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究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在当前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经济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方法来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结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提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实施该方法时应当注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创新创业;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大学生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21世纪是创新和创业的时代,创新与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成为经济发展引擎和日益重要的推动力。
在国外,高校和政府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一系列创业课程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以提升其日后创业技能。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高校课堂中的创新创业课程零碎而又散乱,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指导为主,缺乏相应的系统课程。
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以及经济形势,经管类人才不仅应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熟悉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通晓经济运行规律,更应具有放眼国内外的开阔视野、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对问题和机遇的高度敏锐、敢于创业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而对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经济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在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法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
西方国家较早开始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案例教学也被证明对经管类学生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经济学案例就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实际经济问题为题材而进行的客
观描述,案例教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案例,让学生站在客观的、局外人的角度或当事人的立场上,来讨论经济生活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应该怎样分析,从中找出经济学的一般原则和原理,并身临其境进行分析和决策,找出问题、原因和对策等。
以此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学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经济类课程的兴趣。
案例教学符合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应有之义,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笔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90名同学进行调研,其中相对于老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68的同学希望经济学上课的方式是案例教学。
同时,在案例分析与讨论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进而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然而,目前经济学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经济学由于课程的特点,很难做到像应用经济学课程那样进行实验室模拟实习,案例教学也主要在管理学中应用的较早、较广泛,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比较滞后。
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本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
采用相对稳定不变的教材;上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采取全盘接受的学习方式;课程结束时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思维僵化,与创新型人才相去甚远。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学生自身也陷入困惑,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如何通过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难度也非常大。
如何有效地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高校从事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们的共同课题。
本研究提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实施该方法时应当注意的关键环节。
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剖析经济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对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路径如图1所示第一,穿插式案例教学。
经济学课程为理论性课程,有大量的原理、模型、图表、公式知识,学生往往将精力花在学习理论知识上,而导致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形势热点的关注不足,从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现象,本课程设计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的路径,体现在一方面根据每章节知识点的需要,设计一套问题导向性情境或案例,另一方面利用现实中的事件和经济热点问题解释经济学原理。
第二,讨论式案例教学。
课程教学、考核内容偏重理论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应用创新机会的现象。
本课程设计一套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案例库,同时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安排时间展开讨论,总结出案例分析思路或答案,将案例讨论过程的表现纳入期末成绩,重视学生的参与深度和广度。
第三,参与式案例教学。
当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够丰富,缺乏学生的主动配合,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无法形象的体会经济学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本课程布置课后开拓性的案例,作为思考题让每个学生课后思考。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路径1、理论性课程运用大量的原理、图表、公式和模型解释理论和方法。
分析问题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形势热点的关注不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主要路径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
2、课程教学、考核内容偏重理论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分析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以应试为主,仅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没有应用创新机会。
主要路径密切结合经济热点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