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知识梳理
主题一冷战中的对峙
1.冷战政策:
(1)含义:以_____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_____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措施。
①政治:1947年,___________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②经济:推行援助西欧的“___________”。
③军事:1949年,建立了_____________组织。
(3)影响: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_________形成。
(4)结束:1991年_________,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2.美苏争霸:
(1)原因:20世纪50年代_____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过程。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_____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表现为1962年的_____________。
②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_____处于攻势,表现为1979年占领_______。
③20世纪80年代,苏联全面收缩,1989年苏联从_______撤军;美国因大规模扩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④_____年,苏联解体,美苏_________随之结束。
(3)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主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
(1)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_________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______方向发展。
(2)内容:“一超”是指_____,“多强”是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决定因素:_________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科索沃战争:
(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2)概况:_____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_______进行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3)影响:是美国对世界_______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主题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__________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___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_____________成立。
3.影响:
(1)对世界。
①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消极:发展中国家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2)对中国。
①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加入_____________。
二、难点突破
1、如何正确应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如何认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中考对接练
1.英国首相邱吉尔,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最先发出了冷战信号“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该“信号”被称之为()
A.杜鲁门主义B.欧洲复兴计划C.铁幕演说D.慕尼黑阴谋
2.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
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A.经济援助
B.称霸世界
C.造福各国
D.追求互利
3.1962年8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正在修建导弹发射场。
10月,U-2飞机又拍摄到
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撤出所有导弹。
10月底,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所有导弹,随即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
A.美苏开始争霸B.美苏势均力敌
C.美苏争霸达到高潮D.美苏均做出让步
4.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渗入”。
他提出的一系列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下列所述与这一系列纲领和政策不相符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C.干涉别国内政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5.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其中的“破坏”主要是指()
A.美国利用优势干涉他国内政 B.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C.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D.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6.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A.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完全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7.二战后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趋势被称为()
A.经济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8.“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B.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C.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
D.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
9.杭州G20峰会的主题反映了()
①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主题一:美国苏联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赫鲁晓夫美国古巴导弹危机苏联阿富汗阿富汗
1991 两极格局
主题二:两极格局多极化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经济实力
1999 南联盟多极化
主题三:和平与发展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相互依存互相竞争科技水平
经济实力世界贸易组织
二、难点突破
1、(1)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则受其益;用得不好,则受其损。
(2)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全球化为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
(3)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和善于加入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其有利因素和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及时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和风险,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
(4)改革现行的不合理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考对接练:
1.C 2.B 3.D 4.D 5.B 6.D 7.B 8.B 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