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30期
躁动属于一种意识和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出现在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兴奋、烦躁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有肢体无意识动作、无理性言语、妄想思维等不恰当行为出现,发生率达到18%~80%[1]。

由于小儿具有较差的大脑调节能力,苏醒时极易有烦躁出现,促进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伤害患儿,同时将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延长[2]。

本研究比较了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单独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全麻患儿60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具有正常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排除标准:将智力发育不健全、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药物过敏史等患儿排除在外。

依据麻醉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组(复合麻醉组,n =30)和七氟烷单独麻醉组(单独麻醉组,n =30)两组。

复合麻醉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岁,平均(4.4±1.3)岁;体重13~35kg,平均(19.4±3.3)kg。

单独麻醉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7岁,平均(5.1±1.2)岁;体重14~35kg,平均(20.3±3.1)kg。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术前督促患儿进行8h 的常规禁食和4h 的常规禁饮。

术前30min 给予患儿肌内注射0.02mg/kg 阿托品,术中不对任何镇静药物进行应用,术后对患儿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连续观测与记录。

麻醉前对通畅的呼吸道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持。

运用常规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方法,保证呼吸机通气状态正常,将潮气量、氧浓度、PETCO 2、呼吸频率分别设定为8~10mL/kg、100%、4.655~5.985kPa、16~18次/min。

单独麻醉组患儿接受七氟烷单独麻醉,让患儿吸入3.0%~4.0%七氟烷,完成手术前10min 将七氟烷吸入浓度降低,完成手术后将麻醉用药停止;复合麻醉组患儿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让患儿吸入1.5%~2.5%七氟烷+0.15~0.25μg/kg/min 瑞芬太尼。

依据术中麻醉要求对七氟烷吸入浓度和瑞芬太尼量进行调节,使术中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完成手术前10min 将吸入七氟烷终止,完成手术后将瑞芬太尼终止。

待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吞咽功能等后拔出气管导管,具有稳定的情况后送入麻醉恢复室。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
手术时间、苏醒时间。

同时,对两组患
儿的苏醒期躁动进行评分,如果患儿睡觉、呼唤无反应,则评定0分;如果患儿清醒、较为安静,则评定1分;如果患儿哭闹,需要安抚,则评定2分;如果患儿烦躁、严重哭闹,无法安抚,则评定3分;如果患儿烦躁不安,需要强行按压控制,则评定4分。

0分、1分、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李娟
410000长沙市第一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30.017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收治全麻患儿60例,分为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组(复合麻醉组)和七氟烷单独麻醉组(单独麻醉组)两组,每组各30例。

对两组患儿的手
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复合麻醉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
(P <0.05),躁动发生率(16.7%)、躁动时间>15min 比例(3.3%)均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40.0%、13.3%)(P <0.05)。

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较七氟烷单独麻醉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关键词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anesthesia on agitation during recovery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children
Li Juan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410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anesthesia on agitation during recovery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children.Methods:60children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the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combined anesthesia group(the combined anesthesia group)
and the sevoflurane alone anesthesia group(the single anesthesia group),the operation time,recovery time and restlessnes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The agitation score in the combined anesthes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anesthesia group(P <0.05),the incidence of sedative rate and sedation time>15min was 16.7%and 3.3%,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0.0%and 13.3%in the single anesthesia group(P <0.05).Conclusion: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s more effective than sevoflurane anesthesia alon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gitation in general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in children.
Key words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anesthesia;Pediatric general anesthesia;Restlessness during recovery period
32
论著·临床论坛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2~4分分别表示患儿镇静或处于麻醉状态、清醒状态、焦躁状态[3]。

然后统计两组患儿的躁动发生情况及躁动时间>15min 情况。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两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躁动时间>15min 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躁动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两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复合麻醉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P <0.05),躁动发生率[16.7%(5/30)]、躁动时间>15min 比例[3.3%(1/30)]均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40.0%(12/30)、13.3%(4/30)](P <0.05),见表2。

讨论七氟烷属于一种新型吸入式麻醉剂,对呼吸道具有较小的刺激,通常情况下具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对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小的影响,有较快的起效速度及苏醒速度、较强的可控性。

但是,极易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促进躁动的发生[4]。

瑞芬太尼属于一种镇痛药物,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快的疗效、较强的镇痛效果等。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术中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能够使术后躁动现象的发生减
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复合麻醉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P <0.05),躁动发生率[16.7%(5/30)]、躁动时间>15min[3.3%(1/30)],均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
[40.0%(12/30)、13.3%(4/30)](P <0.05),和
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瑞芬
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较七氟烷单独麻醉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绍林,刘小彬,张鹏.BIS 监测经喉罩吸入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15(5):600-601.
[2]聂洪嶒.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
手术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
(1):135-140.
[3]卢桠楠,许冬妮,周嘉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24(2):240-243.
[4]吴隆延,薛庆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9):860-863.
因复杂,一般认为与缺碘、放射线照射、性激素作用、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其他甲状腺疾病、家族因素等有关,其危害极大,确诊后需尽早进行治疗。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中应用较广,通过该术式可完整切除病灶和潜在的腺体内转移,且利于患者在术后进行照射治疗,并可减少照射治疗引起的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林文金[2]研究认为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二次手术的概率,且术后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笔者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疗效确切,但不适用于儿童,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需尽可能保留甲状腺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率高达93.3%,治疗后1年的
生存率高达83.3%,治疗效果评分高达
(82.3±2.6)分,满意度评分(84.6±4.5)分,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甲状腺患侧腺叶全切除术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

这与汤天平的试验结果
基本一致[3]。

综上所述,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文,姚京.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1):52-54.
[2]林文金.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4):122-123.
[3]汤天平.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
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J].中国实用医
药,2016,11(27):25-26.
(上接第31
页)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