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 1.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 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 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 北》)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 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 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 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 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 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 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 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 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 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 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诗,全诗以“别”统率, 即描写离别的伤感,又抒发了别后悠长 的思念,从而表达了缠绵热烈,纯真执 著的情感。
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样的新意?
⑴原意: 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⑵新意: 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例子:重病期间,周总理仍旧坚持工作,在他身上,我们 可以领悟到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间被决定 。2021/5/112021/5/11T uesday, May 1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6:56:47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12021/5/112021/5/11May- 2111-M ay-21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两句就转到对方女主人公 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 情人怎样的心境?
“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 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 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清 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
表情作用。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 兴的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 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 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 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 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方”和“始”强 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
四、无题诗代表作——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 为“痛苦”,写出离别的痛苦不堪。
•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 游原》)
李 商 隐 的
无 题 诗
[
]
一、走近诗人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 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 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 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此后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 怀报国之志,在悲愤寂寞中死去。终年四十六岁。
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
• 爱情是美好的,虽然也会有不太圆满的结局, 但歌颂爱情的诗都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了李 商隐的这首《无题》,希望大家把诗人带给我 们的美妙境界牢牢记住。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2021/5/112021/5/112021/5/11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 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 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 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概括颔联的内容: 爱情忠贞。 2.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
尾联: kān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典故。
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思念对象的住处。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有情人传递消息。
2.表意作用。
诗人用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又用蓬山 暗喻无望,照应“相见时难”,增添了离别的愁苦和伤 感的气氛。诗写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我们无法 知晓,或许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李商隐
• 1.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 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 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 北》)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 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 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 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 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 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 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 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 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 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 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诗,全诗以“别”统率, 即描写离别的伤感,又抒发了别后悠长 的思念,从而表达了缠绵热烈,纯真执 著的情感。
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样的新意?
⑴原意: 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⑵新意: 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例子:重病期间,周总理仍旧坚持工作,在他身上,我们 可以领悟到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间被决定 。2021/5/112021/5/11T uesday, May 1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6:56:47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12021/5/112021/5/11May- 2111-M ay-21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两句就转到对方女主人公 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 情人怎样的心境?
“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 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 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清 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
表情作用。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 兴的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 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 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 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 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方”和“始”强 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
四、无题诗代表作——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 为“痛苦”,写出离别的痛苦不堪。
•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 游原》)
李 商 隐 的
无 题 诗
[
]
一、走近诗人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 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 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 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此后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 怀报国之志,在悲愤寂寞中死去。终年四十六岁。
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
• 爱情是美好的,虽然也会有不太圆满的结局, 但歌颂爱情的诗都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了李 商隐的这首《无题》,希望大家把诗人带给我 们的美妙境界牢牢记住。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2021/5/112021/5/112021/5/11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 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 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 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概括颔联的内容: 爱情忠贞。 2.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
尾联: kān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典故。
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思念对象的住处。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有情人传递消息。
2.表意作用。
诗人用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又用蓬山 暗喻无望,照应“相见时难”,增添了离别的愁苦和伤 感的气氛。诗写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我们无法 知晓,或许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