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引力波是指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的时空弯曲中的涟漪,1916年,一著名物理学家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此物理学家由于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5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首个引力波信号,根据上述信息可知预言存在引力波的物理学家是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D.普朗克
2.如图所示,参考系B相对于参考系A以速度v沿x轴正向运动,固定在参考系A中的点光源S射出一束单色光,光速为c,则在参考系B中接受到的光的情况是__________;
A.光速小于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B.光速小于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C.光速等于c,频率不变,波长不变D.光速等于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在以下叙述3.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4.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申磁感应现象B.爱因斯坦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5.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出的光谱
B.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事件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D.质能方程2
=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确定关系,提出这一方
E mc
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6.已知电子的静止能量为0.511MeV,若电子的动能为0.25MeV,则它所增加的质量∆与静止质量0m的比值近似为()
m
A.0.1B.0.2
C.0.5D.0.9
7.下列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D.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波是纵波
B.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C.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己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B.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可怀疑,仍可普遍适用
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D.狭义相对论认为,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10.在以光速c前进的特殊“列车”上向前发射一束光,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这束光的速度是()
A.0B.c C.2c D.c
11.关于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观察不到高速飞行火箭的相对论效应,是因为火箭的体积太大
B.我们观察不到机械波的相对论效应,是因为机械波的波速近似等于光速
C.我们能发现微观粒子的相对论效应,是因为微观粒子的体积很小
D.我们能发现电磁波的相对论效应,因为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是光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幅与物体本身无关
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实现的
C.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台上的旅客变矮
D.全息照相技术是光的衍射原理的具体应用
13.有关宇宙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长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碳、氧等物质的燃烧
C.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高
D.由于光速有限,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相当于观察宇宙的过去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由电磁振荡产生电磁波,当波源的振荡停止时,空间中的电磁波立即消失
D.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慢
15.麦克斯书认为: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

受此启发,爱因斯坦认为:物体的周围存在引力场,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

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观点,采用了()
A.类比法B.观察法
C.外推法D.控制变量法
16.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和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家分别是
()
A.麦克斯韦法拉第
B.麦克斯韦爱因斯坦
C.赫兹爱因斯坦
D.法拉第麦克斯韦
17.有两只对准的标准钟,一只留在地面上,另一只放在高速飞行的飞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地面上的钟走得慢
B.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慢
C.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快
D.因为是两只对准的标准钟,所以两钟走时快慢相同
18.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
D.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9.关于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过时了,应该被量子力学所取代
B.由于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太大,其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
C.人造卫星的运动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D.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
D.光导纤维中内层的折射率小于外层的折射率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越明显
B.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机械波传播过程中,某质点在一个周期内向前移动一个波长的距离
D.地球上的人看来,接近光速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变快了
22.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出发点是以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这两条基本假设是()
A.同时的绝对性与同时的相对性
B.运动的时钟变慢与运动的尺子缩短
C.时间间隔的绝对性与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D.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说明电磁波是纵波
B.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的是无线电波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是因为它们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光速不变原理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24.在高速行进的火车车厢正中的闪光灯发一次闪光向周围传播,闪光到达车厢后壁时,一只小猫在车厢后端出生,闪光到达车厢前壁时,两中小鸡在车厢前端出生.则()
A.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B.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D.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25.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
A.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伸长,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小
B.运动的钟变快,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C.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D.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伸长,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广义相对论”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预言存在引力波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

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A正确;
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B错误;
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C错误;
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D错误。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在参考系B 中接受到的光的速度等于c ,由于B 相对A 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则知在参考系B 中接受到的光的频率变小,波长c f
λ=,波长变长,故D 正确,ABC 错误。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海王星是英国人亚当斯发现的,故A 错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选项B 正确;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并不否定经典物理学,选项C 错误;哥白尼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选项D 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 错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选项B 错误;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C 正确;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选项D 错误.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波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的现象,但对于稍微复杂一定的原子如氦原子,波尔理论都无法解释其发光现象,故波尔理论有它的局限性.A 错误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错误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从而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困难.C 正确
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D 错误;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20E m c =得:
261900.51110 1.610J E m c -==⨯⨯⨯①
由2E mc ∆=∆得:
26190.2510 1.610J E mc -∆=∆=⨯⨯⨯②
由②


0.25
0.5
0.511
m
m

=≈
A. 0.1与计算结果0.5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 0.2计算结果0.5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 0.5计算结果0.5相符,故C符合题意;
D. 0.9计算结果0.5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D
【解析】
经典力学和相对论应用条件不同,没有矛盾,D对;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波是横波,选项A错误;
B. 雷达在工作时,先发射出电磁波,其在向前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被发射回来,即雷达据其所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情况判断前方物体的情况。

即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B错误;
C. 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C 正确;
D. 考虑相对论效应,根据“尺缩原理”,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短,选项D错误。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在低速、宏观状态下的特殊情形,对于高速、微观的情形经典力学不适用。

故AB错误;
C.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故C错误;
D. 狭义相对论认为,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故D正确。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光速不变原理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真空中的光速是相同的。

即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也是相同的;
A. 0,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c,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2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我们观察不到高速飞行火箭的相对论效应,是因为火箭的速度与光速相比很小,选项A错误;
B.我们观察不到机械波的相对论效应,是因为机械波的波速远远小于光速,选项B错误;
C.我们能发现微观粒子的相对论效应,是因为微观粒子的速度很大,与光速接近,选项C错误;
D.我们能发现电磁波的相对论效应,因为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是光速,选项D正确。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受迫振动时,其振幅与驱动的频率和固有频率的比值有关;光纤通信是激光的频率单一性;光速不变原理有相对论的基本公式,可知物体的长度、时间间隔和物体的质量都是相对的;全息照片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较好.
【详解】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出现共振现象,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差越小,振幅越大;故A错误.
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利用了激光的频率单一性的特点;故B正确.
C、根据尺缩效应,沿物体运动的方向上的长度将变短,火车以接近光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在站台上旅客变瘦,而不是变矮;故C错误.
D、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该题考查受迫振动、光纤通信、激光的性质、全息照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在实际生活的现象.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故A错误;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故B错误;C.恒星的颜色是由温度决定的,温度越低,颜色越偏红,温度越高,颜色越偏蓝.故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低,故C错误;
D.由于光速有限,遥远的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我们时,我们看到的是过去的宇宙射线;故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故D正确.
14.D
解析:D
【解析】
A、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时,产生多普勒效应,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故A错误.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错误.
C、电磁波由电磁振荡产生,但它是一种能量形式,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中的电磁波不会立即消失,故C错误.
D、根据钟慢效应,宇宙飞船高速经过地球附近时,地球上的人观察飞船是在做高速运动,所以飞船上的时钟变慢了;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光学、相对论以及电磁波的基本性质,要注意明确各对应规律的掌握,牢记对应的规律即可.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爱因斯坦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物体周围存在引力波,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采用了类比法。

故A正确。

故选A。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麦克斯韦,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A.麦克斯韦、法拉第,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赫兹、爱因斯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法拉第、麦克斯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得到运动延迟的效应;故地面上的人看到飞船上的鈡变慢
了,飞船上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认为地球在高速运动,故看到地球上的钟变慢了,C正确.
18.C
解析:C
【解析】
A、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故B错误;
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是韦德与库柏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经典力学在低速宏观物理过程中适用,量子力学不可替代,故A错误;
B.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其运动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故B错误;
C.人造卫星的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故C错误;
D.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故D正确.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A正确;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B错误;
C.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选项C错误;
D.光导纤维中内层的折射率大于外层的折射率,选项D错误;
故选A.
【考点】
光的偏振;光的干涉;相对论;光导纤维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A错误;
B.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B正确;
C.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并质点不会随波迁移,故C错误;
D.根据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可知,在地面上的观测者看来,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中时钟会变慢,故D错误;
故选B。

22.D
解析:D
【解析】
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两条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其他内容均建立在这两点的基础之上;故选D.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横波才会发生偏振现象,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说明电磁波是横波,故A错误;B.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故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的是无线电波,故B正确;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而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传播,故C错误;
D.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故D错误。

故选B。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火车中的人认为,车厢是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光源在车厢中央,闪光同时到达前后两壁则在火车上的人看来,小猫和小鸡同时出生,故AB错误;地面上的人以地面是一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向前传播的路程长些,到达前壁的时刻晚些.故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故C正确,D错误.所以C正确,ABD 错误.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狭义相对论的几个重要的效应:
①钟慢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
②尺缩效应:在尺子长度方向上运动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
③质量变大:质量(或能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
A.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伸长,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运动的钟变快,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伸长,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