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中熟组合中浦优华占江西区试表现及应用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f17d0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e.png)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丰两优华占是一种由两个不同的水稻系杂交育成的新组合,相较于传统的水稻品种,在产量、品质、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在目前的水稻生产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一、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1.高产性。
丰两优华占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备受瞩目,相较于传统品种,丰两优华占可以实现高达20%左右的增产。
同时,丰两优华占的产量稳产性也相较传统品种更为出色,大面积推广可保证高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
2.品质优良。
丰两优华占不仅具有高产性,在秸稈的质量、耐倒伏性等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稻穗饱满,粒大、粒饱满,外观整齐性好且籽粒色泽鲜亮。
同时,丰两优华占的口感也相较传统品种更加优越。
3.适应性强。
丰两优华占的适应土壤广泛,包括了广泛的耐性。
相较于传统品种,丰两优华占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适应性更广泛。
二、丰两优华占的栽培技术1.选用适宜的种质。
丰两优华占是由两个不同的水稻系杂交育成,因此在培育过程中要按照配对优异的原则进行选种,以保证后代水稻的体质稳健,保证产量和品质的优秀表现。
2.科学管理灌溉。
丰两优华占对灌溉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加强对水分的管理与利用,遵循水分稳定适宜的原则,适时的进行施肥,保证适当的灌溉量。
3.适时的病虫害防治。
在丰两优华占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实施轮作,提高整个农田的生态环境质量,以预防病虫害的产生。
4.合理收获。
在丰两优华占的收获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组织收获方案,提高散粒量并保持收割的稳定性,最大限制地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三、总结丰两优华占是一种由两个不同的水稻系杂交育成的新组合,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种植丰两优华占需要合理的管理和措施,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生产潜力。
因此,未来的发展中,水稻培育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措施和科学管理,使丰两优华占成为更多的贡献者和优秀的湖南水稻品种代表之一。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e407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0.png)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近年来,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也越来越高。
其中,两系杂交水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
其中,以籼型为母本、新组合丰两优华占为父本的两系杂交水稻,在国内外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
那么,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是什么呢?1. 强生长性:丰两优华占父本的杂交优势,使得这个杂交品种的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短,有利于提高产量。
2. 适应性强:籼新的优良品种基因,使得这个杂交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能好。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都能良好生长。
3. 谷粒丰满:由于父本的品种特性,丰两优华占使得所产生的杂交稻谷更显丰满、坚实,颗粒饱满,易于收割、加工。
4. 抗倒伏能力强:籼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再加上丰两优华占的强生长性,使得这个杂交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也相对较强。
5. 抗病性好: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品种基因,使得这个杂交品种的抗病性能较好,可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的病虫害。
二、种植技术要点1. 选择适宜的土壤: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需要生长的土壤质量较高,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好。
2. 精确施肥:种植水稻需要合理地施肥,通过合理的施肥方式,使得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充分的保障。
3. 控制病虫害: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4. 合理排灌:排水和灌溉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排灌,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求。
5. 落实田间管理措施:杂交水稻的栽培质量关键在于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有关田间管理措施。
总之,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一种具有良好生长特性,适应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遵循合理的栽培技术,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得到充分保障。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4aad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9.png)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一种新品种,具有丰产、优质、华占的特点。
它的种植技术相对来说较为先进,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特征特性1. 丰产:丰两优华占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丰产。
这一品种的水稻产量较高,一般每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600公斤。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2. 优质:丰两优华占的水稻籽粒质量较高,外观圆润饱满,米粒晶莹剔透,口感好,煮熟后米饭香糯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销售前景。
3. 华占:丰两优华占的米饭晶莹剔透,具有很好的外观品质,色泽洁白,香味浓郁,口感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适合用来制作各种美食,深受市场欢迎。
4. 抗逆性强:丰两优华占对逆境的抵抗力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条件,对干旱、病虫害等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二、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丰两优华占适宜选择水土条件好,排水条件良好的田块种植,不宜选择盐碱地和积水严重的地块。
2. 土壤条件:丰两优华占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土壤pH值在5.5-7.0之间,这样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3. 种子选择: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种子非常重要。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应选用具有良好生长性能、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新品种种子。
4. 施肥技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合理施肥,使水稻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使水稻生长势旺盛,提高产量和品质。
施肥应结合土壤肥力水平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钾、磷、氮等养分的合理施用。
5. 灌溉管理:丰两优华占的水稻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水稻拔节生长期和抽穗孕穗期,需注意保证水稻的充足灌溉,保持田间湿润程度,有利于水稻的顺利生长和发育。
6. 病虫害防治:丰两优华占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持田间卫生,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喷洒农药、更换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晚籼新品种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晚籼新品种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ec05da240c844769eaee96.png)
213 食作 0 .粮 物 2
晚籼新 品种天优华 占特征特性 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 云 肖林长 袁 绪 山 温 盛琼 钟 琚 ’ 钟 明生 (. 1 江西省赣 州市农 业科 学研 究所 赣州 3 1 0 ; . 4 0 2 北京金 色农华种 业科技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8 ) 0 0 0 0
性和 在 江西双 季稻 区的 高产栽培 技 术。
关键 词 : 杂交稻 ; 天优 华 占; 征特性 ; 特 区域试验 ;栽培技 术
天优 华 占 ( 国家 晚 籼 区试 曾用 名 : H 5 7 是 中 1 产 量 表 现 G 0— ) 国水稻 所利 用天 丰 A与华 占杂 交选 育 的 三系 晚稻 新 2o o 6年 参加 国家南方 稻 区晚 籼迟 熟组 区域试 验
弯孢 叶斑 病 、 斑 病 、 灰 红蜘 蛛 等新 的 玉米 病虫 害也 有 有 数据 显示 , 工辅 助授粉 可增 产 1%左 右 。 人 0
扩 大 之势 。因 此 , 应根 据 虫情 和历 年 发生 规 律 , 强 6 适 时 晚 收 加
确 保 高 产
预测 预报 . 及早 采取 综合 防治措 施 。
“ 级 晚 稻 品种筛 选 及 其栽 培 集 成 技术 研 究 与示 范 ” 雾 , 效 期 可 达 3 超 持 0d以上 , 能有 效 防 治前 期 的螟 虫 、
项 目在 进 贤温 家 圳 对天 优 华 占百 亩 核 心示 范 田进 行 稻蓟 马和 稻象 甲等 虫 害 。
测产 ,达到 7 91 g亩 ;0 0年 赣州 会 昌县 百亩 连 32 适 时移栽 。 理密 植 5 .7k / 2 1 . 合
摘要 : 天优 华 占系 中国水 稻所 利 用天 丰 A 与华 占杂 交选 育 的三 系晚稻 新 品种 。该 品种 具有 综合 性 状理 想 , 量 高、 产 抗性 好 、 米质 优 、 适应 性 广等特 点 。2 0 0 8年 通过 国家农作 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
晚籼新品种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晚籼新品种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a1949eb9f3f90f76c61be9.png)
天优华占(国家晚籼区试曾用名:GH05-7)是中国水稻所利用天丰A与华占杂交选育的三系晚稻新品种。
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中迟熟晚籼栽培,已于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0)。
2010年天优华占为国家区试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组的对照之一,同时参加了国家长江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中籼生产试验。
经多点多年试验表明:该组合的综合性状理想,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
天优华占现阶段在江西省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左右。
现将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1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晚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11.32kg/亩,较对照汕优46增产8.50%,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单产536.08kg/亩,较对照汕优46增产12.1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单产523.70kg/亩,较对照汕优46增产10.32%,增产点比例96.7%。
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91.73kg/亩,较对照汕优46增产7.15%。
2008年至今作晚稻在江西省南昌、吉安、赣州、鹰潭、上饶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试种、均表现高产、抗病、米质优等特性。
2008年余干县连片种植150亩,平均单产631.5kg/亩;2009年10月南昌市晚籼新品种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李云1肖林长1袁绪山2温盛琼1钟珺1钟明生1(1.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赣州341000;2.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要:天优华占系中国水稻所利用天丰A与华占杂交选育的三系晚稻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综合性状理想,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为国家区试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组的对照之一。
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试验表现及特征特性和在江西双季稻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稻;天优华占;特征特性;区域试验;栽培技术作者简介:李云(1971-),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遗传育种和栽培工作。
杂交稻中浦优华占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杂交稻中浦优华占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6d6a52be23482fb4da4cb8.png)
作 者 简 介 : 禹盛 茁 ( 97一),男 ,浙 江余 姚人 ,副研 究 员 ,从 事水 稻 良种 选 育工 作 。E m i um20 @ 16 cm。 15 - al s 0 5 2 .o :y
圆
澎 孝 矸 21 第 期 讧 学 0 年 5 1
8 . % ,千 粒 重 2 . , 表 现 生 长 整 齐 , 株 型 适 12 37g
澎 农 种 21 第 期 江 学 0年 5 1
田 固
文 献 著 录 格 式 :禹 盛 苗 ,朱 练 峰 ,许 德 海 ,等 . 杂 交 稻 中 浦优 华 占 的 生 育特 性 及 栽 培 技 术 [ ] 浙 江 农 业 科 学 ,2 1 ( ) 0 916 J. 0 1 5 :15 —0 1
质量 指数 高 ,米质 明显 优 于 对 照汕 优 1 0号 和 汕 优 6 ,达 国标 优质 稻谷 3级标 准 。浙江 省 连作杂 交 晚 3 籼稻 区域 试 验 结 果 ,平 均 整 精 米 率 6 . % ,长 宽 17 比30 . ,垩 白粒 率 2 . % ,垩 白度 5 3 ,透 明度 35 .% 2级 ,胶 稠度 5 m,直链 淀 粉 含量 2 . % ,其 2 4m 14 年米 质各 项 指 标 均 达 到 食 用 稻 品 种 品质 部 颁 3级
搁 田 ,搁 到 田 面 出 现 细 裂 缝 为 止 ,以 减 少 无 效 分
3 0日播 种 ,秧 龄 控 制 在 2 3 ,秧 苗 叶 龄 不 5~ 5d
宜超 过 9 5张 ,保 证本 田有 3 0张 以上 的营养 生 长 . . 叶龄 ,以免产 生超 秧龄 早穗 ,影 响 产量 。
栽前 3~5d施起 身肥 ,用 尿 素 7 9 g・ m。。 5~ 0 k h 。 若 秧 龄超 3 ,在稀 播 的 同时 ,于 1叶 1心期 喷施 5d 多效 唑 ,控高 促蘖 ,以达 到矮壮 秧 目标 。 同时 ,秧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caa71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6.png)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杂交水稻的种植逐渐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杂交水稻不仅易于大面积推广,而且对提高水稻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水稻抗病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贡献。
其中,丰两优华占是一种新型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很高的产量、优质性和耐病性等多种特性。
本文将对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1. 较高的产量:丰两优华占水稻产量较高,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栽培条件下都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研究表明,该品种的亩产量相比其他品种提高了15%至20%。
2. 优异的品质:丰两优华占水稻在口感、色泽、风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其中,米粒粘性较强、口感丰富、味美爽口,所含蛋白质、铁、硒等多种营养元素也都比较丰富。
3. 抗病能力强:丰两优华占水稻的抗性较强,主要表现在抗倒伏、抗病害、抗旱涝等方面。
同时,其在生长期过程中也能不断修复叶片和分蘖,保证植株的稳定生长。
4. 适应性广:丰两优华占水稻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可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适应不同的气候、土壤及水质等条件,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广泛种植。
5. 生育期短:丰两优华占水稻的生育期比其他品种要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缩短了水稻生长的周期。
1. 土壤准备: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选择土层较深、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地。
在栽培前应先施入一定量的肥料,使土壤能够提供水稻正常的生长所需的营养。
2. 浸种种植:在种植前需要先将种子进行日光辐射处理,并在4至5月份的时候进行浸种。
浸种时需要掌握好正确的浸种方案和起始时间。
3. 节水灌溉:在整个生长期内需要保持土壤的适度湿度,适时进行灌溉。
应以保证水稻可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为主,同时避免积水。
4. 肥料施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施入适量的化肥和有机肥。
施肥次数、时机和施肥量都需要严格掌控,以保证水稻能够正常地吸收营养。
5. 病虫害防治:丰两优华占是一种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但也要注意对病害和虫害的防治。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3972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a.png)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水稻新品种,其具有优良的抗逆性和高产性,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并保证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种植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籼稻和粳稻之间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两系遗传优势的新品种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于丰两优华占这一新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特征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栽培管理,以促进其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深入研究丰两优华占这一新型水稻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探索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为育种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帮助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和利用这一新组合,进一步优化水稻品种。
深入研究丰两优华占的栽培技术,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究丰两优华占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丰两优华占是一种两系杂交水稻,具有许多特征特性。
丰两优华占具有优良的抗病性,能够抵抗多种常见水稻病害,如稻瘟病、稻疫病等。
该水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比传统水稻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下生长。
丰两优华占还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一般情况下比传统水稻产量更高,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丰两优华占还具有优质的米质特性,米粒饱满透亮,口感细腻香甜,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在栽培技术方面,种植丰两优华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和品种,以保证水稻生长的顺利进行;科学施肥和灌溉,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合理管理田间管理,及时除草和松土,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a276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1.png)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水稻杂交组合。
该组合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耐倒伏、抗倒折、抗病、耐淹、品质好等特点,适合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进行种植。
下面将分别从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特征特性:1. 早熟:丰两优华占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成熟收获时间较短,为中早熟品种,有利于避开较长时间的连阴雨和秋台风,可有效减少气候风险。
2. 高产:丰两优华占水稻的生长势强,穗粒饱满,千粒重较大,田间单位产量高,可达到亩产900-1050公斤。
3. 稳产:该水稻组合的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环境变化和不利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田间产量稳定。
4. 耐倒伏:丰两优华占水稻植株高度适中,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
5. 抗倒折:该水稻组合在生长初期和成熟期茎秆不易发生倒折,有利于保持稻穗充分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6. 抗病:丰两优华占水稻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对稻瘟、稻纹枯等病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有效降低了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 耐淹:该水稻组合对淹水适应性强,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忍受淹水,具有较好的抗淹性。
8. 品质好:丰两优华占水稻米粒饱满、透明、均匀度好,米质黏性高,食味好,适合加工制作各类大米产品。
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丰两优华占水稻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2. 种植密度: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提高产量。
一般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00-450公斤左右。
3. 施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适量施肥对于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常在播种前基础施肥,拔节前中耕追肥。
施肥量一般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确定。
4. 灌溉管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土壤湿润度,维持稻田适宜水分环境,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在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避免水分不足对产量的影响。
高产优质杂交晚籼益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高产优质杂交晚籼益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745f1ff5ef7ba0d4a733be3.png)
DOI -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4 . 0 6 . 0 2 1
中 国私 米 2 0 1 4, 2 0 ( 6 ) : 7 3 — 7 5
高产 优质杂交 晚籼益 丰优华 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周 应 林 0 邹 细标 彭应 财
t / h m 2 , 居该组第 四位 ,比对 照天优 9 9 8 增产 2 . 0 8 %, 不
显著 , 全生育期 1 2 3 . 8 d , 比对 照天优 9 9 8 长0 . 5 d , 日产
量 4 . 5 4 k g ,比对 照天优 9 9 8 增产 1 . 4 0 %; 2 0 1 3年晚稻
益 丰优华 占对温度钝感 ,不感光 ,作双季 晚稻种
植, 全 生育期 1 2 4 . 0 d 左右 , 与天优 9 9 8 相仿 ; 作一 季 中
稻栽培 , 全 生育期 1 2 7 . 0 — 1 2 8 . 0 d , 比 Y两 优 1 号、 丰两 优4 号 等主栽 品种短 6 . 0 ~ 8 . 0 d 。
合。2 0 1 2 — 2 0 1 3年参 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试 , 表现出
江西省 区试晚稻 中熟 G组预试 , 2 0 1 2年参加 江西 省晚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武香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武香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8fc1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9.png)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武香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优质三系杂交中稻是指以华优系和香优系作为亲本,杂交后获得的优良品种。
这种杂交稻具有许多特征和特性,同时也需要特定的制种技术。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的特征特性之一是早熟性。
相比传统稻种,优质三系杂交中稻的生长周期更短,能够更快地发育成熟,使得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这种稻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能够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产出更多的稻谷,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还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
这种稻谷的米粒饱满,米质坚实而有弹性,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其烹调特点是煮饭时米粒不易糊化,容易煮熟且米质鲜软可口。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的制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合的亲本。
华优系和香优系是制作优质三系杂交中稻的亲本,亲本之间要具有互补性,既要使杂种后代具有早熟性和高产性,又要保留良好的品质特性。
精细控制授粉。
在制种过程中,要精确控制花粉的送粉时间和数量,以保证每一个花蕾都能够充分受精。
这样可以提高杂种的杂合力,增加优质三系杂交中稻的产量和品质。
然后,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施肥、浇水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并避免产量的损失。
进行优质中稻的筛选。
在制种过程中,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田或品种组合试验,对杂交后代进行品种选择和筛选,保留具有优异特性的个体,以进一步提高优质三系杂交中稻的品质和产量。
优质三系杂交中稻具有早熟性、高产性和良好的品质特性等特征,需要通过合理选择亲本、精细控制授粉、合理栽培管理和优质中稻筛选等制种技术来保证其品质和产量。
这种稻谷的种植和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优质杂交稻泸优华占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稻泸优华占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d28d6c01f69e31433294f6.png)
株高 1 1 5 . 9 c m, 穗长 2 4 . 4( 3 1 1 1 , 每6 6 7 1 T I 有效 穗数 1 8 . 8 万, 每穗 总 粒数 1 9 8 . 0粒 , 结 实率 7 9 . 5 %, 千 粒重 2 3 . 1 g 。 前期早发 , 分蘖力强 , 植株较矮 , 后期 转色一 般。
廖盛水
( 福建省沙县农业技术 推广 站 , 福建 沙县 3 6 5 0 5 0 ; 作者 : s ms x n j z @1 6 3 . c o n) r
摘 要 :泸优华 占系江西先农种业有 限公 司用泸香 0 7 8 A与华 占配组育成 的籼 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 2 0 1 4 —
泸优华 占系江西 先农种 业有 限公 司 用泸香 0 7 8 A 与华 占配组育成 的籼型三 系杂交水稻 新组合 , 2 0 1 5年 通过 国家农作物 品种 审定 委员会审定 ( 审定 编号 : 国审 稻2 0 1 5 0 1 5 ) 。2 0 1 4年福建省沙县 引进试 种 , 在 高桥镇 安 田村种植 3 0 4 6 . 3 m z , 2 0 1 5年被列入 沙县实施 “ 农业 部粮 食高产 创建项 目” 、 “ 福 建省粮食 产 能区增产模 式
2 0 1 5年在福 建沙县种植示范 , 表 现生育期 适中 , 前期早发 , 分蘖力强 , 植株较矮 , 较抗倒 , 米质优 , 具有 高产 稳产性与
广适性 。本文总结 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 培技术 。
关键词 : 杂 ¥ 5 1 1 . 0 4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1 — 0 1 0 2 — 0 2
晶两优华占在江西省永新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晶两优华占在江西省永新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d22ddfd5bbfd0a79567334.png)
JIANGXI AGRICULTURE02晶两优华占在江西省永新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文/龙国光(江西省永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43400)摘 要 从江西省永新县的栽培室实际中看,晶两优华占表现出了较高的适宜性,值得大力推广。
基于此,从产量表现、生长性状和高产栽培技术3个方面分析该品种在永新县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 晶两优华占; 高产栽培技术; 永新县晶两优华占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晶4155SX 华占培育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
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5022)。
2014年、2015年,江西省永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晶两优华占进行示范,表现出群体整齐,矮秆抗倒,耐肥能力强,分蘖能力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强,现将该产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2014永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晶两优华占在该县在中乡平分村种植0.12 hm 2,实收稻谷1 113.0 kg,平均产量742.0 kg/667 m 2,2015年,在该县龙门镇吟秋村种植0.24 hm 2,实收稻谷2 718.0 kg,平均产量755.0 kg/667 m 2,2 a 的试种示范,晶两优华占表现出植株整齐,分蘖力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2 生长性状2.1 农艺性状 晶两优华占作中稻全生育期132 d 左右,株高120 cm 左右,株型适中,生长势较强,植株整齐,分蘖力强,叶姿直立,叶鞘绿色,无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千粒质量23.2 g,每667 m 2有效穗19.4万,每穗总粒数172.7粒,结实率77.9%,耐高温能力中等,耐低温能力强。
2.2 生育期 2014年,晶两优华占在永新县在中乡平分村作中稻种植,4月20日播种,5月12日抛秧,7月24日齐穗,8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132 d,2015年在龙门镇作中稻种植,4月25日播种,5月19日抛秧,7月30日齐穗,9月6日收割,全生育期133 d。
天优华占在浦城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天优华占在浦城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509f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f.png)
天优华占在浦城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蔡新华【摘要】天优华占是以天丰A与华占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高产、稳产和抗病性等特点.主要介绍其在浦城县石陂镇作双季晚稻示范种植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5(033)002【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天优华占;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作者】蔡新华【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石陂镇农技站,福建浦城3534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天优华占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天丰A与华占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0)。
2012年在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作双晚示范种植40 hm2,表现出米质优、熟期适中、株型紧凑、抗稻瘟病、适应广、丰产性好等优点,适宜在浦城县作双季晚稻栽培。
现总结该品种在浦城县石陂镇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产量表现2012年晚季,在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海拔210 m)示范种植40 hm2,平均产量537.2 kg/667m2,比对照天优998增产13.14%。
示范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生育期适中,可推广种植。
2 特征特性2.1 生育期2012年在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作双晚栽培,6月25日播种,7月25日插秧,9月20日齐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23 d。
2.2 农艺性状天优华占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
株高97.9 cm,穗长21.6 cm,平均有效穗数19.7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65.3粒,结实率72.8%,千粒重24.0 g。
2.3 抗逆性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鉴定: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
在石陂镇连续2 a种植未发生叶瘟和穗颈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
籼型三系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荣优华占的选育
![籼型三系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荣优华占的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eba2f9e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2.png)
籼型三系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荣优华占的选育徐金仁【摘要】荣优华占是以荣丰A为母本与华占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区试,2年平均产量7 560.15 kg/hm2,比对照天优998增产3.59%.2010~2011年生产试验,2年平均产量7 447.9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平均增产2.57%.全生育期平均125.9 d.2012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0)001【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水稻;荣优华占;选育;性状;栽培技术【作者】徐金仁【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上饶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2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中始终占40%左右[1-3]。
因此,研究选育水稻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4]。
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通常是走杂交水稻的路线。
而杂交水稻的选育途径通常是通过对恢复系、不育系进行不断改良和创新,聚合优异性状,培育新的不育系或恢复系,从而配组新的杂交水稻组合[5]。
荣优华占(区试曾用名荣丰A/JR22)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荣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华占选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晚稻中熟新组合。
2012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表现熟期中等,产量高,米质达国标3级以上,感稻瘟病,田间未见稻瘟病发生,适应性广。
1 选育过程2002年夏,中国水稻研究所从外引材料SC2-S6中通过野败、矮败、印水、K型等几类不同败育胞质的三系不育系配组测恢、系统选择、再测恢、纯化等连续几个世代后,最终于2004年稳定并定型。
其播始历期(杭州)85~87 d;株高90cm左右,分蘖能力中等,株型挺拔;每穗总粒170粒左右,籽粒细长,千粒重24 g;稻米外观品质优异;散粉性好、花粉量大。
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晚稻中百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晚稻中百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e3625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7.png)
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晚稻中百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吴正栋;彭应财【期刊名称】《中国稻米》【年(卷),期】2016(22)3【摘要】中百优华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中100A与华占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晚稻,201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为更好地发挥中百优华占的高产制种潜力,笔者于2014-2015年夏季在浙江富阳开展了中百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中百优华占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中百优华占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措施.%Zhongbaiyouhuazhan is a new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Zhong 100A/Huazhan, develop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t has high and stable yield, fine quality, short growth period, and was approved to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in March, 2014. For the sake of playing the potential of F 1 seed production of Zhongbaiy-ouhuazhan, the author studied the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of Zhongbaiy-ouhuazha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key points of F1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were also given.【总页数】3页(P107-109)【作者】吴正栋;彭应财【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110123;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51【相关文献】1.优质杂交晚稻中9优168高产制种技术 [J], 陈蔚;谢保忠2.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组合Y两优599高产制种技术 [J], 颜庆夫;曹克勤;陈勇;张善华;段朝华;刘建丰3.三系早熟杂交晚稻永优6258高产制种技术 [J], 罗筱平;卢坚雯;黎世龄;陈云风;周国华;李生强4.三系杂交晚稻早熟新组合岳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徐金仁;林国卫5.高产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洪优华占的选育 [J], 唐杰;彭小松;傅军如;黄良萍;张少虎;余秋平;叶祖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稻新组合润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晚稻新组合润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a686a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2.png)
农技服务粮经作物·15·2017,34(20)晚稻新组合润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谢 蓉1,张 超1,杨 茗1,谢华炎1,范燕波2(1 .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2.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江西 吉安 331300)作者简介:谢蓉(1976-),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育种工作。
[摘要]润丰优华占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以润丰A 为母本、华占为父本,通过杂交选配的晚稻组合。
该组合优势强、结实率高,穗粒数多,丰产性好。
本文主要介绍了润丰优华占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三系杂交晚稻;润丰优华占;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润丰优华占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2011年晚季以润丰A 为母本、华占为父本,通过杂交选配的晚稻组合。
该组合2012年晚稻种植,表现结实率高,穗数多,丰产性好,后期熟色好。
2015—2016年相继推荐参加江西省晚稻早熟组区试。
1 亲本来源选与选育经过母本润丰A 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其来源为{粤丰A///[(天丰B/CBB23)//(天丰B/粤丰B)]},父本华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抗性、品质优良的优质恢复系。
2011年晚季,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华占与不育系润丰A 进行测交,2012年晚稻种植测交F1,表现结实率高,穗数多,丰产性好,后期熟色好。
2012年晚季进行小量制种,2013年推荐参加本单位的杂交水稻早熟组品种比较试验。
2 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江西省晚稻早熟II 组区试,平均每667 m 2产568.60kg,比对照五优308增产0.47%,不显著;生育期119.3 d,比对照五优308早0.5 d。
2016年续试平均每667 m 2产541.64 kg,比对照五优308增产0.34%;生育期120.0 d,比ck 五优308早0.6 d。
3 主要特征特性3.1 农艺性状润丰优华占株高89.5 cm 左右,株型适中,剑叶长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农 业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项 目 [赣 科 发 农 字 2014(150)号 ];江 西 省 科 技 型 中 小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基 金 项 目 [赣 科 发 计 字 2015(26) 号 ] 。 作 者 简 介 :黎 余 华 (1966-),女 ,江 西 赣 州 人 ,助 理 农 艺 师 ,从 事 品 种 管 理 和 新 品 种 示 范 工 作 。 通讯作者:李土明,男,高级农艺师。
的 选 育 [J].玉 米 科 学 ,2006,14(5):61-63. [3]吕 宏 波 . 糯 玉 米 的 开 发 利 用 及 栽 培 技 术 [J].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
2015(3):32-34. [4]岩 丙 .糯 玉 米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J].农 业 与 技 术 ,2015,35(4):116. [5]陆虎华,胡加如,薛林,等.苏玉糯 639 秋播适宜播期与密度研
究 [J].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2013,29(2):55-57. [6]胡加如,陆虎华,薛林,等.氮肥运筹对糯玉米苏玉糯 639 群体
质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3,41(4):80-82. [7]陆 卫 平,蔡 志 飞.不 同 时 期 施 用 氮 肥 对 苏 玉 糯 1 号 产 量 形 成
摘要:中浦优华占系中国水稻所用优质不育系中 99A 与强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三系晚稻中熟新 组合。 2013-2014 年参加江西省两年区试,平均产量 8 428.05 kg/hm2,比对照增产 3.69%;平均全生 育期 122.25 天。 介绍了该品种在江西的区试表现,包括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等内容,并对其栽培技 术及制种技术做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三系杂交晚稻;中浦优华占;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的 作 用 [J].扬 州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1999,2(3):46-50. [8]徐勇,刘金波,徐福海,等.南农紫玉糯 1 号的选育及配套 栽 培
技 术 [J].玉 米 科 学 ,2006,14( 增 刊 ) :55-56.
-192-
粮食作物 2015.9
右,千粒重为 23 g 左右。 1.1.2 父本 为华占, 是中国水稻所以引自马来西 亚的 SC02-S6 为基础材料, 经过反复测交与系统选 育而成的恢复系。 配制出以天优华占为代表的强优 势组合 20 多个, 均比原来以汕优 46 为代表的晚稻 组合增产 8%以上,而且米 质有明显改 善 ,如 天 优 华 占米质达国标 1 级,抗性也有明显增强。
2007 年用中 99A 与华占测交,2008 年参加浙江 省“8812”计划多点联合品试,平均产量 8 286 kg/hm2,
比汕优 10 号增产 12.6%;2009 年浙江区试, 平均单 产 7 792.5 kg/hm2, 比汕优 10 号增产 10.4%,2010 年 续试, 平 均单产 8 286.0 kg/hm2, 比 汕优 10 号增产 11.8%,均达极显著。 2013 年参加江西区试,2014 年 续试。
其糯性和甜度均较好, 风味、 食味最佳。 过早采 收, 水分多, 内容物少, 糯性差, 产量低; 采收过 迟, 籽粒变老且糖分转化为淀粉, 种皮加厚, 口味 下降, 品质差 [8]。
参考文献 [1]胡加如,薛林,陈国清,等.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苏玉糯 639 选
育 [J].金 陵 科 技 学 报 ,2011,27(3):58-61. [2]陆虎华,陈国清,薛林,等.优质高产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 5 号
2 产量及农艺性状
2.1 产量 2013 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 8 127.9 kg/hm2,
比 对 照 天 优 998 增 产 2.89%, 不 显 著 , 列 第 5 位 ; 2014 年参加江西省区试, 平均产量为 8 728.2 kg/hm2, 比对照天优 998 增产 4.49%,显著,列第 5 位;两年平 均产量 8 428.05 kg/hm2, 比对照增产 3.69%;2014 年 公司在进贤、宜丰等地布点试种,在宜丰于 6 月 13 日 播种作一季晚稻,产量 9 945 kg/hm2;乐安烟后种植, 高产超过 10 500 kg/hm2(见表 1)。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1.1.1 母 本 为 中 国 水 稻 所 选 育 的 优 质 不 育 系 中
99A,属于矮败型三系不育系。来源于“协青早 A////Qst/青 热//龙 特 浦///金 23B”,其 中 “Q-st”为 粳 稻 ,青 热 为协青早与热研杂交改良后代。 2009 年通过浙江省 鉴定,鉴定号为浙育鉴 2009007 号。
2015.9 粮食作物
晚稻中熟组合中浦优华占 江西区试表现及应用技术
黎余华 1 朱旭东 2 阴云伙 3 程 攀 3 曲姗姗 3 周卫营 3 李土明 3,4 (1.江西省赣州市种子管理局 赣州 341000;2.中国水稻研究所 杭州 311400; 3.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 330046;4.江西省赣州市农业 优 华 占 系 中 国 水 稻 所 于 2007 年 用 优 质 不 育系中 99A 与强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稻中 熟新组合。 2008 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多点联合 品试,2009 年参加浙江区试,2010 年续试,2011 年通 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浙审稻 2011011)。 2013 年参加江西区试,2014 年续试。
基本特性: 在宁都县种植株高 85~90 cm 左右, 分 蘖 力 强 ,单 株 有 效 穗 15 个 ,生 长 势 旺 , 后 期 转 色 好。 缺陷是华占花粉量少,较难获得制种高产。 在宁 都县作秋制种,播始历期 78~80 天,在海南三亚南田 农场播种至始穗需 100 天左右。 1.2 组合选育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