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AST线粒体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型肝炎AST线粒体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吕国才;陈晓刚;徐根云;金玉琴
【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5(017)002
【摘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广泛分布于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全身组织中,常用于肝脏疾病的辅助诊断。
AST有两
种不同的同工酶,即胞质同工酶(Supematant—AST AST—s)和线粒体同工酶(Mitochondrial—m AST—m)。
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心肌病、肝病及肾病的诊断。
本实验检测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AST—m水平,探讨其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1页(P72-72)
【作者】吕国才;陈晓刚;徐根云;金玉琴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安徽省休宁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
【相关文献】
1.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及其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的相关性 [J], 孙爱华;金玉琴;邵浙新
2.AST线粒体同工酶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汪美华
3.冠心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AST)、线粒体天门冬氨酸(m-AST)的变化及m-AST 与AST比值的临床意义 [J], 宋红美;陈春华;赵义刚
4.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 [J], 刘玉泉;荆成宝;赵斌;程晓军
5.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 [J], 黄灼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