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鲁班和橹板》
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会认课文中9个生字。

3、会写“板”、“身”、“圆”,学生课堂书写“身”、“圆”。

(网)
4、理解课文三、四自然段,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

5、指导三、四自然段尤其是重点句的朗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屏幕出示背景图,)故事引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条非常美丽的小河边,看看住在那儿的一群可爱的小鸭子。

这群小鸭子啊,每天都在小河里快活的游戏。

有一天啊,小鸭子看见一位撑船的老艄公用长长的竹篙十分吃力地撑船,累得是满头大汗!于是,
这群鸭子就嘎嘎嘎地向着老艄公的船游了过去。

小鸭子游过去干什么呢?这里面还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就叫做“鲁班和橹板”,(点击按钮,出现课题。

)
2、板书课题,边写边说字的写法,指导“板”字的写法。

3、跟老师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呢?请立起课本,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点击
按钮,响起背景音乐)
2、理清故事主要说的是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故事主要说的是鲁班开动脑筋做橹板的事)
(三)、创设情境,学认生字
1、故事主要说的是鲁班开动脑筋做橹板的事,那故事里的小鸭子呢?(点
击按钮,出现一群小鸭子)瞧,它们已经来到了我们中间。

2、你们认识它们吗?请小朋友指认。

3、请读得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4、三列火车开起来,检查认读,表扬读得好的读得响亮的。

5、重点生字男女生比赛读。

(1)“身”,指一指自己的身体。

(2)“力”,比赛扩词。

(3)“等”,语境中说词。

(4)“圆”,比赛“圆圆的什么?”
(四)、范写生字,学生写字
1、创设情境:(点击按钮,)游走的鸭子又回来了两只。

配音响起“我们想让小朋友会写我们!”
2、老师范写。

“身”字注意写瘦一些,第六笔左边出头,右边不出头,第七笔撇从右穿向左;“圆”字先里头后封口,口要扁,贝要长点。

(语文课堂网)
3、学生写字。

注意姿势,教师指导。

(五)、背诵儿歌,课间放松
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用心地记,认真地写,(加上形体语言)不由想起上学期学过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我们一起放松放松,带着动作来背一背这首儿歌好吗?齐背。

(六)、读懂句子,理解内容
1、鲁班到底是怎样做成橹板的呢?课文三、四自然段说得很清楚。

请小朋友自由响亮地读一读三、四自然段。

2、刚才听小朋友读得很好,请读得最好的女孩子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3、从学生的读当中引出鸭子游水的动画(点击按钮,出现动画),并带出句子“只见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4、请学生读,说说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带出脚蹼的理解,(点击按钮)出示脚蹼的图片,仔细观察。

5、(点击回放按钮)再次观看小鸭子游水的动画,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做脚蹼,带动作读这句话。

6、指导“轻快”一词的读法。

让小朋友带着笑容来读出“轻快”的感觉。

7、再请读书最好的男孩子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评价并带出鲁班的神态。

小鸭子游水的情景被鲁班看在眼里了,鲁班是怎样看的呢?(点击出现句子“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

”)理解“出神”,专心地看,认真地想,才能叫出神地看。

板书“看”、“想”。

8读这句话,指导“出神”一词的朗读,缓慢些,用力些;指导“眼睛一亮”一词的朗读,高兴的感觉要用加快语速和提高音量来表现,请小朋友自己练习;个别读,指导;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读好。

9、谁能说说鲁班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板书“做”(点击按钮,出现动画)学生一边说一边演示粗木棍变成橹板的过程。

再次回放,确保每个学生看明白。

再请一学生说一说。

10、动画演示老艄公开心摇橹的情景。

11、板书总结。

贴出板书“鸭子游水”、“省力办法”、“摇船橹板”。

(网)
(七)、拓展练习,改编儿歌
1、根据板书引出鲁班不仅用了“大脑和双手”两个宝,还用了第三个宝,猜猜是什么?(眼睛)
2、(点击按钮)出示《人有三个宝》的儿歌,请小朋友补充内容。

3、全班起立,一起再带动作读这首儿歌。

(八)、布置作业,结束课程
1、不明白的地方请跟冯老师学:
2、收集鲁班的资料,下节课再一起说一说。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鲁班和橹板》
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再读读。

(4) 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指导读好问句。

(3) 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 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 自由读。

(2) 出示课件:
(3) 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接着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这和鲁班找到好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 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 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 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 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 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 齐读。

(2) 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鲁班和橹板》
教学反思
《鲁班和橹板》一文讲了鲁班发明橹板的经过,让学生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这也是学习本文的目的之一,教育学生只有勤动脑善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创造。

文中有两个象声词,教学时,我先问:“鲁班在想撑船怎样才能省力时听到了什么?”“嘎嘎”和“扑通扑通”是表示什么的?(声音)表示声音的词是什么词?(象声词)谁能再说几个象声词?生说:“喵喵!”我说:“哦,来了只小花猫。

”“汪汪!”“看,小狗来了。

”“叽叽喳喳!”“一群可爱的小鸟。

”……这么回答,学生很喜欢,兴致特高。

鸭子的脚蹼学生不是都理解,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鸡爪,并与自己的手指比较一下,都是叉开的。

鸭子的脚呢,画出鸭爪后,与鸡爪对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容易发现鸭子的脚趾与脚趾有皮连着,这就是脚蹼,脚蹼有什么作用?能使鸭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再让学生用手掌来扇风,再把手指分开扇,比比哪个风大?进一步体会脚蹼的作用。

教学最后,我问学生:“鲁班发明橹板是受鸭子的( ),谁能填上一个词?”有位学生回答:“启发”,正是我要的答案,我又补充了一个“启示”,这
时,下面冒出一个声音“提醒!”怎么办?怎么让学生明白“启发”与“提醒”的不同呢?我灵机一动,说:如果鸭子在河里喊:喂,鲁班,看我们用脚蹼滑行多省力啊!这才叫“提醒”,是鸭子“提醒”了鲁班,而现在鲁班是看了鸭子自己想到的,所以是“启发”。

学生听了,都笑了,也理解了这两个词语。

总结课文时,问学生: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受动物或植物的启发而发明的?这时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学生说锯子的发明,飞机的发明,潜水艇的发明。

基本能说,但只有个别几个学生知道,大多数小朋友都一无所知。

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知识面太狭窄了,他们对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而现在的课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比如《练习6》中“做做说说”要求搜集喜欢的体育运动或运动员的图片,并解说。

大家搜集不到,也没有几个小朋友能说好的,只有老师来介绍了。

这种文本与学生实际似乎脱节了,怎么上好课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