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 缺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菏泽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B)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 分。

做题前学生务必用0.5毫米蓝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学校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不得分。

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④某校元旦文艺汇演活动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 D.②④
2。

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这说明( )
A.文化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B。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C。

文化具有形式丰富的特点
D.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源泉
3.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

这说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

②③ C.①③ D.③④4。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宣传口号。

这一口号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A.文化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
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

人的文化素养要在环境中培养
D.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5。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说明()
A.世界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C。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6.牛仔裤、麦当劳、摇滚乐、互联网……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这些具有鲜明美国特色文化标记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面临着西化的影响。

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有形的、强制的
B。

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总是被动的、消极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

人的生活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就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据此回答7—9题
7。

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于25%,而我国却不到1%。

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

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迅速发展
D。

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8.我国之所以要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因为()
A。

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

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文化竞争力
C。

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9.我国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必须()
①发展科技和教育②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④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10“烽烟滚滚唱英雄"“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

每当这些红歌旋律响起,总会让人们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这说明()
A。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强制性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优秀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11。

红色文化产业是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除了具有一般文化产业的属性外,还具有传播先进理念、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对江西的振兴起着重要作用。

江西重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因为()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的认同
13.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要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不断的交汇与融合中,“见贤思齐”是我们崇尚文化交流的理念。

因此,我们()
A.应该用优秀的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
B.要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就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要把握好这两组关系,就必须()
①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②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③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听到歌曲《小苹果》,《小苹果》凭借欢快的节奏、独特的舞蹈,迅速风靡全球,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这表明()
A.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水平趋于一致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6.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B。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

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D.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进步和发展
17。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

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下列属于大众传媒的是()
①报刊②亲朋聚会③外出旅游④网络
A。

①② B.①③C。

①④D。

②③18。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齐鲁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

如果你参与“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研讨会,需要拟定一份发言提纲,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抓住机遇,加速融合,全面占领国外文化市场
B。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全面改造齐鲁文化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D。

立足特色,相互尊重,全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19.西方的“AA制”曾被中国人视为吝啬小气,但如今很多国人提倡用“AA制”破解面子消费.这表明()
A。

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B.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差异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20.央视春晚上,美国著名音乐家雅尼联袂中国古筝演奏家常静,带来了中西方器乐合奏《琴筝和鸣》.他们演奏了《圣托里尼》《夜莺》《金蛇狂舞》三支乐曲,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和音乐美的享受,可谓“余音绕梁”。

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来自灵感,依靠才智
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A。

①②B。

①④ C.②③ D.③④21。

根植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走进基层、贴近群众,采写了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

这生动地告诉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源于文化创作者的努力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C。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

大众传媒成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

”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
A.不断创新的过程B。

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C.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23.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文字的发明B。

弓箭的出现
C。

私有制的产生D。

史书典籍的出现24。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①②B。

①④ C.②③ D.③④25.响彻天籁的藏族歌曲、辽阔豪放的蒙古长调。

....。

由少数民族乐手演出的原生态音乐令观众们叹为观止。

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第Ⅱ卷(共4道大题,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

5毫米蓝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26.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山东省积极打造有山东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战略转移,营造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文化环境,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以优秀文化提升劳动者素质。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生
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是如何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的。

(9分)
27.《列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家原住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于坟墓之间,孟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经商游戏,于是,孟母再次搬家,迁居至一所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经常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感到此处是最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孟母的影响下,勤奋苦学,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称为“亚圣".“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谈谈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11分)
28。

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皖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历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是双向的。

我们要充分发挥皖江文化的积极作用.
(1)为什么说历史区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6分)
(2)我们应该如何继承皖江文化,发挥皖江文化的积极作用?(8分)
29.二百多年来,京剧始终是在继承与创新的交替运行中向前发展的。

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京剧艺术家必须深入现代社会生活,善于驾驭生活素材;在保留和展演传统的经典剧目,保持和继承传统的艺术神韵和美学特质基础上,用崭新的视角来展示传统艺术之美;积极吸纳融汇其他艺术之长,为我所用,创造体现当代美的表现手段,赋予京剧鲜明的时代特色,让京剧这一国粹真正得到发扬光大。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将京剧这一国粹发扬光大?(1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