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科学意识的“剥蚕豆”实验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针对幼儿的实验教案设计:剥蚕豆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探究“种子的结构与芽的生长”这一科学问题,培养幼儿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实验背景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具备天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充满着好奇。
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通过感官体验、探究发现等实践活动,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科学意识和学习兴趣,并在儿童的身体发展、心理认知、社交情感、审美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本实验针对3-5岁幼儿,通过剥蚕豆、观察芽的生长、展示实验结果等形式,引导幼儿探究种子的结构、芽的生长过程等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探究芽的形态和生长条件;
3.培养幼儿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实验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物品准备:蚕豆、盐水、碟子、吸管、植物器皿等;
2.实验步骤:
(1)将蚕豆泡在盐水中一夜,待豆子发胀后取出;
(2)用刀在蚕豆的一面刻出一个口子,剥掉豆壳;
(3)用吸管将豆皮剥下,观察豆子的结构;
(4)修剪豆芽的长度,并放入植物器皿中;
(5)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并描绘豆芽的形态;
(6)结束本次实验,并展示实验结果。
四、教学流程
1.前期导入
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育苗活动,如发芽小麦、种植豌豆、玉米等,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形态、生长过程。
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你知道种子里面有什么吗?”,“怎么才能让种子变成植物呢?”,“芽长成植物需要哪些条件?”等。
2.实验操作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语言。
3.形象展示
通过让幼儿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描绘豆芽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种子的结构和芽的生长过程。
同时,老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并带领幼儿一起回味实验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五、实验效果
本实验可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同时,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其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实践、观察及形象展示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幼儿科学教育奠定基础。
剥蚕豆实验是一种非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在实验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理性思考、科学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
相信有了这样的体验,幼儿会更好的理解生命科学,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