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章末总结课件 鲁科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 2x+(0.5-4x)=0.3,
解得:x=0.1 mol。
故原混合气体中 Cl2 的体积为:
(0.25-0.1)mol×22.4 L·mol-1=3.36 L, 所得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为:2x mol+(0.25-2x)mol =0.25 mol。 答案 (1)3.36 (2)0.25
思路点拨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
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技能提升
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核心的相关计算
1.若题目中给出物质的体积
一要看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不是标准状况,则 1 mol
气体体积一般不为 22.4 L; 二要看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体,若不是气 体,则无法求算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分子数目,若是 气体,则可用 n=22.4 LV·mol-1或 N=22.4VL·N·mAol-1求算 出该物质的 n 或 N,这与是混合气体还是单一气体无 关。
2.若题目中给出气体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该物质的粒子数目与外界条件(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 无关。
3.若题目要求计算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需注意物质的组成。例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 氧(O3)为三原子分子,甲烷(CH4)为五原子分子等。
4.若题目要求计算分子、原子、离子中的质子或电子数 目 需正确运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电荷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
【例 4】在标准状况下,5.6 L 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用 100 mL 3.00 mol·L-1
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则:
(1)原混合气体中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L(STP)。
(2)所得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解析 由题意知,H2 和 Cl2 的反应有两种情况:一是两者 恰好完全反应,二是氯气过量。n(混)=22.45L.6·mLol-1=0.25 mol,n(NaOH)=0.1 L×3.00 mol·L-1=0.30 mol。若两者恰 好完全反应:由 H2+Cl2=点==燃==2HCl 知,n(HCl)=2n(Cl2) =2n(H2)=2n(2混)=0.25 mol。 由 HCl+NaOH===NaCl+H2O 知,不符合题目要求。
3.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相混合,若溶液的密 度大于 1 g·cm-3,则混合溶液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 一半;若溶液的密度小于 1 g·cm-3,则混合溶液质量 分数小于它们和的一半。
【例 2】10 mL 质量分数为 98%的 H2SO4,用水稀释至
100 mL,则所得 H2SO4 的质量分数为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2/162021/12/16December 1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2月2021/12/162021/12/162021/12/1612/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2/162021/12/16
若氯气过量:设 H2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则 Cl2 的物质 的量为(0.25-x)mol。
H2+Cl2=点==燃==2HCl
11
2
xx
2x
HCl+NaOH===NaCl+H2O
1
1
1
2x 2x
2x
Cl2 + 2NaOH === NaCl+NaClO+H2O
1
2
1
1
0.25-2x 0.5-4x 0.25-2x 0.25-2x
2.反应物过量的判断方法 (1)若已知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判断哪种反应物 过量。方法是: ①先求出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化学方程 式有关反应物化学计量数关系进行判断,然后再按题 目要求进行计算。 ②假设其中一种反应物不足,完全反应,求出另一反 应物的量,然后把另一反应物的所求量与已知量相比 较,若小于已知量,说明假设正确;若大于已知量, 说明假设不正确。 (2)若已知的反应物为一混合物或已知产物的成分不 能确定时,可选取假设极限值的方法求出有关的量, 再与相应的量进行比较判断。
•
二、溶液等体积或等质量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1.浓度与密度的变化关系
(1)若溶液的密度大于 1 g·cm-3,则溶质的质量分数越 大,其密度就越大。常见溶液有 NaCl 溶液、稀硫酸等。 (2)若溶液的密度小于 1 g·cm-3,则溶质的质量分数越 大,其密度就越小。常见溶液有氨水、酒精等。 2.溶液等质量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无论溶液的密度大于 1 g·cm-3,还是小于 1 g·cm-3,等 质量混合时,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都等于它们和的 一半。
【例 1】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标准状况下,33.6 L H2O 中含有 1.5NA 个 H2O 分子 B.常温常压下,2 g H2 中含有 NA 个 H 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任意比的 H2 和 O2 的混合气体
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 NA D.2.4 g 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 )
A.=9.8%
B.>9.8%
C.<9.8%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例 3】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和 5a%的氨水按等体
积混合,混合溶液中 NH3 的质量分数为 ( D )
A.3a%
B.6a%
C.>3a%
D.<3a%
三、过量计算 1.过量计算的原则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按着一定量的关系进行,但题目中 若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解此类题应用过 量法,即先确定哪种反应物过量,必须以不足的反应 物的某量求算生成物的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