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文科教授的院士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说文科教授的院士待遇
2010-08-31 23:55:15作者:赵畅来源:解放日报浏览次数:285 网友评论1 条最近,浙江大学表示将设立文科资深教授岗位,资深教授在校内的待遇将参照两院院士执行。
浙大的这一做法,乍看是为了提高文科资深教授的地位,从本质上说,则是为了发挥文科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提升文科教育的应有地位。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文科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它是断然不行的。
西方关于大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贵族式的博雅教育,以及中世纪大学以方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
19世纪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将其定义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以别于那种专门性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和教学。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观的核心是通才教育,主张学生应具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的知识,着眼于为学生通向高深而作的基本训练。
古今中外的经验表明,大学重视和发展文科,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自然科学知识,也要具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要具有科学精神,也要具有人文精神。
事实上,在大学的学科建设中,文科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授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校园文化,从而引导全民族的先进文化方向的重任。
重视和发展大学文科教育,就必须重视文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必须重视文科资深教授队伍建设,并尽可能提高其待遇。
要知道,大学文科教育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是与资深教授本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大学文科教育的质量。
只是,对文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学校应给予更多包容、关心和爱护。
清华大学针对文科教师,提出一个概念,叫“养”。
文科教师要“养”,尤其是基础性的文科教师。
你养他10年、 8年,不出成果又怎么样呢?对他们要宽容一点,一所大学“养”几个教授有什么不合理呢?“养”得越长越是大家。
浙江大学提得好:“对于那些潜心学术研究,以学术为自己生存方式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
支持,鼓励他们的自由探索和个性化研究,使他们安心做学问,甘于坐冷板凳,奉献‘十年磨一剑’式的高水平创新成果。
”
想起当年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整顿是从文科入手的。
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阐述了自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于是,在“兼容并包”的精神下,北大的文科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
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形成,并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大学重视和发展文科教育,重视提高文科资深教授的待遇,归根到底,就是重视人文的表现。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定程度上说,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关乎“提高他们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07-14 14:44:07 发表日本网友 IP:133.41.*.*:游客
为浙大的做法叫好。
浙大合并前只是一所工科大学,合并后的浙大发展迅速、引人注目。
这与历任校长以及形成的重视文科的文化有关,是立足长远办教育、办学校的战略体现。
清华的文科养士思想,也必将促进清华文科的快速发展。
这两所原为工科的大学,却不约而同地重视文科的建设和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值得那些呼喊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科大学深思。
事实一再证明,工科思维一定办不好大学,也绝对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