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
提梁壶使用方法
![提梁壶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3411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2.png)
提梁壶使用方法
提梁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具,起源于明代,常用于茶道、旅游、礼品等场合。
其特点是具有由提梁向上提取茶汤的功能,并配有漏斗口设计,方便直接从壶口倒出茶汤。
一、准备工作
1. 确认壶体干净整洁,没有杂质附着。
2. 准备好炭火、水壶、茶杯和茶叶。
3. 将提梁壶放置于平稳的台面上,让提梁处离台面一定高度,以便提起壶体。
4. 将壶口控制在一个角度,使得茶汤可以自由流出。
二、烧水煮茶
1. 将水倒入水壶内,烧开后放入茶叶。
2. 等待茶叶进入饱满状态,再将水壶中的水倒入提梁壶内。
3. 水温要适宜,保证提梁壶中的茶汤不会因为太热而烫伤手。
三、提梁倒茶
1. 把提梁壶提起来,让茶汤出现在漏斗口。
2. 控制好提梁的力度和茶汤的流速,倒好茶汤到杯中。
3. 如果倒茶时意外出现泼洒,要立刻用布或纸巾擦干净,保证桌面干净。
四、喝茶
1. 将杯中茶汤用茶筅或勺子搅拌均匀。
2. 将茶汤举杯呈现出一定的角度,以体验茶汤的香气。
3. 用小口小口喝,体验茶汤的口感和滋味。
总之,在使用提梁壶的过程中,要注意壶体的卫生和使用技巧,以保证茶汤的品质和使用体验。
这种茶具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在当下的茶文化中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了解和使用提梁壶,不仅可以享受到好喝的茶汤,还开启了文化和历史的新体验。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bd8c90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5.png)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一,备具将三只玻璃杯杯口向下置杯托内,三只杯及托呈倒三角形在茶盘横中心线前部位置,茶盘前方摆放已经置样的茶荷及茶匙筒,左下角置水盅,中下方置茶巾,右下角放水壶。
二,备水急火煮水至浮腾,冲入热水瓶备用。
泡茶前先用少许开水温壶,再倒入煮开的水备用。
这一点在气温较低时十分重要,温热后的水壶贮水可避免水温下降过快。
三,布具双手(在泡茶过程中特别是女性强调用双手做动作,一则是显的稳重,二则表示敬意,但男士泡茶为显大方,可用双手。
)将水壶水盅,一一提端到茶盘右侧桌面。
将茶巾端放到茶巾水盅后方;将盘左上角的杯及托端至盘左下角,使3只杯呈右前左后的斜线状排列,将茶匙筒放到茶盘左侧上方桌面上,再将茶荷端放在茶匙筒后方,双手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将茶杯翻正。
四,赏茶将茶荷奉给来宾,请他们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及嗅闻干茶香。
五,润杯经消毒柜消毒后的茶具常带有一些消毒的异味,故用开水润杯,以消除异味,另一方面,干燥的玻璃杯经湿润后,冲跑时可防止水汽在杯壁凝雾,以保持杯的晶莹剔透,以便观赏,双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开水壶,逆时针转动手腕,令水流沿茶杯内壁冲入,约占容量的1/3,右手转碗断水,逐个注水完毕后开水壶与茶巾复位。
不用茶巾时,左手半握拳搭桌沿,右手提壶冲水即可,右手握茶杯基部,左手托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转动,杯沿依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右、扶正的顺序回选,令茶杯各部分与开水接触,然后双手滚动茶杯,将开水倒入水盅,杯入茶托。
六,置茶将茶荷中的干茶分别投入3个茶杯中。
一般茶与水的比为1:50,每杯用茶叶2-3克,冲水为100-150毫升。
七,浸润泡以回转手法向玻璃杯内注少量开水,目的是使茶叶充分浸润,促使可溶物质析出。
浸润跑时间20--60秒,可视茶叶的紧结程度而定。
八,试香左手托住茶杯杯底,右手轻握杯身基部,运用右手手腕逆时针旋转茶杯,左手轻搭杯底作相应运动,称作摇香。
此时杯中茶叶吸水,开始散发出香气。
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5127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d.png)
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茶道是一种日本传统文化,其核心是通过制茶过程中艺术性的表现来达到精神上的静谧与和谐。
而茶具则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美学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品。
下面将介绍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好合适的茶具是很重要的。
首要的是选择合适的茶壶,它通常是陶瓷或铸铁制成的。
茶壶的体积通常较小,以便于控制泡茶的温度和浸泡时间。
在选择茶杯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口感的杯子,但一般建议使用简约朴实的陶瓷杯,以保持茶水的原汁原味。
其次,准备好茶具前需要先准备好热水。
烧水的水壶通常是铸铁或不锈钢的,这样可以保持水温的稳定性。
烧开的水应放在丞相烧水世要盖上,以保持水温。
之后,将热水倒进茶壶,用来净化茶壶,让茶壶内部达到适当的温度。
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
一般来说,茶叶的量应根据茶壶和茶杯的大小来决定,以保证泡出的茶水口感浓淡适中。
茶叶应平均地撒在茶壶的底部,可以用手指轻轻拨动茶叶,使其均匀分布。
接下来,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泡茶方式,掌握正确的泡茶时间。
一般来说,绿茶泡茶时间较短,几十秒至一分钟即可,而红茶和乌龙茶的泡茶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
在泡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水温,以防茶水过热或过冷。
完成泡茶后,将茶水倒入茶杯中。
倒茶时要轻柔,以避免茶汁溅出造成浪费。
在倒茶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掌托住茶壶的盖子,以保证茶壶的稳定性和不脱盖。
最后,品尝茶水。
在品尝茶水时,除了欣赏和体味茶水的香气和味道外,还可以观察茶汤的颜色和浓度,以及茶叶在茶杯中的展示效果。
总之,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需要细致入微和注重细节。
只有在正确使用茶具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泡茶效果,让人们在品尝茶水的同时,体会到茶道的优雅和美学。
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
![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7467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e.png)
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有很多的茶具是大家熟悉的,那么大家有了解茶道工具的食用方法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一起来看看。
茶道工具名称1.主茶具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
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
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茶盅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
有盖或无盖。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
茶道茶盘的使用方法
![茶道茶盘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2328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3.png)
茶道茶盘的使用方法茶道茶盘是茶道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它不仅是展示茶具的平台,更是茶艺师表达巧妙心思的舞台。
使用茶盘的方法需要注意细致,下面将详细介绍茶道茶盘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1.选择茶盘:茶盘一般选择木质或瓷质制作的,按照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材质。
2.布置茶盘:要保持茶盘的干净整洁,使用前需用柔软的布或纱布轻轻擦拭,以确保表面干净。
二、茶盘的布置1.装配茶具:根据使用的茶具,摆放在茶盘上。
具体摆放顺序是:茶碗、茶杯、茶罐、茶匙、茶荷。
2.摆放装饰:根据个人喜好和仪式的需要,在茶盘的边缘或底部摆放一些花草、石子或小瓷器等装饰品,以增添茶盘的美观度。
1.保持平衡:在使用茶盘时,要保持平衡并尽量避免晃动,这样可以保证茶具的稳定和安全。
2.沥水操作:沥水是使用茶盘最常见的操作之一,通过将冲泡茶叶时产生的水分导流到茶盘中,保持茶具和茶席的干净。
方法是将茶杯或茶碗倾斜放在茶盘上,待茶水流入茶盘后再将杯子竖起即可。
3.舀茶操作:舀茶是以茶盘为平台,将茶叶从茶罐中舀出的动作。
一般通过使用茶匙将茶叶舀出,然后根据泡茶的需要放入茶杯或茶碗中。
4.品尝和斟茶操作:茶盘也是供品尝和斟茶的地方。
在品尝时,将茶杯放在茶盘上,然后抬起杯子尝茶;在斟茶时,将茶碗放在茶盘上,将泡好的茶水斟入茶碗。
5.收拾茶具:当茶道仪式结束后,将茶具重新放入茶盘中,并且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清理完毕后将茶盘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四、茶盘的保养和清洁1.保养:茶盘需要定期保养,可以使用适量的橄榄油或云南白药进行擦拭,保持茶盘的光亮和耐用。
2.清洁:清洁茶盘时,可用温水和中性洗洁剂轻轻擦拭,将茶盘上的茶渍和污垢清除干净。
清洁时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刮伤茶盘表面。
总结:茶道茶盘是茶道文化中的一件重要装备,合理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措施可以保证茶盘的完好和使用寿命。
通过细心的布置和使用,茶盘可以承载茶道仪式的美好和仪式的精致。
茶道的五大基本步骤
![茶道的五大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00fac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2.png)
茶道的五大基本步骤
茶道的五大基本步骤是:
1. 洗茶具(せんちゃぐ):在泡茶之前,先用清水洗茶碗、茶杓、茶筅等茶具,以清除灰尘和
杂质。
2. 准备(せんよう):将茶碗、茶杓、茶碟等茶具摆放整齐,准备好茶叶、热水和茶匙等。
3. 点茶(てんちゃ):使用茶碗搅拌茶叶与热水,让茶叶充分浸泡,并制造出丰富的茶香。
4. 搅茶(たてる):用茶筅轻轻搅拌茶汤,使茶叶均匀分布,提升茶汤的口感和香味。
5. 点茶(ちゃもうせ):将茶碗递给客人,客人接过茶碗后,要先向主人致谢,然后品尝茶汤,最后将茶碗转动一定角度后奉还给主人。
整个过程需要细致而谦和地进行。
茶道六君子用法 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茶道六君子用法 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ffee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3.png)
茶道六君子用法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茶道六君子是指茶道中使用的六种工具,包括茶杓、茶筅、茶碾、茶匙、茶壶和茶盘。
以下是它们的使用方法:
1. 茶杓(Chashaku):用于取茶叶。
使用时,将茶杓握住,在茶罐中舀取适量的茶叶,然后轻轻倒入茶碗中。
2. 茶筅(Chasen):用于搅拌和把茶粉充分溶解在水中。
使用时,将茶筅浸泡在热水中片刻,然后轻轻晃动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然后用茶筅搅拌茶末,使其均匀地溶解在
水中,产生泡沫。
3. 茶碾(Chakkin):用于研磨茶末。
将茶碾放在研磨碗中,加入茶叶,然后用力转动茶碾,直到茶叶完全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4. 茶匙(Chasaji):用于调节茶叶的量。
根据个人口味和茶种的不同,使用茶匙取出适量的茶叶放入茶罐或茶壶中。
5. 茶壶(Kyusu):用于沏茶。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热水。
盖上茶壶盖,等待一段时间(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而定),然后倒入茶杯或茶碗中。
6. 茶盘(Chaban):用于摆放和收拾茶具。
茶道过程中,茶盘是摆放茶壶、茶杯和其他茶具的地方。
使用后,茶盘需要仔细清洁和整理。
以上是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使用这些工具需要一定经验和技巧,需要经过长期的
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在茶道中,尽量保持仪态庄重,注重细节,尊重茶道的传统和仪
式感。
[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
![[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291ee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7f.png)
[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人们口中的茶具一般都指茶壶,而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功夫茶具也越来越讲究。
在泡茶过程中,茶具的使用方法特别重要。
下面是本文库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第一:茶壶功夫茶具使用中的茶壶用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
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
"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
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
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
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
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
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第二:茶杯功夫茶具使用中对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
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
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第三: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第四:茶盘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
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
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第五:茶垫功夫茶具使用中的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茶道茶具使用方法
![茶道茶具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dbff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7.png)
茶道茶具使用方法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通过泡茶的过程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在茶道中,茶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泡茶的工具,更是艺术品和传统文化的象征。
以下是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
1.水壶(釜):水壶用来烧开水,使热水准备泡茶。
在使用水壶前,请确保它是干净的。
将水壶放在火炉上,等待水烧开。
一旦水烧开,将壶提起,用毛巾擦干壶身。
2.汤碗(茶碗):汤碗是用来盛放茶汤的容器。
首先,将汤碗从茶碗盒中取出。
示范时,通常会用清水润湿碗内。
然后,将汤汁倒入碗中,碗的底部要高于水平的位置。
用毛巾擦拭碗口,并将碗递给客人。
3.茶筅(茶掺):茶筅是用来搅拌茶粉和水的工具。
首先,将茶筅浸泡在热水中,直到奥吊丝状。
将茶粉(抹茶)放入茶碗中,然后将一小部分热水倒入碗中。
将茶筅插入碗中,用回旋动作搅拌茶粉和水,直到形成均匀的茶汤。
搅拌完成后,将茶筅掸净,放回茶筅架上。
4.茶叶容器(棗):茶叶容器用来盛放茶叶。
将茶叶容器从座位上取下,轻轻地悬挂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并用右手握紧容器的底部。
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容器中取出一小撮茶叶,并将其放入茶筅中。
5.水指(壶):水指用来盛装热水。
将水指放在右手掌心,用左手扶住水指底部,将水指递给主持茶道的人。
当接受到水指时,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水指的底部,将水指高举过头顶,然后用右手食指接触水滴,以免水滴滴落。
6.茶托(塗):茶托用来放置茶碗,以避免茶滴污染桌面。
将茶托从茶道座位上取下,用毛巾轻轻擦拭干净,并将茶碗放在茶托上。
7.茶碗盖(茶何):茶碗盖用来盖在茶碗上,保持茶汤的温度。
将茶碗盖从茶道座位上取下,用毛巾擦拭干净,并将茶碗盖轻轻盖在茶碗上。
8.茶碗盒(茶付け):茶碗盒是用来盛放茶碗的容器。
将茶碗盒从茶道座位上取下,打开茶碗盒的盖子,将茶碗放入茶碗盒中,然后将盖子闭上。
9.茶室(茶庭):茶室是茶道的场所,也是泡茶和品茶的地方。
在茶室里,地板一般是用稻草铺的,墙上挂着松树的枝叶和花朵,以创造出自然的氛围。
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e320e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3.png)
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1、净手和欣赏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的准备。
2、烫杯温壶: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3、马龙入宫: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4、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
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5、冲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什么是茶道六君子,茶道的正确顺序流程6、春风拂面: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7、封壶: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8、分杯: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9、玉液回壶: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10、分壶: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11、奉茶: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12、闻香:客人开始独自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13、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入门:十三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道入门:十三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e9760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5.png)
茶道入门:十三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常见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这十三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一、茶杯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
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
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
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
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适,"入口"顺畅。
二、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三、盖碗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
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四、茶盘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
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五、茶则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六、茶挟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
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七、茶巾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针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九、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十、茶叶罐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十一、茶船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
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
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二、茶海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
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
茶道泡制中的茶具使用注意事项
![茶道泡制中的茶具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9375f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c.png)
茶道泡制中的茶具使用注意事项茶道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在茶道的过程中,茶具的使用至关重要。
正确、规范的使用茶具可以提高茶的质量,同时也展示了茶道的精髓。
下面是我整理的茶道泡制中茶具使用的注意事项:一、茶具准备在进行茶道泡茶之前,需要对茶具进行准备。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针、茶叶罐等。
在使用之前,应该保持茶具的清洁和干燥。
如果茶具有锈迹或污渍,应该及时清洗,确保使用时不会影响茶的口感。
二、茶壶使用茶壶是茶道泡茶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茶壶的选择要根据所泡制的茶的种类来确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特点,合适的茶壶能够更好地展现茶的风味。
在使用茶壶之前,先用开水将茶壶冲洗一遍,去除茶壶内的灰尘和杂质,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水,根据不同的茶叶,控制水温和冲泡的时间。
三、茶杯使用茶杯是品茗的容器,而且茶杯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也会对茶的味道有影响。
茶杯的使用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撞或摔落。
在茶杯倒茶时,应当保持茶杯的倾斜角度适宜,避免茶液溅出。
品茗时,应将茶杯端起,细细品味茶液的香气和口感。
四、茶盘使用茶盘是茶道泡茶过程中用来放置茶具和处理冲茶残渣的重要工具。
使用茶盘时,要注重摆放的美感,可以将茶杯有序地排列在茶盘上,避免茶水的外溢。
同时,茶盘要经常清洗,保持干净和整洁。
五、茶针使用茶针通常用来疏通茶壶的孔道,清理茶叶堵塞的情况。
在使用茶针时,要轻柔地将茶针插入茶壶的孔道中,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茶壶。
清理完毕后,要将茶针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留下茶渍。
六、茶叶罐使用茶叶罐是用来存放茶叶的容器,保持茶叶的新鲜和香气。
选择茶叶罐时,要选择密封性好的罐子,避免茶叶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茶质的降低。
使用茶叶罐时,要注意将茶叶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或受到异味影响。
七、茶具清洁茶具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避免茶渍和茶垢的附着。
清洗茶具时要用清水进行,不要使用洗涤剂或刷子,以免茶具受损。
清洗完毕后,应晾干储存,避免茶具潮湿和发霉。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是什么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03db93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c.png)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是什么一,备具将三个玻璃杯的杯口向下放入杯托中。
三个玻璃杯和支架在茶盘横向中心线前方呈倒三角形。
放在茶盘前面的茶花和茶匙筒。
茶杯放在左下角,茶巾放在中下角,水壶放在右下角。
二,备水用大火把水烧开,直到浮起来。
将其倒入热水瓶备用。
泡茶前,用少量沸水加热茶壶,然后倒入沸水备用。
当温度较低时,这一点非常重要。
暖水壶可以防止水温下降过快。
三,布具在用双手泡茶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女性来说,用双手做动作很重要,一个是为了表现稳定,另一个是为了表示尊重,但男性可以用双手泡茶来表现慷慨。
将水壶和杯子一个接一个地提到茶盘右侧的桌子上。
将茶巾末端放在茶巾水杯后面;将杯和杯托端放在托盘左上角至托盘左下角,使三个杯从右前到左后呈对角线排列。
将茶匙桶放在托盘左侧上方的桌面上,然后将茶莲花端放在茶匙桶后面。
用双手将茶杯从右向左直转。
四,赏茶向客人提供茶莲花,让他们欣赏干茶的形状、颜色和气味。
五,润杯消毒柜消毒过的茶具往往有一些消毒异味,所以用沸水湿润茶杯以消除异味。
另一方面,当干玻璃是湿的时,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杯壁上冷凝,以保持玻璃在观看时晶莹剔透。
双手拿着茶巾,斜放在左手的手指上,右手提起水壶,逆时针转动手腕,使水沿着杯子内壁流动,约占容量的1/3,右手转动碗,切断水。
一个接一个地注满水后,重新设置水壶和茶巾。
不使用茶巾时,左手半握紧桌边,右手提壶冲水,右手握茶杯座,左手握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旋转,杯边按后、右、前、左、右、右、右的顺序向后选择,使茶杯各部分与开水接触,然后用双手滚动茶杯,将开水倒入茶杯中,将茶杯放入茶托中。
六,置茶将茶莲花中的干茶分别放入三杯。
茶水比一般为1:50,每杯茶2-3克,冲水100-150毫升。
七,浸润泡通过旋转技术向玻璃中注入少量开水,以充分渗透茶叶,促进可溶性物质的沉淀。
浸泡时间为20-60秒,具体取决于茶叶的紧密程度。
八,试香左手握住杯底,右手轻轻握住杯底,右手逆时针转动,左手轻轻握住杯底做相应动作,称为摇香。
茶道操作十三流程
![茶道操作十三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7e3b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4.png)
茶道操作十三流程茶道是一门古老而充满哲学意味的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茶道的操作流程可分为十三个步骤,每一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修行之处。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道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入席礼仪(入室礼、系床垫)入席礼仪是茶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入室礼和系床垫,表达对主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也展示了做客者的修养和敬意。
第二步:添水烧火(添水壶、点火)添水烧火是为了准备烧水用于泡茶。
添水壶需用纸巾擦拭干净,并放置于炉子上。
点火时需保持纸巾离烈火较远,并渐渐增大火力,避免烧伤。
第三步:洗茶具(洗茶碗、洗茶筅)洗茶具是为了净化茶具。
先用热水倒入茶碗,然后用纸巾擦拭茶筅,分别倒入茶汤碗和茶菜碗中。
洗茶碗要注意用轻柔的动作,避免碰撞造成损坏。
第四步:点煤(上煤、拂灰)点煤是为了烧开热水。
先上煤,即在炉头上加入煤块,并用煤钳调整位置。
然后用煤刷拂去上方的灰尘,保持炉头的清洁。
这一步骤需要细心且谨慎,以确保煤的燃烧效果。
第五步:清洗茶具(茶叶盘、盖巾)清洗茶具是为了净化茶具。
用热水冲洗茶叶盘,并用盖巾擦拭干净。
同时,检查盖巾是否有损坏或污渍,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第六步:品评茶叶(泡茶、闻香、饮茶)品评茶叶是茶道中的重要一环。
在泡茶的过程中,闻其香气,品味其滋味,感受其中的情趣和味道。
同时,泡茶要注意用心,掌握好时间和温度,以保证茶水的口感和品质。
第七步:上茶(用茶筅点茶、盖上茶碗盖、翻转)上茶是为了将泡好的茶倒入茶碗。
用茶筅舀取适量的茶汤,将其倒入茶碗中,并用茶碗盖盖上。
然后将茶碗翻转,让茶底至茶碗盖下,使茶汤更好地均匀分布在茶碗中。
第八步:奉茶(右手举,左手接)奉茶是茶道中的一项传统仪式。
右手将茶碗端起,并用左手接住,然后翻转茶碗,让茶底朝上。
接过茶碗后,含笑示意,并感谢主人的款待。
第九步:拭口(用茶巾揩唇)泡茶后,用茶巾轻轻地擦拭唇部,以示礼貌和卫生。
第十步:随风(右手托,左手盖)随风是指用右手托住茶碗,用左手盖住茶碗盖。
茶具盖碗的使用方法
![茶具盖碗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b027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0.png)
茶具盖碗的使用方法
茶具盖碗,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也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它不仅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还可以让茶香在盖碗中循环,增添茶的香气。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茶具盖碗的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盖碗。
在使用茶具盖碗之前,首先要选择一只合适的盖碗。
盖碗的大小要与茶具配套,不宜过大或过小。
盖碗的质地要坚实,不易破损,这样才能确保茶汤的温度和茶香的保持。
接着,泡茶。
在选择好盖碗后,将适量的茶叶放入盖碗中,然后注入适量的热水。
在注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温的控制,不宜过烫或过凉。
注水后,盖上盖碗,让茶叶在热水中慢慢浸泡,释放出香气。
然后,等待片刻。
在盖碗中泡茶的过程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充分展开,茶汤充分浸泡。
这样才能保证泡出的茶汤口感醇厚,香气四溢。
接下来,品尝茶汤。
当茶汤泡好后,可以打开盖碗,用茶杯将茶汤倒入,然后品尝茶汤。
在品尝茶汤的过程中,可以感受茶汤的温度、口感和香气,体会茶的醇厚和回甘。
最后,清洁盖碗。
在使用茶具盖碗后,要及时清洁盖碗。
将盖碗内外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擦干水分,放置通风处晾干。
这样可以保持盖碗的清洁卫生,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茶具盖碗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却十分重要。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保证泡茶的品质和口感,让茶香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茶具盖碗,享受更美好的茶道体验。
茶道茶具茶具使用技巧
![茶道茶具茶具使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4f566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d.png)
茶道茶具茶具使用技巧茶道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茶具的使用技巧是茶道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在茶道中,茶具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到茶的品质和茶道的精神体验。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茶具的使用技巧。
首先是茶杯。
茶杯是品尝茶水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茶杯有不同的形状和材质。
一般来说,玻璃杯透明度高,可以观察茶汤的颜色和清澈程度,适合于品尝绿茶和花茶;瓷杯保温性好,适合于品尝热茶;紫砂杯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温性,适合于品尝红茶和乌龙茶。
在使用茶杯时,要轻轻握住茶杯的把手,尽量避免触碰杯底,以免烫伤手指。
其次是茶壶。
茶壶是冲泡茶叶的主要工具,茶壶的形状和材质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味道和口感。
茶壶可以分为紫砂壶、瓷壶和玻璃壶等。
紫砂壶由于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温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的香气和味道,适合于冲泡红茶和乌龙茶。
瓷壶保温性较差,适合冲泡绿茶和花茶。
玻璃壶透明度高,可以观察茶汤的颜色和清澈度,适合冲泡绿茶和花茶。
在使用茶壶时,要把茶叶均匀地放置在壶底,避免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发生不均匀的变化。
接下来是茶盘。
茶盘是茶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安放冲泡茶水时产生的废水和废叶。
茶盘的选择应根据个人喜好和茶道的需求来决定。
有些茶盘具有插花洞,可以插上适当的花束,以增加茶道的艺术氛围。
在使用茶盘时,要随时清洁茶盘,保持茶道的整洁和美观。
再次是茶叶容器。
茶叶容器主要用于存放和保鲜茶叶,保持茶叶的新鲜和香气。
茶叶容器的选择应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保存方式来决定。
一般来说,茶叶容器应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和密封性,以保持茶叶的湿度和气味。
在使用茶叶容器时,要将茶叶放置在容器中,并密封好容器,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最后是茶具的保养和清洁。
茶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水渍和茶渍,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
茶具清洗应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化学清洁剂,以免对茶具造成损害。
同时,要用软布轻轻擦拭茶具,避免使用刷子和磨砂布等硬物来清洁茶具,以免划伤茶具的表面。
中国茶道拿杯子的基本正确手势
![中国茶道拿杯子的基本正确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e9f808faf1ffc4fff47ac89.png)
中国茶道拿杯子的基本正确手势茶道拿杯子的手势一般都是右手持杯,拇指和食指捏住茶碗,中指托住茶碗的底部,其余两指内扣手心,这叫三龙护鼎。
喝的时候分三次,一喝,二饮,三品。
茶杯常见的错误使用错误一:歪身倒茶很多朋友都觉得泡茶是个优雅的事,却在泡茶的时候歪头斜身,这让客人见到都不会觉得泡茶是优雅的吧。
要把喝茶这件事上优雅起来,先把泡茶的姿势学好了。
错误二:过早点头出汤的时候,盖碗一倒就开始上下点头,看起来动作行云流水,特别好看,但往往会把茶桌弄得到处都是溅出来的茶水,客人看着可不会再觉得你泡茶好看。
错误三:尾指指人有时因为拿杯子手势的原因,尾指会不自觉的伸直。
舒服是舒服了,却不会留意到,尾指伸直后指着的方向,是我们一起喝茶的朋友。
错误四:不沾茶巾用盖碗泡茶出汤前不沾茶巾的茶友,你可曾留意到了那些留在杯垫上的废水,也有几滴被我们用盖碗带到了公道杯中,随后奉给了客人。
错误五:男姿女用在潮汕的待客文化中,泡茶待客的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男人负责,很多潮汕的女孩子也跟着父亲一起学泡茶,却从来没人告诉她们,泡茶的手势,也是分男女的。
茶文化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建盏茶具用法
![建盏茶具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8cfe0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2.png)
建盏茶具用法
建盏,也称莫葩,是中国传统茶具之一,因器形、釉色、绘画等因素而备受青睐。
建盏代表了禅宗文化的精神,适合以禅修的方式呈现禅意茶道。
以下是建盏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泡茶前准备
1. 准备干净的建盏
2. 准备优质的茶叶
3. 准备开水
4. 准备茶药器,如茶荷、茶漏等
5. 配上中国传统禅宗小说或古代诗文,让禅意茶道的气氛更浓郁
二、泡茶的方法
1. 在建盏中放入适量茶叶,不超过建盏的2/3
2. 清洗一遍茶叶和建盏,倒掉第一泡开水,称之为“活水”,让茶叶适应器皿的气氛
3. 准备恰当的水温来泡茶,比如绿茶适宜水温85℃左右,黑茶适宜滚水泡制
4. 将开水倒入建盏中,保证建盏能够容纳所有的水,但水不会溢出
5. 用茶荷或直接倒入茶杯,将汤汁沉淀
6. 慢慢地品尝茶汁,寻找到茶叶在建盏里的变化
三、注意事项
1. 不要用过于热的开水倒入建盏,否则建盏可能会破裂
2. 不要在建盏中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刷子,只用温水和软布擦洗,防止损坏器皿
3. 不要使用建盏煮茶,保持器皿的纯洁性
4. 喝完一次茶之后,可以拿开盏的盖子打开器皿,去除茶渍及异味,
然后晾干
5. 不用长时间放置茶叶在建盏里,以免影响口感
6. 建盏茶具不宜太镂空或果壳厚,这样会影响建盏的温度和做工完成
度
7. 喝建盏茶要立正坐好,遵守禅宗茶道仪式,让心灵享受到禅意茶道
的感受。
总之,建盏作为传统的茶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一种通
常意义上的功能性产品。
它结合了千年文化中的禅意和茶道,让人们
在品茶的同时感受到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茶道配件用法
![茶道配件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9466e55a8102d277a22fcd.png)
茶道配件用法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5、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6、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道六君子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其他茶道配件: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垫、养壶笔、茶滤网。
茶道组是茶盘上最常用到、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物件,比如说茶漏,用盖碗或是壶泡茶都要用它来过滤茶渣。
用来夹闻香杯和茶盏的茶镊,有木的、竹的、金属的。
还有用来放品茗杯的茶垫,用来疏通壶口的茶签,以及茶勺和茶刮。
所有这些,平时散放在茶盘上,专心喝茶的你可能不会去注意,分开来它们只是茶盘上的杂件,放在茶道瓶中,就成为茶道组了。
这些茶漏、茶镊、茶垫等因为其使用功能的限制,其形状大都大同小异,就是材质、工艺上有所不同。
茶道组作为在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
其中可能吸引你眼球的,或许是用来存放组件的茶道瓶,其材质多样,造型各异,不只是有花鸟鱼虫,蕴意多多,也让茶道组因此而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
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
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道茶具的使用方法
第一:茶壶
功夫茶具使用中的茶壶用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
选
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
”茶壶有二
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
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
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
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
但不管款式,色泽
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
因为大就不
“工夫”了。
第二:茶杯
功夫茶具使用中对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
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
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
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第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
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
就是
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
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第五:茶垫
功夫茶具使用中的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第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
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
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
第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
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
龙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第八:红泥小火炉
功夫茶具使用中的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
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
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第九:砂铫
“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
这
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
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共茶的,虽然也
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第十:羽扇与钢筷
关于功夫茶具使用中的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
编制成的扇,大汪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
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
钢筷则不但
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
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
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
规模。
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
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
16世纪末,龙泉青瓷
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
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
产品问世。
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
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
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
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朝白居
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
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
具已远销国外。
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
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
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
“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
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
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蔡襄《茶录》中这样说:
“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
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
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
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
它的特点是:
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
艳之力。
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中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
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
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
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
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红瓷茶具
明代永宣年间出现的祭红。
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
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
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
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真可谓不惜工本,用料如珊瑚、玛瑙、寒水石、珠子、烧料直至黄金,可是烧成率仍然很低,原来"祭红"的烧成仍是一门"火的艺术",也就是
说即使有了好的配方如果烧成条件不行,也常有满窑器皆成废品之例,故有“千窑难得一宝,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红瓷历来就是古代皇室和国内外收藏家求的珍品,千百年来历朝创烧的红釉瓷器中,惟独没有象征吉祥喜庆最为中国人喜爱的在大红色瓷。
而今借鉴国历代红釉瓷烧制经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配方创新,使用比黄金还贵重的稀有金属“钽",历经数年终于在高温下能批量烧制出与国徽、国旗一致的,极为纯正的正红高温红釉瓷。
从而结束了中国瓷器无纯正大红色的历史。
从此,昔日只有皇室专享的彰显富贵尊崇的红釉珍品,如今成为走出国门的国瓷珍品,国宾礼品,政务礼品,也成为日常和活中的商务礼品,节庆礼品,收藏品等。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活动,美化了现代生活,开创了中国劢世陶瓷新篇章,寓示着中国红瓷,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