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下列各组分子均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①H2S②CO2③HCl④CCl4⑤NH3⑥CO⑦BF3 ⑧HClO
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④⑦D.④⑤⑧
2.二茂铁[(C5H5)2Fe] 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
已知二茂铁熔点是173 ℃(在100 ℃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B.在二茂铁结构中,C5H-5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
C.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D.C5H-5中一定含π键
3.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铵盐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因而化学性质相当稳定
B.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C.在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中,都有“原子(离子)半径越大,物质熔点越低”的规律
D.常温下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固态时一定会形成分子晶体
5.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①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②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④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A.仅③B.①③
C.②③D.②③④
6.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π键的是
①CN−②H2O③CO2④H2O2⑤C2H4⑥C2H2
A.①②③⑥B.③④⑤⑥
C.①③⑥D.③⑤⑥
7.已知HClO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发生sp杂化
B.该分子为V形分子
C.氧原子与H、Cl都形成π键
D.该原子的电子式为H∶O∶Cl
8.配位化合物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请指出配合物[Cu(NH3)4](OH)2的中心离子、配体、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
A.Cu2+、NH3、+2、4 B.Cu+、NH3、+1、4
C.Cu2+、OH-、+2、2 D.Cu2+、NH3、+2、2
9.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
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
10.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中的N为sp2型杂化,而CH4中的C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氧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1.关于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分子中有7个σ键和1个π键
D.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2-丁烯
12.碳、硫、氧、氮是中学常见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SO2、NH3都是直线形分子
B.CO2、NH3、H2S的键角依次减小
C.H2O2、N2H4分子的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
D.C、N、F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
13.(1)硅烷(Si n 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2)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 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在X 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配位键存在于(填原子的数字标号)原子之间;
m=(填数字)。
②硼砂晶体由Na+、X 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范德华力 E.氢键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
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内不存在(填标号)。
A.离子键B.共价键
C.配位键D.范德华力
14.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的一种同位素原子中无中子,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D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是D的2倍,F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金属元素的第二位。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关于B2A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B2A2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②B2A2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③每个B2A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1∶1
④B2A2分子中的A−B键属于s−sp σ键
(2)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B、
C、D三种元素中与BD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A 2E 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比较A 2D 与A 2E 分子的沸点,其中沸点较高的原因
为 。
元素D 可形成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在水中溶解度更大的是 (填分子式)。
(4)已知碘酸(HIO 3)和高碘酸(H 5IO 6)的结构分别如图1、2所示:
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IO 3 H 5IO 6(填“>”“<”或“=”)。
(5)已知2ClO -
为角形,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
2ClO -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写出一个2ClO -
的等电子体 。
15.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 5)6(H 3O)3(NH 4)4Cl (用R 代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
学&科网
(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 1)。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 1变化趋势如图(a )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 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氮元素的E 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经X 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 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 )所示。
①从结构角度分析,R 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___。
(填标号) A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B .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C .立体结构
D .共价键类型
②R 中阴离子5N -
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
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n m ∏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
的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66∏)
,则5N -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
③图(b )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4
NH )N−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的晶体密度为d 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16.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
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
③氨的沸点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______;氨是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959kJ/mol,I Ni=1753kJ/mol,
I Cu>I Ni的原因是______。
17.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
元素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______,晶体中原子间通过_____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写元素符号)。
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a=0.542 nm,此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写出计算式,不
要求计算结果。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
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深
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
18.[Zn(CN)4]2–在水溶液中与HCHO发生如下反应:
4HCHO+[Zn(CN)4]2–+4H++4H2O===[Zn(H2O)4]2++4HOCH2CN
(1)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mol。
(3)HOCH2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5)[Zn(CN)4]2–中Zn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
不考虑空间构型,[Zn(CN)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1)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sp2、sp34,5(或5,4)2②ADE
(3)D
14.【答案】(1)3d64s2②④
(2)N>O>C N2O
(3)sp3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O3
(4)>
(5)sp3Cl2O或OF2
15.【答案】(1)
(2)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N 原子的2p 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3)①ABD C
②5 6
5∏
③(H 3O +)O−H…N(5N -) (+4
NH )N−H…N(5N -
) (4)3321A 602(10)a dN a d M M
-⨯或
16.【答案】(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84s 2或[Ar] 3d 84s 2 2 (2)①正四面体
②配位键 N ③高于 NH 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极性 sp 3 (3)金属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 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 1电子 17.【答案】(1)金属晶体 金属键 12 (2)1s 22s 22p 63s 23p 5 Ar HClO 4正四面体 (3)①CuCl
3-213-21
A A 499.54CuCl 0.5421010
M N N a ⨯⨯⨯⨯⨯⨯()
或() ②Cu +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 [Cu(NH 3)4]2+ 18.【答案】(1)1s 22s 22p 62s 23p 63d 10(或[Ar] 3d 10) (2)3 (3)sp 3和sp (4)NH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