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2.4 免疫调节(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疾病或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
瘤、手术、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失 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 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
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使机体生来就有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如:艾滋病
类型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
差。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 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 对外,防卫功能; • 对内,监控功能; •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的功能。
四、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
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患病 前的预防。即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 ,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以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使人体产生对 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体免疫 力。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增殖,它被蚊虫作为 食物消化掉了,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
而机械性的传播方式,在艾滋病此种方式亦不可行。
因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以 便吸血),然后由另一条管--食管吸入血液。血液的吸入是单向 的,吸入后不会再由食管吐出来。
有人担心蚊子嘴上的残留血液可能带有艾滋病病毒,会传 染给人。但一些研究发现,蚊子嘴上的残血量仅有0.00004毫 升,如按此计算,要叮咬2800次,残血量中才能带有足够引起 HIV感染的病毒。
病症: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 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 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 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 毒抗体检测。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艾滋病
• HIV:
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 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下图表示 HIV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
第4节 免疫调节(Ⅱ)
一、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识别)
使抗原决 定簇暴露
P37
P37
(2)反应阶段:
T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原 刺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更 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 风湿性心脏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抗体
进攻
进攻
酿脓链球菌表面的 一种抗原决定簇
相似 心脏瓣膜上 的一种物质
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 倒流现象。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与风心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 的宿主细胞)
靶细胞裂 解死亡
抗体 + 抗原 (又开始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 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原
靶细胞
浆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产生抗体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
与抗原结合
靶细胞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者表现为 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阻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体表出现红斑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 弱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 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缺陷病。
3.免疫缺陷症
• 概念: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
病,叫免疫缺陷症。
• 特点: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
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的免疫方式
抗原
感
吞噬细胞
应 (摄取和处理)
阶 段
呈递抗原
对于寄生细菌或 病毒,一般是: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反
T细胞(识别)
再次遇同种抗原
应
增殖和分化
阶
记忆细胞
段 效应T细胞 二次应答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效
密切接触
应
加强
阶 淋巴因子(如
段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毒品注射、输血、 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 器等)、母婴。
蚊子传播疾病,大致有两种传播方式:生物性传播和机械 性传播。
所谓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在蚊子体内经历了发育、增 殖的阶段,再传染给人。例如乙型脑炎病毒随血液被吸入蚊子 体内后,先在其肠道内增殖,然后移行至唾液腺,经叮咬后传 播给人或动物。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 物质,如白细胞介 素、干扰素等)
激活靶细胞内的
促进加强有关细
溶酶体酶,使靶
胞的免疫作用,
细胞通透性增加 ,渗透压变化,
加强
如诱导产生更多 的效应T细胞,增
最终使靶细胞裂
强其杀伤力等
解死亡。
细 胞 免 疫
讨论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 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有到哪些物质是过敏原? 举例:花粉、牛奶、鸡蛋、鱼、虾、青霉素、动物皮屑、
粉尘、 丝、棉、药物、尼龙、化纤地毯、鸡鸭鸽的 羽毛、烟草、等。
过敏反应发Leabharlann 的机理: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 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 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 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 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 分泌增多等。
(4)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刺激 机 体 产生 抗 体
吸附 某些细胞
再次 刺激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释放物质 导致
过敏原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肠 胃炎)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 血管性水肿)
(5)预防措施:
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 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 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 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
• 艾滋病感染阶段:
(3)症状期: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血液
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 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 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 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 ,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24个月内死亡。
共同点
都包括三个阶段:感应阶段(识别、处理和呈递 抗原)、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并 形成记忆细胞)、效应阶段(抗体、效应T细胞和 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本节小结
(1)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一、免 疫系统
吞噬细胞 (2)免疫细胞
T细胞
淋巴细胞
3、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 存几年? 9年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 细胞,并在T细胞中大量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 亡,最终甚至使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 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 致病机理: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㈠ 过敏反应 ㈡ 自身免疫病 ㈢ 免疫缺陷病
1.过敏反应
花粉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
(1)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 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
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 b.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
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
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病: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 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的 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
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变化
讨论: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比
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 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T细胞,T细胞数目下降,导致 人体免疫力丧失,不能抵抗病原体入侵而死亡。由些可见, T细胞在人体内能攻击入侵病原体。
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有了相应 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传染病的病 原体侵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大 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病原体清除 ,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免疫治疗
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的情况下,通过输 入抗体、淋巴因子等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 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器官移植: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 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 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 用的物质
巩固练习
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 患儿( B )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
• 艾滋病感染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
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 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 艾滋病感染阶段:
(2)无症状期: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
而且,当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被蚊子吸入后,艾滋病 病毒在2-3天内即被蚊子所消化、破坏而完全消失。而蚊 子一旦吸饱血后,要待完全消化后才会再叮人吸血。
因此,无论从哪条途径,蚊子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可 以说是不存在的。至目前为止,亦尚未发现经蚊子或昆虫 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 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 为三个阶段:
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二、人体 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
三、特异性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 阶段 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 ,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 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 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 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问题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问题探讨: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 们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 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二、免疫失调性疾病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识别并排除 “非己”物 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免疫功能不正常时,就 可能发生免疫失调性疾病。常见的有
瘤、手术、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失 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 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
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使机体生来就有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如:艾滋病
类型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
差。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 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 对外,防卫功能; • 对内,监控功能; •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的功能。
四、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
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患病 前的预防。即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 ,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以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使人体产生对 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体免疫 力。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增殖,它被蚊虫作为 食物消化掉了,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
而机械性的传播方式,在艾滋病此种方式亦不可行。
因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以 便吸血),然后由另一条管--食管吸入血液。血液的吸入是单向 的,吸入后不会再由食管吐出来。
有人担心蚊子嘴上的残留血液可能带有艾滋病病毒,会传 染给人。但一些研究发现,蚊子嘴上的残血量仅有0.00004毫 升,如按此计算,要叮咬2800次,残血量中才能带有足够引起 HIV感染的病毒。
病症: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 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 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 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 毒抗体检测。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艾滋病
• HIV:
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 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下图表示 HIV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
第4节 免疫调节(Ⅱ)
一、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识别)
使抗原决 定簇暴露
P37
P37
(2)反应阶段:
T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原 刺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更 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 风湿性心脏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抗体
进攻
进攻
酿脓链球菌表面的 一种抗原决定簇
相似 心脏瓣膜上 的一种物质
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 倒流现象。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与风心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 的宿主细胞)
靶细胞裂 解死亡
抗体 + 抗原 (又开始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 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原
靶细胞
浆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产生抗体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
与抗原结合
靶细胞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者表现为 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阻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体表出现红斑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 弱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 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缺陷病。
3.免疫缺陷症
• 概念: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
病,叫免疫缺陷症。
• 特点: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
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的免疫方式
抗原
感
吞噬细胞
应 (摄取和处理)
阶 段
呈递抗原
对于寄生细菌或 病毒,一般是: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反
T细胞(识别)
再次遇同种抗原
应
增殖和分化
阶
记忆细胞
段 效应T细胞 二次应答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效
密切接触
应
加强
阶 淋巴因子(如
段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毒品注射、输血、 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 器等)、母婴。
蚊子传播疾病,大致有两种传播方式:生物性传播和机械 性传播。
所谓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在蚊子体内经历了发育、增 殖的阶段,再传染给人。例如乙型脑炎病毒随血液被吸入蚊子 体内后,先在其肠道内增殖,然后移行至唾液腺,经叮咬后传 播给人或动物。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 物质,如白细胞介 素、干扰素等)
激活靶细胞内的
促进加强有关细
溶酶体酶,使靶
胞的免疫作用,
细胞通透性增加 ,渗透压变化,
加强
如诱导产生更多 的效应T细胞,增
最终使靶细胞裂
强其杀伤力等
解死亡。
细 胞 免 疫
讨论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 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有到哪些物质是过敏原? 举例:花粉、牛奶、鸡蛋、鱼、虾、青霉素、动物皮屑、
粉尘、 丝、棉、药物、尼龙、化纤地毯、鸡鸭鸽的 羽毛、烟草、等。
过敏反应发Leabharlann 的机理: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 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 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 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 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 分泌增多等。
(4)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刺激 机 体 产生 抗 体
吸附 某些细胞
再次 刺激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释放物质 导致
过敏原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肠 胃炎)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 血管性水肿)
(5)预防措施:
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 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 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 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
• 艾滋病感染阶段:
(3)症状期: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血液
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 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 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 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 ,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24个月内死亡。
共同点
都包括三个阶段:感应阶段(识别、处理和呈递 抗原)、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并 形成记忆细胞)、效应阶段(抗体、效应T细胞和 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本节小结
(1)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一、免 疫系统
吞噬细胞 (2)免疫细胞
T细胞
淋巴细胞
3、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 存几年? 9年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 细胞,并在T细胞中大量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 亡,最终甚至使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 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 致病机理: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㈠ 过敏反应 ㈡ 自身免疫病 ㈢ 免疫缺陷病
1.过敏反应
花粉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
(1)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 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
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 b.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
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
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病: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 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的 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
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变化
讨论: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比
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 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T细胞,T细胞数目下降,导致 人体免疫力丧失,不能抵抗病原体入侵而死亡。由些可见, T细胞在人体内能攻击入侵病原体。
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有了相应 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传染病的病 原体侵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大 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病原体清除 ,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免疫治疗
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的情况下,通过输 入抗体、淋巴因子等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 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器官移植: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 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 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 用的物质
巩固练习
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 患儿( B )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
• 艾滋病感染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
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 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 艾滋病感染阶段:
(2)无症状期: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
而且,当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被蚊子吸入后,艾滋病 病毒在2-3天内即被蚊子所消化、破坏而完全消失。而蚊 子一旦吸饱血后,要待完全消化后才会再叮人吸血。
因此,无论从哪条途径,蚊子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可 以说是不存在的。至目前为止,亦尚未发现经蚊子或昆虫 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 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 为三个阶段:
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二、人体 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
三、特异性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 阶段 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 ,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 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 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 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问题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问题探讨: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 们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 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二、免疫失调性疾病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识别并排除 “非己”物 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免疫功能不正常时,就 可能发生免疫失调性疾病。常见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