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中护理优质化的管理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护理中护理优质化的管理与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优质化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民政
总医院消化内科患者12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
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参与前后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修复状况及实验者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优质护理组)焦虑
和抑郁情绪修缮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
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可快速促进患者的康复,也可使患者满意
度大大提高,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因此值得被广泛采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患者;效果;满意度
实验目的:通过勘测住院患者应用消化内科提供的优质护理后对抑郁、焦虑
情绪的修缮状况及实验者满意程度,使临床护理从中获悉参考依据。
实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位于河北省的民政总医院参与治
疗的消化内科患者125例,患者会被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
理参与前后不良情绪的修复状况及实验者满意程度。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对照组抑郁焦虑情绪修缮程度与观察组相差甚远,所
成偏差具备统计学意义(0.05>p);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对照
组的满意度为81.5%,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所成偏差有统计学意义(0.05>p)。
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消化内科住院实验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同时,能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和作息水平,加速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应积极在临床
上被推广应用。
在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病症中不乏消化系统病症,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
存质量因此受到严重威胁。
国内文献报道,大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在消化内科
中现身已为常态,消化内科病症的时长性、难治性、反复性等特征造成这一现象
的时有发生。
乐观的情绪波动会加速病症的消除,相反,不良的情绪波动会加重
病情。
近年来,优质护理是被国家大力提倡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服务形式。
我们对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及早采取优
质护理参与,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波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位于河北省的民政总医院参与治疗的消化内
科患者125例,随机将其归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5例。
所有患者都是躯体完
整且无精神病史,确保了调查的正常实施。
有71名男性和54名女性,年龄在25岁~ 78岁,平均年龄(7.1±;56.3)年,病程6个月~ 8年。
病症类型:胃部病症43例,肠道病症34例,肝脏病症23例,胆系病症12例,胰腺病症7例,其他
6例。
文化程度:小学级以下15例,初中48例,高中36例,大专及以上26例。
2组个体的病症类型和文化水平等其他临床资料上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即0.05>p),保证了一定的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按照标准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优质护理应用于观察组,详细操作如下:
1.健康教育:向患者反复用耳熟能详的知识深入讲解病症有关问题;下发健康宣传手册,让同患者积极交流。
2.心理参与:在友好的护患关系之上,留意护患交流,使患者积极参与。
病人在被询问时必须耐心地回答,合理的要求得到及时的满足,病人的信任时间,使它增加了安全感。
在各个方面,详细和知情地评估和评估病人的情绪波动,鼓舞患者表达自己的心情,负性情绪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及时得到缓解,使其在平和愉快的状态下接受护理和治疗,行为得到自己的控制,形成规定。
放松疗法可在必要时采用,负性情绪对治疗和护理的干扰及时得以消除。
3.生活护理:良好的医院环境,确保病房安静、通风、整洁,。
病房合理安排,病人之间无干扰。
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有有效睡眠时间的病人应该避免夜间护理。
辅助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无烟无酒,不忘运动,形成生活规律。
4.饮食指导:饮食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科学饮食后,根据后天性疾病的特点,给予消化、轻、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不可接触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
5.用药教育:服药依从性教育是重点,药物自我管理与监控需要强化。
引导患者知道正确的用药流程,不可乱吃药,经遵医嘱,协助患者服药有时也是必要之举。
坚持长期服药,不可自行断药。
6.安全护理:消化内科患者受焦虑、抑郁等情绪控制,易产生冲动行为。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与变化必不可少,应对对重点患者加强监护与巡视,必要时采用交接班的方式,加强巡视与监护。
1.3观察指标
1.3.1指数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和抑郁的前两组护理前后的状态。
共计20个表格项目,由患者在护士和专业人员指导下自己填写,由护士和专业人员在填写结束后将各项目得分加权计算,总分依据公式换算成标准分,根据结果对照研究。
1.3.2调查方法
对2两组实验者采用匿名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分析。
满意程度包括满意和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值检验测量数据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0.05 & gt;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参与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参与后 SAS 和 SDS 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修缮,观察组(优质护理组)焦虑和抑郁情绪修缮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日子来伴随着广大群体的对自我保护的重视,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态度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高,方便快捷的是护理服务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增加,尤其是在胃肠疾病种类复杂的部门,医学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和消化科护理工作的部门是耗费时间和能量消耗。
如果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很容易造成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医患矛盾也随之发生。
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因此,提升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中消化科护理服务质量迫在眉睫,护理过程
中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以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原则满足患者需求。
医院进
行了50例消化道疾病1周前的高质量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科对应我们的服
务意识教育,做到全方位的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同时在每一间病房
门口都设好意见箱,便于接收患者意见,并以此为依据来完善医护人员的护理水
平及医院的护理装置,从而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案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护理总满意度为100%。
说明
优质护理在消化科护理中应用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有利于维护护患关系,值得被广泛应用。
经笔者考察,护理的优质化能够在管理中得到实现,而优质护理对于消化内
科的病人康复有着很大意义,尤其能明显减轻消化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和自身作息质量。
参考文献
[1]惠蓉.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 吉林医学,2013,34(24):5013-5014.
[2]文桂芳. 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264-265.
[3]张丽红.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7):1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