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六十三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第六十三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根据拼音,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括号里。

对待困难,不同的人会表现出jié rán( )不同的态度:弱者面对困难,会感到jīng
huāng( ),甚至kǒng jù( ),在它面前pái huái( )不前;强者面对困难,不会qīng yì( )放弃,也不会因此有丝毫dān ge( ),而是迎难而上,最终在自己擅长的lǐng yù( )有所jiàn shù( )。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干涸.(hé)汲.取(xí)恪.守(kè)消声匿.迹(nì)
B.蓦.然(mò)拮.据(jié)亘.古(gèn)锲.而不舍(qiè)
C.凛.洌(lǐn)氛.围(fēn)赢.弱(léi)惟妙惟肖.(xiāo)
D.侧.隐(cè)匀称.(chèng)旁鹜.(wù)冥.思遐想(míng)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娇阳似火成群结队自愧弗如卧床不起
B.见微知著优哉游哉不可思义怒气冲冲
C.一视同仁死得其所零七八碎哄堂大笑
D.雨雪霏霏弱小无力捶头丧气赴汤蹈火
依次选择修辞手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
②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______
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________
④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__________ A.拟人、拟人、设问、比喻B.比喻、拟人、疑问、拟人
C.比喻、比喻、疑问、比喻D.拟人、比喻、设问、拟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八”和“七”。

C.“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

”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


D.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
下面的诗文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冬天来了,春来还会远吗?
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③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

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曹植、王安石、雪莱、肖洛霍夫
B.泰戈尔、曹植、王安石、肖洛霍夫
C.雪莱、曹植、肖洛霍夫、王安石
D.雪莱、曹操、海明威、皮日休
排列句子()
①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外衣。

②又过了几天,花瓣全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展开笑脸。

③几天后,小花苞顶破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④现在,月季花已开满花坛,他们争奇斗艳。

⑤春天来了,月季花长出了一个个花苞。

A.②④③⑤①B.④③②⑤①C.③⑤①④②D.⑤①③②④
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红了。

(用拟人手法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的心怎能不激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成群结队地鱼珊瑚丛在穿来穿去中。

(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
(4)我认真改正了作业中不正确的错别字。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如果我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

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用关联词连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蚂蚁必须搬家。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默写。

(1)阳春____________,万物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
(2)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__________了,我也____________跟着旋转。

(朱自清)
(3)迢迢牵牛星,_________河汉女。

_________擢素手,_________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4)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

(于谦)
(5)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

(6)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黄庭坚)
我会交流。

止咳灵药物说明书中写道:“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炎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

本品不得空腹服用。


家里八岁的弟弟感冒咳嗽,请你告诉他怎样服用这种药,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
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2、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3、“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
A.méi B.mò
14、“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
A.把脚伸进了水里。

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

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

D.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

15、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图书馆办证须知
办证:
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人证、护照等)
均可办理读者证: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申办读者证需持户口薄或由其监护人持身份证办理。

办理步骤:
①读者凭有效证件领取申请表,按实际情况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外地和外籍读者需填写住址及电话),并选择需要开通的读者证功能。

②一楼服务台、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办理登记手续并交付办证费用,领取读者证。

读者证类型一览表
借阅类型
权限押金
C1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100元,可借图书5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50元
B1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200元,可借图书5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100元
B2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400元,可借图书10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200元
B3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600元,可借图书15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300元
基本读者证
可通过互联网使用本馆海量数字资源,浏览和下载专业资料;可使用本馆电子服务区资源(外网2小时,内网2小时,外网需18周岁以上方可使用);可使用本馆玩具图书馆免费16、如果你独自前往该图书馆办理读者证,需要准备的有效证件是______,到图书馆或者______办理登记手续并缴费。

17、星期天,张老师去图书馆借阅光盘,他需要办理_____、_____、_____、_____读者证中的任意一种则可借阅。

18、如果你在阅览室挑选了10本书,总价超过400元,你需要办理______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19、33岁的美国公民琳达需持有效证件就可办理图书馆读者证,她只要办理了图书馆基本读者证就能使用外网和内网资源(是、不是)(请用“√”选择)。

如果你是该图书馆的志愿者,一位外籍人士向你咨询如何填写办证申请表,你会这样跟她介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

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

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他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

只是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

我们必须(量力而为尽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A】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

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数额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B】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

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

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出的、自己(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价值。

20、文中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2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肯定比500小,但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语句,应该放在文章的【A】处还是【B】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习作
这件事真让我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成整。

2.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你在校园里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是使人惊喜的,可以是令人气愤的,可以是让人惭愧的。

也可以是使人无法理解的……3.绕中心选材,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截然惊惶恐惧徘徊轻易耽搁领域建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截、惶、恐、搁、域”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考查学生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字形要结合平时的积累和掌握情况仔细辨认。

A. 汲.取(xí)—汲.取(jí)消声匿.迹(nì)—销声匿迹
C.赢.弱(léi)—羸弱惟妙惟肖.(xiāo)—惟妙惟肖.(xiào)
D. 侧.隐(cè)—恻隐匀称.(chèng)—匀称.(chèn)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娇阳似火”应改为:骄阳似火。

B项“不可思义”应改为:不可思议。

D项“捶头丧气”应改为:垂头丧气。

4.D
解析:D
【详解】略
5.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品质”;
B.此句逻辑错误。

前面为“能否”,后面是“是”,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

去掉“否”即可。

C.此句搭配不当,“加快”不能跟“规模”搭配,可改成: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规模。

D.此句正确。

6.C
解析:C
【详解】考查对标点的运用和辨析。

C项,错误。

内容在两边,提示语在中间。

“说”后加逗号,“苏艾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语言表达形式的掌握,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的使用。

分类如下:
(1)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说”后加冒号前引号。

(2)内容在前,提示语在后。

“说”后加句号。

(3)内容在两边,提示语在中间。

“说”后加逗号前引号。

(4)省略提示语。

7.C
解析:C
【详解】略
8.D
解析:D
【详解】略
9.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红了脸。

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的心无比激动。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穿来穿去。

我认真改正了作业中的错别字。

一缕阳光就给人们带来一丝甘甜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陶冶人的性情。

小蚂蚁不得不搬家。

【详解】(1)本题考查拟人句。

拟人是一种辞方式,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本题可以把“苹果红了”拟人化,如: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露出了红红的笑脸。

秋天来了,果园里的苹果羞红了脸。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将反问语气词“怎能”去掉,将否定词“不”改为“无比”,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3)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本题可按照“谁在哪里做什么”的思路去连接,主语为“鱼”,地点是“珊瑚丛”,做什么“成群结队地穿来穿去”,连接起来为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穿来穿去。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题错在重复啰嗦。

“不正确”和“错别字”表达意思一样,重复,应将“不正确”删掉。

(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观察例句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说法。

句式特点为:如果我是……,就给人们带来……。

如:如果我是一泓清泉,就给人们带来一丝甘甜。

(6)本题考查关联词。

句子“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与“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故应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还……”。

(7)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

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双重否定词。

常见的双重否定词有“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无不”、“没有不”、“非……不可”等。

本题中可以把“必须”改为“不得不”。

10.布德泽生光辉轻轻悄悄挪移茫茫然皎皎纤纤札札要留清白在人间胜读十年书无心插柳柳成荫若有人知春去处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现代文默写和名言警句积累。

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1)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

全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2)语段出自课文朱自清的《匆匆》。

课文原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3)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

全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4)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全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
情操的决心。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摘自《增广贤文·上集》。

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6)“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摘自《增广贤文·上集》。

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7)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全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11.应该用温开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两片,注意不得空腹服用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本题时,我们应该先读懂并理解文本信息,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

阅读说明书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阅读技能,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阅读实践。

12.A
解析:12、AC
13、B
14、D
15、持石击瓮破之机智、遇事冷静
【分析】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朗读句子的能力,要求学生朗读文言文时能正确停顿。

完成此题时,先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便很容易得出答案。

1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识记。

先理解“没”的意思,在此处是“淹没”之意,便很容易得出答案。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在平时要加强理解识记。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完成此题时,先理解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表现,即可分析出人物形象。

13.C
解析:16、户口簿一级服务台
17、C1级B1级B2级B3级
18、B3级
19、护照是您好,您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您完整的个人资料,因为您是外籍人士,还需
填写个人的主旨及电话,然后选择您需要开通的读者证功能即可。

【分析】
16、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结合办证内容可知:如果你独自前往该图书馆办理读者证,需要准备的有效证件是户口簿,到图书馆一楼服务台或者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办理登记手续并缴费。

17、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结合读者证类型一览表可知,星期天,张老师去图书馆借阅光盘,他需要办理C1级、B1级、B2级、B3级读者证中的任意一种则可借阅;如果张老师在阅览室挑选了10本书,总价超过400元,他需要办理B3级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18、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如果张老师在阅览室挑选了10本书,总价超过00元,他需要办理B3级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文段中的办证内容“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人证、护照等)均可办理读者证: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申办读者证需持户口薄或由其监护人持身份证办理。

”可以得出她办理读者证的说法正确。

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组织语言。

符合题干的要求,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4.20、量力而为独一无二
21、成绩较好(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的学生。

2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小男孩的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
解析:20、量力而为独一无二
21、成绩较好(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的学生。

2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小男孩的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

所以男孩的妈妈才这样说。

23、B处。

含义: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24、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品学和成绩,是学生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25、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20、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量力而为: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本题中小男孩是要量力而为的捐款。

独树一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本文中自己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2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可以知道小男孩是成绩较好(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的学生。

2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本文中小男孩的家庭并不富裕,而同学的家庭比较富裕,捐献500块钱对他们的家庭没有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自己量力而行,捐献出自己的爱心,哪怕5块钱也会比500块钱还要多,而且小男孩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2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说的是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钱捐的少而感到自卑,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第八自然段写了老师当众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数额时,小男孩还是自信的抬起了头,所以应该放到此处。

24、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分析。

“捐”首先是指学校要筹款,妈妈告诉小男孩要量力而行,献出自己的爱心即可;其次,小男孩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2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本文记叙了小男孩因为家庭并不富裕,捐款时没有向同学一样捐很多钱,但是妈妈告诉他,只要自己量力而行,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就行,而且自己是学生,要努力学习,以自己的成绩为学校争光就是最大的贡献,小男孩听了后,并没有因为自己捐款数额小而感到自卑,反而“抬起头来做人”。

“抬起头来做人”的意思是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15.范文:
这件事真让我感动
我的爸爸很普通,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有一次的谈话深深地埋在我心中。

那是一年冬天,我和好朋友因为一些小事吵了架。

回到家,我便坐在长椅上抱怨朋友之间太缺少真诚了……爸爸
解析:范文:
这件事真让我感动
我的爸爸很普通,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有一次的谈话深深地埋在我心中。

那是一年冬天,我和好朋友因为一些小事吵了架。

回到家,我便坐在长椅上抱怨朋友之间太
缺少真诚了……爸爸坐在长椅的另一边,听到我的抱怨,他只是笑着说:“孩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他告诉我,有一个盲人,晚上提着灯笼在夜间行走,并问我这个盲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由于心情不好,便随意说了一句:“他是为了面子,为了让人们不认为他是盲人。

”突然间,我发觉爸爸的脸色有点不太对,便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那微笑早已化成一种莫名的严肃,但他还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答错了,那个盲人之所以会提着灯笼在夜间行走,是因为自己是个盲人,他比常人更能理解黑暗中有有点光明的重要性,他是为了过往行人能够安全地走路,才提着灯笼的。


我怔住了,我的心怔住了。

只听到爸爸又耐心地告诉我:“他虽然是个盲人,可在他内心深处有一盏明灯,那是用自己的心灵,用对生火的热情点燃的,那是一盏奉献的灯……”
听到这,我感到了自己的虚伪,也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很多的时候,我只顾自己的感受,没有想到别人的感受。

我明白了要学会为别人着想,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
在我的记忆深处,这件事永远被埋在里面。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这件事真让
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生活中,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你在校园里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是使人惊喜的,可以是令人气愤的,可以是让人惭愧的。

也可以是使人无法理解的……选择一件你体验深刻的事来写。

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开头:开篇点题,这件让我怎样。

中间: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内容要真实、具体。

结尾:点题,抒发自己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