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水桶、水缸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担、水桶、水缸的故事文◎ 李强
今年姐姐过生日,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到
齐了。
用过饭后大家在一起闲聊天,儿子问
起为什么我姐姐个子比较矮。
姐姐无奈地说:
“我在家是老大,八九岁就干活。
每天挑水给
压得不长个儿了。
”大家在一起都笑了。
我忽然
就想起了关于扁担、水桶、水缸的很多故事。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扁担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城里大多数家庭都备
有一条扁担。
我家的扁担是黑里透红的硬木做成的,
大概有一米五六长。
当时,每天都得到自来水
站去挑水,家家如此。
我家有两只大黑水桶,
每只要盛三四十斤水。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经常和哥哥一起抬水了。
记得当时的水站到我家有100多米远,还有一个大上坡。
我哥哥比我大3岁,个子也比我高出一头。
一桶水放在扁担中间,哥哥在前头走我在后头走,没走几步水桶自然的由高往低处滑,重量都在我这里,压得我走道都晃悠。
我说他耍滑头。
再抬水时,我大哥在后头,我在前头,水桶又开始往前滑,溅出来的水把我的衣服都弄湿了,重量又跑到前面了。
我个子矮就特别吃亏,干脆不干了。
父母只好把扁担中间系一块手绢,这样水桶就不滑了。
有一年春节吃饭的时候说到这件事,大家还笑了半天。
是呀,那时候家家有水缸,都得到外面挑水,不挑水吃什么呀。
我们年龄小,一挑水,两只水桶几十斤重,担在肩上,压得走起路来兹歪兹歪的,水桶里的水能够洒出1/3,于是家家都有高招。
我家是在桶上放一条毛巾,水就不会洒出来了。
邻居家有在水面放一块木板的,也有的干脆把桶安一个桶盖。
水桶用时间长了难免漏水,街道的路面上常常看到一条条细细的水线在地上游走,溜进不同的家门。
每到这时,手勤的大人们会拿一块沥青放在水桶里,在水桶底下架起几块木柴点着。
随着木柴燃烧,桶里的沥青冒着青烟融化了,水桶接缝就被沥青填满了。
大人们会自豪地说:“用吧您呐,不会再漏水了。
”这招真管用,胡同里的水线少了一条。
现在看来,沥青也是不卫生的,好在挑回的水马上就会倒在水缸里了。
说起水缸,家家用法不同,干净程度也不一样。
我家的水缸能盛七八桶水,是个小矮胖子。
水缸上有个木头盖子,不用的时候盖住不会掉进东西,保持水的干净。
每周还要清洁一
扁担
北京生活
北京生活79
北京纪事
80次,放到院子里洗干净,让太阳晒上一晒。
邻居小四家不一样,有7个孩子,家长看不过来,小四总是趁其不备把从护城河里捞来的小野鱼放在水缸里养着。
说来也巧,小四爸爸的领导来家访,烧水沏茶,挺好的花茶里面倒出一条小鱼来,连领导都乐了:“哟呵,第一次喝小鱼炖花茶啊。
”小四爸爸脸都绿了,领导走了,小四的屁股挨了一顿鸡毛掸子,好几天不能坐在凳子上。
我记得看水站的是一个胖老头,大秃脑瓢,有个硕大的酒糟鼻子,脖子上总是围着一条毛巾。
他总是站在一旁看着我们放满一桶水,然后再收钱。
他为了少交自来水厂的水钱,不仅不让我们接满水,还想了一个主意。
不知道听谁说的,滴答水不走水表。
于是,自来水水嘴下面放了一口大缸。
一开头,是半夜开始让水滴滴答答地流在缸里。
第二天早上,谁要买水就得先从大缸里面打水。
后来更过分了,整天让水滴答,所有的人都得打水缸里的水。
水缸没有盖,暴露在空气里,常有东西掉进去,缸里面的水肯定不干净,大家有意见,就和这个胖老头评理争吵。
胖老头弄了个铁匣子,把自来水的开关锁在里面,
不让大家
使。
人们和胖老头吵成一团,最后是政府出面平息这件事,拆掉了水嘴上的锁,让大家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这件事,也让这个胖老头挺没有面子的,我看得出来,他的酒糟鼻子更红了,走路的时候头也更低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老头就搬走了。
直到70年代,政府才安排自来水管道进院子。
但是,要求自己挖好自来水管道的埋沟,深度不能低于80厘米,太浅了水管容易冻坏。
我家是积极响应者,有水管子了就不用再到外面去挑水了。
我找橡胶厂的人借了镐头和铁锹,和院里的邻居一起挖沟。
旁边院里住着3个老太太,没有人干活,我们也帮着挖好了沟。
几天后,水管子安好了,看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高兴极了,就手把用了多少年的扁担扔到了房顶上,再也不用挑水了。
水桶不用就放坏了,水缸改成咸菜缸,每到秋天我妈就拿它腌一缸雪里红,冬天当菜吃。
如今,曾经陪伴我们生活的老物件,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再想起这些,也只能当回忆了。
(编辑·刘颖)
514984730@
水桶
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