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症状的改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痉挛型脑
瘫患儿症状的改善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症状的改
善作用。

方法:以本院收养中的10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50)康复功能训练及常规护理、实验组(n=52)在上述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观察护
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康复有效率、护理后GMFM、CSS、D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予以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改善
患儿下肢痉挛,提高患儿运动能力,促使患儿发育商发育,改善临床症状有积极
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康复护理;功能训练;运动能力
痉挛型脑瘫是指患儿出生前、出生期间或出生不久因缺氧、感染、创伤等因
素致使患儿大脑损伤继而引起的运动障碍[1]。

患儿主要表现出运动笨拙、肌肉痉挛,语言障碍等症状,随着病程时间延长,患儿可出现体重增加,肢体活动障碍
等症状,并发骨关节畸形、肌腱挛缩等并发症,降低患儿生存质量,影响患儿生
长发育。

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积极做好康复护理工作,注重患儿发育需求与发育特点,最大程度预防继发性残疾发生,促使患儿早
日康复[2]。

纵观临床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干预现状发现,多是对患儿进行康复功能
训练,虽一定程度能提升患儿运动能力,但康复效果仍有待提升,因此,加强其
训练期间康复护理,提升康复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势在必行,本次研究,即对本
院部分患儿予以了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本院收养中的10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2例,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12岁,
平均(6.3±1.2)岁;实验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1~14岁,平均
(6.9±1.3)岁。

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康复功能训练及常规康复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

康复功能训练:(1)抱姿指导。

护理人员亲身进行抱姿演示,即将患儿放置床上,分开双腿,将其抱
起时一手将肩部扶住,另一只手将臀部托起,使患儿在怀中竖立。

抱起后再将其
双腿分开,放置双侧髋部,改善下肢收缩肌痉挛症状。

(2)卧姿指导。

于患儿
胸部放置颈枕,协助其伸出双臂,待患儿头部自然转动时,可将枕头抽出,促使
上肢更好伸展,改善运动功能。

(3)坐姿指导。

患儿坐立时,使其两腿伸直并
分开,在适宜力度推引下使患儿脊柱向前略屈伸展,针对年纪较大者可使其在小
凳子上直立,并使其双膝屈曲,双脚踩地,锻炼患儿下肢肌力,提高运动能力。

同时,还可给予患儿关节活动度、跟腱、手功能、爬行、行走、翻身等康复功能
训练,条件允许者可对患儿进行水疗、理疗,改善患儿肌力,同时辅以饮食、环境、用药、穿衣训练、晒太阳等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实验组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实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建立康复护理小组。

以主治医师、护师、护士长及责任护
士为组员。

组内成员共同协作,收集患儿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评估患儿心理
面貌,找寻可经康复护理入手途径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

遂建立
个性化档案,最大程度保障满足每位患儿护理需求,针对性改善患儿病情。

(2)具体措施。

1)进食护理。

除积极予以患儿营养丰富食物,促使患儿更快康复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患儿进食活动干预,告知患儿在饮食时,勺子进入口腔位置需
低于口唇,严禁从患儿头上方喂饮,避免头部过度伸屈,影响病情。

针对吞咽较
为困难者,喂饮后需即刻托起小儿下颌,帮助其更好吞咽。

喂食时多使患儿取坐
位或半卧位,头处于中线位置,避免头后仰异物吸入发生呛咳,或出现窒息事件。

针对年纪较大者(≥3岁)可鼓励患儿学习进食动作,手把手教其进食,使其能
独立完成进餐,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2)认知觉护理。

针对年纪较大者(≥3岁),可给予其动画书,为其播放动画片等刺激其视觉与听觉,护理人员在一旁对动画
片予以解释介绍给患儿,并通过眼神、肢体等示意,提高患儿认知觉能力,促使
发育商提高。

3)睡眠姿势护理。

正确睡眠姿势对抑制患儿异常姿势、促使患儿
正常姿势发育有积极作用,患儿睡眠时,可使患儿处于侧卧体位,以降低肌张力,使动作对称,改善痉挛肌张力,促使患儿运动功能改善。

4)语言康复护理。


言康复护理前,护理人员需使患儿处于正确姿势,交谈时与患儿眼睛高度保持一致。

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秉记无论患儿是否能听懂语言,皆应找寻能吸引患
儿注意力的机会与其交谈。

同时,为增强患儿说话信心,护理人员可将患儿喜爱
玩具摆放眼前,不断询问患儿是否想要等话语,鼓励患儿发音。

待患儿发声后需
即刻回答并与其对话,对其表现赞扬,改善语言障碍症状。

5)心理护理。

加强
与患儿交流,尤其是>3岁患儿,交谈中,护理人员需应用患儿较易理解方式对
其进行交流,并善于理解对方情感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当患儿较难理解话语时,
可耐心叙述能理解的几种意思,并指引患儿以点头或摇头示意的方式来确认。

同时,需尊重理解患儿,为患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和功能训练前,应提前告知患儿,并最大程度取得患儿同意,使其从心理上接受,提升康复效果,同时,可定时给
予患儿喜爱玩具,播放其喜爱电视剧与音乐等,使其心情愉悦,改善负面情况。

1.3观察指标
(1)观察康复效果。

显效:下肢功能恢复,运动笨拙、肌肉痉挛等临床症
状消失,GMFM、DQ评分较治疗前提高70%以上。

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GMFM、DQ评分较治疗前提高50%以上。

无效:症状无变化。

(2)观察GMFM、CSS评分。

GMFM即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主要评估运动
功能,分值高低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呈正比。

CSS即下肢痉挛评估量表,分值高
低与患儿下肢功能痉挛程度呈正比。

(3)观察DQ评分。

DQ即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主要评估患儿发育商,分值高低与患儿智力改善情况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康复效果评估
实验组康复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康复效果评估(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
率(%)
实验组5243
(82.69)
7
(13.46)
2
(3.85)
50
(96.15)
对照组5034
(68.00)
6
(12.00)
10
(20.00)
40
(80.00)
---- 6.408 P----0.011
2.2 GMFM、C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GMFM、C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MFM评分更高,CSS评分更低(P<0.05),见表2。

表2GMFM、C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GMFM CSS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实验组5245.76±
3.54
73.56±3
.54*
11.43±
1.12
8.33±0
.76*
对照组5045.77±
3.53
60.66±4
.12*
11.45±
1.09
9.65±1
.11*
t-0.01416.9820.0917.032
P-0.4940.0000.4640.000注:同护理前比*P<0.05。

2.3 D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DQ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DQ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实验组5226.54±1.1244.55±1.65
对照组5026.55±1.0935.32±0.65 t-0.04636.893
P-0.4820.000 3讨论
痉挛性脑瘫为神经内科疾病,有资料显示,每1000名婴儿中有2名患有脑瘫,且低体重婴儿患此病风险更高,需积极干预治疗,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


临床针对该类患儿治疗现状发现,该病较难治愈,多是以康复训练为主,以改善
患儿运动能力,促使其正常发育[3]。

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提升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效果,于康复功能训练基
础上对部分患儿展开了综合护理,力在通过综合的康复护理,最大限度恢复与补
偿患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使其实现独立性,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权利,积
极参与社会活动中。

且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其在尊重患儿方面更具优势,
可依据患儿意愿进行某项操作,患儿能享受基本人权,最大程度保护患儿自尊心,于提升治疗依从性亦有积极作用,如此良性循环对康复效果亦可产生较好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康复有效率、护理后GMFM、CSS、D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进一步证实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有积
极作用。

分析具体措施,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前,先是给予患儿康复功能训练,
能通过训练直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减轻下肢肌肉痉挛症状,遂通过康复护理以
辅助康复效果,进一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护理措施开展前,先建立专门小组,
有助于满足每位患儿护理需求。

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通过进食护理,改善患儿
机体营养状况同时,避免呛咳不良事件发生。

通过认知、语言护理,提升患儿认
知与语言能力,对帮助其适应社会有积极作用。

通过睡眠护理、心理护理促使患
儿身心健康发育,减轻疾病对发育商影响,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健康发
育发展。

综上,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予以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改善患儿下肢痉挛,提高患儿运动能力,促使患儿发育商发育,改善临床症状有积极作用,值得
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芬. 痉挛型脑瘫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探析[J]. 教育革新, 2018, 000(002):P.64-64.
[2]汪丹, 朱晓雯, 李泽楷,等.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应对方式的现状及
其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v.36;No.397(07):42-46.
[3]曹林娅. 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延伸训练的效果分析[J]. 当代
医药论丛, 2019, 017(009):234-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