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免疫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癜风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探讨白癜风免疫学研究进展,并分别对对白癜风相关的体液免疫、细胞
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进一步探究白癜风免疫学机制,
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癜风免疫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5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61-02
白癜风(Vitiligo)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获得性的以局部或全身色素
脱失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以10~30岁为发病高峰期[1]。

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存在遗传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神经精神学说,氧化应激学
说以及病毒学说等[2]。

通过大量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较为公认的是白癜风为一种
多基因遗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等对黑
素细胞的影响在白癜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3]。

本文通过对白癜风相关的体
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等内容的详细阐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究白癜风免
疫学机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白癜风相关的体液免疫
1.1白癜风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自1977年由 Hertz等[4]将免疫荧光补体结合到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黑素细胞IgG 抗体上后,开启了白癜风自身免疫学说里程碑。

随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通过免疫沉淀法、间接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印迹法以
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大量的实验研究,均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发现白癜风
的活跃程度还可能与抗体的滴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

段争跃[6]采用单向免疫扩
散法对28例白癜风患者组和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了平行检测,两组IgA水
平无显著性意义,而IgG、IgM检测水平白癜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
度显著性,进而说明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紊乱而致使IgG、IgM水平升高。

吴巧巧等[7]对112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进行检测,并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gG、IgA、IgM水
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徐士福等[8]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20
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依据不同分型分为4组,
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比较。

结果,IgG、IgA、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即白癜风的发病与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关系。

1.2白癜风相关的自身免疫抗原
1.2.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TRP)在TRP家族中,
主要包括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相关蛋白酶2(TRP-2)两个重要
成员,二者均与黑素的合成有着密切的关系,TRP不仅能在黑素细胞中表达、定
位于黑素体膜上,还能兼具酪氨酸羟化酶与多巴氧化酶活性。

Boasberg等[9]通过
对49例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皮下注射 IL-2和GM-CSF进行治疗,结果其中21例患
者(占43%)继发白癜风,且其中6例患者血清抗TRP-2的IgG抗体检测为阳性,从而证实了TRP-2在白癜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谭城等[10]对吸疱法所取白斑
皮肤以免疫组化染色识别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和黑素细胞HMB-5,并以Mias99
彩色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图像分析,判断其阳性表达的强弱。

结果显示,白斑
处黑素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而患者非皮损处黑素细胞数与正常人皮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且白斑处TRP1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1.2.2酪氨酸酶抗原(tyrosinase,TYR) TYR作为黑素合成的关键酶,主要
来自胚胎神经嵴分化细胞,在黑素细胞内TYR也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且二者在
氨基酸序列上具有同源性。

对于大部分白癜风患者血清抗TRY抗体是呈阳性的,
并且抗TRY抗体滴度与白癜风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

Jacobs等[11]研究发现,抗黑素瘤疫苗诱导的T 细胞可识别白癜风皮损处TYR抗原,进而继发
出现白癜风。

李永伟等[12]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黑素生成素对对酪氨酸酶和酪
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黑素生成素能对TYR和TRP-1mRNA
表达无明显促进作用。

1.2.3胞皮抗原 SOX 蛋白(SRY type HMG box proteins,SOX proteins)、糖蛋
白-100(glycoprotein 100,gp100)以及人黑素浓集素受体-1(MCHR-1)均是白癜风发病的自身免疫抗原,但其作用机制均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贺秋豪等[13]通过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CHR1,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DNA测序鉴定,再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后利用ELISA、RT-PCR以
及蛋白印迹法对人黑素浓集素受体-1蛋白的阳性克隆进行鉴定表达。

同时采用活
细胞ELISA法对白癜风患者血清抗MCHR-1及抗黑素细胞(MC)膜表面抗原的自
身抗体。

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MCHR-1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达17.1%,抗MC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达41.4%,且所有抗MCHR-1自身抗体阳性的
血清对抗MC膜表面抗原自身抗体也均为阳性,而正常人血清中抗MC膜表面抗原、抗MCHR-1抗体则均为阴性。

2. 白癜风相关的细胞免疫
2.1淋巴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在白癜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拥军等[14]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结合CD45+和CD3+设门分析外周血淋巴细
胞亚群并采用荧光球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活动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
CD3+和CD(16+56)+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DN T细胞的分布变化无铜继续意义;
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白癜风组患者除外周血CD3+、CD8+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外,其他类型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数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程琼[15]对38例白癜
风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体
检者对比,结果治疗前白癜风患者与体检患者相比,CD4、CD4/CD8明显降低,
而CD3\CD8变化不明显,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CD4、 CD4/CD8明显升高。


军波等[16]分别选择20例白癜风患者(10例进展期患者,10例稳定期患者)与
1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
仪检测细胞表面CD28、CTLA-4的表达。

结果3组外周血CD8+T细胞CD28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外周血CD3+和 CD4+T 细胞 CD28 及 CTLA-4 的表达、CD8+T
细胞CTLA-4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进展期组白癜风患者
CD3+和CD4+T 细胞CTLA-4的表达明显降低,稳定期组CD3+和CD4+T细胞CD28
的表达明显降低。

2.2朗格汉斯细胞(LC)免疫朗格汉斯细胞作为皮肤内的抗原递呈细胞,能
够通过吞噬、抗原加工和抗原递呈等方式作用于树突细胞和嗜黑素细胞。

张继玲
等[17]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白癜风进展期和9例稳定期患者皮
损处CD4+,CD8+T淋巴、LC及MC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人皮肤进行对照,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LC表达
显著增多,而MC表达显著减少,进而说明白癜风患者皮损中LC,CD4+,CD8+T
淋巴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

3. 白癜风相关的细胞因子
大量研究证实,白癜风的发病与大量的细胞因子相关,它们在黑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起到刺激黑素细胞的增殖或抑制黑素
细胞增殖的作用。

3.1肿瘤坏死因子(TNF)曾静等[18]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18例进展期及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处TNF-α及TNFR1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皮损中TNF-α的表达较寻常稳定期显著增加,且寻常稳定期白癜风皮损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邓茂等[19]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寻常期白癜风患者及健康体检患者血清中IL-10和TNF-α的含量,结
果显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寻常期白癜风患者IL-10含量明显降低,TNF-α含量
明显提高。

3.2白介素汪娈等[20]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进展期白癜风
患者、2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17mRNA含量进行
检测,并分析其表达u白癜风病程及皮损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展期白癜
风患者外周血IL-17mRNA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稳定期白癜风患
者变化则不显著,同时发现白癜风患者 IL-17mRNA的含量与病程无相关性,而与
皮损面积呈正相关。

吴海斌等[21]分别对寻常型和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以及正常皮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肤组织液中IL-2 和 sIL-2R 水平变化,结果显示,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水平较非白斑处明显降低,而sIL-
2R水平较非白斑处明显增高,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组织液 IL-2 和
sIL-2R 水平比较则无明显变化。

3.3干扰素尉雁等[22]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对白癜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PBMC)在刀豆素(ConA)作用下进行体外培养,并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剂检测培养上清中IL-2、IL-10及IFN-γ的含量。

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PBMC产生IL-2和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

程军民等[23]采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7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4及IFN-γ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组比较,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在治疗前
血清IL-2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人,而IL-4、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经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3.4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李毓阳等[24]比较分析选择窄谱中波紫外线
治疗急性寻常型白癜风患者38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CAM-1水平,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
治疗后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

邵冰[25]选择57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并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进行局部照射治疗,
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
检者血清中ICAM-1含量。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CAM-1含量治疗后明显
降低,且与正常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

4. 小结
由于白癜风患者而言,由于其免疫学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希望能够在分子生
物学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对白癜风的免疫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为白癜风患者的
诊疗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Lin X, Tian H, Xianmin M. Possible roles of B 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umour necrosis factor family in vitiligo autoimmunity[J]. Med Hypotheses, 2011, 76(3): 339-342
[2] Akay BN, Bozkir M, Anadolu Y, et al. Epidemiology of vitiligo, 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audi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kara study of 80 patients in Turkey [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10):1144-1150.
[3] 立彦,王自正,杜同信,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T 细胞CD8 / CD28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3):274.
[4] Hertz KC, Gazze LA, Kirkpatrick CH, et al. Autoimmune vitiligo: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melanin-producing cells [J].N Engl J Med, 1977, 297: 634-637
[5] Adams S, Lowes MA, O'neill DW, et al. Lack of functionally active Melan-A(26-35) -specific T cells in the blood of HLA-A2+vitiligo patients[J]. J Invest Dermatol, 2008,
128(8): 1977-1980.
[6] 段争跃. 28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的检测[J]. 中国热带医学,2003,3(3):332.
[7] 吴巧巧,廖绮曼. 112例白厕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及补
体水平的检测分析[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7,14(6):341-342,345. [8] 徐士福,张峻岭,马秀亮,等.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与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B):510-511.
[9] Boasberg PD, Hoon DS, Piro LD, et al. Enhanced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vitiligo expression during maintenance biotherapy for metastatic melanoma[J]. Invest Dermatol, 2006, 126: 2658-2663.
[10] 谭城,朱文元,鲁严. 白癜风皮损黑素细胞HMB-5、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1的免疫组化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7):376-378.
[11] Jacobs JF, Aarntzen EH, Sibelt LA, et al. Vaccine-specific local T cell reactivity in immunotherapy-saaociated vitiligo in melanoma patients [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9, 58(2): 145-151.
[12] 李永伟,许爱娥,张迪敏,等. 黑素生成素对黑素瘤mel586细胞白癜风相关基因-1和酪氨酸酶表达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5):396-398.
[13] 贺秋豪,高天文,王刚,等. 白癜风患者血清抗人黑素浓集素受体-1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29(2):77-79,88.
[14] 马拥军,郑昭璟,王美燕,等. 活动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 检验医学,2010,25(6):470-472.
[15] 程琼.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面部局限型白癜风的疗效及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107-108.
[16] 杜军波,于建斌,黄建敏,等.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CD28、CTLA-4
的表达[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6):776-778.
[17] 张继玲,曹碧兰,袁伟,等. 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朗
格汉斯细胞的检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11):649-651.
[18] 曾静,张启国,方春红,等. 肿瘤坏死因子-A及其受体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
的表达[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7):409-410,415
[19] 邓茂,曾凡才,廖勇梅,等.白癜风患者血清 IL-10 与 TNF-α 的检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9):786-788.
[20] 汪娈,杨慧兰,樊建勇.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 IL- 17mRNA 的检测及其临
床意义[J].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25-228.
[21] 吴海斌,石家宴,石建萍,等. 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白介素-2 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4):211-213. [22] 尉雁,董琛,陈丽瑛.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L-10和IFN-γ的表达特点[J]. 山西医药杂志,2006,35(8):686-688.
[23] 程军民,周秀娟,张玉红.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2、IL-4 和 IFN-γ检测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5):505-506.
[24] 李毓阳,戴永江,邓斌,等. NB-UVB对急性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ICAM-1表达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198-1199.
[25] 邵冰. 308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ICAM -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