该细胞A.为植物细胞B.无同源染色体C.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分裂与细胞膜的特性密切相关解析:该细胞含有中心体且细胞膜向内凹陷,可判断为动物细胞;该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膜向内凹陷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答案:D5.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细胞内A.有些酶活性降低B.色素减少C.水分减少D.呼吸速度减慢解析: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

答案:B6.2012年4月14~20日是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饮食与癌症”,旨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物质输入和输出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物质输入和输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制备细胞膜时,选取的细胞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猪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B.鸡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C.猪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D.鸡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解析:制备细胞膜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鸡的成熟红细胞中有各种带膜的细胞器和细胞核),因其基本不含带膜的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通过放入清水中使细胞吸水涨破。

答案:C2.某同学利用菠菜叶制作叶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可以观察到的是A.细胞内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B.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C.细胞内的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D.细胞内还存在多个蓝绿色的线粒体解析: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以看到细胞内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细胞内的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细胞内同时存在多个线粒体,这些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无法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到。

答案:A3.下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若A、B、C 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 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A正确;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加速糖原的合成,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分别发生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故B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故C正确;由于免疫功能过强而导致正常细胞的死亡,属于自身免疫病,故D 正确。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东部)1-15 第11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东部)1-15  第11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一)第十一单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血液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肌细胞的细胞外液为组织液。

答案:C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体环境中的是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解析:内环境由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B项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项发生在核糖体上,D项发生在红细胞中,均不属于内环境。

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浆、组织液中。

答案:A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B.①中的水可来自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C.内环境只是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长期营养不良会使③处的渗透压上升解析:①代表细胞外液中的血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③处的渗透压下降。

答案:B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C.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稳态是指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解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

答案:C5.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出现寒战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解析: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C、D都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正常反应。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6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6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六)第六单元遗传因子的发现(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③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

答案:C2.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解析: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类型(每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的个体进行杂交。

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A选项的亲本中,有一方三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A3.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解析: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性状分离,则亲代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肯定是显性性状。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出现纯合子。

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无法判断显隐性。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也可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

答案:A4.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A.9∶3∶3∶1B.3∶3∶1∶1C.1∶2∶1D.3∶1解析:纯合子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含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答案:D5.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出的多只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这是因为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B.黑色母羊必为纯合子C.黑色母羊必为杂合子D.控制黑色的基因不能遗传解析:亲代中的某一性状在子代个体中没有出现,那么这个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 东部)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 东部)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三)第十三单元种群和群落(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3.右图是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4. 右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B.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C.该地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5.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右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92只B.大于92只C.小于162只D.大于162只7.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8.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甲、乙所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元好问①今古北邙山②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怀?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②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

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

(1)“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是借用李煜的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但又翻出了新意,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句诗的含意。

答:(2)作者说“从前错怨天公”?作者为什么要怨“天公”?又为什么说是“错怨”?答:答案:(1)元好问借用此句,感叹昔日那些曾咤叱风云,盛极一时的英雄人物,如今却都默默地长眠地下,烟消云散,无数功勋也都化作汩汩东流水。

(2)以前怨“天公”是因为作者感到怀才不遇,埋怨命运太不公平,没有给自己创造机会去建功立业,创就盖世功名。

如今作者看到那些默默长眠于北邙山下的孤魂,当年也曾有过辉煌的业绩,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归于黄土一抔,因而发出“错怨”的感叹。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人月圆·春晚次韵张可久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1)“短亭”“画舫”“垂柳”等意象在曲中有什么作用?答:(2)“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这三句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答:答案:(1)“短亭”“画舫”“垂柳”等意象是对过去送别情景的回忆。

那时举杯送行,依依惜别,水陆分途,各奔前程,而亭、船、柳历历在目,以此表明思念之深。

(2)这三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使用反复的手法,把作者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三句还使诗歌意境深化,啼鸟声打断了作者的沉思,使他从迷惘中回到现实,而春晚的风雨,也是分别以后所经历的人生波折的写照。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15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15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五)第十五单元《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有关B.小肠上皮细胞运输氨基酸的载体属于内环境C.血浆蛋白含量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有关;小肠上皮细胞运输氨基酸的载体位于细胞膜,不属于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D2.右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则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淋巴→甲→乙”解析:图中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血浆的成分;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组织液→血浆”或“组织液→淋巴→血浆”。

答案:A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神经中枢的兴奋会导致感受器的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只要反射弧完整,接受刺激后,就会发生反射活动。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神经中枢的兴奋不会使感受器的敏感性减弱。

一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而一部分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中。

答案:A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1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1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第1单元绪论~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00分钟 100分)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自我更新,其应激反应、生长、发育都以新陈代谢为基础B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整体,生物在环境中生存,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既是稳定的,又是相对的,而变异是绝对的2.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包含的生物学含义是生物体A具有应激性 B具有适应性C具有遗传性 D.能影响环境3.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0、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元素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D组成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4.下图是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每形成1mol该蛋白质生成的水分子的摩尔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m,18mB.(m一4),18(m一4)C.(m一3),18(m,m一3)+4D.(m,m一2),18(m一2)+45.(2008年天津高考题)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氮基酸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6.下表示“研究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实验I 实验Ⅱ实验Ⅲ实验II作将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 min,用镊子央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用慑子央住鱼骨。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不同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成分中什么不同A.磷脂B.脂质C.蛋白质D.糖类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

答案:C2.右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醋酸菌、酵母菌、香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

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A.RNAB.核仁C.细胞壁D.核糖体解析:醋酸菌、酵母菌、香菇和蓝藻均有核糖体,都有DNA和RNA。

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仁。

答案:B3.下列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正确的是A.选取鸡血细胞液以制取细胞膜B.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用于观察叶绿体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于观察线粒体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解析:获取细胞膜宜采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材料;菠菜叶为绿色,叶片下表皮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含叶绿体较多);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答案:C4.下列不属于...豚鼠神经细胞和胰脏腺泡细胞共同特征的是A.具有细胞周期B.高尔基体较为发达C.具有分泌功能D.线粒体的数量较多解析:神经元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神经递质,胰脏腺泡细胞具有分泌功能。

答案:A5.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了,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则最可能的解释是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Cl-的相同解析:加入该负离子后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是该负离子抑制了Cl-的载体的活性,而对K+无影响,或该负离子与Cl-竞争载体,导致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五)第十五单元《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解析:人体中的体液是由⑤细胞内液和①细胞外液组成的,其中细胞外液包括②血浆、③淋巴和④组织液,⑤所在的组织细胞生活在④组织液中,②血浆和④组织液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换物质的。

答案:B2.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C.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降低血糖浓度解析: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而抗原、抗体和胰岛素都可以是血浆中的蛋白质。

答案:A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过程不一定要经过反射弧B.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是树突→细胞体→轴突C.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但范围较广解析:在单个神经细胞上树突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通过细胞体到轴突;神经递质是大分子,大分子进出细胞依靠胞吞、胞吐;神经调节要经过反射弧,作用时间短,范围小。

答案:C4.已知突触前膜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大(已知细胞外Cl-浓度大于细胞内)。

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神经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神经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号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解析:动作电位传到突触前膜才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所以突触前膜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升高,Cl-进入膜内,膜内应该还是负电位,而且比正常的静息电位还要低(超极化)。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一)第十一单元 磁场 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鲁科版(教师用卷)(90分钟分钟 100分)第Ⅰ卷第Ⅰ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52分)选择题部分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3,9~13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分。

1.关于安培力关于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电直导线在某处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该处的磁场方向相同通电直导线在某处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该处的磁场方向相同B .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没有磁场则该处没有磁场C .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跟导线垂直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跟导线垂直,,也可以不垂直也可以不垂直D .通电直导线跟磁场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一定最大通电直导线跟磁场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一定最大解析解析::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磁场垂直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磁场垂直,,也一定与导线垂直也一定与导线垂直,,选项A 、C 错误错误;;当通电直导线与磁场平行放置时与磁场平行放置时,,不受安培力作用不受安培力作用,,选项B 错误。

错误。

答案答案:D :D2.在重复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时在重复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时,,需要考虑减少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需要考虑减少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则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特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电直导线竖直放置时通电直导线竖直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实验效果最好B .通电直导线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时置时,,实验效果最好实验效果最好C .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实验效果最好D .只要电流足够大只要电流足够大,,不管通电直导线怎样放置实验效果都很好不管通电直导线怎样放置实验效果都很好解析解析::由于在地球表面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北、南极指南南极指南,,所以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平放置时,,电流在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电流在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此时的效果最好。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模拟测试(十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模拟测试(十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C.DNA,RNA和ATP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答案】B【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DNA与RNA的异同【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和作用,细胞中不同化合物的含量不同,核酸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

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内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B.温水的作用是使瓶内温度相对稳定C.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向右移动D.该装置直接测定动物呼吸释放的CO2量【答案】D【解析】试管内的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CO2,A正确;广口瓶入盛有温水的水槽内是为了使瓶内温度恒定,B正确;由于小鼠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会向右移动,C正确;该装置可直接测得动物呼吸时所消耗的氧气的量,不能直接测定动物呼吸时所释放的CO2量,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结合题意明确:实验的目的——测定小鼠在某一温度下的呼吸强度;实验的原理——小鼠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试管内的NaOH溶液吸收,玻璃细管中红墨水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量。

3、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

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答案】D【考点定位】遗传平衡定律【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透切理解遗传平衡定律:若群体中只考虑H和h一对等位基因且H基因的频率为p,则h基因的频率为1-p;HH基因型的频率为p2;hh的基因型频率为(1-p)2;Hh的基因型频率为1-p2-(1-p)2=2p(1-p)。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四)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2014年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主题为“消除癌症误区”,倡议消除人们对于癌症的一些成见和误解。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与病毒感染和饮食不当均无关B.同癌症患者握手会让细胞发生癌变C.细胞癌变前后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细胞癌变后在任何条件下均无限增殖解析:某些病毒感染与长期饮食不当均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才可无限增殖。

答案:C2.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及个体衰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分减少与细胞核体积减小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B.对细菌而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C.健康人衰老后头发逐渐变白是因毛囊细胞中缺乏酪氨酸酶D.多细胞生物中个别细胞衰老必然导致个体衰老解析: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变白是因毛囊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多细胞生物中个别细胞衰老不代表个体衰老。

答案:B3.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缺氧使正常代谢活动受损,导致细胞凋亡B.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C.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其体细胞不会凋亡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均不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解析:细胞缺氧使代谢活动受损而导致细胞坏死;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活动将加强;动物正常生活中细胞也会凋亡;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坏死不利于机体生长发育。

答案:B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无细胞周期B.改变培养条件肯定会缩短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周期C.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时间要短D.人体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作用,其细胞周期将增长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无细胞周期;营养条件不足、温度及pH等不适宜将会让细胞周期增长;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时间要长;人体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作用将迅速增殖,其细胞周期将缩短。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九)第九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9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多代只开红花,偶尔一株开出一朵白花,且该白花的自交子代也出现了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环境条件改变解析:基因突变后产生了新的基因,从而出现了新的性状。

答案:A2.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该变异一般不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答案:AD.环境影响解析:三倍体香蕉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而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3.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解析:基因重组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自由组合重组、交叉互换重组、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人工重组。

A选项属于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

答案:A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生殖隔离的形成必然经过地理隔离C.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解析:地理隔离是形成生殖隔离的常见形式,某些四倍体植物的出现不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B5.某研究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白化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软骨发育不全,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D.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随机调查解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而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好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出系谱图进行判断。

答案:B6.下列情况中,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A.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B.正常夫妇生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导致的不育解析:C项属于基因重组。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第一单元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B.具有生命特征的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的成分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比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稍大的层次是个体D.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析: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A错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比细胞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可能是组织或个体,C错误;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组成了一个生物体(个体)并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错误。

答案:B2.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内B.结核杆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寄主细胞的消化降解D.结核杆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解析: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以抵抗寄主细胞的消化降解。

答案:C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一旦建立便不会修改B.虎克和列文虎克用原始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C.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解析: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A错误;虎克和列文虎克用原始显微镜观察到从软木塞上切下的薄片为死细胞,B错误;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C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过程,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一)第十一单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B.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面部和耳朵出现冻疮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解析: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体内红细胞增多;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饮水不足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都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适应过程。

答案:B2.下列器官中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是①下丘脑②胰脏③肝脏④脾脏⑤肾脏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解析: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胰脏中的胰岛分泌的激素能调节血糖浓度,肝脏也可以通过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对血糖浓度进行调节,肾脏通过对葡萄糖和水的重吸收作用对血糖进行调节。

答案:C3.下图中甲、乙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只与图甲有关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催化其代谢C.细胞c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D.若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能是性腺细胞解析:图中甲、乙分别为体液、神经调节图示。

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与甲、乙均有关;酶具有催化作用;细胞c产生的兴奋通过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传递给细胞d;若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能是性腺细胞。

答案:D4.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激素D.性激素解析: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后经垂体释放;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支配,均需要下丘脑与垂体的密切联系;下丘脑的神经可直接支配胰岛A细胞的分泌。

答案:B5.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并不向组织提供能量或物质B.激素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C.动物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由专门管道分泌到血液中D.激素能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生长与发育解析: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传递着各种信息;激素能作用于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这是因为激素只会和靶细胞上特定的受体结合。

答案:C6.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B.①中无机盐浓度升高时,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C.①②③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的渗透压会下降解析: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正常情况下,①②③的成分时刻发生变化但保持相对稳定;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从而出现组织水肿,即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下降。

答案:D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胞免疫解析:过敏反应主要与B细胞有关;在体液免疫中,部分抗原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可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青霉素不是机体产生的物质,故其消灭肺炎双球菌不属于免疫。

答案:C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的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大脑H区受损的患者不能听懂话,V区受损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答案:B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B.抗体与抗原相结合,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有效应T细胞的参与D.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解析: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能消灭存在于体液中的抗原,而宿主细胞中的抗原则需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细胞免疫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就开始发挥作用的;体液免疫中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B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途径有三个:抗原经T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原刺激记忆细胞产生。

答案:C10.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由图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结合后,能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和辣椒素同时使用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但与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同。

答案:C1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元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解析: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酶在非细胞条件下能发挥作用,但激素需有对应的靶细胞才能发挥作用;有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细胞,抗体只能与相应抗原反应,抗原并非都是特定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病毒或是大分子异物;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等,免疫反应时需相应的淋巴细胞参与,未参与免疫反应的其他淋巴细胞(如未刺激的B、T淋巴细胞等)仍存在于血液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都是以兴奋区和未兴奋区之间形成局部电流或电信号形式为前导。

答案:D12.某研究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

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健壮的生理状况完全相同的家兔按性别分为两组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拮抗作用解析: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不能按性别分组,两组中雌雄应均匀分布,生理状况完全相同;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为了不影响家兔细胞内外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的生理作用刚好相反。

答案:A13.PM 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

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解析:血液的pH为7.35~7.45,由于血液中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后,血液的pH 不会发生大变化。

答案:C14.用图1装置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①图2显示的是膜外相对于膜内的电位变化②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③a至b 段主要是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外流造成的④将刺激点移到图1 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此图静息电位为正值,动作电位的峰值为负值,故应检测的是膜外电位的变化,且不管刺激哪一侧,电位变化的图解是一致的,图中bc段主要是由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迅速内流造成的,故②④错误。

答案:C15.免疫接种包括两种方法:①注射抗体,②注射抗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②B.方法①在接种者体内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C.方法②是通过使人体患病而获得免疫力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解析:方法①②分别称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注射的是抗体,可用于感染后的急救,如被蛇咬伤后注射的抗毒血清,可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但维持时间短;主动免疫注射的是抗原,抗原进入机体并引发免疫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该过程会产生记忆细胞,因而可以长时间起作用,主要用于预防。

方法②注射的是减毒或灭活后的抗原,失去了感染性,因而人体正常情况下不会因注射疫苗而患病。

答案:D16.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解析:图中LCM病毒感染小鼠后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应为效应T细胞或浆细胞,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 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属靶细胞,当把二者放在一起,4小时后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这说明前者应为效应T细胞,当它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可使靶细胞裂解,而使上清液具有放射性。

答案:A17.下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时体内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进入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而冷觉和热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D.人体对寒冷刺激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进入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平衡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答案:B18.下图中a表示某种分子,b表示某种相关的细胞,对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下降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细胞b,此时细胞b可能会兴奋C.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则b是下丘脑细胞D.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则细胞b可能是效应细胞或记忆细胞解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分为抑制性递质和兴奋性递质,所以,靶细胞b可能会兴奋也可能会受到抑制;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故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能是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记忆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分子,效应细胞分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两种,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B19.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解析: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使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B、C、D项均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