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明明就是一座座黄土堆,怎么会是帝王之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夏王陵:明明就是一座座黄土堆,怎么会是帝王之墓
不怎么读历史,对西夏王朝了解甚少也就不足为奇,再说,这个短命王朝在被蒙古大军的铁蹄踏碎后,就瞬间灰飞烟灭了,或许是成吉思汗太恨之入骨,竟然在元史上没给它任何一点安息灵魂之地,有关它的记载几乎一片空白。

自然,它的存在被我这么一个历史盲严重地忽略,也就情有可原了。

直到这一天,不期然闯进了西夏王陵所在地,才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它的距离。

当第一眼看到一堆黄土筑就的状如窝头的高台时,简直哪敢相信,竟然有堂堂的帝王之陵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可它却真真切切地存在,且被称为「”东方金字塔”,这陵园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看来,真要弄明白这个名为西夏的王朝究竟是啥面目,不借助强大的网络知识和无边的想象力还真无从下手了,毕竟那里就只有几个大土堆啊。

从银川市西行30多公里,就见到了陵园。

陵区看起来好大一片,背靠魏巍贺兰山,前有广漠的银川大平原,直面黄河,似有风生水起之势,应该说这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

主要的陵墓有9座,传说是西夏王李元昊及其祖父、父亲和后代诸王所在,具体谁在哪一座,没人说得清楚,周边还有不少小型的陪葬墓,据说那是王侯勋戚们的。

根据文献记载,昔日的王陵,每个陵园均有地下陵寝、墓室、地面建筑和园林,形制与布局大体相同。

从南到北分布着门烦、碑亭、月城和宫城。

陵台以夯土筑成,呈塔状,七层八角,檐木结构,并挂有瓦当、滴水和屋脊兽,外部以砌砖包裹。

陵园的建造充分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之长处,融合了汉、佛、党项族文化之精华,却又别具一格。

现在我能看到的,都是已遭受了人为和自然力破坏后残存的土丘,颓壁残垣以及一地破碎的瓦砾,只是它的骨架尚在,格局尚存,隐约可见其布局之严谨,规模之宏伟,似乎还能感觉到这个曾经的部落王朝昔日特有的灵性和气息。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部落王朝呢?据史料介绍,西夏的祖先原是一支党项羌族人,《旧唐书》贬之为「”西羌之别种也”。

唐朝初年,他们还在青藏高原一带游荡,艰难求活,靠依附大唐逐渐壮大成数个部落,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
地。

又后因恐于四处劫杀的吐蕃军,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今天的甘肃庆阳一带定居。

唐安史之乱起后,因担心这帮蛮野异族图谋不轨,遂将其迁至今陕西榆林以北内蒙白城子以东地区。

至唐末,因其平定黄巢起义有功,得以封侯赏地,从此成为藩镇势力割据一方。

不过,在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时期,皆"俯首称臣",甘当一方诸侯。

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建立起了后来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189年,历经了10代皇帝。

鼎峰时期,其统治疆域触及到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

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世人形容为「”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

当然,尽管这个游牧民族诞生的西夏王朝,也曾经创造过自己的繁荣至极和辉煌一时,但在强权林立的夹缝中求生存,难免不在历经战争、皇权更迭以及内乱频发之后,由盛而衰,直至崩溃,在中国这条历史长河中终究是昙花一现。

说起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西域王朝,我就想到两个人。

一个是叛民李继迁。

这个叫李继迁的人,是夏州节度使一个堂兄脚下的孙子,应该说没有叛民李继迁,就没有西夏王朝的发轫。

那时,北宋朝廷一心就想根除掉这股盘踞夏州已久的藩镇势力,想到的最好策略就是将其一锅端到京城。

可偏偏这个李继迁,比别人多长了点政治头脑,借故叛逃了,遁入茫茫草原,在那里娶了多个当地豪强的女儿为妻妾,与地方首领结亲,通过励精图治,渐渐做大了势力,开启了作对朝廷并图谋自治的征程。

宋太宗大怒,派出五路大军前去平叛,结果皆败北而归,没等到收复就溘然长逝了。

等到宋真宗即位后,不仅无能降服,还为息事宁人,割下多处土地送与李继迁,这就等于承认了西夏独立的事实。

只可惜李继迁也好景不长,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重伤而死,时年42岁。

另一个便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也就是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之所以坐上开国皇帝的宝座,还得感谢他爹。

他爹李德明呕心沥血、韬光养晦、休养生息甚至卑躬屈膝了好些年,就在万事俱备,正要建国称帝之际,突然去世了,由此为他铺就了一条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光明大道。

李元昊登基后,在他身上发生的这样几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下令境内百姓三日内必
须秃发,不服从命令者杀头,秃发还不是全秃,而是两侧各留一撮的那种。

二是,命令一个叫野利仁荣的大臣,耗时三年,倒腾出了五千多个西夏字,把原来所有人都认得的一个个汉字,变成汉学家都不认得写不好的西夏字。

三是,杀掉自己的小舅子,将其妻子揽入怀中,没多久又看上了废太子的准媳妇,迅速占为己有。

四是,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被废太子为报夺妻废母之恨,挥剑削掉了鼻子,痛极而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